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7日发(作者:上海大众汽车制造厂招聘信息)
一、OM概况
1、关于OM
OM生产叉车和内部物流系统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并由客户的赞赏可知,多年以来在意大利市场一直是领跑者。在全球有两个生产基地,在6个国家有1500名以上的员工,并隶属于全球物料搬运领域的领先者,林德集团。注册资本5000万美元,企业类型: 股份有限公司。
专业的研究和持续的创新是公司取得成功的关键:外观新颖的设计、技术领先的装配、绝对创新的特点生产出具有绝对竞争力的、高品质的、性能可靠的产品。最重要的是 OM 的产品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
公司在研发和运用取得很大进步,其中包括:功能强劲的底盘、智能汽车操纵杆、符合欧洲最严格标准的低排放量内燃机、融合最新技术的电子引擎系统、低维护成本领域。依靠 UNI EN ISO 9001-VISION 2000
国际标准,公司的产品质量和专业化服务得到保证。
OM Carrelli Eleva tori S.p.A 在意大利拥有强大的分支机构和经销商系统,在国外也有相应的分支机构和进口商。
1
在其主要的欧洲市场, OM 品牌有其独立的分支机构管理本地经销商网络。在欧洲其他的 30 个国家、北非和中东地区,OM 品牌依靠专业的进口商销售产品。 1,000 多名专业销售人员为我们的消费者提供专业快捷的服务。
2006年9月6日起,以前林德集团物料搬运部门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三个品牌,林德、STILL和OM,共同组建了凯傲集团(KION Group)。
◆ OM 数据(OM-STILL,统计数据已含在STILL内) 单位:百万欧元( ? million)
年份
销售收入
截止12月31日雇员总数
964
(全职雇员, 包括学徒)
◆ 巴里(Bari)工厂
1,038 1,173 1,245 1,232
2010
202
2009
191
2008
356
2007
358
2006
305
◆ 建筑面积44,000 m?,占地100,000 m?
产品:OM现有全系列叉车
产能:12,000台/年
鲁塞拉 (Luzzara)工厂 位于Reggio Emilia
建筑面积16,000 m?,占地37,000 m?
2
产品:OM现有全系列仓储车辆
产能:18,000台/年
2、OM发展历程
1889:OM 由 Grondona Comi & C 公司和 Miani Silvestri & C 公司合并而成,最初生产铁路设备和重工程产品。
1917: OM 收购 Zust , 将总部设于布雷西亚,开始生产汽车、卡车、飞机引擎、旅游车。
1928:布雷西亚和米兰之间的生产线分离——位于米兰的 Societa Anonima
Officine Meccaniche 继续生产引擎和铁路设备;位于布雷西亚新成立的
OM-Fabbrica Bresciana di Automobili 专门生产小轿车。其生产的第一辆车是四厢立式汽缸的 Tipo S305 ,最高时速达 110 公里。
1933:FIAT 集团注资 OM, OM 关闭汽车和运输卡车生产线,将所有生产重点放于生产货运汽车和客车。
1937:OM 整合了在布雷西亚和米兰的生产部门,收购位于曼图拉的 Industria
Italiana Macchine Agricole Mais , 创立叉车生产部门。
1951:OM 生产了第一辆内燃机叉车。
1956:OM 开始通过经销商和加盟店形式在国内和国外销售自己的产品。
1961:“Piccola Industria Meccanica sul Po” (PIMESPO), 在 Luzzara 成立了生产仓储型叉车的工厂。
1967:OM 成为入 FIAT 集团商用汽车部门,从属于工业车辆分部。
1970:Bari 厂成立,并于 1977 扩建。
1975:OM 成为 FIAT Carrelli Elevatori—IVECO集团的一个部门。
1981:依维柯 (IVECO) 收购了 Luzzara 的生产厂。
1992:林德集团从 FIAT 收购了 Carrelli Eleva tori 公司的一部分股权。
2000:并购后的公司总部从位于米兰 Via Pompeo Leoni 的旧址里移到了位于
Lainate 的新址。
2001:Bari 的工厂经历了重大革新 , 新增了 2 条叉车装配线和添加了一个新喷漆厂。
2002:2002 年 11 月 1 日公司更名为 “ OM Carrellii Elevatori S.p.A.” 。特别是
