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日发(作者:萨博95到底有多快)
?44?TODAY
NURSE,
May,
2021,
Vol.28
,No.l5青少年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罗娟王桂梅徐芸吉晓燕解小丹摘要目的对镇江市12-16岁在校青少年攻击性行为问题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
Achenh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中攻击性行为分量表,于2018年10-12月,抽取镇江市12所中小学,12-16岁的在校青少年4268
名,调查青少年攻击行为及影响因素。结果
攻击性行为总检出率为10.30%(365/3544),其中男生攻击性行为检出率为3.8%(64/
1691),女生攻击性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6.24%(301/1853),男女生攻击性行为检出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独生子
女与非独生子女比较、农村与城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能力、社交能力、学习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青少年攻击性行为与其他行为问题的相关分析中,男生攻击性行为因子与敌意呈正相关(r=
0.533
P<0.001),女生攻击性行
为因子与残忍、违纪、焦虑强迫、抑郁退缩呈正相关(『=0.671,0.641,0.582,0.518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ogistic回
归分析显示,性别、社交情况、溺爱型家庭家养方式、暴力型家庭教养方式是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o结论
性别、社交情况、溺爱型家庭家养方式、暴力型家庭教养方式是发生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原因。关键词:青少年;攻击性行为;行为问题;影响因素青少年攻击行为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在青少年犯罪者
D01:10.19793/.l006-6411.2021.15.013工作单位:212005镇江江苏省镇江市精神卫生中心罗娟:女,本科,副主任护师,科护士长王桂梅:通信作者中,有70%的人曾在13岁时出现过攻击行为⑴,成年后出现犯
罪行为的几率是行为控制良好的5倍也。青少年攻击性行为不
仅阻碍同伴关系的发展,而且是影响青少年的社会功能的重要
原因之一⑶。目前我国学者较多研究情绪与攻击行为之间的
关系,较少有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检出情况、城乡分布情况以及
与攻击行为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本研究采用Achenhach儿童行
基金项目:江苏省医院协会2019年度医院管理创新研究课题
(编号:JSYGY-3
-
2019
-
25);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编号:
H2018031)收稿日期:2020-09-14为量表(CBCL)中攻击性行为分量表调查镇江市12所中小学在
校青少年攻击行为检出情况,探索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9]
李伟玲,谴永毅,汤新辉,等.宫颈癌患者心理痛苦现状调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spouses
of
bipolar
patients-com-
parative
analysis
of
subtype
I
and
II
[
J
].
Psychiatria
Polska,
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24):
2209-2213.2015,49(06):1289-1302.[10]
沈波涌,诰永毅,牛艳霞.心理痛苦温度计用于肺癌患者心
理痛苦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7]
魏巍,卢彩霞,刘柳.原发性肝癌复发患者术后的希望水平
与焦虑抑郁及其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当代护士
(14)
:
1295-1297.[11]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肝癌学组,中国抗癌协会病理专业委员会,等.原发性肝癌
(中旬刊),2019,26(08):164-166.[18]
周颖群,狄文.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其照顾者心理痛苦的
横断面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3,22(04)
:269-273.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2015年版)[J].中华肝胆外科杂
志,2015,21(03)
:
145-151.[19]
张春晓,卢回芬,任国琴,等.乳腺癌患者配偶心理困扰与
亲密关系、自我表露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
志,2017,23(31):673-674,[12]
0\'
Donnell
distress
thermometer;a
rapid
and
effective
tool
for
the
oncology
social
worker[
J]
.Int J
Health
Care
Qual
Assur,2013(26)
:353-359.[20] Ryu
E,Kim
K,Cho
MS,et
m
cluster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Korea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J
].
[13]
陈静,刘均娥,王会颖.癌症患者心理痛苦筛查工具评价的
研究综述[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06):
Nurs,2010,33(01)
:3-10.[21]
李慧,路潜,杨萍,等.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症状及延续照
顾需求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06)
:684-687.[14]
吴奇云,叶志霞,李丽,等.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
表的汉化及信效度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
[22]
张晓峰,刘士敬,史文丽,等.肝硬化患者肝功能Child
-
(12)
:
1515-1519.[15]
李新民.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表露与抑郁状态的关系研
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分级与乏力评分的相关性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
杂志,2017,7(04)
:305-307.(本文编辑:邵国琼)
[16]
Arciszewska
Al,Siwek
M,Dudek
ving
burden
and 当代护士
2021年5月第28卷第15期(下旬刊)?
