2024年4月1日发(作者:宝马x4报价2022款价格及图片)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二上学

期期末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

.设

P

1

、P

2

、P

3

、P

4

为空间中的四个不同点,则

P

1

、P

2

、P

3

、P

4

中有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P

1

、P

2

、P

3

、P

4

在同一个平面上

的(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答案】

A

【分析】由公理

2

的推论

?

1

??

2

?

即可得到答案

.

【详解】由公理

2

的推论

:

过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可得

P

1

、P

2

、P

3

、P

4

在同一平面

,

故充分条件成立

;

由公理

2

的推论:

过两条平行直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可得

,

P

1

?l

1

、P

2

?l

1

、P

3

?l

2

、P

4

?l

2,

l

1

P

1

、P

2

、P

3

、P

4

在同一个平面上

,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l

2

,

P

1

、P

2

、P

3

、P

4

中无三点共线

,

故必要条件不成立

;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和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

,

重点考查公理

2

及其推论

;

属于中档题

;

公理

2

的三个推论:

?

1

?

经过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

2

?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

3

?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2

.在正四面体

A?BCD

中,点

P

?BCD

所在平面上的动点,若

AP

AB

所成角为定

?

?

?

?

,

?

?

?

0,

?

则动点

P

的轨迹是(

?

4

?

A

.圆

B

.椭圆

C

.双曲线

第 1 页 共 17 页

D

.抛物线

【答案】

B

【解析】把条件转化为

AB

与圆锥的轴重合,面

BCD

与圆锥的相交轨迹即为点

P

的轨迹

后即可求解

.

【详解】以平面截圆锥面,平面位置不同,生成的相交轨迹可以为抛物线、双曲线、椭

圆、圆

.

AB

与圆锥的轴线重合,如图所示,则圆锥母线与

AB

所成角为定值,所以面

BCD

与圆锥的相交轨迹即为点

P

的轨迹

.

根据题意,

AB

不可能垂直于平面

BCD,

即轨迹

不可能为圆

.

BCD

不可能与圆锥轴线平行,即轨迹不可能是双曲线

.

可进一步计算

AB

与平面

BCD

所成角为

arctan2

,即

?

?arctan2

时,轨迹为抛物线,

?

?arctan2

时,

轨迹为椭圆,

故选:

B.

?

?

?

?

?

?

0,

?

,所以轨迹为椭圆

.

4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截圆锥面所得轨迹问题,考查了转化化归思想,属于难题

.

3

.在正方体

ABCD?A

1

B

1

C

1

D

1

中,

P

Q

两点分别从点

B

和点

A

1

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在

BA

A

1

D

1

上运动至点

A

和点

D

1

,在运动过程中,直线

PQ

与平面

ABCD

所成角

?

变化范围为

A

[,]

43

C

[,arctan2]

4

【答案】

C

??

??

2

arctan,arctan2

B

??

2

??

D

[arctan

,]

22

?

【分析】先过点

Q

QO?AD

于点

O

,连接

OP

,根据题意,得到

?QPO

即为直线

PQ

与平面

ABCD

所成的角

?

,设正方体棱长为

2

,设

BP?x

?

0?x?2

?

,推出

第 2 页 共 17 页

tan

?

?

2

2(x?1)

2

?2

,进而可求出结果

.

【详解】过点

Q

QO?AD

于点

O

,连接

OP

因为四棱柱

ABCD?A

1

B

1

C

1

D

1

为正方体,所以易得

QO?

平面

ABCD

因此

?QPO

即为直线

PQ

与平面

ABCD

所成的角

?

设正方体棱长为

2

,设

BP?x

?

0?x?2

?

,则

QO?2

AP?2?x

因为

P,Q

两点分别从点

B

和点

A

1

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在棱

BA

A

1

D

1

上运动至点

A

和点

D

1

,所以

AO?AQ?BP?x

1

因此

OP?AO

2

?AP

2

?x

2

?(2?x)

2

?2x

2

?4x?4

所以

tan

?

?

QO22

??

OP

2x

2

?4x?42(x?1)

2

?2

?

?

1,2

?

??

2(x?1)?2

2

2

因为

0?x?2

,所以

2(x?1)?2?

?

2,4

?

,则

tan

?

?

2

因此

?

4

?

?

?arctan2

.

故选:

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线面角的取值范围,熟记线面角的定义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

4

.数学中的数形结合也可以组成世间万物的绚丽画面,

-

些优美的曲线是数学形象美、

对称美、和谐美的产物

.

曲线

C

(x

2

?y

2

)

3

?16x

2

y

2

为四叶玫瑰线

.

方程

(x

2

?y

2

)

3

?16x

2

y

2

(xy<0)

表示的曲线在第二和第四象限;

曲线

C

上任一点到坐标原点

0

的距离都不超过

2

曲线

C

构成的四叶玫瑰线面积大于

曲线

C

上有

5

个整点

(

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

).