3
FIAT从名字中剔除,源于IVECO S.p.A.已经在公司中占有收益。
2004:OM 在上海设立中国区总部,并在厦门建立了生产基地。
2006:三个品牌:林德、斯蒂尔与欧模,连同Hydraulics组建了母公司——凯傲集团。
3、关于OM中国
OM公司于2004年进入中国,2005年初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依靠林德集团在厦门的叉车生产基地,生产内燃机及电动平衡重式叉车,2005年销售300台;通过合作代理伙伴,面向中国中端市场,销售拓展其叉车产品。
OM 公司在中国推行代理商销售制度,2006年已在 15 个省、4
个直辖市开发了30多家代理商,占中国市场的 80%。OM 公司运用代理商所拥有的本地市场知识拓展其在中国的业务;同时,OM 公司为代理商提供产品、售后和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及支持。最终将采取独家品牌代理的战略以取得市场最大化是OM 公司的目标。
为服务于整个中国叉车市场的快速增长需求,OM 中国要求每半年在中国市场推出一款新机型,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并争取达到年产1000台叉车的目标。 截止2006年,OM在中国推出的两款产品都各具特色,深受中国市场的欢迎。OM公司推出的XE系列电动平衡重式叉车整体具有小巧稳固,安全环保,性能卓越的特点。而OM先前推出的 XD系列柴油平衡重式叉车,按照人机工程学和实用性结合的原理开发设计的。OM公司运用代理商所拥有的本地市场积
4
累迅速打开中国市场。
OM通过OM叉车秀表演,以及今春OM叉车频繁活跃于滚石乐队和MotoGP赛场等世界顶级文体活动等一系列的市场活动,很快地提高品牌知名度。OM还通过OM中国伙伴半年期刊和电子月刊这两个平台,及时向外界传递公司发展最新动态。
4、OM中国大事记
2004年12月:OM中国上海代表处注册成立。
2005年04月:OM中国经销商启动大会在沪召开,标志着OM销售网络在华建立成功。
2005年05月:OM中国作为林德中国一部分,标志着林德中国的“第二品牌”在华运作的启动。
2005年07月:第一款柴油系列XO25130叉车在厦门二厂下线。
2005年12月:OM叉车勇摘中国供应链管理大奖,荣获“2005最佳物流装备提
5
供商奖”。
2006年03月:第二款电动平衡重式叉车XE15120叉车正式投放生产下线。
2006年08月:OM中国荣获“2006年中国叉车品牌调查进入市场最大影响力”品牌之首。
5、OM 中国办事处及其生产基地
上海办事处
OM 中国上海办事处位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德国中心,目前已设立有销售、市场、客户服务,财务等多个部门。
电话: +86 21 28986577
传真: +86 21 28986578
地址: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科苑路88号德国中心737室
邮编:201203
电子邮箱: info@
厦门工厂
OM 运用林德集团在厦门的叉车生产硬件厂房生产内燃机及电动平衡重式叉车。该厂房按照现代化物流理念设计,截止2006年为国内乃至亚洲规模最大,技术设备最先进的叉车生产基地,总面积达
22 万平方米。
地址:厦门市金尚路89号9楼
6
邮编:361009
电话:+86 592 5533 258
传真:+86 592 5533 686
二、媒体报道OM中国
(涉及信息——市场定位:中端叉车;渠道建设:30多家代理商;产品技术:小巧、节能、降噪;品牌宣传:服务顶级文体赛事;营销策略:新产品推介、后市场举措)
(一)OM品牌中国行
2005-11-3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吸引着世界资本的目光。在宝洁、联合利华、花王、达能等一个个世界著名轻工品牌成功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之后,一大批世界重工领域的著名品牌如德国奔驰、瑞典沃尔沃、法国雷诺等,也在其产品行进的隆隆声中,向中国市场进行着持续而顽强的全面渗透。
厦门,一个风光如画的滨海之城,在成为世界顶级叉车品牌——林德的生产基地之后,也成为世界叉车品牌进军中国市场的桥头堡。
7
2005年7月,林德旗下又一个知名品牌——OM叉车,在市场高度关注中从这里进入中国。
OM品牌来自意大利,在相互融合的世界经济大潮中,归属于德国品牌林德麾下。激情飞扬的意大利文化与中规中距的德国人性格是怎样和谐地融合在两个不同民族共有的品牌之中——OM品牌首次中国之行,充满了种种耐人寻味的悬念。