45
?重。将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任一行为因子评分或行为问题
总评分超过常模,即判断存在行为问题。本量表1周内重测信
素,旨在能尽早发现青少年攻击行为,为尽早开展干预,提升青
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1研究对象1.1对象采用随机、整群、分层相结合的方法,兼顾不同地
区、层次、生源,保证样本情况更接近整体水平。2018年10-12
月,采用随机数字表选出镇江市12所中小学,包括城市重点、普
通;农村重点、普通四类学校,其中小学4所、初中3所、九年一
度为0.95(美)和0.75(荷);内部一致性为0.97(美)和0.69
(荷)。1.2.2资料收集经校领导同意后,由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的
护士向班主任发放问卷并讲解填写要求,再由班主任向学生家
长讲解调查目的和内容以及注意事项,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的
护士实时指导。问卷由学生或其家长带回,家长签署知情同意
贯制学校1所、高中4所。根据年龄,对所在年龄段的班级采用
整群抽取的方法,抽取12~
16岁的学生4268名,剔除患严重躯
书后,由家长或最了解学生的监护人根据其近半年的表现填写,
如果没有照顾者,则由学生自己填写完成。问卷1周内回收。
体疾病、精神发育迟缓者。按照自愿原则,在学生及其监护人同
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参加调查。共发放问卷4268份,
先进行预调查,对预调查中出现的问卷填写马虎、不完整的问题
回收问卷41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44份,问卷有效率为
及时改进。由项目负责人和质控人员进行审查,对不合格的问
83.04%。卷予以剔除。1.2方法1.2.1研究工具(1)
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由研究者查阅相关
文献自行设计“勺,问卷包括:年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生源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
数资料采用人数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疋检验;正态分布且方
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士标准差G±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地,学校类型,父母教育方式等。(2)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Achenbach\'
s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CBCL):该量表由由
徐韬园修订,包括一般项目、社交能力、行为问题3个部分。一
2结果般项目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年级,父母职业(工种)等。社交
能力包括七大类:参加体育运动情况,课余爱好,参加团体(组
2.1攻击性行为因子检出情况
本研究共3544名青少年完成
调查,攻击性行为因子总检出365人,总检出率为10.30%,其中
织)情况,课余职业或劳动,交友情况,与家人及其他小孩相处
男生检出率为3.80%
(64/1691),女生检出率为16.24%
(301/
情况,在校学习情况,共7大项,归纳成3个因子,即活动情况、
社会情况及学习情况。得分越高能力越强。行为问题方面由
1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疋=121.835
P<0.001)o家庭教养方
式与青少年攻击性行为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
30.501
113个条目组成,各条目按0~2分3级计分,包括抑郁、焦虑、退
缩、体诉、强迫、违纪、攻击性、多动等因子。把每一个因子所包
P<0.001)o亲子互动关系、户籍地、学校类型、学生阶段、是否
独生子女的青少年攻击性行为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括的条目得分相加,得到因子分,评分越高表明行为问题越严
0.05),见表
1。攻击性行为检出人数表1
3544名青少年攻击性行为检出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因素性别男生女生人数疋/t值121.835621561P值<0.001家庭教养方式63.900溺爱型暴力型<0.001民主型矛盾型混合型亲子互动关系父母养育70.2210.895单亲祖辈养育生源地3262.006城市农村0.15718学校类型0.019普通学校重点学校0.8891841812.4240.489城市普通学校83■
46
■续表因素TODAY
NURSE,
May,
2021,
Vol.28
