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日发(作者:宝马x7最新款价格)

日本EV、HEV、PHEV乘用车发展研究

附表:全球主要厂商新能源开发规划

一、概要

根据日本的环境省2009年5月发表的新能源汽车普及计划,在日本的EV、HEV、PHEV乘用车销量2013年将超过100万台,到2030年扩大到250多万台,增加到一倍以上 (09年是14万台多)。

在这个普及计划中,相对于目前的汽油乘用车比较而言,EV、HEV、PHEV乘用车的发展会使车载可充电电池在功能、使用方便性、成本等方面都毫不逊色,并且可以与其抗衡。另外,汽车制造厂把投入EV、HEV、PHEV车型的销售数量也作为一个衡量标准。

可充电电池的发展是必要的,与2006~2007年相比,目前阶段电池成本降低了 1/2 。成本的不断降低, 预计到2011年,将以限制用途轻型乘用EV为发展中心;到2012年,除去轻型乘用EV车之外,普通乘用EV 和 PHEV虽然是小规模但是会正式销售。如果可充电电池性能可以达到目前的1.5倍,成本降到 1/7的话 (推测是到2015年),EV 从目前的用途限制轻型车发展为普通小型车,包含PHEV在内 ,并将扩大销售。如果可充电电池性能达到3倍,成本降到 1/10的话(推测是到2020年),EV 和 PHEV 的销售将急速扩大。

2006年经济产业省建议的可充电电池的性能目标,现在各公司发展计划仍然采用此目标, 环境省的计划里还规定了详细的销售台数,这些都意味着下一代汽车用的可充电电池有可能进入到批量生产化阶段。

同时,2009年6月经济产业省对NEDO 2007年开始项目的开发目标,发表了新能源汽车用可充电电池开发详细的规划图。不仅规划了中长期性的目标价值,而且设定了2010年,2015年,2020年,2030年,2030年以后的每5年的目标,另外开发阶段也做了明确的划分。规划图是指有关PHEV 和

EV各个时间段的工作目标,例如EV 行驶距离、电池重量、电池容量、电池成本的估算。使电池开发和对汽车的功能、成本的影响做到明确化。

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销量分析

根据日本的环境省2009年5月发表的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计划,日本新能源汽车保有数量为, 到2020年是1,350万台(占总拥有台数的 19%), 2030年达到2,630万台(占总拥有台数的38%),2040年达到 3,240万台(为50%) (在2009年时为18万台,占总拥有台数的 0.24%)。其中,除去天然气汽车和环保柴油车,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车(HEV)和插入式混合动力车(PHEV),预测2010年拥有35万台,到2020年达到 1,150万台,2030年达到 2,320万台,2040年接近 3,000万台,见下图。EV、HEV、PHEV乘用车(不含轻型车) 2020年的拥有台数将为 1/4,到2030年将达到1/2以上。 EV、HEV、PHEV保有量分析35003000保有量(万台)25005000系列12010年2020年2030年2040年2050年351150

EV、HEV、PHEV保有量分析

EV、HEV、PHEV乘用车保有量比率0.90.80.70.60.50.40.30.20.102010年2020年2030年2040年2050年比率

EV、HEV、PHEV乘用车占总乘用车保有量分析

日本能源汽车普及台数的预测 (环境省估算) (1,000台)

内 容

轻型汽车 EV

EV

乘用车

HEV

PHEV

共计

HEV

货物车

巴士

NGV

CDV

共计

合计

轻型汽车

汽车总保有台数

乘用车

货物车/巴士

共计

新能源汽车比率 轻型汽车

2009年

3

0

140

0

140

2

34

0

36

179

25,387

40,740

6,937

73,064

0.0098%

2010年

9

3

337

3

342

2

34

0

37

388

25,501

40,299

6,804

72,604

0.0342%

2020年

1,421

668

7,945

1,313

9,926

142

173

1,786

2,101

13,448

28,170

38,333

5,983

72,486

5.04%

2030年

3,816

2,144

11,766

4,960

18,870

464

512

2,596

3,572

26,258

28,242

35,221

5,224

68,687

13.5%

2040年

4,927

2,863

13,549

6,939

23,351

677

740

2,709

4,126

32,404

27,947

32,798

4,715

65,461

17.6%

2050年

5,509

3,266

14,466

7,797

25,530

772

842

2,715

4,329

35,369

27,599

31,145

4,448

63,191

20%

新能源汽车的保有台数 (占保有台数)