OM品牌之旅
OM是一家百年老店,创立于1889年,最初由Grondona Comi &
C公司和Miani Silvetri & C公司合并而成,在收购Zust后,总部设于意大利布雷西亚。1937年以前,OM的主要产品集中在铁路设备、重工产品、飞机引擎、小轿车、货运卡车、客车等领域。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OM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并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着企业在重工产品生产领域的核心资产。
1937年,在OM品牌历史中应该是关键的一年。这一年,OM整合了在布雷西亚和米兰的生产部门,又收购了位于曼图拉的Lndustria
Ltaliana Macchine Agricole Mais,创立了叉车生产部门,并于1951年成功生产出第一台内燃机叉车,开启了OM品牌专业化生产之途。以后的半个世纪中,OM经历了多次重组兼并,先境内后境外,从菲亚特到依维柯,最终从依维柯转入林德。虽然经历了国内外不同股东的变更,但OM的核心生产力并没有因此而削弱,反而随着时间推移得到
8
了不断的发展与强化,最终形成了自己在物料搬运设备领域的独特生产能力,并以其核心生产技术成为这一领域的世界领先品牌。
OM的企业文化很具意大利人的独特风情。在新闻发布会现场,两只矫健而勇猛的老虎雕像立在主席台两侧,成为OM的形象代言和品牌图腾。OM的产品设计造型轻巧紧凑,当OM中国区研发总监Roland Mueller在车间里亲自为到场的客人进行产品性能演示时,一台看上去笨笨的叉车,在他的驾驶下,竟能轻盈地回转、停顿、举臂、前行,犹如一个热恋中的人在演绎一段优美的华尔兹。
在OM登陆中国的首次产品发布会上,当一台刚刚下线的OM
XD/30柴油平衡重式叉车举着一只美丽勇猛的华南虎出现在记者们镜头前时,到场的人们一片惊叹与欢腾。一场可能是冷冰冰的产品发布会,顿时被这独特的创意场面浓浓包裹:一只来自意大利的“老虎”——OM叉车,高举着一只美丽的中国华南虎,并与其和谐相处,优美、浪漫而独树一帜的OM产品展示场面在一片华彩声中拥进记者的镜头,也一同融进了厦门暖洋洋的夏日之中。
OM中国策略
从1951年生产出第一台内燃机叉车开始,OM公司在物料搬运领域不懈经营了50多年。目前,其产品已经覆盖了欧洲市场,并已形成了完整的产品系列,包括平衡重式叉车系列中的电瓶叉车、内燃叉车,以及仓储系列叉车。
9
林德是世界叉车行业的知名品牌,在以厦门为生产基地进入中国市场的短短几年中取得了极大成功,目前已牢牢占据了中国叉车的高端市场。林德在中国的成功,无疑为其旗下其它品牌顺利进入中国打开了市场通道。
OM作为林德旗下的独立品牌,在市场中一直是独立运作。进入中国市场后,他们将采取怎样的市场策略?这是记者本次采访中最关注的。为此,意大利OM中国区总经理安杰文特意安排了一次专访,向记者详细阐述了OM的中国策略。
建立渠道。在OM正式进入中国之初,安杰文带领一班人马用了近半年时间,沿着中国的海岸线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对未来的目标市场进行了周密调查。在400多家经销商中选择120家,并对其中的40家进行了深入考察,最终确定在中国市场推行授权式代理商销售制度,以较低的市场开拓费用和较快的分销速度,以求快速和全面覆盖目标市场。目前,通过资质考察、技术培训和售后支持等,OM已在中国地区经济发达的11个省、4个直辖市建立起代理销售网络,并将充分利用代理商所拥有的客户资源和市场网络推进业务。
共线生产。在对OM生产车间进行实地考察中,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OM产品与林德产品在进行共线生产。林德集团是世界知名的叉车生产企业,拥有成熟的叉车生产管理经验,在厦门拥有亚洲最大的叉车生产基地。高大宽阔的厂房里,零部件存储架、装配线、成品堆场等安排合理,秩序井然。OM与林德进行共线生产,无疑将
10
大大降低其生产制造成本和市场进入成本,有效提高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市场细分。中国叉车市场存在着明显的产品断层:高端市场,云集着林德、丰田、大宇、现代等一大批世界知名品牌;低端市场,则聚集着为数众多的中国品牌;中端市场,产品和品牌却乏善可陈。这个断层和机会被聪明的意大利人发现了。市场断层意味着市场机会,而这个市场机会恰好与目前中国物流业的蓬勃兴起相吻合。OM看准了这个市场机会,同时也具有这样的实力。中国制造企业不断做大和中国消费市场的持续升温,为OM在中国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OM中国之梦
