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4日发(作者:上汽大众330tsi报价及图片)

理论攻坚-数学运算2(讲义)

第四节 经济利润问题

一、基础经济

1.公式:利润=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售价-成本)/成本,售价=成本*(1+利润率),打折率=折后价/折前价,总利润=总收入-总成本=单利*销量。

2.方法:

(1)方程法。

(2)赋值法。

【例1】某服装店老板卖出一件皮衣可赚10%的利润,但如果他用比原来进价低10%的价格买进,而以赚20%的利润卖出,那么他就少卖25元。那么这件皮衣的现价为( )元。

A.1665

C.1375

【例2】小张收购一台手机,然后转手卖出,赚取了30%的利润。一星期后,客户要求退货,小张和客户达成协议,以当时交易价格的90%回收了这台手机,后来小张又以最初的收购价格将其卖出。小张在这台手机交易中的利润率是( )。

A.27%

C.17%

【例3】某水果店销售一批水果,按原价出售,利润率为25%。后来按原价的九折销售,结果每天的销售量比降价前增加了1.5倍。则打折后每天销售这批水果的利润比打折前增加了( )。

A.15%

C.25%

B.1550

D.1250

B.20%

D.13%

B.20%

D.30%

1 二、分段计费

1.特征:每一段的收费价格不同。例如:出租车的车费、水费、电费、停车费、税费等。

2.方法:先分段计算,再汇总求和。

【例4】某城市居民用水价格为:每户每月不超过5吨的部分按4元/吨收取;超过5吨不超过10吨的部分按6元/吨收取;超过10吨的部分按8元/吨收取。某户居民两个月共交水费108元,则该户居民这两个月用水总量最多为( )吨。

A.21

C.17.25

三、函数最值

1.特征:单价/单利和销量此消彼长,求总价/总利最高。

2.方法(两点式):设提价/降价的次数为x。

(1)根据题意列方程:总价/总利润=( )*( );令总价/总利润=0,解得x1、x2。

(2)当x=(x1+x2)/2时,取得最值。

【例5】某电脑商城出售10种价格档位的电脑。最低价格档位的电脑每月可售出120台,每台可获利160元。每提升一个价格档位,则月销量就会减少10台,但单台利润可增加40元。若某月该电脑商城只出售某一价格档位的电脑,则当月可获得的最大利润是( )元。

A.24000

C.27040

第五节 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

一、排列组合

2

B.24

D.21.33

B.25600

D.28000 1.加法原理:分类用加法(要么……要么……);乘法原理:分步用乘法(既……又……)。

2.排列(A):与顺序有关(改变顺序,结果变化);组合(C):与顺序无关(改变顺序,结果不变)。

3.捆绑法:要求相邻。

(1)先捆:把相邻的元素捆绑起来。

(2)再排:将捆绑后的元素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后续排列。

(3)注意:看成一个整体的各元素之间有无顺序。

4.插空法:要求不相邻。

(1)先排:先安排其他没有要求的元素,形成若干个空位。

(2)再插:将不相邻的元素插入到空位中。

【例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拥有量迅速增长,汽车牌照号码需要扩容。某地级市交通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种小型汽车牌照组成办法,每个汽车牌照后五位的要求必须是:前三位为阿拉伯数字,后两位为两个不重复的英文字母(字母O、I不参与组牌),那么用这种方法可以给该地区汽车上牌照的数量为( )。

A.397440辆

C.552000辆

【例2】从19、20、21、……、98、99这81个数中,选取两个不同的数,使其和为偶数的选法有( )种。

A.1620

C.1540

【例3】一家6口排成一排照全家福,如果爷爷和奶奶必须站在中间,哥哥和弟弟要站在一起,一共有( )种排列方式。

A.13

C.16

B.14

D.20

3

B.402400辆

D.576000辆

B.1580

D.1600 【例4】将两瓶同样的饮料和五瓶同样的矿泉水摆放成一排,要求两瓶饮料不能相邻,则共有( )种不同的排法。

A.15

C.30

二、概率

1.基本公式:概率=满足条件的情况数/总的情况数。

2.分类、分步概率:

(1)分类概率公式:概率=各类概率的和。

(2)分步概率公式:概率=各步概率的乘积。

3.逆向思维概率公式:概率=1-不满足条件的概率。

【例5】某事业单位阅览室书架上有党建类书籍11本,专业书籍8本,内部学习材料汇编7本。现从中任取3本,三种类型图书恰好各一本的概率为( )

