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发(作者:奔驰cls多少钱)
2023年3月UniversityEducationMarch,2023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孟妍妮吴钟鸣卢军锋南京211169金陵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江苏[摘要]文章以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为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进行了探索:建设了在线仿真实验平台,对现有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更细致的改进;构建了学生在线学习行为分析与评价模型,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完成度,促进了在线开放课程及其教学模式的持续改进;并将在线开放课程应用于企业培训和科技志愿服务,扩大了课程影响的覆盖面,提高了课程的利用率。[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混合式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3)06-0038-04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创新,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引发了高等教育领域前所未有的大变革,这对约占全国本科院校总数45%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是新的挑战[1]。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已经由以知识为本向以能力为本转变,在具体实施中需要对现有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相应改革。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智慧教学工具开展混合式教学,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瓶颈问题。薛成龙等认为,线上教学改革可能会发生四个方面的改变:教育资源从分割向共享转变,学生学习从线性向非线性转变,课程改革从结构化向非结构化转变,教育技术从辅助手段向与教学深度融合转变[2]。柏晶等以OBE(outcome?basededucation,成果导向)理念与建设性后现代哲学为指导,构建了基于OBE理念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结构模型[3]。杨晓宏等构建了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认定标准。建设应用型在线开放课程,探索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优良品德,服务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4]一、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一)课程建设基本思路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应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实用性,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知识。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在线开放课程(下文简称本课程)分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以及企业的需求与反馈,以培养学生工程能力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将知识、能力、素养和课程思政进行有机融合,制定学习成果要求,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体现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根据本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从课程整体出发,按照系统结构、教学功能对教学内容进行选取和划分。教学内容既要符合在线学习对知识点碎片化的要求,又要保证课程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还需具备可拓展性,可以继续增加新的教学内容,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本课程删除了老旧过时内容(比如传统点火系统),增加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车载网络的内容,反映学科和行业的发展趋势。邀请企业行家加入课程团队进行课程建设,将工程实际案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工程能力。[收稿时间]2021-11-12[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线学习行为分析与学习绩效评估研究”(D/2021/01/61);2021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基于OBE理念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21-R-92287);2021年度金陵科技学院教育教改研究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线课程建设与混合式教学研究”(JYJG202117)。[作者简介]孟妍妮(1980—),女,甘肃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车辆人机工程学。38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对选取的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点拆分,根据内容的特
点和难度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点或易混淆的内容进行联系或对比,帮助学生找到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课程知识体系。(二)提升学生在线学习情感体验在线学习由于学习情感体验不理想,学习者容易产生倦怠感。与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相比,在线开放课程更要关注用户体验和交互学习效率[5]。可适当引入与所学知识点相关的案例和真实故事,改善在线学习情感体验不理想的状况。(三)建立过程性、建立过程性、多元化的考核机制将考核环节贯穿于在线学习的整个过程,实行考核形式多元化,包括每章测验、作业、期末考试和讨论等。客观题由系统直接评分,主观性、高阶性分析题需要学生进行独立深入思考才能完成,由学生互评后教师再评分。本课程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7月在中国大学MOOC(慕课)平台完整开课4期,共有6325人次参加了学习。2020年疫情期间共有2802人参加学习,355人参与了测验和做作业,发帖3879个,167人参与了互动,78人参与了考试,71人通过了考核。二、以翻转课堂形式开展混合式教学(一)第一期混合式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开展了“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共有77名学生参加。课前教师通过学习群布置学习任务并提供学习资料,学生在线上自学基础知识。课中在智慧教室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教学。课后有配套的作业和测验,布置学生及时复习并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第一期教学,笔者发现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四个问题:(1)理论讲授多而实践技能培训少,线上教学难以开展实践训练。(2)由于学生学习基础有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也未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衔接不够紧密,课堂教学效率不高。(4)个别学习积极性差的学生参与学习次数少,学习效果差,没有通过课程考核。