“信任、效率、活力”的品牌内涵,“工作需求,设计之本”的企业理念,是OM品牌在欧洲大陆取得成功的基石。今天,OM将这一切带到了中国,并要与中国叉车产品消费者一起分享。OM中国区总经理安杰文已在中国工作多年,精通意大利语、英语、德语,并能流利地进行汉语会话,可以说是一个中国通。每当谈起中国市场,他的眼中总是充满了欣喜。
市场份额。在安杰文的销售规划中,未来5年内,OM将占有10%的中国市场份额。这个规划基于2004年中国叉车市场的销售总量达到了63000台,并在快速增长。鉴于中国目前缺少物流业专用叉车,
11
OM在未来两年中,每半年都会向市场推出一款新机型,重点产品是用于仓储装卸的平衡重式叉车,这种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很大,也是OM的当家产品。安杰文直言:中国市场已成为OM全球市场的重中之重,在占有相当大的中国市场份额之后,OM不排除向世界其它地区出口。
销售版图。当记者问及OM目前锁定的中国市场区域时,安杰文毫不犹豫地将华南、华东、华北、东北等沿海一线和华中、西南等中国腹地通通纳入他的销售版图。这些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基地,也是中国的进出口通道,频繁的产品和商品流动使这些地区的物流业呈现出超速的发展势头。在销售战略上,OM将针对叉车产品的销售特征,通过研讨会——路演——经销商——用户——上海展会等形式,充分调动市场资源,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OM品牌知名度在中国的提升和市场占有。
客户资源。中国的叉车市场具有明显的大客户消费特征。近几年,一大批大型物流企业在经济发达地区异军突起,推动着中国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也促进了中国现代制造业的产业升级。目前,中外运、中远物流、中海物流、宝供物流等大型物流企业,其分公司及相关业务已覆盖全国。2004年,中远物流总经理在一次会议上说,中远将在全国250个中心城市建立家电分拨中心。从去年开始,宝供物流也在全国各地不断圈地,建设几万平方米的超大型现代化分拨中心。中国物流企业的市场扩张,为OM产品提供了最有价值的大客户资源。
12
资源——销售——市场,面对极具诱惑力的中国市场,安杰文以意大利人特有的工作激情,在中国大地上构筑着OM的中国梦。
(二)意大利OM将作中国长期合作伙伴
2006-7-25
意大利OM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已经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OM在中国市场先后推出两款XD和XE叉车,建立起了遍布全国的代理商销售网络,还频频现身于顶级著名文体赛事为组织方提供搬运服务。
2005年7月OM正式宣布进入中国市场之后, 花费了长达4个月的时间,从资质、财务、信誉这三方面对国内400多家品牌叉车代理商进行考量及筛选,并实地拜访了其中的100多家代理商。到目前为止,OM已在中国精挑细选了近30家代理商,销售网络已覆盖了14个省、4个直辖市,占中国市场的80%。
意大利OM公司运用代理商所拥有的本地市场积累迅速打开中国市场。在OM产品的代理机制中,OM十分重视为代理商提供产品售前、售后和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和支持,确保售后服务体系的完善。OM注重的是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加强代理商培训,使他们为最终用户提供OM颇具特色的顾问式服务,把顾客留到最后。
13
与其他进口叉车品牌相比,OM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较晚,但是公司以中端客户为市场定位,并以有效的市场推广,使OM在中国迅速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OM还通过OM中国伙伴半年期刊和电子月刊这两个平台,及时向外界传递公司发展最新动态。
进入中国市场后,OM在中国就建立了OM中国研发中心。这一头脑中心的主要目的在中国的市场规范许可下,引进先进的欧洲技术,标准和概念,设计出符合中国当地情况的高品质叉车,并不断追求在专业知识和设计能力上的提高。 一年来,研发中心充分研究把握中国叉车市场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将人性化,电子化和环保化等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发展趋势充分体现和融入新开发产品。