A.33/520

C.88/325

【例6】某场乒乓球单打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假设甲选手在每局都有60%的概率赢乙选手,那么这场单打比赛甲战胜乙的概率为( )。

A.0.568

C.0.796

【例7】天气预报预测未来2天的天气情况如下:第一天晴天50%、下雨20%、下雪30%;第二天晴天80%、下雨10%、下雪10%,则未来两天天气状况不同的概率为( )。

A.45%

C.55%

B.20

D.3600

B.77/325

D.99/650

B.0.648

D.0.846

B.50%

D.60%

4 理论攻坚-数学运算2(笔记)

【注意】数学运算课程安排:今天讲解数学运算二(P324-P328),经济利润、排列组合与概率。经济利润问题主要需要掌握常考公式,把公式、做题方法和思路掌握后,经济利润问题其实不难;排列组合与概率应用到高中知识,比较难,建议考场上选择性做题。

第四节 经济利润问题

【注意】经济利润问题:常考基础经济问题。

1.基础经济:应用公式解题。

2.分段计费。

3.函数最值(套路题)。

一、基础经济

1.公式:利润=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售价-成本)/成本,售价=成本*(1+利润率),打折率=折后价/折前价,总利润=总收入-总成本=单利*销量。

2.方法:

(1)方程法。

(2)赋值法。

【知识点】基础经济:

5

1.常见概率:进价10元,成本10元;定价36元(标牌价,规定的售价),售价28.8元(实售价、现价)。注:不打折、不提价,定价=售价。

2.公式:

(1)利润=售价-成本。比如一件商品,售价为120元,成本为100元,利润=120-100=20元。

(2)利润率=利润/成本。利润率=20/100=20%。注:资料分析中,利润率=利润/收入。记忆方法:数学运算是理想化模型,成本可计算或者直接给出,利润率=利润/成本;资料分析是实际生活中的数据,成本不好计算,可能包括水电费、机器折损等,利润率=利润/收入,因为收入一般是账面上的。

(3)售价=成本*(1+利润率)。利润=售价-成本→售价=成本+利润,利润率=利润/成本→利润=成本*利润率;售价=成本+成本*利润率=成本*(1+利润率)。比如成本为100元,利润率为20%,售价=100*(1+20%)=120元。变形公式:成本=售价/(1+利润率)。

(4)打折率=折后价/折前价。折后价是在售价的基础上打折,比如折前价为120元,打折后价格为84元,84/120=0.7,打了7折。

(5)总利润=总收入-总成本=单利*销量。比如一件商品卖120元,成本为100元,卖出了10件,总利润=总收入-总成本=120*10-100*10,总利润=单利*销量=(120-100)*10。注:总利润=单利*销量,需要进货数量和卖出数量一样;如果有一部分没有卖出去,需要扣除这一部分的成本,容易忽略,最好用总利润6

=总收入-总成本。比如某件商品进货12件,卖出10件,总利润=总收入-总成本=120*10-100*12。

3.方法:给具体带单位的数值→方程法。等量关系字眼:“共”、“多多少”、“少多少”、“赚了多少”、“亏了多少”等,列式时结合公式。注:涉及多个主体/多个时间(比如折前、折后)/多个概念(比如售价、成本、利润率、单利、销量),可列表梳理。

【例1】某服装店老板卖出一件皮衣可赚10%的利润,但如果他用比原来进价低10%的价格买进,而以赚20%的利润卖出,那么他就少卖25元。那么这件皮衣的现价为( )元。

A.1665

C.1375

B.1550

D.1250

【解析】例1.出现具体带单位的数值“少卖25元”,列方程求解。等量关系:现实售价-假设售价=25。现实情况:设进价为x,利润率为10%,售价=进价*(1+利润率)=x*(1+10%)=1.1x;假设情况:进价为x*(1-10%)=0.9x,利润率为20%,售价=进价*(1+利润率)=0.9x*(1+20%)=1.08x,列方程:1.1x-1.08x=25→0.02x=25→x=1250(不要错选D项),所求=1.1x=1.1*1250=(1+0.1)*1250=1250+125=1375,对应C项。【选C】

【知识点】基础经济:

1.方法:

