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7日发(作者:17年现代瑞纳二手车报价)

数学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

1.3.14×0.86的积有( )位小数,a×5×b用简便写法写成( )。

2.冬冬的座位在第2列第3行,用数对( )来表示。

3.根据83.2?32?2.6直接写出下列算式得数。

83.2?3.2?( )

832?320?( )

4.99×0.54+0.54=100×0.54这道题运用了( )律使计算简便。

5.同时掷两个相同的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6),把两个朝上的数字相加,和最小是( )。要使和最大,两个骰子朝上的数字应该都是( )。

6.王伯伯在果园采摘的苹果的质量是杏的5倍,如果用x表示杏的质量,那么苹果的质量可用( )表示,苹果和杏总共的质量用( )表示,苹果比杏多的质量用( )表示。

7.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底是4.8cm,那么三角形的底是( )cm。

8.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BC边长10cm,CD边长6cm,BC边上的高长5cm,平行四边形BECF的面积是( )cm2。

9.一个直角梯形的下底是1分米,如果把上底增加4厘米,它就变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五年级同学排成方阵做操,最外层每边站了10人,最外层一共有( )名同学,整个方阵一共有( )名学生。

11.本学期我们利用“转化”的方法解决了许多问题,下面做法正确的有(

)。

A.②③④

A.a×0.99

B.①②③

B.a÷0.99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C.a÷1.01

12.下面的式子中,得数最大的是(

)。(a>0)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某班有45人,其中男生有45?y人,那么y表示女生的人数。

B.在同一方格图上,点A?6,a?和点B?6,b?这两点在同一列上。

C.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D.a?b?5?a?c,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一个a,得到b?5?c。

14.一个梯形的上底是4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

)。

A.12平方厘米 B.18平方厘米 C.24平方厘米 D.36平方厘米

15.下图中的梯形,下底长15cm,高10cm,把它的上底延长3cm,就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是(

)cm2。

A.150

A.26

B.145

B.39

C.135

C.6.5

D.120

16.如果6x÷☆=3的解是x=13,那么☆是(

)。

17.直接写出得数。

a×0=

a÷a=

a÷1=

0+a=

a+a=

a×1=

0÷a=

a-a=

a×a=

1÷a=

18.列竖式计算。

8.36?0.25?

7.8?0.75=

19.解方程。

x-8.7=8.7

12x+54x=132

13(x+5)=91

20.人民广场有一块边长25米的正方形草坪,现在围着这块草坪要修一条宽1.2米小路(如图)。请你算一算,这条小路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

21.图中,小方格边长是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40米。

①A、C两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分别是(

)、(

)。

②将ABC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2格。

③画ABE,使它与ABC面积相等。

④点D在点C南偏东30方向120米处,请标出点D。(要留下作图痕迹!)

22.李老师租了一台“充电宝”,当天忘记归还,共使用了26.9小时,他将支付多少钱?

租金说明

①每0.5小时收费1.5元,不足0.5小时按0.5小时计费;

②满24小时收费合计20元,24小时后按时计费。

23.甲车和乙车从相距567km的两座城市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2小时相遇。已知乙车每小时行驶比甲车快15km。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列方程解答)

24.探索梯形时,将梯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通过比较转化前后图形的面积得到梯形的面积。若将梯形转化为学过的三角形(如图),怎么得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呢?请写出你的思考过程。

25.城东小学的同学们做早操,21个同学排成一排,每相邻的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一个人到最后一个人的距离是40米,相邻两个人间距多少米?

26.商场在长45米的走廊两侧摆放鲜花(两端都放),每隔3米摆一盆鲜花。一共要放多少盆花?

27.新华图书馆借阅收费标准如下:

3天内5元,超过3天就延期付费,每天收费1.5元(不满一天按一天计算),小刚在图书馆借了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30页,5.5天看完,小刚要付多少元?

(1)我们已经学过很多解决问题的策略,比如:画线段图、画示意图、列表法等,下面我们就用列表法解决这道题吧,根据题意完成下表。

看的天数/天

1

2

3

4

5

6

所付费用/元

列出算式(只列算式,不解答):(

(2)如果他不想延期付费,每天看多少页?

一、填空题

1.