针对第一个问题,教师在原有的慕课(MOOC)、智慧教室(smartclassroom)基础上增加了仿真实验平台(simu?lationexperimentplatform),构建了“M+Sc+Sp”智慧型混合式教学模式(见图1)。学生可以在线上进行多次仿真实验操作,弥补在线开放课程实际操作困难的不足。线下实践环节开展案例式、项目式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2020年上半年,笔者对本校车辆工程专业大三学生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习群/课堂学生自学、自主练习慕课仿真实验平台教师引导、翻转课堂智慧课堂实体实验中心学生完成作业、测验、实际操作练习慕课仿真实验平台图1“M+Sc+Sp”智慧型混合式教学模式基本框架针对第二个问题,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在开课前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学生的专业基础、学习能力、努力程度、对本课程的兴趣等信息。开课后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进行监测,建立学生在线学习行为分析评价模型。按基础能力、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表现将学生进行分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要求,推送不同的学习任务,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针对第三个问题,教师对之前的“慕课+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改革,采用BOPPPS(这是以下六个教学环节英语单词大写首字母的组合)教学模式组织课堂教学。BOPPPS教学模式强调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模块化分解,通过小规模短时间的高强度演练来改进教学过程,从而确保既定课程教学目标得到有效达成[6]。对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活动进行一体化设计,使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衔接更紧密。课中增加了前测和后测环节,让教师能够检验学生课前自学成果和课中学习成果,并引导学生将学习延伸至课后。课后实施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学生能够快速通过学习群、课程网站向老师提问或进行反馈。其具体的教学环节安排如下:(1)在导言(bridge?in)环节,将实际案例引入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2)在学习目标(objective)环节,通过学习群布置学习任务,呈现学习目标,提供学习参考资料。学生利用在线学习资源进行自学,初步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3)在前测(pre?assessment)环节,利用在线课堂工具进行课前测试,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检验课前自学成果,并对错误率高的题目进行讲解。(4)在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learn?ing)环节,学生采用个人报告、小组讨论、组间辩论等方式参与学习活动,展示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5)在后测(post?assessment)环节,通过提问、测验、习题、操作演示、汇报等方式验收学生的学习成果,考查学生是否达成了学习目标,教学效果如何。后测应适当加大难度。39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6)在总结(summary)环节,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学习完成情况,再由教师最终总结并布置课
后作业。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完成学习过程,教师进行引导和辅助。针对第四个问题,教师一方面对课程的评价模式进行了改进,另一方面对学生在线学习行为进行监测与评价,及时发现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并进行必要帮助和积极引导。(二)对评价方式的改进对评价方式的改进应侧重对综合性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重点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所取得的进步而不是排名。线上考核增加平时考核次数,加大单元作业、作业互评和讨论所占的比例,缩小考试所占的比例,并且将教学视频学习完成情况也纳入考核。教师对易错题进行整理,分析出错原因,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也对相应的教学环节进行改进。线下考核增加前测和后测环节,加大小组讨论所占的比例,缩小了个人展示所占的比例,促进学生提升协作沟通能力。课程考核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形成闭环,促进教学的持续改进。(三)建立学生在线学习行为分析评价模型学习行为与学习绩效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行为可以作为预测学生学习绩效的重要表征。在线学习行为主要分为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外显行为是学生在线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内隐行为则反映学生在在线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和情感状况。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在线学习行为进行监测和采集,其主要内容如图2所示。视频学习行为视频观看总时长视频看完率视频观看拖曳率作业完成率作业得分临近截止日期提交次数比例课件浏览次数教案浏览次数参考资料点击次数内隐行为论坛学习行为发帖次数发帖字数发帖内容回复他人次数回复他人内容被回复次数评价过程资料学习行为评价学习行为评价次数评价内容评价结果[7]仅进行在线学习行为监测,不进行干预。对比干预与不干预两种情况下学生在线学习行为的后续发展与学习绩效是否存在差异。评估对在线学习行为进行干预的有效性,建立有效的在线学习行为干预机制。(4)实际学习行为评价:制定学习行为质量标准来对学生实际学习行为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学习行为异常的学生并由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完成度,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在线学习行为分析与评价学习绩效相关性分析学习绩效预测分析对比分析学习行为评价分析学习绩效影响因素学生分层优化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建立有效的学习行为干预机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干预/不干预对比及时发现学习行为异常的学生图3在线学习行为分析与评价模型三、改进后实施“M+Sc+Sp”智慧型混合式教学学,共有87名学生参加。表1是第一期和第二期混合式教学的主要数据对比。表1第一期和第二期混合式教学主要数据对比比较项生均线上视频学习时长生均线上考核参与次数教师线下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次数教师开展课堂活动次数教师累计发布题目数生均课堂活动参与总次数第一期264分钟17.9次18次24次22.4次75题第二期298分钟23.4次20次39次2021年进行了第二期“M+Sc+Sp”智慧型混合式教33.3次115题从表1可见,第二期的主要数据明显增加。由于对学习行为出现异常的学生及时进行了督促和引导,因此所有学生均通过了课程考核,完成了课程教学任务。这表明所采取的改进措施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第二期混合式教学结束后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0.4%的学生认为改进后的混合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有73.6%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翻转课堂环节中提升了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55.2%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一定压力。