(1)给具体带单位的数值→方程法。

(2)无具体带单位的数值→赋值法(给比例求比例)。例:某商品按照20%利润率定价,后来又打9折销售,此时每件商品的利润率是多少?答:20%、9折都是比例,求利润率,给比例求比例,用赋值法。赋值法推荐大家优先赋值成7

本、售价,可以赋值1、10、100。本题赋值成本为100,定价=100*(1+20%)=120,售价=120*0.9=108,利润率=(108-100)/100=8%。提到量也可以赋值,赋值数量为1、10、100。

2.注:涉及多个主体/多个时间/多个概念,可列表梳理。

【例2】小张收购一台手机,然后转手卖出,赚取了30%的利润。一星期后,客户要求退货,小张和客户达成协议,以当时交易价格的90%回收了这台手机,后来小张又以最初的收购价格将其卖出。小张在这台手机交易中的利润率是( )。

A.27%

C.17%

B.20%

D.13%

【解析】例2.没有给出具体带单位的数值,给比例求比例,赋值法。赋值最开始收购价格为100,卖出价格为100*(1+30%)=130,回收价格为130*90%=117,最后卖出价格为100(最开始收购价格),利润率=利润/成本=[(130-100)+(100-117)]/100=13/100=13%,对应D项。【选D】

【例3】某水果店销售一批水果,按原价出售,利润率为25%。后来按原价的九折销售,结果每天的销售量比降价前增加了1.5倍。则打折后每天销售这批水果的利润比打折前增加了( )。

A.15%

C.25%

B.20%

D.30%

【解析】例3.没有给出具体带单位的数值,给比例求比例,赋值法。有折前、有折后,列表分析。折前:赋值进价为100,售价为100*(1+25%)=125,8

单利=125-100=25;折后:进价不变为100,售价为125*0.9=125*(1-0.1)=125-12.5=112.5,单利为112.5-100=12.5;已知“销售量比降价前增加了1.5倍”,增加1.5倍=是2.5倍,赋值折前销量为1,折后销量为2.5;折前总利润=25*1=25,折后总利润=12.5*2.5;折前相当于基期,折后相当于现期,所求=(12.5*2.5-25)/25=(1.25*25-25)/25=25*(1.25-1)/25=25%,对应C项。【选C】

二、分段计费

1.特征:每一段的收费价格不同。例如:出租车的车费、水费、电费、停车费、税费等。

2.方法:先分段计算,再汇总求和。

【知识点】分段计费:

1.特征:每一段的收费价格不同。例如:坐出租车的费用、水费、电费、停车费、税费等。

2.方法:

(1)先分段计算。

(2)再汇总求和。

3.例:出租车收费标准:3公里内起步价8元;超出3公里的部分,每公里2元。小明打车坐了12公里,共花费多少钱?

答:3公里内:花费8元;超出3公里:花费(12-3)*2=18元;所求=8+18=26元。

9

【例4】某城市居民用水价格为:每户每月不超过5吨的部分按4元/吨收取;超过5吨不超过10吨的部分按6元/吨收取;超过10吨的部分按8元/吨收取。某户居民两个月共交水费108元,则该户居民这两个月用水总量最多为( )吨。

A.21

C.17.25

B.24

D.21.33

【解析】例4.画线段分析,0~5吨:4元/吨;5~10吨:6元/吨;超出10吨部分:8元/吨。水费=单价*水量,水费是固定的,求水量尽可能多,要让单价尽可能低,优先把每个月的4元/吨用完,再用6元/吨,最后用8元/吨。0~5吨:第一个月:4元/吨水量为5吨,花费4*5元;第二个月:4元/吨水量为5吨,花费4*5元,此时花费5*4*2=40元。5~10吨:两个月均用10-5=5吨,花费5*6*2=60元,还剩108-40-60=8元,还可以用8/8=1吨(第一个月、第二个月都可以);所求=5+5+5+5+1=21吨,对应A项。【选A】

三、函数最值

1.特征:单价/单利和销量此消彼长,求总价/总利最高。

2.方法(两点式):设提价/降价的次数为x。

(1)根据题意列方程:总价/总利润=( )*( );令总价/总利润=0,解得x1、x2。

(2)当x=(x1+x2)/2时,取得最值。

【知识点】函数最值:套路题。

1.特征:单价/单利和销量此消彼长,求何时总价/总利润最高?