乘用车

货物车/巴士

共计

0.344%

0.52%

0.244%

0.849%

0.54%

0.534%

25.9%

35.1%

18.6%

53.6%

68.4%

38.2%

71.2%

87.5%

49.5%

82%

97.3%

56%

资料:环境省\"新能源汽车普及战略(2009年5月)\"

(注):

1、EV 是电动汽车,HEV是混合动力汽车(原资料是HV),PHEV 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原资料PHV),NGV天然气汽车,CDV 是环保柴油车。

2、在环境省与会的\"新能源汽车普及战略讨论会\"上,制定了提高汽车本身的环境性能,促进低碳汽车普及计划。如果计划能够实现的话,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的国内市场,到2025年左右将扩大到年产约180百万套左右的程度 (换算为EV乘用车年产约为100万台),如果不考虑出口市场,预计价格应该为每套2,000日元左右。

3、如果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生产扩大到年产约180百万套时,每1台汽车的电池成本分别为,EV小型汽车为18万日元,EV乘用车为35万日元,汽油HEV乘用车为4万日元,汽油PHEV乘用车为14万日元,柴油HEV货车/巴士为20万日元左右。

4、关于能源汽车的普及的中长期展望、策划,在2001年7月的 \"低排放车普及活动计划 (经济产业省、国土交通省、环境省共同制定) \"之后,又相继制定、发表了后续版本。这个最初的计划普及目标是: (1) 到2010年度的早期,实用阶段的低排放车是1,000万台,(2)2010年度之前燃料电池汽车达到5万台。

5、最近制定的计划中设定了台数目标和创造低碳社会的行动计划(2008年7月内阁会议的决定)。为了到2050年使世界的温室效果有害气体排量减半,日本提出了削减 60~80%作为远景目标,为此,到2020年设定新能源汽车销售占到总销售新车的一半作为目标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的新车销售比率是每50台有1台)。

6、由于2008年新的计划目标要求新能源汽车要占新车销售的一半,所以,到2015年下一代电池的性能要达到目前的1.5倍(电池容量), 成本达到7分之1,到2030年,性能达到7倍,成本达到40分之1为目标。这个是经济产业省2006年8月发表的 \"面对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的未来提出的建议\"里提出的电池开发目标。相对于现有的汽油乘用车,EV/HEV/PHEV 乘用车在功能、使用方便性、成本等方面均不逊色,此次制定的目标,此后的各种计划也将会采用。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目标(环境省) (万台)

内 容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目标

新能源汽车的比率

轻型汽车、

乘用车

货车、

巴士

EV

HEV/PHEV

HEV

NGV

CDV

资料:环境省\"能源汽车普及战略(2009年5月)\"

(注):

1、到2050年,是以削减50%的CO2排量为基本方针以及预计普及台数为普及目标。燃料电池汽车等包含在HEV/PHEV里。

2、由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要使2050年的 CO2排量减半目标, 08年要有12% 的削减效果,生物燃料要有1%的削减效果(年供给124万kL 的生物乙醇),加上拥有台数的减少和提高耗油量后的36%的削减效果,这样2050可以达到49%的削减效果。

