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日发(作者:2017款起亚赛拉图)

_封面故事 ●亡口UEr 5T口rt4 马尔乔内 四道中国选择题 ABR记者孟为 马尔乔内又一次缺席中国车展。 4月初,他所领导的菲亚特计划斥资l2.7亿美元再次购 人克莱斯勒16%股权,从而使其在克莱斯勒的持股比例增 至46%,离控f ̄q51%股权的计划更进一步。 在中国和北美之间,马尔乔内似乎将更多的精力投给 了后者。那么中国呢? 2010年的底特律车展上,马尔乔内曾经提出了汽车业 的四道选择题,我们不妨把这些问题修改一番也套用在菲 亚特对中国市场的态度上。 我们是苟延残喘,还是彻底复兴?如何把消费者吸引 回市场?产能与产品结构如何合理化?我们是做些微调来 撑过这个危机,还是形成一种永远有改变出现的文化?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对于任何一个国际汽车企业来说都 是肯定的,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的中国是它 们未来持续发展的重要阵地。 代表菲亚特参加此次上海车展的菲亚特集团执行副总 裁洛伦佐(Lorenzo Sisdno)对《汽车商业评论》表示,菲 亚特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地位不错,尤其是在一些表现比较 好的市场上。在中国,菲亚特也希望能够取得和全球汽车 市场同等的地位。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中国绝对是未来最 主要的一个市场。 马尔乔内也深知中国市场在全球汽车业中的地位。去 年10月,他悄然来华,走访了广州、长沙、重庆,为的就 马尔乔内也深知中国市场在全球汽 车业中的地位。去年lO月,他哨然 来华,走访了广州、长沙、重庆, 为的就是加快菲亚特在中国的本土 化生产。 16 AUTO BUSINESS REVIEW 201 1 05 是加快菲亚特在中国的本土化生产。 但是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为了彻底的复兴,实现 菲亚特一克莱斯勒彻底的联盟是马尔乔内必须要率先完成的 重要一步,只有在欧美市场双双打开局面,菲亚特才能够 在全球汽车业中站得更稳,跑得更长久,才有足够的精力 转向中国乃至全球的新兴市场。 菲亚特靠什么吸引人?马尔乔内对第二个问题的答案 是品牌价值。 过去菲亚特乘用车业务在中国不成功,但洛伦佐认 为不是产品本身的问题。他说: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恰恰是我们产品的导入与更新慢了半拍。但是这已经是 过去时了。” 更重要之处在于,无论是进口的Brove博说,还是宣 布即将在中国进口销售的菲亚特500,菲亚特一直在试图 重塑自己在中国的品牌形象。菲亚特希望给中国市场带来 怎样的品牌? “菲亚特在国际上已经建立起来的品牌内涵,包括时 尚外观、高技术含量、产品所蕴含的激情等。另外,这几 年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的环保节能也是菲亚特品牌基因所 蕴含的理念。”洛伦佐向《汽车商业评论》阐述菲亚特品 牌定位时说, “我们所强调的这些元素都会是我们投放到 中国市场产品的一个重要特征,甚至会加强。” 关于第三个问题——产能和产品如何协调,广汽菲 亚特在长沙的一期14万辆产能基地正在兴建,博悦、菲亚 特500进口车正在为菲亚特在中国的市场铺垫道路,而随 后,在2012年初,一款由菲亚特全球同步研发的C—medium 将正式来到中国。 对于第四个问题,马尔乔内的答案是选择一种文化。 菲亚特500的发布仪式上,菲亚特宣称要带给中国一 种“意式生活”,但意大利文化能否与中国文化相兼容? 已经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的菲亚特(中国)商务有限 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广汽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副董 事长孟斐璇(Franco Amadei)表示,意大利和中国都拥有悠 久的历史,由于历史背景的差异,两个民族表面上肯定会 有很大不同,但是深层次上的东西,以他在中国生活的经 验来看,是有非常非常多的共同之处的。 “意大利讲家庭、个性化、美食、流行、品牌、时 尚,中国人也一样,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中国人喝茶, 意大利人喝咖啡,中国人吃馒头,意大利人吃披萨。” 他说。 这种对文化上共同点的寻找对于菲亚特在中国的重新 成长是否有裨益, 《汽车商业评论》一时难以回答,但看 起来,他们正在中国寻找一种和消费者的共鸣。 

更多推荐

中国,市场,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