2.方法(两点式):设提价或降价次数为x。

(1)列方程:总价/总利润=(单价/单利)*(销量),令总价/总利润为0,解得x1、x2。

(2)当x=(x1+x2)/2时,取得最值。

10

3.例:单价为30元,可卖出16件。若单价每提升3元,销量会降低1件。请问当单价定为多少元时,销售总额最高?

答:单价和销量此消彼长,问销售总额最高,函数最值问题。两点式:设提价次数为x,销售总额=单价*销量=(30+3x)*(16-x),令总价为0,(30+3x)=0→x1=-10,(16-x)=0→x2=16;当x=(x1+x2)/2=(-10+16)/2=3时,取得最值,所求=30+3x=30+3*3=39元。

4.原理:令总价为y,y=(30+3x)*(16-x)是一元二次方程,是抛物线,最值在对称轴位置取得;令y=0,可以求出两个根,当x=(x1+x2)/2时,取得最值。

【例5】某电脑商城出售10种价格档位的电脑。最低价格档位的电脑每月可售出120台,每台可获利160元。每提升一个价格档位,则月销量就会减少10台,但单台利润可增加40元。若某月该电脑商城只出售某一价格档位的电脑,则当月可获得的最大利润是( )元。

A.24000

C.27040

B.25600

D.28000

【解析】例5.单利和销量此消彼长,求最大利润,函数最值问题。设提价次数为x,总利润=单利*销量=(160+40x)*(120-10x),令总利润为0,(160+40x)=0→x1=-4,(120-10x)=0→x2=12,当x=(x1+x2)/2=(-4+12)/2=4时,取得最值,最大利润=(160+40*4)*(120-10*4)=320*80=25600,对应B项;或者根据倒数第三位为2*8的尾数,为6,对应B项。【选B】

11

【注意】经济利润:

1.基础经济:

(1)公式:

①利润=售价-进价。

②利润率=利润/进价。

③售价=进价*(1+利润率)。

④打折率=折后价/折前价。

⑤总价=单价*数量,总利润=单利*数量。

(2)方法:方程法、赋值法。

2.分段计费:

(1)水电费、出租车费、税费等。

(2)分段计算、汇总求和。

3.函数最值:

(1)识别:单价/单利和数量此消彼长,求最大利润或售价。

(2)方法(两点式):

①设提价/降价次数为x。

②令总价或总利润为0,求出x1、x2。

③当x=(x1+x2)/2时,取得最值。

12

第五节 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

【注意】排列组合与概率:

1.排列组合:问有多少种情况。计算事情完成的情况数,本质是计数问题。

2.概率问题:问某件事情的概率是多少。概率范围为0~1。

一、排列组合

1.加法原理:分类用加法(要么……要么……);乘法原理:分步用乘法(既……又……)。

2.排列(A):与顺序有关(改变顺序,结果变化);组合(C):与顺序无关(改变顺序,结果不变)。

3.捆绑法:要求相邻。

(1)先捆:把相邻的元素捆绑起来。

(2)再排:将捆绑后的元素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后续排列。

(3)注意:看成一个整体的各元素之间有无顺序。

4.插空法:要求不相邻。

(1)先排:先安排其他没有要求的元素,形成若干个空位。

(2)再插:将不相邻的元素插入到空位中。

【知识点】排列组合:

1.分类分步:

(1)加法原理:分类(+)→要么……要么……;要么A要么B,用A情况数+B情况数。乘法原理:分步(*)→既……又……;既A又B,或者先A再B,用A情况数*B情况数。

(2)例:

①选择1个约会地点:3个公园、4个游乐场、5个动物园。答:要么选择公园,要么选择游乐园,要么选择动物园,是分类;公园有3种选法,游乐园有4种选法,动物园有5种选法,所求=3+4+5=12种。

②约会流程:吃顿饭+看个电影,有5家餐厅、3部电影供选择。答:既要13

选一家餐厅,又要选一部电影,是分步;餐厅有5种选法,电影有3种选法,所求=5*3=15种。

2.排列与组合:选取的元素大于1个(m>1)时,需要用到排列组合。

(1)组合: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出m个元素作为一组。选出的m个元素内部没有顺序,为C(n,m)。

例:从7个人里选3个人出来,有多少种选法?