新车销售

2020年

230

43%

51

145

5

5

29

2030年

290

57%

73

183

5

5

27

2050年

280

57%

70

172

7

8

18

2020年

1,350

19%

207

930

14

17

180

保有

2030年

2,630

38%

590

1,680

46

51

260

2050年

3,440

54%

880

2,130

77

84

270

EV、HEV、PHEV乘用车的新车销售,从2009年的14.3万台, 2013年增加到100多万台,到2030年达到过半的250多万台,其中2010到2020之间销量增长迅速,2020到2030维持一定增长,而后基本是稳定发展。 EV、HEV、PHEV新车销量预测300250销量(万台)2EV、HEV、PHEV2222050244

各年EV、HEV、PHEV销量预测

销量百分比6050百分比4年百分比4.2702020年38.92030年512040年52.82050年54.4

新车销量百分比

预计在日本的EV、HEV、PHEV 乘用车的新车销售(环境省估算)

新车销售台数(1,000台)

内 容

EV

(轻)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20

2030

2040

2050

2.5

6.3

28.5

33.8

62.4

66.0

159.0

EV

0.0

2.5

7.7

26.9

30.9

41.0

HEV

140.0

198.0

565.0

654.0

941.0

918.0

PHEV

0.0

3.0

8.7

35.5

共计

143

210

610

750

其他的乘用车

4,762

4,707

4,313

4,208

3,913

3,929

3,524

3,105

2,419

2,255

2,042

乘用车共计

EV

(轻)

销售比率(%)

EV

0

HEV

4.98

PHEV 共计

0

2.91

4,905

0.119

4,917

0.296

0.089

7.06

0.107

4.27

4,923

1.34

0.275

20.2

0.31

12.39

4,958

1.56

0.961

23.4

1.269

15.1

4,995

2.83

1.106

33.7

1.707

21.7

5,030

2.94

1.47

32.9

2.74

21.9

5,055

7

1.55

44.6

3.18

30.3

47.7

1,082

76.5

1,102

88.5

1,532

43.0

1,241.0

336.0

170.0

1,118.0

349.0

1,973

450.0

278.0

1,160.0

625.0

2,513

424.8

240.8

1,148.0

709.0

2,523

435.6

264.8

1,118.0

620.2

2,439

5,078

14.4

6.19

40.7

12.71

38.9

4,932

19.7

10.51

43.8

23.6

51

4,777

18.8

9.58

45.7

28.2

52.8

4,480

20.5

11.2

47.4

26.3

54.4 预计EV/HEV/PHEV乘用车的保有台数

保有台数 (1,000台)

内 容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20

2030

2040

2050

(注):

年度基础。销售比例是,EV (轻型乘用车)对全体轻型乘用车的比例

EV/HEV/PHEV乘用车,是除了轻型车以外的所有乘用车的比例。

EV

(轻)

2.5

8.7

37

70

130

190

340

1,421

EV

0

2.5

10

37

66

105

142

668

HEV

140.0

336.8

896

1,527

2,417

3,234

4,313

PHEV

0

3.0

12

47

93

166

246

共计

其他的乘用车

乘用车共计

EV

(轻)

2

2

6

6

9

9

9

9

9

9

9

EV

0

2

4

7

7

8

8

8

8

8

8

款型数

HEV PHEV 共计

2

3

9

12

17

18

23

23

23

23

23

0

2

4

9

10

14

15

15

15

15

15

4

9

23

34

43

49

55

55

55

55

55

142.5

65,985

66,127

351.0

65,449

65,800

955

64,859

65,814

1,681

64,398

66,079

2,706

63,777

66,483

3,695

63,232

66,927

5,041

62,271

67,312

7,945

1,313

11,347

55,156

66,503

3,816

2,144

11,766

4,960

22,687

40,776

63,463

4,927

2,863

13,549

6,939

28,278

32,468

60,746

5,509

3,266

14,466

7,797

31,040

27,704

58,744

资料:环境省\"能源汽车普及战略(2009年5月)\"

三、能源汽车发展规划

作为环境省预计能源汽车普及的前提条件,与当前2006~07年相比,EV、HEV、PHEV 装载的可充电电池的成本降低到 1/2。由于成本的降低,到2011年左右主要以限制用途型的轻型乘用车发展为中心;到2012年,除去轻型乘用EV车之外,普通乘用EV 和 PHEV车虽然是小规模但是正式销售。

