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发(作者:众泰大迈x7油耗怎么样)

第44卷第11期 电力电子技术 Vo1.44,No.11 2010年11月 Power Electronics November 201O 低谐波畸变率风光互补逆变系统的研究 谭才兴,张东来,王 宏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广东深圳518055) 摘要:针对风能和太阳能能量来源的不可预测性,设计了一个响应快速,输出稳定且总谐波畸变率低的高效率 逆变系统。太阳能和风能的不确定性使直流输入电压波动具有快速性、随机性和幅度大等特点。基于全桥拓扑 的SPWM调制技术和dsPIC3OF4011控制器的PID双环反馈控制技术。通过对正弦表的优化、死区补偿、硬件电 路优化.使系统效率最优。通过Maflab仿真获取P/D的比例积分参数.在5 kVA实验样机上验证了该方案的优 越性和可行性。该系统在独立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逆变系统:总谐波畸变率;死区补偿 中图分类号:TM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一lOOX(2010)11-0004—03 Research on Low Total Harmonit Distortion Wind and PV Inverter TAN Cai-xing,ZHANG Dong-lai,WANG Ho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henzhen 518055,China) Abstract:Because of the unpredictability of wind and solar energy sources,this paper designs a high efifciency in— verter system of fast response,stable output and low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The DC input voltage of the sys- tem fluctuates rapidly,randomly and in a wide range.Based on full—bridge topology and SPWM modulation with dsPIC3OF401 1 controller,double PID loop feedback control techniques is applied;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sine table,dead time compensation,hardware circuit optimization to optimal system efifciency.PID proportional and integral parameters are confirmed by Maflab simulation.In 5 kVA experimental prototype,the system is veriifed advantageous and feasible,the system in a separate wind and PV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has a high value of promotion. Keywords:inverter system;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dead time compensation 1 引 言 方法简单且易于实现。考虑到系统需要对干扰因 作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风能和光能发 素快速响应,加入了负载电流内环来提高系统的 电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通信、交通、新能源等领域。 暂态性能。外环采用比例积分控制器调节,使系统 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应用分为独立发电系统和并网 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零偏差;内环采用比例调节器 发电系统[1]两大类。偏远山区铺设电网的成本很 调节,使系统有快速的跟踪能力.加快了系统的暂 高,风光互补独立的发电系统就成为解决该难题 态特性[3_ 。当电压幅值波动超过一定范围时,PID 的实效性方案。由于太阳能电池的造价昂贵,使其 控制很难快速调节过来。因此.大范围波动时采用 推广受到一定限制。提高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效 模糊控制算法,使系统能够快速进入微调范围;当 率能降低整体成本。系统的效率越高,发出同样电 进入微调范围时.切换到PID双环调节,使系统具 能需要的太阳能电池容量和风机容量就越小。一 有很好的鲁棒性。 个高效率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必须使其总谐波畸 电流反馈有电容电流反馈.电感电流反馈和 变率(THD)降到最低。 负载电流反馈3种。电容电流内环反馈可以提高 PID控制由于技术成熟、易于实现、鲁棒性能 系统的动态性能[51.相当于输出电压的微分,它和 优越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 。独立 输出电压是一组耦合的变量,没有充分地应用输 光伏系统对相位没有要求,所以关键是保持电压 出电流这个状态量:负载电流和负载电压是一组 幅值稳定输出。采用电压有效值作为控制变量的 相互垂直的控制量.控制起来简单易行。由基尔霍 夫电流定理可知.电感电流是电容电流和负载电 定稿日期:2010—06—30 流之和.既包含了输出电压的变化趋势,同时电感 作者简介:谭才兴(1984一),男,贵州人,硕士,研究方向为 电流和电容电压也是一组需要解耦的控制量,故 新能源和大功率电源。 这里采用负载电流反馈。 4 

