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7日发(作者:15年现代瑞纳怎么样)

读者之家

越飞越高的“红蜻蜓”—雅马哈

文_陈昌和

YZF-R1是最优秀的超级跑车之一

编者按:1955年,日本的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成立;同年,我国最早生产的“井冈山”摩托车参展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的国际博览会。

如今,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拥有总资产856亿66百万日元,已经成为美誉度、知名度很高的国际型企业。

我国的“井冈山”摩托车却早已被遗忘,国内知者可谓凤毛麟角。现在,日本早已是“摩托车强国”,

而我国却是以量取胜的“摩托车大国”,个中差距不能“以里计算”。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与日本摩托车的历史都不算很长,

但是为何走的路子却大不一样?或许雅马哈这只“红蜻蜓”的成长历史,会让我们有所启发。

提到雅马哈,想必所有的摩托车粉丝,都对这位日本“四大金

刚”之一的摩坛巨擘如雷贯耳。在市场上,雅马哈摩托车享誉

全球,车迷们都对YZF-R1、VMAX等明星车型耳熟能详;在赛场上,雅马

哈在MotoGP、WSBK等国际顶级赛事上叱咤风云,立下赫赫“战功”;在

中国市场,老一代骑手见证了最辉煌的雅马哈重庆CY80,新一代骑手则

驾驶劲豹、天剑、天剑王、天戟等“随风共舞”。毫无疑问,作为极为成功

的世界级摩托车品牌,雅马哈摩托车凭借现代审美趣味、优良设计和卓

越性能,在世界各国骑手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雅马哈跑车、街车、巡航

车、耐力车、滑胎车、越野车、踏板车等在世界各国大行其道,无论是大

街小巷还是高速公路,“芳踪”随处可见。这里,就让我们回溯一下这位

“摩坛巨人”成长的历史足迹吧。

1954年3月,日本乐器制造株式会社(现雅马哈株式会社)开始研发

首台摩托车YA-1,仅仅只用了两个月就完成了车辆的原型。到了夏天,他

们又研制出了9辆原型车,完成了包括10000km耐久性测试在内的各种实

验。1955年,日本乐器制造株式会社浜北工厂成立,开始生125mL排量级

别的YA-1摩托车。同年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成立,成为了脱离日本乐

器制造株式会社而独立运营的公司。

从研发到生产再到上市均如此高效,YA-1摩托车的背后可是有潜台

词的。必须承认,雅马哈的起步之作是“邯郸学步”——这是一台仿制摩

托车,参照的是德国DKW公司技术成熟、结构简易、易于仿造的RT125。

虽然是仿制RT125的车型,但雅马哈工程师还是为YA-1倾注了全新

的美学思路,令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首先,YA-1的造型优雅,它采用

了双色设计——披着一身漂亮的栗子红,同时点缀了象牙白,非常抓人

眼球。同时,它的性能也不落俗套,最大功率达到4.3kW,奔驰起来又快

又稳。很快,轻巧、快捷、漂亮的YA-1获得了“红蜻蜓” (aka-tombo)的

美名,尽管它的售价远比其他125mL排量级别对手贵得多,但仍然受到

市场热烈的认可和欢迎。据统计,在1957年停产前,雅马哈总共生产了

11088台“红蜻蜓”。

FZR1000装备了来自于赛车的技术EXUP排气阀.

