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凌志570多少钱一台)

要做“汽车设计领域的富士康”:阿尔特快跑

2010年12月10日 11:10 来源: 《中国企业家》 【字体:大 中 小】 网友评论

从“被”起家,到要做“汽车设计领域的富士康”,宣奇武如何借力中国汽车市场的火

爆?

【宣奇武如今对汽车设计有了全新的想法,这些设想得到了资本等的支持】

当宣奇武开着他那辆奥迪Q7载我们去阿尔特的电动车设计中心时,他居然迷路了。“我

在(北京)亦庄很容易迷路,因为所有的路看起来都是一样的。”他有些不好意思。

在商业社会里,他“驾驭”的是一家名为阿尔特的汽车设计公司。这是一家成立不满十

年的年轻公司,而宣奇武看起来也符合你对一个年轻公司董事长的预期。1966年出生的他

看起来只有三十多岁,采访那天他穿的是登山鞋、牛仔裤。他习惯在绿灯亮起的时候狠踩油

门,伴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强烈的推背感会随之而来。

2009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这背后所暗示的巨大业务量更是让宣奇武无

比兴奋,与此同时,国外的设计外包业务也开始转移到国内。这一切都让他有重重踩下油门

的冲动。

当然,他也雄心勃勃地提到了上市计划,只不过上市地点已经从纳斯达克转向了国内的

创业板。在国外资本市场“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国内创业板居高不下的PE值足够让他

改变决定。“纳斯达克上市的话PE也就十几倍,但在国内创业板40倍、50倍的PE值还是

保底的。你是老板的话,你想上哪个?”实际上,他已经用反问的语气给出了答案。

没错,眼下的宣奇武和阿尔特很容易给人留下春风得意的印象。在过去十年,随着中国

汽车市场消费从启动到火爆,大大小小的汽车设计公司也闻风而动,成为见证这一历史的另

一股力量。但相比之下,阿尔特的运气要好得多。公开数据显示,两年前,阿尔特的营业收

入已达到1.7亿元,超过了国内汽车设计业第一军同济同捷。宣奇武的保守估计是,今年阿

尔特的销售额将超过3亿元(不过同济同捷董事长雷雨成表示,同济同捷今年的营业收入将

在3.5亿-4亿之间)。

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汽车设计公司,同济同捷在业内的知名度和业绩在很长时间内令后

来者难以企及。雷雨成用一系列的百分比来捍卫同济同捷无可匹敌的领军者地位。“从1999

年成立以来,我们累计开发了380个车型,2009年我们开发的车型销量占整个中国汽车市

场总销量的20%左右,其中自主品牌占45%。”雷雨成说。

现在,作为中国汽车设计行业的两位领跑者,同济同捷和阿尔特同样面临着能否如期上

市的考验。2009年,同济同捷曾先行一步提出了创业板上市申请,因故未获放行。雷雨成

正酝酿第二次冲刺。

看起来,宣奇武并未因此过于伤神。很大一部分原因或许来自于,他已经为阿尔特打造

了一个足够响亮的概念。

“整体我认为,今后的三五年之内,中国需要类似于做外包业务的企业,像富士康。”

尽管只是上午,但为了压制不断涌上的困意(他说自己基本到了晚上才开始上班),他手里

的烟一根接着一根。“我们可能就是汽车设计领域的富士康。”

十年前,国内汽车行业的自主品牌刚刚起步,中国本土汽车设计也开始初露端倪。但当

时的局限性在于,由于没有合资企业提供现成的产品和技术支撑,自主品牌企业的研发设计

多以逆向为主,即拿别的品牌现成的产品改一改,贴上自己的标。

当时宣奇武是一个在日本三菱工作的小组长,而国内的多数汽车企业都与三菱有着发动

机方面的合作。这些企业的老总们到了日本后,由宣奇武接待。在这些老总们眼里,中国人

能在日本三菱这么吃得开,“本身就很厉害”(宣奇武语)。这为宣奇武以后跟这些公司的

老总们谈汽车设计生意埋下了伏笔。

2002年,在保留三菱的工作职位的同时,精卫全能科技有限公司(阿尔特前身)在北京注

册成立。宣奇武对汽车设计还没什么想法,其业务定位是利用三菱的技术资源,为国内的汽

车公司提供汽车生产相关的技术咨询。

奇瑞的QQ6项目成为宣奇武事业的分水岭。彼时,奇瑞通过与三菱的合作,对宣奇武所

在的三菱团队印象不错。“他们认为有我们国际技术团队的支持,通过招兵买马建团队能够

完成QQ6的项目,从而帮奇瑞解决一些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宣奇武回忆。

宣奇武也算了一笔账。奇瑞给宣奇武开出的项目费用是一亿多人民币,扣去各种费用,

自己能挣到5000万。

更多推荐

汽车,设计,中国,上市,公司,同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