四 5ab

【解析】

(1)3.14×0.86积的末位数字是4,因数中一共有四位小数,所以3.14×0.86的积有四位小数;

(2)数字和字母相乘时,中间的乘号可以省略,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据此解答。

3.14×0.86的积有(

)位小数,a×5×b用简便写法写成(

5ab

)。

【点睛】

掌握积的小数位数和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以及含有字母的式子化简求值的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2,3)

【解析】

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据此用数对表示即可。

冬冬的座位在第2列第3行,用数对(2,3)。

【点睛】

本题考查用数对表示位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3. 26 2.6

【解析】

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商就除以几或乘几;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或除以几,商就乘几或除以几。

因为83.2?32?2.6

所以83.2?3.2?26

832?320?2.6

【点睛】

熟练掌握商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4.乘法分配

【解析】

根据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据此解答即可。

由分析可知:

99×0.54+0.54

=100×0.54

=54

则这道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点睛】

本题考查乘法分配律,明确乘法分配律是解题的关键。

5. 2 6

【解析】

每个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6,要使两个朝上的数字相加,和最小,只需每个骰子投出的数字最小。要使两个朝上的数字相加,和最大,只需每个骰子投出的数字最大。

1+1=2,两个数字1相加,和最小是2。

6+6=12,和是12的时候最大,两个骰子朝上的数字应该都是6。

【点睛】

解决此题关键是求出把两颗骰子同时扔出后,朝上的两个数字相加,分析和最大和最小的两种情况。

6. 5x 6x 4x

【解析】

用x表示杏的质量,苹果的质量是杏的5倍,则苹果的质量可用5x表示,苹果和杏总共的质量用x+5x=6x表示,苹果比杏多的质量用5x-x=4x表示。

苹果的质量可用5x表示,

苹果和杏总共的质量:x+5x=6x

苹果比杏多的质量:5x-x=4x

【点睛】

本题考查用字母表示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字母式运算化简的方法。

7.6

【解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当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面积相等,高也相等时,则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底的2倍,据此解答即可。

4.8×2=9.6(cm)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8.B

解析:50

【解析】

三角形BCE是平行四边形BECF面积的一半,也是平行四边形ABCD面积的一半,所以平行四边形BECF的面积=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计算即可。

10×5=50(平方厘米)

【点睛】

关键是看懂图意,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9.80

【解析】

已知梯形的下底是1分米,如果把上底增加4厘米,它就变成一个正方形;由此可知,梯形的高等于下底,上底比下底短4厘米,即可求出上底的长度;再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1分米=10厘米

10-4=6(厘米)

(6+10)×10÷2

=16×10÷2

=160÷2

=80(平方厘米)

【点睛】

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及根据正方形的特征得出梯形的上底、高是解题的关键。

10. 36 100

【解析】

最外层人数=每边人数×4-4,实心方阵总人数=每边人数×每边人数,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10×4-4

=40-4

=36(名)

10×10=100(名)

【点睛】

本题考查方阵问题,掌握方阵的特点及公式的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11.D

解析:D

【解析】

小数乘法法则:(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2)看因数中一个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并移到右边,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小数除法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

①小数乘法是转化成整数乘法再计算,利用了转化方法;

②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出面积公式,利用了转化方法;

③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是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计算,利用了转化方法;

④将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推导出面积公式,利用了转化方法。

故答案为:D

【点睛】

数学转化思想是“把问题元素从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转化的能力”。

12.B

解析:B

【解析】

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乘小于1的数,其积小于这个数;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除以大于1的数,其商小于这个数;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除以小于1的数,其商大于这个数。

因为a×0.99<a,a÷0.99>a,a÷1.01<a;所以得数最大的是a÷0.99。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积与乘数和商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

13.C

解析:C

【解析】

A.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全班人数,则男生人数=全班人数-女生人数;

B.数对的表示方法:(列数,行数),据此分析点A和点B的位置;

C.三角形的面积不能确定三角形的形状,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D.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据此分析。

A.45人表示全班人数,45?y人表示男生人数,则y表示女生的人数,正确;

B.点A?6,a?表示点A在第6列,第a行;点B?6,b?表示点B在第6列,第b行;则点A和点B在同一列,正确;

C.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形状不一定相同,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错误;

D.a?b?5?a?c,a?b?5?a?a?c?a,?a?a??b?5??a?a??c,则b?5?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了用字母表示数、数对、平行四边形的拼切、等式的性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4.B

解析:B

【解析】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据此计算即可。

(4+8)×3÷2

=12×3÷2

=18(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梯形的面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5.C

解析:C

【解析】

把它的上底延长3cm,就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可知上底长15-3=12cm,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列式计算即可。

(15-3+15)×10÷2

=27×10÷2

=135(cm2)

故答案选:C。

【点睛】

此题关键是先求出梯形的上底,再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

16.A

解析:A

【解析】

把x的值代入等式中,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算式两边同时除以3,求出☆即可。

6x÷☆=3

6×13÷☆=3

78÷☆=3

☆=78÷3

☆=26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求数值即可。

17.0;1;a;a;2a;

a;0;0;a2;

【解析】

18.09;10.4

【解析】

根据小数乘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1a8.36?0.25=2.09

7.8?0.75=10.4

10.48.360.757.80?0.25754180

3.0900019.x=17.4;x?2;x?2

【解析】

(1)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8.7即可得到原方程的解。

(2)先计算出方程左边12x+54x=132,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66即可得到原方程的解。