90

读者之家

1975年阿戈斯蒂尼为雅马哈取得首个GP500年度骑手冠军GTS1000采用了独特的轮毂转向机构

有着车坛常青树美誉的SR500雅马哈最早的摩托车YA-1

由滥觞之作“红蜻蜓”起,雅马哈便一发而不可收,在接下来的年

岁中逐步发展壮大。根据市场的需求和骑手口味的变化,雅马哈推陈出

新,不断推出新的车型,如早期在大力发展二冲程摩托车的同时,雅马

哈也在着手研发四冲程摩托车,并于1970年推出了首款搭载四冲程发动

机的XS-1。这也为其后包括SR500、SRX600、XV750、FJ1200、FZR1000、

GTS1000、Jog、VMAX、TDM 850、YZF1000R Thunderace、YZF-R1、

YZF-R6等诸多经典车型的问世奠定了基础。在发展过程中,雅马哈的生

产基地也在不断扩大,1959年其首家海外生产基地墨西哥雅马哈正式成

立,而随后接踵而来的就是雅马哈首家海外子公司雅马哈发动机欧洲公

司(荷兰)、雅马哈零部件中心、雅马哈发动机加拿大公司、雅马哈发动

机美国公司……这直接带来了生产和销售规模的节节攀升,1977年雅马

哈摩托车总产量达到1000万辆,1982年达到2000万台,1990年Jog踏板车

系列总产量达到150万台,1992年全地形四轮越野摩托车总产量达到100

万辆,2000年更是突破了200万台大关,2003年“皇家公主”踏板车销售

突破200万辆,2007年雅马哈在印度尼西亚生产的摩托车总量达到1000

万辆……

在雅马哈发展过程中,一个很值得重视的现象是雅马哈高度关注

技术研发,并且不断将最新技术投入到产品中,确保推出的摩托车具有

很强的竞争力。比如在以生产二冲程摩托车为主的早期,1961年雅马哈

推出的YA-5摩托车,采用了独特的回转圆盘阀进气;1964年,雅马哈成功

研发出了二冲程发动机的分离润滑系统“Autolube”。在进入生产四冲程

摩托车为主的阶段后,1987年,雅马哈研发出了四冲程发动机的新型排

气系统“EXUP”;1984年,雅马哈生产了首批5气门摩托车发动机;1997

适合长途旅行的FJ1200

雅马哈还涉足ATV、水上摩托车等多种机动产品业务

91

读者之家

年,雅马哈研发生产了世界首批粉末金属烧结材料生产的活塞;2002

年,其全球首个全铝压铸的高性能发动机DiASil汽缸研制成功。

在市场上开疆扩土的同时,雅马哈同步在赛场上纵横捭阖、过关

斩将,取得了显赫的“战功”。以国际最重要的世界道路摩托车锦标赛

为例,雅马哈1961年首次试水GP赛事,至今历史已超过50年。此外,2011

年,雅马哈还特意推出了YZF-R1、YZF-R6和FZ8的WGP50周年纪念版

本,以庆贺50年征战GP赛道的辉煌历史。在长期的比赛中,雅马哈屡屡

夺冠,既提高了雅马哈品牌的市场认知度,又研发、磨练并积累了大量

的最新技术,成为了推动雅马哈发展的另一台“发动机”。以最高组别

的GP500为例,从1973年首次征战这项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摩托车比赛

起,截至2011年底,雅马哈共斩获了15个年度骑手冠军,它们分别是吉阿

克默?阿戈斯蒂尼(1975年冠军)、肯尼?罗伯特(1978、1979、1980年三连

冠)、埃迪?劳森(1984、1986、1988年冠军)、韦恩?雷恩(1991、1992、1993

年三连冠)、瓦伦蒂诺?罗西(2004、2005、2008、2009年冠军)、乔治?洛伦

佐(2010年冠军),与本田(15个冠军)平分秋色、仅次于奥古斯塔(18个

冠军),成为了道路摩托车世界锦标赛历史上最成功的厂家之一。

在这一过程中,雅马哈的“战马”也在不断进化之中。以1973年的二

冲程赛车YZR500(OW20)为例, 雅马哈把它的并列四缸以2个汽缸为

单位进行分组,并在左边和右边的曲轴间加入怠速轴作为主动轴,令并

列四缸的宽度降至与V型四缸相当,强化了车辆的操纵平衡性。1977年,

YZR500(OW35K)安装了动力排气阀系统(YPVS),这是一种能够根据发

动机转速而改变排气正时的阀门,优化了排气管内的压力情况,进而改

善排气效率,从而增强了低转速下的扭矩输出。在30年的赛道生涯中,

雅马哈不断用新思路、

新技术和新材料来推进YZR500的进化,以动力装

置革新为例,就采用过并列四缸、矩形四缸、V型四缸等多种型式。这些

雷恩为雅马哈送上三连冠

YZF-R15的发动机采用了全铝压铸的DiASil汽缸

获得三连冠的罗伯特获得了“肯尼王”美名

92

读者之家

雅马哈最新车型VMAX

技术和经验通过赛道的磨砺,不断进化成熟,再适时运用到量产摩托车

上,从而不断提高市售摩托车的性能,增强产品竞争力和美誉度,成为

推动摩托车升级换代源源不断的动力源。

截至2012年3月底,雅马哈的总资产达到856亿66百万日元,并形成

了多元化的产品结构,生产并销售摩托车、踏板车、水上摩托、全地形

车、电动混合型自行车、船艇、帆船、渔船、船外机、柴油发动机、卡丁赛

车发动机、高尔夫球车、通用发动机、发电机、水泵、机动雪橇、小型除

雪机、汽车发动机、产业用机器人、产业用无人驾驶直升机等各类机动

产品,其中摩托车销售额占了69.5%,是雅马哈的核心主打产品。

罗西和雅马哈46号赛车

品味独特的雅马哈单缸跑车SRX600

雅马哈的赛车技术不断用于量产型摩托车上以增强竞争力,图为

配置了YPVS系统的RD350

93

更多推荐

发动机,生产,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