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7日发(作者:xc40价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产业经济学课程论文

11

题 目:物流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分析班 级:姓 名:

学 号:

年 月

物流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分析

摘要: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点,物流业成为现代企业或者国家竞相发展的重点产业。而产业集中度问题也是政府和经济学界关心的热点问题,产业集中反映了一个产业发展的优劣,本文通过对比国外的物流业发展,关注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并通过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分析,得出市场集中度低的结论,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物流产业 集中度 政策建议

引言

相信非物流专业的人,开始肯定会把物流和快递划等号,其实不然,深入了解后才会发现:物流真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快递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中国的物流术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物流业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国家的十大经济产业,“双十一”的热潮刚刚过去,然而东西已买,货未必已经收到。透过快递来看物流产业,那么未来的物流产业会怎样发展呢?又会怎样更好的服务于大众呢?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中的市场集中度分析,来预测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的政策。

一、物流业的内涵

被誉为“管理学之父”的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指出:物流是“一块经济界的黑暗大陆”“一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物流企业共同构成了物流产业。物流企业的微观运作共同构成了物流产业的宏观走向,进而为宏观政策的调整提供了市场的依据。因而要研究物流产业,就应该先在微观层面上来研究物流企业的发展。物流企业是物流服务市场的主体,物流服务的运作是企业的行为。

物流产业虽然已成为重要的产业之一,但国内外对物流产业的概念却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物流是一个全新概念,可以这样讲,在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除生产过程以外的其他过程都可以包含在物流过程中,物流产业包括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邮政业等,是服务业中的一个新兴行业。

物流业作为复合型服务业,融合运输、仓储、贷代、信息、咨询等众多产业,吸纳就业人口能力强;物流业的发展,对深化劳动分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市场集中描述特定市场中卖者或买者的规模结构,是反映特定市场集中程度的指标,特00

定产业中若干家最大企业所具有的经济支配能力,通过若干家最大企业的销售额等指标在整个产业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反映出来。由于买者集中仅限于某些特殊产业,因此产业组织理论对市场集中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卖方集中度。

二、国内外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一)物流绩效国际比较

物流绩效指数是世界银行联合学术机构、国际机构、私人企业和从事国际物流的个人,合作进行的一项调查。该指数包括了影响物流绩效的六个核心维度,被调查者给各个指标打分,从1(最差)到5(最好),每个指标的最终得分为所有调查者给出分数的平均数。六个维度是通关效率、贸易和运输基础设施质量、货物追踪能力、安排有价格优势的货运量的便捷程度、物流服务能力及质量、货物按时送达收件人的频率。物流绩效总指数则是对以上六个维度的综合评价。被调查的市场主要包括最重要的进出口市场、随机选择市场、内陆国家、与国际市场相邻的国家等155个经济体。

表1 主要国家物流绩效总体指数比较

国家 2007年 2010年 2012年

中国

3.32 3.49 3.52

德国

4.10 4.11 4.03

英国

3.99 3.95 3.90

印度

3.07 3.12 3.08

日本

4.02 3.97 3.93

韩国

3.52 3.64 3.70

美国

3.84 3.86 3.93

11

资料来源:据World Band & Turku School of Economics,Logistic Performance Index Surveys整理。

从物流绩效总指数看,2007~2012年,物流绩效总指数持续上升的国家有中国、韩国、美国;印度物流绩效总指数先上升、后下降,2012年比2007年略有上升;物流绩效总指数持续下降的国家有英国、日本;德国物流绩效总指数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物流绩效总指数的排名上看,这七个国家排名比较稳定。德国稳居第一位;日本紧随其后,排名靠后的是韩国、中国、印度;英国经历了排名和得分都下降的变化,美国则相反,排名和得分都稳步上升,2012年美国和日本物流绩效总指数并列第二位。

(二)国外物流业发展现状

1.美国

2001年,美国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9.4%。截止2012年,美国物流总成本占GDP比重呈现小幅波动的趋势,于2007年升至9.9%,随后下降到2012年的8.5%。

2.日本

据日本统计年鉴发布数据,2011年日本物流产业销售额约为5354.9亿美元,占GDP比重为9.1%,从业人数为261.9万。社会、市场和消费者对于物流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高附加值产品的物流需求增加。近年来,日本物流业进入实施精细化的管理和运作阶段。

3.欧洲

物流业是欧洲最大的行业之一,预计年业务收入高达1万亿欧元。目前欧洲物流联盟的成员包括法航荷航货运、巴斯夫、CEVA物流、DHL、易趣、家乐福集团、赫伯罗特、和记欧洲、依维柯、米其林、摩托罗拉公司和SAP公司。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在欧洲历史悠久,发展势头迅猛。

(三)国内物流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社会物流总额保持快速增长。2006—201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年复合增速接近20%,2013年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97.8万亿元,如图1所示

22

图1:2006—2013年社会物流总额

目前,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缓中趋稳。2013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97.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5%,增幅较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受网购等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推动,快递等与民生相关的物流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4%,增长幅度比上年高6.9个百分点。

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平稳增长。2013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3.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5%。其中,交通运输物流增加值增长7.2%,仓储物流增加值增长9.2%,贸易物流业增加值增长9.5%,邮政物流增加值增长33.8%。2013年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8%。

