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网易车型库)

精密铸件成本核算及报价

一、前言:

成本核算对每个精铸件生产企业而言都是最基础的统计工作之一,也是合

理、正确报价的基本依据。

精铸生产工序虽只有四大项:制蜡、制壳、熔炼浇注及后处理。但其工步却

有四十多种。按使用的粘结剂分类,仅制壳工艺方案就有四种,而生产用原辅材

料、能源品种繁多,因而其成本核算也较机械加工或其他铸造方法如砂型、压力

铸造等要复杂得多。在原辅材料、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工时成本节节高升,环保

压力日趋增大的今天,作为机械工业中高污染、高能耗、低利润的精铸行业,目

前所承受的市场竞争、生存压力比其他行业大得多。降本增利的要求更为迫切。

成本核算不仅是合理报价的基础,也是企业降本增利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精铸件成本的组成:

按制造业成本核算方法铸件成本是生产过程中的制造成本与管理经营成本

的综合。按成本特性可简单地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项。即铸件成本(完全

成本)K等于变动成本K

1

与固定成本K

2

之和。K= K

1

+K

2

\'

1、变动成本K

1

\'

K

1

是指随铸件产量增减而相应变化的成本值.主要项目包括:生产过程中消

耗的各种原辅材料(蜡料、制壳材料、筑炉料、熔炼金属所需的脱氧剂、造渣集

渣剂、精炼除气剂及铸件后处理消耗的材料、工具如钢丸、喷砂、砂轮切割片、

打磨砂带、酸洗钝化液、焊条等),构成铸件本体的金属材料(废金属炉料及铁

\'

合金)。另列一项不包括在K

1

中,称为“直接材料成本”G(基本可以回收利用)。

按财务统计口径,生产工人的工资、福利应归入变动成本中。

将金属材料制造成铸件成品所消耗的动力、燃料(水、电、油、煤、蒸汽、

压缩空气等)也应包括在变动成本中。

2、固定成本K

2

是指相对固定的成本支出,原则上它与铸件生产量增减无直接关

系。K

2

包括:生产经营、管理、销售、财务成本等。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工资

福利均属于固定成本K

2

之中。土地、厂房、租金、设备、大修、折旧费用,办

1

公、出差、车旅费用及低值易耗、劳保用品等成本也属K

2

内容。

三、铸件变动成本K

1

的影响因素及计算:

1、铸件材质 2、制壳工艺方案 3、铸件成品率P% 4、每公斤铸件件数X

1

5、铸件比表面积S(每公斤铸件的表面积)增加成本C

1

6、型芯附加成本C

2

7、后处理附加成本C

3

8、铸件成品检验附加成本C

4

以上八项是变动成本K

1

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变动成本K

1

的计算:

\'

K

1

= K

1

×

Pcp

+ C

3

+ C

4

+G ??(1)

P

\'

式中K

1

--除G外的与铸件成品率P%有关的变动成本(元/kg)(不含税)

G --铸件直接金属材料(炉料及合金元素)成本(含税价)(元/kg)

P --铸件成品率%(每100kg金属液浇注出的合格铸件重量%)

P

cp

--铸件平均(基准)成品率%

C

3

--后处理工序附加成本(元/kg)

C

4

---铸件成品检验附加成本(元/kg)

1、铸件成品率P%的计算:

P%= F×L

0

× H ×100% ??(2)

式中F --铸件工艺出品率% ,每组铸件中铸件净重W

0

占铸件组总重W的百

分数。W

\'

为铸件组中浇注系统总重W = W

0

+ W

\'

F =

W

0

W

0

×100%=×100%

W

0

+ W \'

W

L

0

--熔炼过程中液态金属利用率% ,即每100kg金属液实际浇注成形的铸

件质量(除去浇注过程中金属飞溅损失,漏壳、穿钢等铸件未成形的钢液损耗)

H --铸件合格率% ,铸件浇注成形后经检验及机械加工其合格成品总重量

(或数量)占送验或加工铸件总重(数)量的百分数。

H=(1-f)%

f --铸件(毛坯)废品率(内废)及加工后“料废”废品率(外废)之和

按国内精铸行业平均生产水品,净重在0.1-100kg的精铸件,其平均成品率

P

cp

= 40% ,其中工艺出品率F = 25-65% 取F

cp

= 45%,液态金属利用率L

0 cp

= 97%

2

更多推荐

铸件,成本,生产,金属,浇注,成本核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