答:选出来3个人没有顺序,比如选择ABC,交换顺序为ACB,还是这三个人,结果不变是组合,为C(7,3)。

(2)排列: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出m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选出的m个元素有顺序,为A(n,m)。

例:从7个人里选3个人出来站成一排,有多少种排法?

答:选出来3个人有顺序,比如选择ABC,交换顺序为BAC,对于站成一排这件事,不是同一种站法,交换顺序对结果有影响,为A(7,3);也可以理解为先选出3个人,再给他们3个安排顺序,为C(7,3)*A(3,3)。

3.判定标准:从选定元素当中任意挑出两个,改变顺序。结果变化,则与顺序有关(A);结果不变,则与顺序无关(C)。

(1)例1:从5个奥特曼里选两个去打怪兽。答:选出来两个奥特曼即可,没有顺序为C(5,2),比如选择赛文和艾斯,交换顺序后还是他俩去打怪兽,结果没有变化。

(2)例2:从5个奥特曼里选两个去打怪兽(分别打哥斯拉、基多拉)。答:选出来两个奥特曼分别打不同的怪兽,与顺序有关,为A(5,2),比如选择赛文和艾斯,赛文打哥斯拉,艾斯打基多拉,交换顺序后打的怪兽发生变化,对结果有影响。

4.小试牛刀:

(1)从8个人中选出3人参加培训。答:改变3个人的顺序结果不变,所求=C(8,3)。

(2)从8个人中选出3人分别担任甲、乙、丙三地的负责人。答:交换3个人的顺序,结果变化(对应的地方发生变化,比如选出ABC担任甲乙丙地负责人,交换顺序后为BAC担任甲乙丙地负责人,结果发生变化),所求=A(8,3)。

14

(3)从10个人中选出4个人参加运动会,问多少种选法?答:选出4个人参加运动会,改变顺序后还是这4个人参加运动会,结果不变,所求=C(10,4)。

(4)从10个人中选出4个人分别参加4*100米接力跑,排法?答:接力跑分四个棒,交换顺序对应的一二三四棒是不同的,交换顺序对结果有影响,所求=A(10,4)。

(5)7人站成一排合影。答:合影时位置是不同的,交换顺序对结果有影响,所求=A(7,7)。

5.计算:

(1)排列数:A(n,m)=从n开始往下乘m个数。A(10,4)=10*9*8*7(从10开始往下乘4个数)。

(2)组合数:C(n,m)=A(n,m)/A(m,m),C(10,4)=A(10,4)/A(4,4)10*9*8*7/(4*3*2*1)=10*3*7=210。

①C(n,m)=C(n,n-m),比如C(10,6)=C(10,4),上角标加和=6+4=10=下角标10。组合数特点:上角标越大,分子、分母相乘个数越多,因此进行转化,C(10,9)=C(10,1)=10。

②C(n,1)=A(n,1)=n。选1个元素,A和C没有区别。

【例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拥有量迅速增长,汽车牌照号码需要扩容。某地级市交通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种小型汽车牌照组成办法,每个汽车牌照后五位的要求必须是:前三位为阿拉伯数字,后两位为两个不重复的英文字母(字母O、I不参与组牌),那么用这种方法可以给该地区汽车上牌照的数量为( )。

A.397440辆

C.552000辆

B.402400辆

D.576000辆

【解析】例1.求牌照的情况数。前三位为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一共有10位数字(0~9),牌照第一位数字从10个中选1个为C(10,1)=10,题干没有说明阿拉伯数字不能重复,牌照第二位数字为C(10,1)=20,牌照第三位数字为C(10,1)=0=10;后两位为英文字母:算上0、I,一共有26个英文字母,可以用的英文字母有26-2=24个,第一位英文字母为C(24,1)=24,英文字母15

不能重复,从剩下23个英文字母中选1个,第二位英文字母为C(23,1)=23;既要安排第一位,又要安排第二位,也要安排第三、四、五位,分步相乘,所求=10*10*10*24*23=1000*24*23,尾数为000,排除A、B项;3*4尾数为2,对应C项。【选C】

【例2】从19、20、21、……、98、99这81个数中,选取两个不同的数,使其和为偶数的选法有( )种。

A.1620

C.1540

B.1580

D.1600

【解析】例2.方法一:和为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数字为一奇一偶,最后多出来一个奇数99,说明有41个奇数,40个偶数;本题要求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分类讨论:(1)选两个奇数:交换顺序对加和的结果没有影响,没有顺序为C(41,2)=41*40/(2*1)=41*20=820;(2)选两个偶数:交换顺序对加和的结果没有影响,没有顺序为C(40,2)=40*39/(2*1)=20*39=780;要么选两个奇数,要么选两个偶数,分类相加,所求=820+780=1600,对应D项。