OM公司推出的XE系列电动平衡重式叉车整体具有小巧稳固,安全环保,性能卓越的特点。该系列电动平衡重式叉车外形尺寸紧凑,在保证原有剩余承载能力的前提下,操作性能更胜一筹。而OM先前推出的 XD系列柴油平衡重式叉车,按照人机工程学和实用性结合的原理开发设计的。整体具有小巧稳固,快速灵敏的特点。随着节能化、环保化成为现代叉车发展的主要趋势,排放少、噪声小的叉车有望受到市场欢迎。一款以LPG液化气为主要能源的新款环保安全的OM叉车,也即将进入市场。此外,OM公司还将有一系列举措投入到环保进程中。
OM叉车将在下半年开始推出叉车\"租赁\"服务。 叉车等机械产品的租赁业务在欧洲市场已经相当成熟,占很大的一个市场份额,而在
14
中国,这项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服务还刚刚起步。OM有志于在中国开创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叉车租赁体系,更好的服务于中国市场,也为自身的发展探索一条新的道路。此前,OM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市场调查和前期培训。
(三)绿色搬运 星级租赁
——OM实施两大战略提升在中国市场竞争力
2006-10-10
意大利叉车知名品牌——OM叉车在亚太地区最有影响力的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CeMAT Asia)上正式宣布:OM将实施“绿色搬运”和“星级租赁”两大战略,以提升OM公司在中国的市场竞争力,让客户以更灵活的方式,获得高附加值的OM绿色产品。同时,OM公司在此次展会全新推出环保型LPG液化石油气平衡重式叉车XG 25-30。
OM 环保—让明天高枕无忧 先练好“绿色”内功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对工业产品(包括工业车辆)的环保标准也正日益提高,并日益向国际标准靠拢。国家“十一五”计划强调:工业车辆行业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企业应把握行业特点,重点研究开发和掌握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代用燃料汽车。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在动力要求需要强劲的同时又需要无污染的食品企业.成品家具企业的搬运.密闭空间良好的物流仓库等选用物流装备时更会优先考虑对环境污染小的绿
15
色装备。
作为具有远见卓识的叉车制造商—意大利OM公司看到了人们在选择物流装备时对环保问题的日益增多的关注。因此,OM倡导“绿色搬运”的概念,练好“绿色内功”,从叉车的研发到设计制造上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以求达到环保的要求,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提升它的产品附加值,并保持原有的高性价比。
OM的“绿色”内功体现在诸多方面。首先,OM尽可能将车辆尾气排放减少到最低水平。如电瓶叉车无尾气排放,LPG的燃烧洁净度高,废气排放几乎为零。在1.5—10吨的燃油叉车的开发上,采用能耗及功率比最优化的发动机系统(例:发动机大扭距的快速输出传导系统;单体燃油喷射泵系统;快速的热传导系统等等)增加燃油的最大燃烧比,使排放的指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并加强发动机相关排放附件的二级过滤功能(例:空气预滤功能;废气二次燃烧系统;废气增压系统等等)。
其次,在0.8—10吨的电动叉车的开发上,大力开发既节能环保又能增加动力输出的新功能及部件,其中包括1)采用新型数字控制系统,减少辐射(例:采用CAN—BUS功能,用数字信号进行各种功能的控制传输,减少电压/电流直接传输的电线数量)2)增加各主要部件的使用寿命,延长报废期,尽量减少二次污染的频率(例:采用集成控制器,减少各种很难进行将解处理的电子元器件的运用;采用充/放电次数大大增加的牵引电池,减少电池的报废频率;采用高耐磨损性的关键部件<马达碳刷>或者交流马达,减少马达工作过程中产
16
生的粉尘等等)