,No.l5人数922攻击性行为检出人数疋/t值P值城市重点学校农村普通学校农村重点学校学生阶段小学初中89101923.665107204540.160高中是否独生子女独生子女2.340非独生子女0.1262491164.899土2.2377.00±2.4444.935±0.8042.2274.1452.2440.026<0.0010.025社会能力活动能力得分(%±s)社交能力得分(x±s)学习能力得分G±s)5.187±2.3637.54±2.3815.041±0.8572.2青少年攻击性行为与其他行为问题的相关分析青少年
攻击性行为因子的均分和其他问题行为因子均分比较,青少年
攻击性行为因子均分为(14.89±5.242),男生攻击性行为因子均
3讨论3.1女生攻击性行为因子检出率明显高于男生本研究发现
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因子总检出率为10.30%(365/3544),不同性
别的攻击性行为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高于封
敏〔”2014年在南京城区调查的青少年攻击行为发生率。本研
分为(21.25±3.122),女生攻击性行为均分为(13.53±4.563),男
生攻击性行为因子与敌意呈中度正相关(r=0.533
P<0.001),与
分裂样、强迫性、交往不良、违纪呈低度正相关(r
=
0.427,0.469,
究中女生攻击性行为因子检出率明显高于男生。12~16岁青少
0.485,0.394
P<0.001),与体诉呈弱相关(r=
0.268
P<0.05),与
不成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女生攻击性行为因
年正从儿童期步入青春期,相比儿童时期,青少年自我意识形
成,但是心理上还未成熟,自控能力不足,当期望不能满足时,容
子与残忍、违纪、焦虑强迫、抑郁退缩呈中度正相关(r= 0.671,
易引起情绪爆发而产生冲动性行为〔也。有研究发现2问,在青
少年攻击性行为中,言语攻击频率高于身体攻击和损坏他人财
0.641,0.582,0.518
P<0.001),与不成熟、分裂样呈低度正相关
(r=0.440,0.421
P<0.001),与体诉呈弱相关(r=0.183
P<0.01)o
物,女生心理发育较早,注重自身的发展,喜欢自己表现,得到别
人的认可,往往通过讽刺、诽谤、挖苦、背后说别人坏话,或破坏
2.3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
有无攻击性行为作为因变量,以性别、家庭教养方式、社交能力、
别人之间的关系等方式对他人进行攻击。在亲子互动关系上,
青少年攻击性行为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样本的数
学习情况因素作为自变量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社交情况、溺爱型家庭家养方式、暴
力型家庭教养方式是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危险因素。表2变量赋值方式量有关,本研究中的单亲、祖辈抚养的样本量与父母抚养的相差
较大。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青少年攻击
性行为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目前镇江地区在生源上是按
变量性别家庭教养方式赋值方式学区招生,中小学教师定期轮转,教案区内共享,在生源、师资、
女二0;男二1;以及环境上已无太大差异,故镇江地区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的
?^M(Xl=0,X2
=
0,X3
=
0,X4 =
0);暴力
型(Xl=l,X2 = 0,X3
=
0,X4 =
0);民主型
差距正在缩小,青少年攻击行为检出率无明显差异。3.2青少年攻击行为与其他行为问题存在相关性本研究发
现男生攻击性行为因子与敌意呈中度正相关;女生攻击性行为
(Xl
=
0,X2=l,X3
=
0,X4
=
0);矛盾型(XI
=
0,X2=0,X3=l,X4=0);混合型(Xl
=
0,X2
因子与残忍、违纪、焦虑强迫、抑郁退缩呈中度正相关。这一结
果与封敏⑺研究结果一致。进入青春期后,独立意识开始增
=
0,X3
=
0,X4=l)活动能力社交情况强,不愿再听老师和家长的教导,而自身心理发育不成熟,加上
阅历和经验的不足,认知事物时容易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
原值代入原值代入原值代入学习情况固执和极端化,引起人际关系紧张,出现敌对心理,轻则相互不
理不睬,重则争吵、打架斗殴,甚至发生刑事犯罪。当男生出现
敌对情绪时,往往会通过身体攻击去伤害对方。攻击行为往往
与情绪管理失调有着重要联系,青春期女生更注重自我表现,当
表3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回归系数标准误WaldP值P值OR值95%置信区间性别溺爱型-1.7150.1460.026138.139<0.0010.1800.135
?0240<0.0010.8730.0052.146出现偏差时,很容易出现焦虑强迫、抑郁等情绪,当这些情绪管
理失调时,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也会变差,更容易引发攻击性
社交情况-0.13627.1687.7520.829-
0.9190.7640.2741.255-3.671行为。暴力型0.3830.38319.742<0.0015.4862.589-11.6243.3溺爱型家庭家养方式和暴力型家庭教养方式等是青少年当代护士
2021年5月第28卷第15期(下旬刊)?