方法二:反面求解,逆向思维,用总情况数-反面情况数。和为偶数的反面情况是和为奇数,即一奇一偶,既要选奇数又要选偶数,分步相乘为C(41,1)*C(40,1);所求=C(81,2)-C(41,1)*C(40,1)=81*80/(2*1)-41*40=81*40-41*40=(81-41)*40=40*40=1600,对应D项。【选D】

【注意】正难、出现至少→反面求解。

【知识点】

1.捆绑法——要求相邻:

(1)先捆:把相邻的元素捆绑起来(注意内部有无顺序)。

16

(2)再排:将捆绑后的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后续排列。

(3)例:五人站成一排合影,两个奥特曼要相邻,有多少种方法?

答:要求相邻,用捆绑法。先捆:把两个奥特曼捆起来,内部有顺序,为A(2,2);再排:把捆绑的奥特曼看成一个整体,再和三个飞天小女警排列,相当于四个主体排列为A(4,4);先捆再排,分步相乘为A(2,2)*A(4,4)=2*4*3*2*1=2*24=48种。

2.插空法——要求不相邻:

(1)先排:先安排其他没有要求的元素,形成若干个空位(注意空位个数)。

(2)再插:再将不相邻的元素插入到符合条件的空位中去。

(3)例:五人站成一排合影,两个奥特曼不相邻,有多少种排法?

答:要求不相邻,用插空法。先排:先安排没有要求的三个飞天小女警,合影有顺序为A(3,3),形成4个空位;再插:从4个空位中选择2个插入奥特曼,有顺序为A(4,2),或者先选两个空位再安排奥特曼为C(4,2)*A(2,2)=A(4,2);先排再插,分步相乘为A(3,3)*A(4,2)=3*2*1*4*3=6*12=72种。

【例3】一家6口排成一排照全家福,如果爷爷和奶奶必须站在中间,哥哥和弟弟要站在一起,一共有( )种排列方式。

A.13

C.16

B.14

D.20

【解析】例3.拍全家福,有顺序。出现相邻,用捆绑法,把哥哥和弟弟捆绑成一个整体为A(2,2),已知“爷爷和奶奶必须站在中间”,说明爷爷和奶奶也要挨着,爷爷和奶奶捆绑成一个整体为A(2,2);爷爷和奶奶要想在中间,说明左边要有两个人,右边也要有两个人,哥哥和弟弟可以在左边也可以在右边,说明爸爸和妈妈也要相邻为A(2,2);哥哥和弟弟可以在左边或者在右边,有2种情况;所求=A(2,2)*A(2,2)*A(2,2)*2=8*2=16种,对应C项。【选C】

17

【例4】将两瓶同样的饮料和五瓶同样的矿泉水摆放成一排,要求两瓶饮料不能相邻,则共有( )种不同的排法。

A.15

C.30

B.20

D.3600

【解析】例4.出现不能相邻,用插空法,先排再插。先排可以相邻的矿泉水,矿泉水是同样的,只有1种情况;五瓶矿泉水形成6个空位,选择2个空位插入相同的饮料,为C(6,2)=6*5/(2*1)=15种;先排再插,分步相乘为1*15=15种,对应A项。【选A】

【注意】拓展:

1.两瓶饮料不同、五瓶矿泉水不同:所求=A(5,5)*A(6,2)。

2.两瓶饮料相同、五瓶矿泉水不同:所求=A(5,5)*C(6,2)。

3.两瓶饮料不同、五瓶矿泉水相同:所求=1*A(6,2)。

4.将两瓶同样的饮料和五瓶同样的矿泉水摆放成一排,要求两瓶饮料不能相邻且不在两端:所求=1*C(4,2)。

二、概率

【注意】概率问题:概率范围为0~1,0代表一定不发生,1代表一定发生。

1.给情况求概率:没给某事件的概率。

2.给概率求概率:已知某事件的概率。

18

1.基本公式:概率=满足条件的情况数/总的情况数。

2.分类、分步概率:

(1)分类概率公式:概率=各类概率的和。

(2)分步概率公式:概率=各步概率的乘积。

3.逆向思维概率公式:概率=1-不满足条件的概率。

【知识点】给情况求概率:

1.基本公式:概率=满足条件的情况数/总情况数。

2.例:3个男生、5个女生,选两个参加培训,都是男生的概率?

