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7日发(作者:东风起亚悦达报价)

2010年9月 第37卷第5期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Sept.,2010 Vo1.37 NO.5 大众文化研究的 “边界" 王 强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摘要:当下,文化研究的学术范式建设方兴未艾,为大众文化研究划定“边界”正当其时。确定适用对象 和批评范式,是绘制大众文化研究版图的关键。当代审美文化正呈现出从崇尚美感到追求快感的嬗变。从适用 对象上看,快感文化现象应当成为大众文化研究的主要聚焦内容;与注重审美自主性的“鉴赏性解释”不同,大 众文化研究是一种“表征性解释”,具有疏离美学问题的倾向。从批评范式上看,大众文化研究适宜进行症候式 批判,并以此揭示大众文化生产和消费的复杂机制。 关键词:大众文化;边界;快感文化;表征性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57(2010)054)036-04 上世纪90年代以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 立,大众文化在中国异军突起,日渐勃兴。主导文 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足鼎立的格局,正逐步演 史家”[3](P412)。事实上,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 员会批准,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一门可以授予博士、硕 士学位的专门学科。作为一门学科,只有确立自身 的研究范式和边界,才能步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变成大众文化一家独大的态势。同时,文化研究风 生水起,渐成气候,成为一门显学。文化研究从一出 世就带着跨学科的胎记,在美学、社会学、人类学、历 史学、语言学、文艺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等各学科之 间自由游走,身份模糊,界限不清。这样的状况被一 些学者认为是文化研究的特质和优势,特纳(G. Turner)指出:“文化研究的动力部分地来自对于学 “在二十世纪的进程中,学科分化并重组成新的专 业,是知识增长的主要形式,……即使被看作是学科 互涉的,每一个领域都试图通过声明自己独特的观 点、确定合适的方法等边界划分,来达到专业化”。 [4](P55—56)当下,文化研究的学术范式建设正在发 生,为大众文化研究划界正当其时。而划定大众文 科的挑战,正因为这样,它总是不愿意成为学科之 一。”[1](P64O)作为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 化研究“边界”的过程,就是探索大众文化研究适用 对象和批评范式的过程。从适用对象上看,以世俗 化和视觉化为主要特征的快感文化现象应成为大众 文化研究同样具有反学科的开放性。但是,大众文 化研究也有着理论观照和阐释的限度,其研究内容 虽然驳杂,但也并非泛化到漫无边际。连反对文化 文化研究的主要聚焦内容;从批评范式上看,大众文 化研究是一种“表征性解释”,擅长探寻大众文化的 研究学科化的学者也不得不承认:“由于在学术界 内部没有坚实的替代传统学科结构的方案,结果是 某些文化研究运动悖论式地必须努力成为一个学科 才能得以立足。”[2](P92)而且,打着跨学科旗号、游 荡在各门学科之间的文化研究学者,极易成为布鲁 症候,以此彰显大众文化生产和消费的复杂生态。 一、审美文化的嬗变:从美感到快感 对于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化的演变和转型,有学 者做出这样的描述:“中国的文化一下子大变脸,由 姆所讽刺的“业余的社会政治家、半吊子社会学家、 传统的以追求理性精神、高尚情操、悦耳旋律、优美 不胜任的人类学家、平庸的哲学家以及武断的文化 收稿日期:2010-03-26 画面的雅正艺术,变而为感性体验、欲望喷发、流光 作者简介:王强(1979一),男,山西大同人,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一36— 

更多推荐

研究,文化,学科,成为,范式,边界,批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