而且,如果可充电电池性能达到1.5倍,成本降到 1/7的话 (推测是2015年),EV 从用途限制型发展到普通小型,包含PHEV在内全部扩大销售。另外,如果可充电电池性能达到3倍,成本降到 1/10

的话(估计到2020年),EV 和PHEV 销售将急速扩大。

车载可充电电池开发的规划图

内容

装载车的用途·形态

性能

成本

各种容量价格

在充满电时EV行车可能距离

(注):

1、根据经济产业省\"能源汽车·燃料革新:面向2030年的规划图 (2007年5月)\"。

2007年为止

电力公司用小型 EV

1

1

20万日元/kWh

2010年

用途限制

小型EV,

高性能 HEV

1

1/2

10万日元/kWh

2015年

小型EV,

Plug-in HEV,

燃料电池车

1.5倍

1/7

3万日元/kWh

2020年

高性能Plug-in

HEV

3倍

1/10

2万日元/kWh

2030年

正式的 EV

7倍

1/40

0.5万日元/kWh

130km

200km

500km 2、对于燃料电池车,环保柴油车,以及生物燃料等的普及,到2030年,为了使运输部门的石油依存度降低80% ,能源效率改善30%,必须对可充电电池开发进行规划。

开发目标的制定必须依照下一代可充电电池的开发性能

内 容 2006年时的Li 离子电池

EV

用途

EV

8kWh

80km

160

HEV

用途限制

小型EV

电池装载量

EV可行车距离

电池价格(万日元)

8kWh

80km

80

2010年

改良阶段

高性能

HEV

2015年

高级阶段

小型EV

15kWh

150km

45

PHEV

2030年~

革新阶段

真正的EV

40kWh

480km

20

单体电池性能

重量能量密度

重量输出密度

体积能量密度

体积输出密度

Wh/kg

W/kg

Wh/L

W/L

125

500

250

1000

90

2300

180

4600

125

1250

250

2500

90

2500

180

5000

200

1500

400

3000

120

2500

240

5000

900

1200

1800

2400

电池组性能

重量能量密度

重量输出密度

体积能量密度

体积输出密度

充放电效率

使用寿命

(注):

1、电池组性能的充放电效率,放电容量对充电容量密度(能源效率)。2015年目标的用于PHEV的性能,预计也作为用于燃料电池车上的功能。

2、相对于现有的汽油乘用车,EV/HEV/PHEV 乘用车在功能、使用方便性、成本等方面均不逊色,并且将能够对抗衡作为发展目标。如果目标实现的话,意味着新能源车的批量生产化条件已经就绪了。这个性能目标,其他国家仍然有不同的Wh/kg

W/kg

Wh/L

W/L

%

100

400

120

480

95%

~10年

70

1800

84

2200

95%

~10年

100

1000

120

1200

95%以上

70

2000

84

2400

95%以上

150

1200

180

1500

95%以上

100

2000

120

2400

700

1000

900

1200

95%以上

95%以上

10年以上

10年以上

15年以上

15年以上

15年以上

资料:经济产业省\"面向能源汽车用电池的未来提出的建议(2006年8月)\"

未来预计,NEDO技术开发机构在2007年开始的 \"能源汽车用高性能蓄电系统技术开发(Li-EAD 项目) \"也作为开发目标。

3、限制用途的小型EV是双人乘坐,在充满电的情况下,可行车距离在 80km 左右的电动汽车。高性能 HEV ,耗油量为

40km/L 左右的混合动力车(比现有的HEV ,降低了3成左右的耗油量)。小型EV是4人乘坐,在充满电的情况下,可行车距离在150km 左右的电动汽车。PHEV是可充电型,并且在充满电的情况下,可进行EV行驶距离在40~50km 的混合动力车。

四、NEDO公司发表了能源汽车用可充电电池开发的规划图(2009年6月)