47
?※内科护理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延续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护能力与遵医行为的影响仝洁欧健旳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延续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护能力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一2018年
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依据干预方法分为延续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延续组在此基
础上给予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延续护理干预。结果
延续组干预后各项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
Care
Agency,ESCA)得分
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组遵医行为依从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组干预
后各项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hina
Questionnaire
of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CQQC)得分明
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护能力与遵医
行为依从性,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关键词:跨理论模型;延续护理;老年;冠心病;自护能力;遵医行为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具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治疗周期长的特点,尤其是老年患者
自护能力与遵医行为低下,出院后常易得不到有效的护理而导
D01:10.19793/.l006-6411.2021.15.014工作单位:210009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科收稿日期:2020-04-15
致病情预后转归不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⑷。而延续护
理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护理方法,可将护理服务延伸至院外,有
利于满足出院患者的护理需求也。跨理论模型于20世纪70年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性别、社交情
况、溺爱型家庭家养方式、暴力型家庭教养方式是青少年攻击性
行为的危险因素。这一结果与杜安云〔切研究结果相似。有研
究者认为,幼儿期由于语言技能未成熟,常使用身体攻击,随
题及求助态度、求助意愿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22(16)
:2237-2240.[3
]
Damon
W,
Eisenberg
N.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
M
]
.
Toronto:
Wiley,2006:719-72&[5]
[6]
[7]
李国红,翟静,刘金同,等.初中生行为问题相关因素分析
着语言技能不断发展,攻击性行为的方式会增加,8-18岁青少
年身体攻击行为会减少,言语性攻击会增多。而女生更善于言
语攻击,故青少年攻击性行为中性别也是重要因素。社交能力
弱的青少年,在与同学、家人、朋友之间的交往上容易出现矛盾,
导致敌意、愤怒、抑郁、焦虑等问题,这些都是引发青少年攻击性
行为的动机。在家庭教养方式上,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不能对
[J].山东精神医学,2003,16(01)
:28-30.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CD].北京:中华医学电子
音像出版社,2005
:455-459.封敏,储康康,徐斌,等.南京城区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及相
关影响因素[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6,25子女不适当的言行进行纠正,父母因舍不得孩子着急、生气、发
脾气,会立马同意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实际上,这无形中强化了
(11)
:
1018-1022.[8]
[9]
徐晶,唐杰.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研究进展[J].湖北科技
孩子不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孩子易怒的现象。暴力型家庭教养
方式上,往往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管教而非积极引导,这会给孩
子一种错误的信息,攻击、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孩子在
以后的生活中,也会模仿家长错误的暴力、攻击的行为方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26(05)
:458-460.刘振静,高安民,李玉焕.中小学衔接期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11,24(04)
:257-259.[10]
杜安云,张凤凤,陈秀云,等.初中生攻击性行为心理特征
参考文献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校医,2019,33(08):606-610.[1]
徐东,张艳.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一
基于家庭视角[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16(2):104-107.[11]
Bjbrkqvist
K
,Lagerspetz
K,Kaukiaimen
girls
manipulate
and
boys
fight?
Developmental
trend
in
regard
to
direct
an in?direct
Aggression[
J]
.Aggress
Behav,
1992(
18)
:
117-127.[2]
李青青,邹枫,孙丽君,等.工读生攻击行为在父母养育方
式及人格间的中介作用[J].四川精神卫生,2013,26
[12]
刘青香.一起應症集体发作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上
旬刊),2016(7):104-105.(03)
:
167-170.[3]
王学静,郭霞,赵雅宁.青少年健康素养水平对心理行为问
(本文编辑:邵国琼)
更多推荐
行为,攻击性,患者,情况,方式,因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