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大众cc报价及图片-比亚迪f3超值版
2023年11月18日发(作者:吉普指南者2013款报价)
【技术帖】看汽车塑料前端模块如何降低重量和成本?
由于位于汽车的前端,因此实现前端模块的轻量化对于
减轻车身重量,从而减少燃油消耗和CO2的排放量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欧洲著名的汽车前端模块开发
和组装供应商——HBPO模块系统公司在减轻前端模块重
量、降低成本方面的创新技术成果。
多年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一直是全球汽车工业努力的方
向,尤其在欧洲,汽车厂商们更将其作为一项重大的研究课
题,以期通过各种创新来最大程度地降低油耗并减少CO2
的排放量。除了从发动机技术和车身空气动力学的角度来改
善燃油消耗以及减少CO2的排放量外,减轻车身重量也是行
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这方面,实现前端模块的轻质化对于
减轻汽车重量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集设计开发、项目管理、物流管理和模块组装于一体的跨国
公司——HBPO模块系统公司(以下简称“HBPO”)是专业
从事汽车前端模块开发和组装的全球供应商,在欧洲、北美
和亚洲各地共拥有14个JIS(just-in-sequence)组装厂。2006
年度,该公司为全球各整车厂配套的部件超过220万件,已
稳步成为全球最大的前端模块供应商之一。
图1 体现HBPO创新理念的实物模型IFP.1(左)和IFP.2(右)
作为前端模块的专业供应商,HBPO不仅非常熟悉前端模块
的各个细节,而且始终致力于对各种最新规范的深入研究,
以确保向各整车厂商及时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HBPO研发
前端模块的核心理念是:在减轻重量的同时还要降低成本。
近年来,HBPO通过IFP(Integrative Frontend Philosophy)
项目,收集了各大供应商的研发资源,系统地开发出了一些
拥有专利权的、可集成防碰撞吸能系统、前灯和冷却空调系
统的创新方案(如图1所示的IFP.1和IFP.2),并将其集中到
了真实尺寸的实物模型上,以此来展示其功能性和可行性。
其中,IFP.1侧重于追求高集成度、造型新颖以及高标准行人
保护的前瞻性的创新理念,具有一个提高外观质量、造型高
度自由的无缝前围。而IFP.2则侧重于成熟技术的再开发,
从细节入手,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这些体现了HBPO创
新理念的实物模型曾先后在2005年 和2007年的法兰克福
国际汽车展上成功展出。本文主要从材料和结构的角度对
HBPO的创新进行介绍。高刚度、高集成度的前端支架前端
支架是前端模块各部件的安装和支撑平台,也是整车结构及
其力学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前端支架的框架结构取
决于引擎室的可用空间及其部件结构,特别是锁、空调冷却
系统和前灯等部件的结构。例如,发动机罩锁和锁钩的位置
以及支架与车身的连接点的空间分布决定了前端支架中锁
桥的框架结构。基于轻质化和低成本化的设计理念,前端支
架设计除了要满足整车厂商提出的性能要求外,还必须具有
便于其他部件快速、精确安装的特点,同时还要确保前端在
碰撞后使维修费用最低化。
前端支架材料和结构的选择则主要取决于整车厂商对前端
支架力学和耐温性能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材料的价格。常
用的材料包括:玻纤增强抗老化聚丙烯、玻纤增强尼龙6、
