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5日发(作者:比亚迪7座商务车)

集粹苑Collection想想还是

的好——那些跟甲壳虫有关的记忆1933年初秋的一天,弗迪南德.波尔舍博士在一张图纸上画了几个圆圈,并把它贴在墙上,当时的他并没有意识到,这张汽车草图日后会成为举世瞩目的“甲壳虫”。如今时光轮转,80年后老甲壳虫已经走进了博物馆。甲壳虫作为百年来最经典的车型之一,陪着无数人经历了多少人间悲喜事,它的存在从始至终都是一段值得回味的故事。AUTO REVIEW「132」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刊记者 姜皓瀚这些甲壳虫受到战后正在设法恢复正常生产生活人们的热烈欢迎,刚生产出来就被抢购一空。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在大众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出现了,他就是著名的汽车专家——前欧宝汽车厂厂长诺登霍夫。 1946年,英军任命他为大众汽车厂厂长。在他兢兢业业地工作和领导下,到1949年5月时,已有5万辆甲壳虫开下了生产线。甲壳虫与希特勒在二次大战之前,希特勒希望能够生产一种德国普通老百姓都能买得起的民用车,并对这款车的性能做了明确规定:汽车的最高时速要达到62英里/小时,每加仑汽油要至少能够行驶42英里,必须是风冷发动机,而且车内还要能够乘坐2个成年人和3个儿童。而这款车的设计工作就交给了当时赫赫有名的波尔舍博士。波尔舍先生不仅是老甲壳虫车型的技术之父,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豪华跑车保时捷公司的创立者。甲壳虫的原名即是如今大众汽车的名字——Volkswangen。1939年9月1日,二战爆发了,仅仅生产了210辆甲壳虫的大众汽车厂被改造成生产军车的工厂。大批量生产甲壳虫的愿望也随之泡了汤。

1945年德国投降后,英国接管了工厂。为求得生存,工人们自发组织起来,一边清理废墟,一边恢复生产。到1945年圣诞节前,大众汽车用从清理行动中搜集到的各种新旧部件装配成了58辆甲壳虫。

慢慢走来的“甲壳虫”甲壳虫因为极具标志性的造型被无数人喜爱,就如同女大十八变一样,甲壳虫也是一点点才变成了今天的样子。在《大众汽车编年史》的1934~1938年这一章,可以看到波尔舍照片左下方那款大众汽车的原型车,让人第一个想到的似乎不是可爱的蛋壳或虫子,隐约中却闪现出德国士兵头上钢盔的影子。而战后大众汽车厂在英军的托管下,从一个军备生产厂回归到轿车生产厂后,生产出的甲壳虫轿车与原型车相比已明显发生了变化。车的前部被加长而且具有了更加夸张的弧度,两个前灯从中间分向了两边的轮框上方,像两只可爱的大眼睛,这种变化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133」AUTO REVIEW集粹苑Collection使它从一个冷酷的金属壳子变成了有生命的卡通玩具,充分迎合了当时战争阴云散尽,人们重拾生活乐趣的心境。正是这种颇具情趣的造型,使甲壳虫在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70年代这段欧美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走到哪里就把快乐带到哪里,让人无法不喜欢它。特别是在那个资源紧缺,物美价廉、结实耐用又具有良好操控性能的小型轿车供不应求的年代,人们更是爱透了它。如果仅从排量、马力和价格上来看,甲壳虫的定位本应是有阶级的,但正是因为当时不可复制的历史背景,使它的顽皮造型作为一种时尚的社会符号,让各个阶层的人都能找到接受它的理由,从而具有了跨越阶级界限的独特定位。而且在甲壳虫刚刚诞生之时,它并没有自己的名字,在公司内部被称为“型号1”“型号2”“型号3”之类的。第一次采用“甲壳虫”这个名字是在1950年,一位英国甲壳虫的用户,他儿子的同学第一次见到这部车时,觉得很像甲壳虫,随口叫了出来,从此,甲壳虫的名字便流行开来。虽然老甲壳虫已经停产,但甲壳虫直到今天仍在使用中。你可以在金沙萨、吉隆坡、德班、杜塞尔多夫等许多地方,看到这款风格独特的车型。全球的几代人都把甲壳虫选为了他们一生中的第一部车。大众的“顽固不化”很多人认为,能让甲壳虫成为经典的最重要原因在于它那通行于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外型设计。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大众汽车对于甲壳虫的坚持,近乎顽固的坚持。一句“全世界都喜欢德国的这个”就已经为甲壳虫把话说满了。在20世纪60年代,曾经有人提出过这样的问题,甲壳虫为什么不变化一下外型,而大众汽车的回应则是在广告中:一个画着甲壳虫车尾图案的蛋,并且说:“有的外形不可能再改进了”。整整15年后的1978年,当甲壳虫已经在德国停产,高尔夫已经接替了它的时代,大众汽车再次用了一种顽固不化的口气在仍是以蛋为主题的广告中写道“我们将保持这个外型,直至最后”。2003年7月,甲壳虫在墨西哥停产的最后一刻,大众公司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这个波尔舍在1931年设计出的小家伙,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没有改变过它的外形。在墨西哥这块最后的市场AUTO REVIEW「134」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上,当政府要求今后出租车只能用四车门的车型时,甲壳虫选择的是放弃而不是改变。或许正是由于大众对于甲壳虫这种近乎顽固的坚持,才使得我们几近百年之后能够有机会回顾甲壳虫所创造的经典。国人的观念。这些都可以说是其成功的根源。“没有任何一辆车有甲壳虫那样的社会效应。”记者出身、后来当上大众汽车美国公司董事的阿瑟.莱顿在他撰写的甲壳虫赞歌《The Beetle》中这样写道:“它成为社会风情的一部分,它有着属于自己的神话,人们为它写书、出版杂志,为它像明星一样拍电影,以它为主角的笑话数以百计??”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面对甲壳虫停产这个不争的事实,它代表的一个时代的记忆将被存封。或许,也只有甲壳虫这种历经传奇、被附上多个记忆标签的汽车,才能在换代停产之后让我们想起曾经会如此动情。如今,再谈起新甲壳虫,最好的方式是说:“如果你没有见过虫子微笑,那么请去看看彩色版的新甲壳虫吧。”想想还是小的好甲壳虫在全球成功的原因,除了不拘一格、个性鲜明的外观设计,还有其标杆式的品质,精致的加工工艺、可靠的装备和众所周知的可靠性。除此之外,还有其低廉的价格(至少国外的情况是这样的),较低的维修费用和较高的保值率。大众公司很少参与价格战,但实际上对于他们的汽车品质来说,他们的标价并不贵,其“想想还是小的好”的主张更是改变了美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135」AUTO REVIEW

更多推荐

甲壳虫,生产,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