此番,OM公司在展会上隆重推出的LPG液化石油气平衡重式叉车XG 25-30,其最大的亮点就在于以LPG(液化石油气)作为驱动方式,排放少、噪音小,既能满足用户对叉车功率和适用范围的要求,又能同时提高产品的节能效果和适应日益苛刻的环保要求,减少排放和噪音污染以及对人体健康的伤害。采用了LPG(液化石油气)作为能源,这正体现了OM公司倡导的环保理念和OM系列叉车将来发展的趋势: 在保证叉车工作效率的情况下,达到最大化的环保性及耗能的经济性.。
此外,XG车型的环保特性还体现于其采用世界知名专业制造公司的LPG发动机用的LPG转换器,其使用寿命长,LPG转化效果好,稳定性高;由于发动机噪音源已被双层内置式消音器在排气出口处予以阻隔,因此不存在噪音问题。全悬挂驾驶舱(FSC)和良好的全景视野,降低设备的震动和能源的消耗。
OM租赁—拥有并不重要 使用创造价值
随着物流渗入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叉车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叉车的购买和维护都是一笔很大的投入,据专家统计,一台叉车的购买和维护的费用达到1:4-5。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大都处于创业期,既急需设备,又不能占用大量资金。 OM此番推出的租赁战略,正是为客户提供更为灵活的方式和更合理的成本来使用OM叉车。
据介绍,在发达国家,租赁业已经相对成熟,工程机械、飞机船舶、各种车辆、医疗设备、通讯和信息设备等60%以上是通过租赁方
17
式销售的,如在经济发达的日本叉车租赁已经占到整个叉车销售额的20%。相对而言,我国的租赁业发展国内叉车租赁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对叉车租赁的认知度较低,同时国内租赁市场信用体系,法律法规,银行、保险业的相关配套也在逐步完善之中。
此次,OM公司将从高起点着手,推出“星级服务”的租赁业务。由于每个客户的财务状况,叉车租赁需求和使用时间都不尽相同,通过“星级服务”为客户“量身定做”利益最大化的租赁方案,将是OM租赁业务的最大特色。公司参照意大利总部的租赁业务流程模式,按照中国的国情制定出一整套租赁服务流程。
OM公司将和国内资质优秀的融资租赁公司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初步电话咨询——物料搬运解决方案——确立融资租赁方案——叉车融资租赁——维修保养等租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按照每个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服务。接下来的几个月中,OM会同融资租赁公司对代理商进行全面系统地租赁业务流程培训,并组建起一支强有力的服务队伍。
(四)意大利OM推出叉车租赁、融资、维护服务
2006-10-11
10月10日在上海举行的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传出信息,意大利OM公司从10日起在中国推出叉车租赁服务,并提供融资、维护保养等一系列服务。
18
随着中国物流业的持续发展,叉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叉车的购买和维护需要很大一笔投入。许多处于创业期的物流企业,既急需设备,又面临资金压力。意大利OM公司推出的叉车租赁服务,有助于处于创业期的物流企业的发展。
意大利OM叉车中国区总经理安杰文表示,OM公司将从高起点着手,推出“星级服务”的租赁业务,将参照OM意大利总部的租赁业务流程模式,按中国国情设计一整套租赁服务流程,根据不同客户对叉车的需求,量身定做利益最大化的租赁方案。OM公司将与国内外的融资租赁公司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在电话咨询、物料搬运解决方案、融资租赁方案、维修保养等租赁的各个环节提供服务。
OM公司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2005年初在上海设立办事处,并在厦门设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OM公司根据对中国市场的调查,研究叉车发展趋势和潮流,将“环保化”作为在中国市场发展的主旋律,努力使叉车的尾气排放达到最低标准,并发展无尾气排放的电瓶叉车和极少排放尾气的液化石油气叉车。
19
更多推荐
叉车,中国,市场,产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