则上述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

第 3 页 共 17 页

A

1

【答案】

B

B

2 C

3 D

4

【分析】对于

,由

xy?0

判断,对于

,利用基本不等式可判断,对于

,以

O

为圆

心,

2

为半径的圆的面积与曲线

C

围成的面积进行比较即可,对于

,将

x

2

?y

2

?4

(x

2

?y

2

)

3

?16x

2

y

2

联立,求解出两曲线的切点,从而可判断

【详解】对于

,由

xy?0

,得

x,y

异号,方程

(x

2

?y

2

)

3

?16x

2

y

2

(xy<0)

关于原点及

y=x

对称,

所以方程

(x

2

?y

2

)

3

?16x

2

y

2

(xy<0)

表示的曲线在第二和第四象限,所以

正确,

x

2

?y

2

对于

,因为

x?y?2xy(x?0,y?0)

,所以

xy

?

,所以

2

22

(x

2

?y

2

)

2

22

(x?y)?16xy?16??4(x

2

?y

2

)

2

,所以

x?y?4

,所以由曲线的对称性可

4

22322

知曲线

C

上任一点到坐标原点

0

的距离都不超过

2

,所以

正确,

对于

,由

可知曲线

C

上到原点的距离不超过

2

,而以

O

为圆心,

2

为半径的圆的面

积为

4

?

,所以曲线

C

构成的四叶玫瑰线面积小于

,所以

错误,

对于

,将

x

2

?y

2

?4

(x

2

?y

2

)

3

?16x

2

y

2

联立,解得

x

2

?y

2

?2

,所以可得圆

x

2

?y

2

?4

与曲线

C

相切于点

(2,2)

(?2,2)

(?2,?2)

(2,?2)

,而点(

1

1

)不满

足曲线方程,所以曲线在第一象限不经过任何整数点,由曲线的对称性可知曲线在其它

象限也不经过任何整数点,所以曲线

C

上只有

1

个整点(

0

0

),所以

错误,

故选:

B

二、填空题

5

.若直线

l

1

:x?y?1?0

l

2

:x?ay?1?0

平行,则实数

a?

________.

【答案】

?1

【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可得出关于实数

a

的等式与不等式,即可解得实数

a

的值

.

1a?1

?

【详解】因为

l

1

//l

2

,则

?

,解得

a??1

.

1?11

故答案为:

?1

.

第 4 页 共 17 页

6

.若圆

x

2

?y

2

?2x?4y?0

被直线

3x?y?a?0

平分,则

a

的值为

__________

【答案】

a?1

【分析】求出圆的圆心坐标,代入直线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

x

2

?y

2

?2x?4y?0

?

?

x?1

?

?

?

y?2

?

?5

22

?x

2

?y

2

?2x?4y?0

的圆心

(?1,2)

x

2

?y

2

?2x?4y?0

被直线

3x?y?a?0

平分,可知直线经过圆的圆心,

可得

?3?2?a?0

解得

a?1

故答案为:

1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

为圆心,且与直线

x?y?7

相切的圆的方程是

__________

7

.以点

(2,

【答案】

(x?2)

2

?(y?1)

2

?18

【分析】根据相切可得圆心到直线距离即为圆的半径

,

利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解出半径

,

即可得到圆的方程

【详解】由题

,

设圆心

?

2,?1

?

到直线

x?y?7?0

的距离为

d

,

所以

d?

2?1?7

1?1

22

?32

,

因为圆与直线相切

,

r?32

,

所以圆的方程为

(x?2)

2

?(y?1)

2

?18

,

故答案为:

(x?2)

2

?(y?1)

2

?18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求圆的方程

,

考查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应用

8

.已知球的表面积为

36

?

,

则该球的体积为

______.

【答案】

36

?

【分析】设球半径为

R

,由球的表面积求出

R?3

,然后可得球的体积.

【详解】设球半径为

R

球的表面积为

36

?

4πR

2

?36

?

R?3

该球的体积为

V?

4

3

4

πR??π?3

3

?36

?

33

第 5 页 共 17 页

故答案为

36

?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解题时由条件求得球的半径后

可得所求结果.

9

.已知长方体

ABCD?A

1

B

1

C

1

D

1

的棱

AB?BC?3,CC

1

?4

,则异面直线

AB

1

CD

1

所成

角的大小是

________________.

(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答案】

arccos

7

25

【分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异面直线

AB

1

CD

1

的方向向量,再求出两向量的

夹角,进而可得异面直线

AB

1

CD

1

所成角的大小.

【详解】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在长方体

ABCD?A

1

B

1

C

1

D

1

中,

AB?BC?3

CC

1

?4

?A

?

3,0,0

?

B

1

?

3,3,4

?

C

?

0,3,0

?

D

1

?

0,0,4

?

?AB

1

?

?

0,3,4

?

CD

1

?

?

0,?3,4

?

AB

1

?CD

1

|AB

1

|?|CD

1

|

0?9?16

0?9?16?0?9?16

7

25

?cos?AB

1

,CD

1

?

???

第 6 页 共 17 页

?