根据环境省的下一代汽车普及计划,2006年经济产业省建议了把可充电电池的性能提高做为开发条件, NEDO已经在2007年开始了以此为开发目标。为了有效地推进技术开发,共享方案和共同承担风险,并有效果进行实施,NEDO在2009年6月发表了能源汽车用可充电电池开发详细规划图。

根据经济产业省的建议而设定的2010年和2015年加上2030年以后的规划目标,又追加了2020年阶段和2030年阶段的目标值,使各开发阶段不断明确化。同时,各PHEV 和 EV发展阶段, 有关EV行驶距离、电池重量、电池容量、电池成本的规定,使电池开发和对汽车的功能、成本的影响需要明确化。

重视蓄电池的输出密度

条 款

能量密度

输出密度

成本(大约)

2008年度末

(现状)

70Wh/kg

1800W/kg

2010年阶段

70Wh/kg

2000W/kg

2015年阶段 2020年阶段 2030年阶段 2030年以后

100Wh/kg

2000W/kg

200Wh/kg

2500W/kg

20万日元/kWh

10万日元/kWh 3万日元/kWh

2万日元/kWh

重视PHEV用蓄电池的输出密度的装载情况

EV 行驶距离

装载重量

电池容量

电池成本

15km

36kg

2.5kWh

50万日元

15km

36kg

2.5kWh

25万日元

15km

25kg

2.5kWh

7.5万日元

30km

25kg

5kWh

10万日元

(注):重视输出密度型蓄电池作为下一代 HEV 和PHEV用蓄电池,重视能量密度型蓄电池为EV 用蓄电池。下一代的 HEV

和 PHEV与目前EV相比,需要用较少的电池量而达到同引擎驱动同等左右的电动机驱动力,也就是高输出(power)的电池。只用电池长途行驶的EV ,需要装载很大功率的电池(能源)。

重视能量密度型蓄电池

条 款

能量密度

输出密度

成本(大约)

2008年度末

100Wh/kg

400W/kg

2010年阶段

100Wh/kg

1000W/kg

2015年阶段

150Wh/kg

1200W/kg

2020年阶段

250Wh/kg

1500W/kg

2030年阶段

500Wh/kg

1000W/kg

2030年以后

700Wh/kg

1000W/kg

20万日元/kWh

10万日元/kWh

3万日元/kWh

2万日元/kWh

1万日元/kWh

5,000日元/kWh

搭载重视能量密度型蓄电池的 EV 的行驶距离

行车距离

装载重量

电池容量

电池成本

80km

80kg

8kWh

160万日元

80km

80kg

8kWh

80万日元

120km

80kg

12kWh

36万日元

200km

80kg

20kWh

40万日元

480km

80kg

40kWh

40万日元

670km

80kg

56kWh

28万日元

课题的主要技术要素

条 款

蓄电池的概要

2008年度末

2010年阶段

2015年阶段

先进 LIB

2020年阶段

革新 LIB

2030年阶段

2030年以后

锂离子 可充电电池(LIB)

现行(尖晶石Mn系等

革新的蓄电池

(需要突破)

LIB 正极

→高容量化(氧化物固溶体系等)

→高电位化(氟化olivine系等)

金属-空气电池

全固体电池,

多值阳离子电池,等

现行(LiPF6/EC混合溶媒系等)

LIB 电解液 →耐电压性·难燃烧性(有机系)

→耐高电压性(离子液体系等) 现行(碳系)

LIB 负极 →大容量化(碳系)

→大容量化(Li合金系等)

最优化新电池材料组合/

寿命预测的高精度化/

电池化技术

急速充电对应/

降低表面抵抗/

提高低温等的适应环境性/

确保安全性/低成本化,等

资料:NEDO 技术开发机构\"下一代汽车用蓄电池技术开发线路图 2008(2009年6月)\"

(注):

1、NEDO (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是产业技术和能源·环境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在日本推广普及的最大规模的研究开发实施机关(独立行政法人)。

