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7日发(作者:长安福特翼虎论坛)
跨国公司: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者
[摘要] 二战后跨国公司和区域 经济 一体化都获得了极大的
发展 。跨国公司作为当今世界经济舞台上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跨国公司对某一区域所进行的国际化生产、直接投资、贸易等活动大大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区域经济一体化 直接投资 一、问题的提出 世界经济产生和发展的 历史 可以说是一部一体化的历史。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带动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不可能仅仅依靠本国的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市场从生产活动到资本运动再到生产要素的移动都突破了国家的疆域实现了国际化。 在这种国际化的浪潮中区域性的国际经济一体化是国际化的重要表现。这种区域性的国际经济一体化最初起步于二战后的50年代后期。它首先出现于西欧随后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的发展 中国 家也纷纷效仿在短短几十年间已经遍及世界所有大洲和各大重要区域以至于哈伯勒(Haberler, 1964)将我们的时代概括为“一体化时代”。 在经济一体化这个炙手可热的舞台上跨国公司当仁不让地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扮演着世界生产组织者的重要角色并且伴随着一体化进程而迅速壮大。进入21世纪跨国公司的发展更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20__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发布的《20__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出第 1 页 共 5 页
口竞争力》披露主宰全球经济局面的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公司。 随着国际化大生产的发展跨国公司作为跨国投资、经营和管理的组织载体和国际市场的行为主体在经济生活国际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比较而言联系各国经济的传统渠道如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的重要性正在日益相对下降。因此不论从全球范围来看还是从某一地区来看跨国公司都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对旨在加强区内各国间分工与合作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析就不能不涉及到跨国公司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二、跨国公司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 纵观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条极为有趣又极为重要的线索: 现代 世界的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上同时进行的。也就是说是由微观层次上的 企业 生产一体化和宏观层次上的国家政策协调一体化导致的国际经济一体化正是这两种层次上的一体化的统一。前者可以称为功能性的一体化后者可以称为制度性的一体化。 微观层次上的企业导向型的一体化指的是以跨国公司作为主导力量而推动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利用地区区位优势可能带来的规模效益进行跨国界的投资生产等活动它的这些活动必然会对该区域内的国家的经济生活产生影响促进和加强该区域内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这种跨国公司导向型的一体化是企业行为的结果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发展的客观结果是功能性的一体化而不是由政府行为造成的。 而所谓宏观层次上的政策协调导向第 2 页 共 5 页
型一体化是指地区内各国政府间在政策上通过协调建立超国家的协调机构推动成员国达到经济一体化的状态。这种一体化主要是通过建立国际性的经济协调组织人为地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非贸易壁垒甚至制定统一的对外关税来实现各个成员国之间贸易、人员、资本以及各种生产要素地自由流动达到本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目的。这种政策协调导向型一体化的重要特征就是制度性机构的一体化先于实际的企业生产一体化。 由此可见跨国公司和政府都是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这两种推动力量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能促进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推动国际分工的深化和规模经济的实现推动生产要素价格在全球范围内的均等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向前发展。Dunning and Robson(1988)指出通过跨国公司运作的跨国商业一体化和地区性经济一体化之间有着本质性的关系 。这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跨国公司作为微观层次上的组织是通过自身的行为和市场的力量以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为主要形式通过从事国际规模的生产和销售来代替通常的商品出口来推动经济一体化的。而政策协调导向型的一体化则属于宏观经济一体化的范畴是成员国政府基于自身的需要通过签订协议为生产力和生产要素在本地区的流动和扩张扫除障碍促进本地区分工深化和创造本地区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合作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都是二战后世界经济中的重要现象。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随着这两种现象的繁荣发展第 3 页 共 5 页
学术界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在比较长的时期内对这两种现象的研究基本上是相对独立进行的。邓宁撰文称迄今为止人们很少尝试将这两种问题的研究结合起来系统的分析二者之间的互相影响;有关这一问题的经验资料的搜集也是很不够的。 作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微观主体的跨国公司它的行为在客观上必然会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那么跨国公司的微观行为究竟如何影响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跨国公司的行为又是通过哪些渠道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产生影响的呢?笔者认为对上述问题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研究并做出回答正是写作本文的目的所在。 三、跨国公司的市场行为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1.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生产一体化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也是世界各国之间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它是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一国内部的社会分工超越国界向纵深和广阔方向发展的产物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国际分工主要是宗主国与殖民地、 工业 国与初级产品提供国之间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分工二战后的国际分工随着国际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向深度和广度上扩展。 二战后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的配置、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来实现的。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合成为“不可分”资源、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更强大的生产能力并将国家间的生第 4 页 共 5 页
产分工和协作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企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通过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营活动引起世界各国生产、交换、分配等各方面经济联系的不断融合和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发展进入了复合一体化阶段。在复合一体化战略下跨国公司在生产经营进行细分如研究与开发、采购、零部件生产、加工、装配和财务等并将不同的生产经营职能配置在公司整体需要且最能发挥作用的国家或地区形成跨国界的价值链。设在世界各地的跨国公司子公司与母公司、其他子公司互相配合执行整个公司的某项或全部职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小跨国公司更多的不再是一个层级结构而是一个 网络 结构。例如美国福特公司的菲斯塔(Fiesta)汽车在欧洲的生产组织情况就是一种典型的区域性网络化生产欧洲福特公司设在英国不同地方的子公司分别生产充电器、配电器、仪表盘、油表、水表、插座、火花塞和绝缘器等;在比利时亨克生产车身部件、车轮;在德国维尔弗拉特生产变速器、引擎;在科隆生产车身底盘;在法国波尔多生产变速器;最后在西班牙巴伦西亚和德国萨尔路易进行组装产品主要供应欧盟市场。不仅如此福特公司还逐步将其部分研究设计、人员培训等职能配置在不同国家建立起复杂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
第 5 页 共 5 页
更多推荐
经济,生产,跨国公司,国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