钢铁、铝合金及镁合金材料。在这些材料中,金属具有极好
的可塑性变形特性和很高的刚性,而塑料则可热成型复杂的
结构,有利于提高集成度。在塑料材料中,相对于聚丙烯,
尼龙6的价格较高、密度较大,通常只用在耐温要求较高的
场合。当耐温要求高达150℃时,一般是使用金属材料。
传统上,前端支架作为车身的一部分,一般采用钢板焊接结
构。随着塑料材料及其加工工艺的不断进步,多层复合板技
术、玻璃纤维毡技术、长纤维模压技术和长纤维注塑技术等
都先后被广泛地用于制造前端支架。目前,越来越多的前端
支架采用了塑料/金属复合结构。这种结构充分利用了塑料和
金属的性能优势,能够物尽所用并巧妙集成,实现功能的最
佳化以及成本和重量的最低化。迄今为止,已有多种多样的
模塑后组装技术是用金属件来加固塑料注塑件。一般,大众
汽车公司使用的前端支架绝大多数都是采用该技术来生产
的。图2所示是最新宝马MINI上的前端支架,其主要特点
包括:锁桥的可拆卸性;带有气流调节叶片的电扇支架的集
成性;锁桥表面质量的可靠性。在该前端支架上,锁桥和塑
料支架是通过8个螺丝来连接的,其中有4个螺丝本来就是
用来固定2个锁的,这大大降低了组装费用。图3 嵌入注塑
技术:金属镶嵌注塑成型的前端支架
模塑组装即嵌入注塑技术是先将成型好的金属件置入模具
中,然后采用注射成型技术一次性完成各元件间的紧固和连
接,从而一次性地成型出整体部件。在这方面,朗盛公司的
“合必得”专利技术是最成功的代表。在这一专利技术的启
发下,又有一些新的专利技术被开发出来,以满足某些特定
的需求,如提高刚度、降低成本等。图3所示是采用
HBPO/SHB专利技术开发的用于现代汽车STAREX上的前
端支架。与其他的同类型前端支架相比,它具有两大特点:
一是金属嵌入件的数目和重量比很大,主要是为了提高支架
的整体刚度;二是锁桥嵌入件被上下一分为二,主要是为了
降低锁桥的生产成本并提高其表面质量,以避免采用额外的
引擎室装饰板。锁桥的上下两部分完全靠注塑过程中形成的
塑料铆钉来实现连接。实际上,前述的IFP.2前端支架也采
用了这一创意。多功能行人保护系统
目前,欧洲汽车业界正致力于通过前端结构的改进来满足特
定的行人保护标准的要求,例如已经付诸实施的新法规
2003/102/EC。2003/102/EC法规将人体易碰撞部位分为三大
部分:腿部、臀部和头部,其中腿部和臀部碰撞与前端模块
直接相关。例如,极易对臀部造成严重损伤的部位是发动机
罩的锁固系统和车灯。因此,这些部件的结构设计、固定方
法和允许变形的程度都直接影响到前端支架锁桥的设计和
选材。由于设计上的高难度,臀部碰撞暂时没有被列为法定
测试范围,而腿部碰撞将从2010年起成为正式的测试项目。
为此,除了要在保险杠前方增加形变部件如泡沫塑料以外,
还需要在保险杠下方再增加一个支撑部件。这个部件有可能
与前端支架或形变吸能盒连接在一起。
图4 腿部碰撞保护系统的实例
图4所示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实例。单一功能的腿部支撑
结构多采用金属板焊接结构,如图中左上方来自大众的设
计。双功能结构多采用注塑结构,包括玻璃纤维增强和未增
强的聚丙烯或尼龙6结构,以及金属/塑料的复合结构,如图
中左下方来自雪铁龙的设计。此外,欧宝和现代也采用了与
此相似的设计。图中右方为来自HBPO的、IFP.1的功能四
位一体的塑料集成设计,包括:腿部和臀部的支撑,以及第
二吸能结构和导气结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超轻质导气系
统
提高冷却空调系统的效率不仅有利于确保发动机的运行,还
有助于降低燃料消耗和CO2的排放量。一般,冷却空调系统
的效率不仅取决于各个热交换器的效率,而且发动机室的热
空气回流到热交换器冷空气入气面的程度也会对其有所影
响,而这则取决于导气结构的设计。
多数情况下,冷却空调系统即使没有特定的导气结构,也能
够达到冷却发动机使其保持平稳运行的技术要求。是否需要