2、NEDO,规划2008制定的理由是,适当地推进技术开发,共享开发技术方案,而且按照规划有效率的进行实施。 在规划2008中,明确了有关蓄电池技术开发方面应该重视的技术课题,指明了NEDO 的技术开发的方向性。

3、规划2008 的开发目标是,采用了经济产业省2006年8月发表的\"对下一代汽车用电池未来的建议\",不过,追加了在2020年和2030年的目标值,明确化了开发阶段。同时,在各个时间段的 PHEV 和 EV ,由于表示EV 行车距离,电池重量,电池容量,电池成本各性能需要设定,规定了电池开发性能和成本。

4、但是譬如说,提高含有车身轻量化和电动机驱动系的效率,由于车身设计的大幅变更,电池装载重量的变化等 (road

map 2008 出示的 EV 的行车距离的例子,装载电池重量固定为80kg),没有考虑今后可能会发生的对汽车方面的技术开发的影响 (由于road map2008 ,是作为蓄电池技术开发的指南为目的)。

5、以搭载蓄电池的PHEV为例,到2015年 EV 行车距离为15km,到2020年EV 行车距离为30km,电池利用率为60% 的状态下算出的结果(注7)。

6、例如EV里程,是在电池装载重量为80kg,电池利用率为100% 的状态下算出的结果。同样,到2020年EV行车必要电极/电解质表面的精确的控制等

的功率量为10km/kWh,2030年时候以后为 12km/kWh 而得出的结果。

7、电池利用率决定了电池的运用方法,现有的HEV是以SOC (Stage of charge:对电池容量在充电时的电量的比率) 50%为中心、维持±15~20% 的SOC来利用电池。开始行车时,以 EV 行驶的 PHEV ,为了提高行车距离,从SOC 90%的状态开始运用电池,假设SOC在 50~30%以下进行混合动力行驶。由于EV要增加在充满电的情况下的行驶距离,所以希望SOC 100~0% 的电池可以采用。

8、以SOC 100~0% 运用的 EV 用电池是,(1)在高 SOC (充满电)状态下,需要控制劣化性能和高输入特性。(2) 提高电池在30%SOC阶段左右的低的输出特性, (3) 需要提高SOC的耐久性等,有关电极和电解质需要从材料上根本解决。

9、由于需要了解电化学方法反应机理,物理转移本质及热稳定性,分解机理的明确,电极表面分析等技术,就要长期加强这方面技术的基础和基本研究。

EV用 Li 离子电池的使用例

条 款

Lithium

Energy

Japan

Automotive

Energy

Supply

资料:NEDO \"下一代汽车用蓄电池技术开发规划图 2008(2009年6月)\"

(注):

1、电压(V)和有容量(Ah)的乘积就是能量或者是功率量(Wh)。以电池重量除功率量就是重量能量密度(Wh/kg),以电池体积除的话将就是体积能量密度(Wh/L)。比如,规划图 2008 对于 HEV 及 PHEV 用电池的输出密度,即是以电池重量或体积除输出(W)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输出功率,就是瞬间可以输出的功率,是电压(V)和电流(A)的积。

EV模块 315/225/36

14.4V

21Ah

3.5kg

86Wh/kg

型号尺寸

LEV50-4

模块

长度/宽度/高度(mm)

175/194/116

电压

14.8V

容量

50Ah

质量

7.5kg

能量密度

100Wh/kg 2、Lithium Energy Japan公司是GSyuasa(出资51%)、三菱商事(34%)和三菱汽车(15%)在2007年12月设立了的大型

Li 离子电池的开发、制造、销售公司。

3、Automotive Energy Supply公司是,日产汽车(出资51%) 、NEC (42%)和 NEC Tokin (7%),在2007年4月设立的汽车用 Li 离子电池的开发、制造、销售公司。

日本新能源汽车(EV、HEV、PHEV)乘用车的保有量增加迅速,自2010年35万台到2050年3200万台,其占总乘用车比率从0.8%增加到82%。其中销量从2010年21万台到2050年244万台,销量增长率从4.27%增加到54.4%,其中2010年到2030年大幅增长,之后基本维持稳定发展。