低谐波畸变率风光互补逆变系统的研究 2逆变器模型建立与分析 基于逆变的几种主拓扑中.全桥逆变最适用 于大功率场合。由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原理 可知,从直流电压到全桥输出相当于一个比例环 开关管的导通电阻、驱动脉冲的上升时间和下降 时问、续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开关管死区以 及电感的寄生电阻等。因此开关管型号的选取、工 作方式及LC滤波器的设计非常重要『6】。 节;即ui= , 为直流母线电压, 为逆变器 图4示出逆变器主框图。主电路为全桥拓扑, 采用三电平单极性控制 该控制方案不仅能消除 输出电压, 为调制系数。逆变输出为50 Hz的正 弦波,逆变器的开环电气模型如图1所示。 图1逆变器开环模型 逆变器开环模型的传递函数为: G(s)= Lg +R (1) 式中:bo=R+2r;bj=2RrC+2L+LR;b2=2RLC+2rL C;b3=2LL C。 假设负载为纯阻性,即 =0,加入电压PI反 馈环和电流P反馈环后的方框图如图2所示。 K 为电流反馈调理系数;K 为电流调理系数 K为电流内环比例系数;“ 为输入电压参考值 K 为控制器外环比例系数:K 为控制器外环积分系数 图2反馈传递函数 由此可得双闭环PID控制系统传递函数为: Gui ( ) CIS +C0 (2) 十0 十0 +( 式中:CO: 。 = ;ao=K ̄,;K2=0.008 04; = + + K 0.05;n2=(rC L J 1 。 当R=10 Q,L=1,6 mH,C=1.1 F,r=1.54 mQ, K=9,K =5,K l时,系统的幅频特性如图3所示。 根据系统的频域分析可知:采用双闭环反馈控制 时,系统有较好的暂态性能和稳态性能。 0一I 1 0O 1 0l l 01 1 0 3 l04 j O5 l 06 ,rad?S 1 图3 =10 Q的闭环波特图 3基于高效率的系统硬件设计 在硬件电路中,影响系统效率的参数主要有 偶次谐波,还能控制开关管的损耗到最小。VS 和 VS,进行18 kHz的SPWM调制,VS:和VS 进行 5O Hz的PWM调制。当VS ,VS4工作时,VS2断 开,故除过零点之外不存在死区现象。VS:,Vs4型 号是G4PC50UD,VS ,VS 使用STW45NM50FD型 MOSFET。由于VS。,VS。损耗主要是开通损耗和关 断损耗,所以采用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短的 MOSFET,而VS。,Vs4采用IGBT,其开通损耗小。 图4逆变器系统框图 LC滤波器采用图4所示的连接方式防止传 导干扰: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4 kHz,其目的是滤 除18 kHz的开关频率:电容C的选择依据是对负 载分流大小不能高于1%,否则传导无功使整个系 统的损耗增大;如果C太小, 就会很大,使系统 成本增加。且功率角增大,同样系统传导无功使损 耗增大。基于上述几方面的考虑和计算,得到LC 的最优值选择是:L=1.6 mH,C=1.1 F,该设计方 案得到的LC环节无功最小。 4基于低THD的软件补偿 在软件上造成THD增大的原因主要是每个 SPWM脉冲的开通和关断滞后和硬件电路分散性 和不对称性造成的直流偏磁。 获取正弦波参考信号的方法一般都是自然采 样法或规则采样法。这里采用等面积法的PWM 调制,通过Matlab计算出每个占空比的值,这样 得到的正弦控制信号理论上只产生开关频率的倍 频谐波。考虑到每个脉冲的上升和下降都需要一 定时间。通过驱动电阻值和开关管基极与源极之 间的寄生电容能算出开通和关断所需的时间.在 每个占空比进行补偿。 由于开关管的伏秒特性不平衡.运放的零点 漂移,控制走线不能完全对称.会造成一定的直流 5 

第44卷第11期 2010年11月 电力电子技术 Power Electronics Vo1.44,No.11 November 2010 偏磁,使整个系统损耗增大、效率降低,THD值增 大。因此,在电流内环加载一个重复控制器来进行 改善.重复控制器相当于一个积分系统.使输出的 直流偏置逐渐变小,最后实现零偏磁。重复控制模 型如图5所示,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加入一个主 当负载由30 突变为15 n时.逆变系统的输 出电流波形(用霍尔进行采样)如图6b所示;当输 入电压由零突变到350 V时.逆变器的输出电流如 图6c所示。由图6b,c可见。逆变器能快速地跟踪 能量变化,且在暂态的调节过程中,系统总谐波畸 变率最大值是3.7%,系统的超调量小于10 V。 导相角补偿环节,实现系统的稳定输出 6 结 论 采用电压有效值PI闭环使系统有很好的鲁 棒性;电流瞬时值P闭环加速了系统的响应速度。 双环反馈控制的风光互补逆变系统采用 图5 内环重复控制模型 dsPIC30F4011作为控制平台.输入电压在300~ 420 V之间波动,输出电压为220 V/50 Hz:负载为 5 kVA时系统的总谐波含量为2.03%.逆变器单 5实验结果分析 以处理器dsPIC30F401 1为控制核心.太阳能 模块的效率达到97.8%.系统的暂态调节时间为 40 ms,系统的超调量不超过10 V。系统的各方面 指标都达到了项目的期望指标。该方案达到了很 电池经过MPPT模块的输出(320~400 V)和蓄电 池经过BDR和BCR模块作为逆变器的输入,直 流母线电容为6 300 IxF;负载为阻性R=9 n。 = 1.6 mH,C=1.1 IxF,开关频率为18 kHz。 图6a示出系统在输出功率为5 kVA时的稳 态输出波形。电压有效值稳定在220.7 V。使用数 字电参测量仪测出系统在稳态的总谐波含量是 高的效率,使整个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成本有所 降低.对新能源的推广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淼,吴捷.单相逆变器在PV发电系统的应用[J]. 电力电子技术,2002,36(2):19—21. [2]熊振兴,黄石生.基于数字PI控制的燃料电池电站功 2.03%,逆变器单模块效率为97.8%。 率研究【JJ.电力电子技术,2009,43(11):33—34. [3]裴雪军,段善旭,康勇.基于重复控制与瞬时值反馈 控制的逆变电源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2,36(1): 12—14. t/(5 nl s/格) (a)输}l5 稳态波形 [4】 Atsuo Kawamura,Richard Holt.Instantaneous Feedback Controlled PWM Inverter with Adaptive Hysteresis【J].  .J ~ … IEEE Trans.on Ind.App1.,1984,20(4):769-774. [5】 Wu R.A PWM AC/DC Conve ̄er with Fixed Switching } ● : Frequency[J].IEEE Trans.on Ind.App1.,1990,26(5): 880-885. t/(25 ms/格) (c)输入屯压由零突变 350V时 t/(25 ms/格)(b J负载Lt ̄3o Q突变 1 5 Q时 [6]谷宇,张东来,秦海亮.一种用于高压差系统的数字 化逆变器设计【J1.电力电子技术,2007,41(12):66— 68 图6实验波形 {: 忙 {: {: # {。 # 十 6 

更多推荐

系统,电流,控制,电压,采用,反馈,互补,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