导气结构,主要取决于汽车前端的空间结构、引擎室的气压
水平和前围冷空气入气口的大小。此外,不同的整车厂商、
不同的车型、发动机的配置以及汽车的运行状况等,也都会
影响导气结构的设计。前面提到的宝马MINI车所采用的气
流调节叶片就是针对不同车况而设计的。图5 导气结构及其
材料批量生产的实例
通常,导气结构的设计要满足以下3个要素:第一,尽可能
减少热空气回流到冷空气的入气面,这是决定导气结构形状
的最主要因素;第二,避免自身震动或与其他部件发生碰撞
程中与前围等相邻部件的相对运动是不可避免的。为了避免
由此产生的噪音,至少应在导气结构中与其他有相对运动的
部件相接触的部分采用柔性材料。图5所示的左方为奥迪
Q7的导气结构,它由多个简单的扁平件构成,采用软硬双
组分注塑结构,其中的软组分是热塑性弹性体材料(TPE),
其作用是对前围和冷却空调系统进行密封,并避免因接触而
产生的磨损和噪音。硬组分是PP,其作用是保证结构件的刚
度。图5所示的右方为保时捷卡宴的导气结构,它是一个立
体的、用弹性体改性聚丙烯材料注塑而成的结构,能与相邻
的部件保持适当的间距,以此来平衡安装误差。前述的IFP.2
的导气结构则采用超轻质、高弹性的泡沫塑料,如EPP来代
替目前常用的聚丙烯和弹性体材料,既能提高导气结构的刚
度,又降低了重量(15%左右)和成本,如图6所示。前灯
可调安装的设计
图 6 由泡沫塑料(如发泡聚丙烯EPP)制作的IFP.2的导气
结构图 7 IFP.2 的前灯安装设计大大降低了前灯定位和灯泡
更换的费用
减小前灯与相邻部件的接缝甚至实现零接缝是各大汽车公
司努力追求的目标。为了获得均匀的小接缝,一般前灯位置
需要经过两次调整:首先,模块供货商在组装前灯时需要进
行精确定位;然后,整车组装线上的工人在最后组装时,由
于车身尺寸的偏差,也不得不调整前灯位置。为了改变这一
现状,HBPO通过IFP.1和IFP.2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IFP.1的前围由两侧的特大前灯灯罩和中间的构件组成(如图
1左方所示),这使得通常意义上的灯罩和前围间的连接缝被
彻底消除,灯罩被扩展为前围的重要部分。基于光电功能(如
照明系统和各类微波传感器)的要求,灯罩必须采用光波透
明材料(如聚碳酸酯)。通过一个从外部不可见的快速连接
件,中间构件与灯罩实现了无缝连接。无论是在初装还是维
修时,前灯灯罩、灯壳与翼子板间的尺寸偏差都可通过一个
连接灯罩和灯壳的柔性密封圈的变形而得到自动误差补偿。
IFP.1模型是HBPO全新的大胆尝试,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接
缝问题,但要求整车厂商彻底改变其前围的现行设计还需要
时日。
根据更新后的ECE规范R48的要求,要能够在野外且没有
特殊工具的情况下完成对灯泡的更换(氙灯除外)。为此,
IFP.2新方案是将前灯固定在一个独立的带导轨的塑料臂架
上,既可以在组装时由直线导轨来定位前灯,也可以使灯泡
更换更方便,如图7所示。这里,前灯被固定在一个独立的、
带有导轨的塑料臂架上,并且在模块供应商处就能将其调整
到最佳的终端位置。这个臂架的材料可以和用于生产前端支
架的材料一致。根据需要,可使用纯塑料件或塑料/金属的复
合结构。当前端模块被固定到车身的上下纵梁后,前灯臂架
就通过特定的定位结构跟作为定位参考的翼子板精确地连
接在一起,从而避免了前灯的重复定位,大大降低了组装时
间和成本。如果接缝仍达不到要求,则可松开那两个固定螺
栓,重新调整偏心紧固件,这样就可以简易地调整好前灯的
位置。另外,在更换灯泡时,两个位于锁桥的、用来固定前
灯的固定螺栓可以轻易地用硬币等松开,前灯就可以向前移
动约8cm,留出足够的空间来换灯泡。由于导轨的定位作用,
北京现代途胜2022款的参数-rdx讴歌
更多推荐
保时捷卡宴汽车报价及图片大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