三、物流业的集中度分析

(一)测定集中度的指标分析

1.绝对集中度,又称集中率,这是最基本的集中度指标,一般以产业内规模最大的若干家厂商的有关指标值X(产量、销售额、资产额、增加值、职工人数)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来表示。该产业m家企业中前n家企业的集中度CRn定义如下:

nCRn??X?Xi?1i?1Ni

i33

在分析各产业的集中度时,通常以最大的4家或8家厂商的指标份额来计量,分别称为“4厂商集中度”CR4和“8厂商集中度”CR8。

这个指标能形象地反映市场的集中度状况,计算方便,但是不能反映企业规模分布对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存在一定局限。

2.相对集中度,是反映产业内企业的规模分布状况的市场集中度指标,常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表示。产业组织理论借用这两个概念从整体上反映产业集中度状况,一定程度弥补了市场集中度指标的不足。

缺陷是不同的洛伦茨曲线表示不同的企业分布情况,可能得出相同的基尼系数;无论产业内企业数量多少,只要大小相同,则基尼系数为零,忽视了产业内企业数量差异对集中的影响。

3.赫尔芬达—赫希曼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nXi2HHI??()??Si2

Xi?1i?1nX代表市场总规模;Xi代表i企业的规模;Si?为该产业内的企业数。

Xi表示第i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nX当市场由一家企业独占,即X1?X时,HHI=1。产业内企业的规模越是接近,且企业数越多,H指数就越接近于零。而且,H指数对规模较大的前几家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变化特别敏感。因此H指数在市场集中度的研究中,作为一个能综合反映产业内企业规模分布的指标而被广泛使用。

(二)我国物流产业集中度的变化

因为绝对集中度指标能形象地反映市场的集中情况,计算方便,于是使用绝对集中度指标来反映物流产业集中度的变化。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44

CR4(%)

1.09 1.09 1.79 2.13 2.70 3.63 3.80 3.93 3.75 4.88

CR8(%)

1.34 1.38 2.19 2.58 3.49 4.65 5.03 5.26 4.82 6.59

根据贝恩对产业垄断和竞争类型的划分,CR<30%,属于原子型,该产业的企业总数极多,不存在集中。可见我国物流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不高,我国大多数的物流企业专业化、服务化水平低下,只能提供运输、仓储等基础性服务,增值服务不多,不能形成品牌优势。

我国大多数的物流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偏小、技术水平低下、资本量不大等原因,无法阻止新企业进入,进入壁垒很低,同样由于物流沉没成本很高、解雇费用壁垒、产业转移困难等原因,造成退出壁垒很高。

四、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和障碍

(一)发展趋势:与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

现在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汇叫“智慧物流”,创新技术在物流产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以前我们无法想象的事物,正在通过电子信息技术慢慢地实现着,物流智能化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方向和必经之路。未来新兴电子信息技术与物流业的融合将进一步加深。

举例:阿里巴巴云商务

2009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成立“阿里云”,2012年,阿里巴巴集团旗下三家子公

司天猫、阿里云、万网宣布联合推出聚石塔平台,以云计算为基础,为天猫、淘宝平台上的电商和电商服务商等提供数据云服务,帮助商家提高运营管理效率、降低成本,从

“繁”电商转变为“易”电商。2013年,阿里巴巴与行业企业、资本及金融机构进行系列闭门会议,并计划联手银泰、顺丰等公司投资千亿建立智能物流骨干网络,被称为

“地网”,全国任何一个地区做到24小时内送货必达。

(二)发展障碍:物流技术基础薄弱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技术是我们进步的武器,同时也是我们的弱点,目前,与国外物流发达国家具有一定的差距,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比较大,产业核心竞争力不足,例如大数据的挖掘与处理以及安全性问题就是物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等,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会源源不断地涌现。

55

五、物流业的发展政策建议

(一)因地制宜,做中国特色物流发展模式

国外物流业固然发展比我国物流业快,但是不可盲目跟从,甚至网络上说的“山寨”,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发展现状来具体分析,比如我国东西部的经济差距,越来越扩大的贫富差距等,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因素。

(二)示范工程,以点带面拉动物流快速发展

之前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在物流业也是同样的道理,以现代物流领域的龙头企业为实施主体,积极开展物流领域重大技术问题的示范工程。以大企业的示范应用带动物流中小型企业的快速成长,打造一批现代物流知名服务品牌。

(三)技术人才,创新是物流企业发展的动力

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是人才。有创新性人才,就能带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业是一个复合型产业,涉及物流管理、信息技术、机械工程等领域,其对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加大专业性、复合型的物流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多多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提高社会对物流管理和提升物流人才的知识技能水平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俊豪.产业经济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武存磊.从产业经济学集中度谈我国物流产业竞争力[J].商业现代化,2006年5月

66

[3]秦薇薇 徐杰.对我国物流产业集中度的分析与思考[J].铁路采购与物流,2007,2(5).

[4]解京淑.物流产业市场集中度分析[J]商业时代,2012(36).

[5]张其仔.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2月.

[6]周昌林 汪小京.物流学核心概念与基础理论[M].科学出版社,2014年6月

77

更多推荐

物流,产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