如何科学合理地制订培养方案及组织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合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是下一步需要重视改进的问题。四、在线开放课程校外应用情况(一)被其他高校应用的情况2020年有15所其他高校的学生参加了本课程的学习,另有4所高校将本课程作为源课程,开设了异步SPOC课程。为避免资源浪费,同类高校之间应避免重复建设根据中国大学MOOC(慕课)平台统计,2019年至外显行为作业学习行为图2学生在线学习行为主要监测内容教师在此基础上构建学生在线学习行为分析与评价模型(见图3),并进行以下分析与评价。(1)相关性分析:分析学生在线学习行为中影响其在线学习绩效的因素,对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教学设计及其管理提出改进意见。(2)预测分析:利用学生在线学习行为数据预测其学习绩效,将预测结果作为对学生进行分层的参考依据。(3)对比分析:将学生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全程监测两组学生的学习行为。对A组学生设置预警阈值和时间节点,定时对在线学习行为异常的学习者提出预警,由教师对其进行积极干预。对B组学生40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开放课程。因此,笔者将与其他高校联合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应用研究,制定通用的学分认定规则,提高本
课程利用率。(二)应用于本地区汽车企业培训在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的推荐下,教师与南京地区的汽车生产、服务企业合作,为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服务,提升了教学和培训质量。(三)应用于中国科技志愿服务平台本课程已加入中国科技志愿服务平台,定期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为广大科技爱好者提供优质科技教学服务。本课程于2021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一流本科线上课程。五、结语以OBE理念为导向进行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以及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与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有效性,有助于解决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促进课程学习目标的达成,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供支持。[参考文献][1]冯年华,陈小虎,吴钟鸣.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6(3):58-61.[2]薛成龙,郭瀛霞.高校线上教学改革转向及应对策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7):65-74.[3]柏晶,谢幼如,李伟,等.“互联网+”时代基于OBE理念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结构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1):64-70.[4]杨晓宏,周效章,李运福,等.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特性与价值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20(12):77-87.[5]吴钟鸣,陆慧,顾云峰,等.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机制研究[J].高教学刊,2020(35):27-30.[6]曹丹平,印兴耀.加拿大BOPPPS教学模式及其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2):[7]沈欣忆,刘美辰,吴健伟,等.MOOC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和学习绩效评估模型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20(10):1-8.196-200.[责任编辑责任编辑::庞丹丹](上接第37页)四、结语专创融合的应用型课程,需要紧跟行业发展前沿,围绕职业要求和岗位职责设计关键内容,并在教学内容中合理安排富有启发性的实用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引导、督促学生主动探索课程知识,并对学习成果给予综合评价,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参考文献]础》课程改革与教学实施[J].法制博览,2020(25):1-5.[7]胡必波.基于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的软件项目专创融合对分课堂教学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8]颜鲁薪,李明澈,高蕊.基于专创融合的课程设计与实施:以《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应用与创新创业》课程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20):73-75.[9]何香如,龚成勇.基于专创融合思想创建《物流法律法规》课程内容重构模型[J].法制与社会,2020(18):[10]张婷,李玉雄.融合创新打造课程思政“金课”:以《UI设计》为例[J].传播力研究,2020,4(17):128-129.[11]袁荣,马永红.基于“4D模型”的双创教育与《经济学》课程耦合路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6):74-77.[12]王志凤,王桂花.基于“专创融合”的专业课程重构研究:以“供应链管理”课程改革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5):79-83.[13]许翠,许艳辉.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双创”实践教学模式建设:基于专创融合视角[J].国际公关,2020(1):[14]董明冉,李晓迪.五步教学法在专创融合课程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J].西部皮革,2019,41(24):133.[15]王秀芝,刘志强,吴祝武.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高校科技,2019(4):92-96.68-69.184-187.2020,3(16):14-16.[1]卢卓,吴春尚.专创融合改革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及突围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0(19):74-78.[2]教育部.普通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情况介绍[EB/OL].(2018-04-27)[2021-06-21].http://.80427/sfcl/201804/t20180427_/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8n/xwfb_201[3]彭才望,池泽浩.信息技术背景下“发动机原理”课程“专创融合”教学研究与实践[J].南方农机,2020,51(17):[4]徐浩,安从瑶.基于学分制管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专创融合改革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9):[5]杨秋玲,黄高雨.基于ADDIE模型下高校专创融合课程教学及考评方法的改革探究[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6]何香如,龚成勇,韩伟.基于5D-SPACE模型的《经济法基2020(5):1-5.[责任编辑责任编辑::庞丹丹]41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推荐
学习,学生,课程,教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