五、小结

为了有效推动下一代汽车发展,日本主要注重电池性能各方面发展研究,并且政府根据技术发展和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近年发展规划图。目前众多厂家基本依据既定的规划发展下一代汽车,其中以NEDO公司发展作为该领域的领头羊,其各方面都正在进行有条不紊的发展。

附表、主要汽车厂家新能源车开发计划

未来全球新能源车规划

序号

RWD用

Two-mode

FWD用

Two-mode

1 GM

Mild HEV

Chevrolet

Silverado

GMC Sierra

2009年

销售

销售

2010年

销售

2011年

销售

2012年

2013年

搭载车型未发表

下一代型

(BAS+)

Chevrolet Volt

PHEV

FWD用

Two-mode 基础

Ford

HEV

Fusion/Mercury

Milan

下一代 HEV

2 Ford

PHEV Ford Escape

Transit

EV Connect Van

BEV Focus

3 Volvo PHEV Diesel PHEV

Dodge Ram

4 Chrysler HEV

全新车型

销售

開始生産

销售

销售

销售

销售

销售

销售

销售

2012~14年有

2~3款车销售 EV ENVI #1 (BEV)

2009年

2010年

销售

2011年

销售

2012年 2013年

ENVI #2 City EV

PHEV ENVI #3~#6

S400

BlueHybrid

HEV

5 Daimler

ML450

BlueHybrid

2012~14年に、

3~4款车销售

销售

美国销售

销售

M-Benz E-Class

Smart EV

EV

限定生産 批量销售

M-Benz 品牌车

7 Series

ActiveHybrid

销售

少量生産

HEV

6 BMW

X6

ActiveHybrid

EV

VW

group

HEV

7

Megacity

vehicle

VW Touareg

Porsche

Cayenne S

Porsche

Panamera

Audi Q5

PHEV

EV

EV

Audi A1

Sportback

NSF 为平台車

三菱 i-MiEV 共平台

Peugeot 3008

HEV

Citroen DS5

PHEV

销售

销售

销售

销售

销售

销售

销售

批量销售

限定生産

销售

销售

销售

销售

销售

销售

销售

2012年前後上市

8 PSA

柴油发动机车型

Kangoo 载货车

Fluence

9 Renault EV

City car

Urban vehicle

全部车型扩大应用

10 現代汽车 HEV

Hyundai LPI

Avante

2012年~

销售 現代汽车

Kia LPI Fort

2009年

销售

2010年 2011年

韓国销售

2012年 2013年

PHEV

Hyundai Sonata

Blue-Will

Concept

Lexus RX450h

新型 Prius

HEV

Lexus HS250h

SAI

Auris

Vitz 级别 HEV

PHEV

EV

Prius 平台

PHEV

近距離公交型

EV

Insight

CR-Z

Fit

次期型 Civic

中?大型車

FR 乗用車

HEV FF 中?小型車

商用車 Cabstar

Leaf

EV

(追加其他两个车种)

商用車等

Premacy

销售

日美欧

限定销售

销售

销售

销售

销售

销售

美国销售

英国生産

销售

销售

销售

欧州销售

美国销售

開始量産

美国销售

11 丰田

销售

销售

12 本田 HEV

2011年以后销售

销售

世界規模

量産

13 日産 日美欧销售

中国销售 (2011年)

同类车扩充

14 马自达 HEV Hydrogen RE HEV

HEV (汽油車)

i-MiEV

15 三菱

EV

PHEV

EV

HEV

销售

i-MiEV 派生車

1000cc 级别的 EV

SUV 车型开发

Plug-in Stella

下一代 EV

在现有平台 HEV

销售

2010年初销售

出口香港?欧州

销售

销售

销售

销售

销售

16 富士重工

根据各公司发表资料整理。

更多推荐

汽车,电池,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