(3)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3,再同时减5即可得到原方程的解。

(1)x-8.7=8.7

解:x-8.7+8.7=8.7+8.7

x=17.4

(2)12x+54x=132

解:66x=132

66x÷66=132÷66

x=2

(3)13(x+5)=91

解:13(x+5)÷13=91÷13

x?5?7

x+5-5=7-5

x=2

20.126平方米

【解析】

用草坪的边长加上路宽度的2倍,求出草坪和路组成的大正方形的边长,从而求出大正方形的面积。将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草坪的面积,即可求出小路的面积。

(25+1.2×2)×(25+1.2×2)-25×25

=(25+2.4)×(25+2.4)-625

=27.4×27.4-625

=750.76-625

=125.76

≈126(平方米)

答:这条小路的面积约是126平方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21.A

解析:①(6,3);(2,7);

②③④作图见详解

【解析】

①根据利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时,列数在前,行数在后。通过观察图形可知,A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6,3)、C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7)。

②根据图形旋转的性质,图形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角度旋转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再根据平移性质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③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据此画出三角形ABE和三角形ABC的面积相等。

④首先确定D点的方向,再确定其距离,已知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40米,据此在图形中标出D点的位置。据此解答。

①A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6,3)、C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7)。

②③④作图如下: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实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及图形旋转、平移的性质及应用。

22.29元

【解析】

26.9小时超过了24小时,所以前24小时收费20元。剩余的部分按照每0.5小时收费1.5元收费,不足0.5小时按照0.5小时收费,先算出有几个0.5小时,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将数据代入,最后再加上20元,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26.9?24=2.9(小时)

因为不足0.5小时按0.5小时计费,所以2.9小时按照3小时计算。

3÷0.5×1.5+20

=6×1.5+20

=9+20

=29(元)

答:他将支付29元。

【点睛】

解答此题需要分情况探讨,明确题目中所给数量属于哪一种情况,由此选择正确的解题方法。

23.60千米

【解析】

设甲车每小时行x千米,则乙车每小时行驶(x+15)千米,再根据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路程,据此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解:设甲车每小时行x千米。

?x?15?x??4.2?567

2x+15=135

2x=120

x?60

答: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

【点睛】

本题考查列方程解决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相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4.见详解

【解析】

由图知:将梯形分成底a和底b、高为h的两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两个三角形面积,再把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加就得梯形面积。据此解答。

小三角形的面积=ah÷2=ah

大三角形的

解析:见详解

【解析】

由图知:将梯形分成底a和底b、高为h的两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两个三角形面积,再把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加就得梯形面积。据此解答。

小三角形的面积=ah÷2=2ah

大三角形的面积=bh÷2=2bh

梯形的面积=小三角形的面积+大三角形的面积

=2ah+2bh

=(2a+2b)h

=2(a+b)h

【点睛】

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把梯形转化为两个三角形,进而推导出梯形面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1111125.2米.

【解析】

试题分析:21个同学排成一排,一共有20个间隔,用队伍的总长度除以间隔数,即可得出每个间隔的长度,即相邻的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据此即可解答.

解:40÷(21﹣1),

=40÷20,

解析:2米.

【解析】

试题分析:21个同学排成一排,一共有20个间隔,用队伍的总长度除以间隔数,即可得出每个间隔的长度,即相邻的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据此即可解答.

解:40÷(21﹣1),

=40÷20,

=2(米),

答:相邻的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是2米.

【点评】此题相当于植树问题:间隔数=人数﹣1,再利用总长度÷间隔数即可.

26.32盆

【解析】

先计算走廊一侧需要摆放鲜花的数量,两端都放,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走廊的长度÷相邻两盆花之间的间距,最后求出一共要放花盆的数量,据此解答。

(45÷3+1)×2

=(15+1)

解析:32盆

【解析】

先计算走廊一侧需要摆放鲜花的数量,两端都放,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走廊的长度÷相邻两盆花之间的间距,最后求出一共要放花盆的数量,据此解答。

(45÷3+1)×2

=(15+1)×2

=16×2

=32(盆)

答:一共要放32盆花。

【点睛】

掌握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7.(1)

看的天数/天 1 2 3 4 5 6

所付费用/元 5元 6.5元 8元 9.5元

(6-3)×1.5+5;

(2)55页

【解析】

(1)根据天数×每天收费=总收费,先求出超过3天的

解析:(1)

看的天数/天

1

2

3

所付费用/元

5元

4

5

6

6.5元

8元

9.5元

(6-3)×1.5+5;

(2)55页

【解析】

(1)根据天数×每天收费=总收费,先求出超过3天的付费,然后再加上5元即可解答;

(2)如果他不想延期付费,计划每天看30页,5.5天看完,先求出总页数,再用总页数除以3即可解答。

(1)5.5天≈6天

(6-3)×1.5+5

=3×1.5+5

=9.5(元)

(2)5.5×30÷3

=165÷3

=55(页)

答:每天看55页。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分段计费问题,解答此题关键是先求出超过3天的付费再加5元即可解答。

更多推荐

面积,梯形,小时,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