答:没给某事件的概率,属于给情况求概率,求情况数要用排列组合的知识。3+5=8,概率=2人都是男生/8个人中任选2个人=C(3,2)/C(8,2)=C(3,1)÷[8*7/(2*1)]=3/28。

【例5】某事业单位阅览室书架上有党建类书籍11本,专业书籍8本,内部学习材料汇编7本。现从中任取3本,三种类型图书恰好各一本的概率为( )

A.33/520

C.88/325

B.77/325

D.99/650

【解析】例5.给情况求概率,P=满足要求情况数/总情况数。11+8+7=26本,三种类型各1本即既要一本党建,又要一本内部专业书籍,又要一本内部学习材料汇编,所求=三种类型各1本/所有书中任取3本=C(11,1)*C(8,1)*C(7,1)/C(26,3)=11*8*7÷[26*25*24/(3*2*1)]=11*8*7/(26*25*4)=11*7/(13*25)=77/325,对应B项。【选B】

【注意】本题可以不计算出最终结果,可以结合选项猜题。选项分子都有约数11,分子为11*8*7,8可以和分母约分,7约不掉,说明分子一定有7,对应B项。

【知识点】给概率求概率:

19

1.分类相加:P=P1+P2+P3(要么……要么……)。

2.分步相乘:P=P1*P2*P3(既……又……)。

3.买同一期彩票,一等奖中奖概率为1%,二等奖中奖概率为5%,三等奖中奖概率为10%。

(1)买一张彩票,中奖的概率是多少?答:要么中一等奖、要么中二等奖、要么中三等奖,分类相加,所求=1%+5%+10%=16%。

(2)买两张彩票,都中三等奖的概率是多少?答:既要第一张中三等奖,又要第二张中三等奖,分步相乘,所求=10%*10%=1%。

【例6】某场乒乓球单打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假设甲选手在每局都有60%的概率赢乙选手,那么这场单打比赛甲战胜乙的概率为( )。

A.0.568

C.0.796

B.0.648

D.0.846

【解析】例6.甲战胜乙,甲要胜2局,可以比两局,可以比三局。(1)比两局:前两局甲连赢,既要第一局胜,又要第二局胜,分步相乘为60%*60%=36%;(2)比三局:第三局一定是甲赢,前两局甲输了一局,可以是第一局甲赢、第二局甲输,可以是第一局甲输、第二局甲赢,1-60%=40%,60%*40%*60%+40%*60%*60%=14.4%+14.4%;所求=36%+14.4%+14.4%=64.8%,对应B项。【选B】

【例7】天气预报预测未来2天的天气情况如下:第一天晴天50%、下雨20%、下雪30%;第二天晴天80%、下雨10%、下雪10%,则未来两天天气状况不同的概率为( )。

A.45%

C.55%

B.50%

D.60%

【解析】例7.正面求解:分类讨论,情况数较多,因此反面求解。总概率为1,P=1-P

两天相同,要么两天晴天、要么两天下雨、要么两天下雪,每一种情况20 内部都是“既……又……”的关系,P=1-(50%*80%+20%*10%+30%*10%)=1-(40%+2%+3%)=1-45%=55%,对应C项。【选C】

【注意】排列组合与概率:

1.基础概念:

(1)分类用加法(要么……要么……);分步用乘法(既……又……)。

(2)有序用排列(改变顺序,结果变化);无序用组合(改变顺序,结果不变)。

2.特定题型:

(1)必须相邻:捆绑法,先捆再排。

(2)不能相邻:插空法,先排再插。

3.概率:

(1)给情况求概率:满足要求的情况数/所有的情况数。

(2)给概率求概率:分类用加法,分步用乘法。

(3)逆向思维:概率=1-不满足条件的概率。

【注意】

1.预习范围:第六节几何问题,第七节最值问题。

2.下节课:13:45答疑,14:00准时上课。

21

【答案汇总】经济利润问题:1-5:CDCAB

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1-5:CDCAB;6-7:BC

22

更多推荐

概率,利润,顺序,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