异面直线

AB

1

CD

1

所成角的大小是

arccos

故答案为:

arccos

7

25

7

25

B

1

D

1

?F

,若

10

.如图所示,在平行六面体

ABCD?A

1

B

1

C

1

D

1

中,

AC

11

AF?xAB?yAD?zAA

1

,则

x?y?z?

___________.

【答案】

2

【分析】题中

几何体为平行六面体,就要充分利用几何体的特征进行转化,

AF?AB?BB

1

?B

1

F?AB?BB

1

?

1

B

1

D

1

,

再将

A

1

D

1

转化为

AD

,以及将

A

1

B

1

转化为

2

AB

,

BB

1

?AA

1

,

总之等式右边为

AB

AD

AA

1

,

从而得出

x?y?

1

【详解】解:因为

AF?AB?BB

1

?B

1

F?AB?BB

1

?B

1

D

1

2

?AB?BB

1

?

?AB?BB

1

?

?

1

A

1

D

1

?A

1

B

1

2

1

z?1

.

2

??

11

AD?AB

22

11

AB?AD?AA

1

22

AF?xAB?AD?zAA

1

所以

x?y?

1

z?1

2

x?y?z?2

.

故答案为:

2.

【点睛】要充分利用几何体的几何特征,以及将

AF?xAB?AD?zAA

1

作为转化的目标,

从而得解

.

11

.给出下列命题:

若两条不同的直线同时垂直于第三条直线,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若两个不同的平面同时垂直于同一条直线,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若两条不同的直线同时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第 7 页 共 17 页

若两个不同的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

其中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为

________.

【答案】

②③

【分析】由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判断

;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判断

②③

;由空间中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判断

若两条不同的直线垂直于第三条直线,【详解】则这两条直线有三种位置关系:平行、

相交或异面,故错误;

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知,若两个不同的平面垂直于一条直线,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故正确;

由线面垂直的性质知:若两条不同的直线同时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则这两条直线互相

平行,故正确.

若两个不同的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这两个平面相交或平行,故错误

.

?

其中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为

②③

故答案为:

②③

12

.如图,已知椭圆

C

1

和双曲线

C

2

交于

P

1

P

2

P

3

P

4

四个点,

F

1

F

2

分别是

C

1

左右焦点,也是

C

2

的左右焦点,并且六边形

PP

12

F

1

P

3

P

4

F

2

是正六边形

.

若椭圆

C

1

的方程为

x

2

y

2

??1

,则双曲线方程为

______.

4?2323

x

2

y

2

??1

【答案】

4?2323

【分析】先根据椭圆的方程求得焦点坐标,然后根据

PP

12

F

1

P

3

P

4

F

2

为正六边形求得点

P

1

坐标,即点

P

1

在双曲线上,然后解出方程即可

x

2

y

2

【详解】设双曲线的方程为:

2

?

2

?1

ab

x

2

y

2

??1

可得:

F

1

?

?2,0

?

,F

2

?

2,0

?

根据椭圆的方程

4?2323

PP

12

F

1

P

3

P

4

F

2

为正六边形,则点

P

1

的坐标为:

1,3

??

第 8 页 共 17 页

则点

P

1

在双曲线上,可得:

a

2

?b

2

?4

解得:

13

??1

a

2

b

2

x

2

y

2

??1

故答案为:

4?2323

x

2

y

2

13

.类比教材中推导球的体积公式的方法,试计算椭圆

T

??1

y

轴旋转一周

425

后所形成的旋转体

(

我们称为橄榄球

)

的体积为

________.

【答案】

80

?

3

【分析】类比球的体积公式的方法,将橄榄球细分为无数个小圆柱体叠加起来

x

2

y

2

a

2

y

2

2

【详解】设椭圆的方程为:

2

?

2

?1

,则令

x?a?

2

(根据对称性,我们只需

ab

b

算出

x

轴上半部分的体积)

不妨设

y?0

,按照

y?[0,b]

平均分为

n

等份,则每一等份都是相同高度的圆柱体,

1

个圆柱体的体积的半径为:

r

1

?a

?

b

?

a

??

2

个圆柱体的体积的半径为:

n

2

r

2

?a?

?

2

?

b

2

2

?

?

i?1

?

b

?

a

2

??

i

个圆柱体的体积的半径为:

n

?

?

2

r

2

?a?

b

2

2

??

i?1b

??

??

?

a

2

??

?

?

2

?

n

?

?

?

b

则第

i

个圆柱体的体积为:

V

i

?

?

?

a?

?

n

b

2

??

??

??

2

2

??

b

ai?1b

??

??

2

??

?

化简可得:

V

i

?

?

a?

22

??

nbn

??

2

?

?

?

i?1

?

b

?

2

?

b

?

??

?

a

2

?

1?

22

??

nbn

??

?

n

2

?

?

i?1

?

2

?

?

?

ab

??

3

??

n

??

2

n

?

n

3

?

?

0?1

2

?2

2

?????

?

n?1

?

2

?

?

??

?

2

则有:

?

V

i

?

?

ab

?

3

??

n

i?1

??

??

第 9 页 共 17 页

更多推荐

直线,平面,曲线,考查,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