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现代ix35轮胎型号)

克莱斯勒案例分析

一、 公司简介

克莱斯勒集团(以下简称“克莱斯勒”)是全球第五大汽车生产商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

公司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奥本山,主要生产克莱斯勒、Jeep、道奇

品牌汽车和Mopar产品。克莱斯勒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轿车和商用汽车的生产厂商,旗

下拥有一系列享誉全球的著名汽车品牌,如克莱斯勒300C、Jeep Commander以及道奇

Charger。2006年,公司在全球销售达到270万辆。

二、 案例背景介绍

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世界石油危机给向来盛行生产大型豪华轿车的美国汽车工业

带来巨大打击,能耗低、个头小的日本汽车纷纷冲开美国国门,大肆在美国国内汽车市场

上横行,不断蚕食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克莱斯勒汽车这美国三大汽车巨头的市场份额。

一些小厂损失惨重,不得不关闭歇业。曾经在美国市场上尽显辉煌的克莱斯勒公司也处于

破产的边缘,再也没有往日的盛况, 1977年底,其在美国的6家工厂就已经被迫关闭了

4家,公司亏损也是连年增加。1978年,克莱斯勒的亏损就高达2亿美元。1979年,克

莱斯勒没有足够的现金支付它的雇员、供应商和金融债权人,而且几乎要宣告破产。克莱

斯勒为了能够继续营业,需要汽车工会的让步,同时银行债务的重组则包括数以百家的社

会机构和超过10亿美元的政府援助贷款。1979年12月,美国议会通过拯救“克莱斯勒”

法案,政府提供克莱斯勒15亿美元的联邦贷款保证,然而一切均无济于事,克莱斯勒的

财政赤字如同丢了魂一样一泻千里,1979年,其赤字数为11亿美元,到了1980年则高

达17亿美元,创了美国企业赤字历史的最高记录,一个曾经风靡全球的汽车大亨地位岌

岌可危。

三、 现状描述

(一) 石油危机导致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发生重大转变

20世纪70年代初期,受石油危机的冲击,世界汽车市场的需求发生急剧变化,各国

市场对经济节能的小型车需求迅速上升。而美国本土汽车企业却显然低估了市场变革的力

量,不顾世界市场行情的变化,一味地陶醉于高档车辆的生产,而日本汽车主要是以经济、

节能、小型的形象出现在美国市场上的,这恰恰给了日本汽车在美国开拓市场的机会。

(二) 公司领导层臃肿涣散

1979年,克莱斯勒拥有35名副总裁,他们各自为政,井水不犯河水。公司内没有真

正的委员会机构,虽有一个组织框架,但各部分没有联系起来。

(三) 财务紧张

由于公司财务经营的失误,公司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

(四) 供应链存在问题

采购与供应管理的作用主要有:利润杠杆作用、资产收益率作用、信息源作用、营运

效率作用、对企业竞争优势作用五个方面。而克莱斯勒的供应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没有充分认识到采购的重要作用。没能利用好采购的信息源作用和利润杠杆作用来

增进企业的经营绩效。

更多推荐

汽车,美国,作用,全球,公司,没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