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款悍马-比亚迪秦pro纯电动价格


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10年起亚狮跑值多少钱)

封面

COVER

22

COVER

封面

新能源汽车城

谁是一哥

2021年,不仅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混战,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追逐。

文 AO记者 张静

23

封面

COVER

过去一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有两个可喜变全国第一。

化:一是新能源汽车个人消费比例大幅提升至70%

2020年,上海已建成充电桩超过37万个车桩比

而两年前这一比例仅为20%二是非限购城市购买新1.1:1加氢站9座,为持续扩大新能源汽车应用规

能源汽车比重达到60%这些市场驱动因素足以说明模提供有力支撑。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上海全面支持

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密不可分

与此同时中国各大城市对于落子新能源车项目

225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

的进程进入新一轮提速阶段,围绕“新能源汽车第一上,还最新出台《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城”之争的故事也将由此展开实施计划2021-2025(以下简称《计划》

中国比较知名的“汽车之城”有长春、上海、出了到2025年上海市要实现本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

汉、重庆、广州、十堰、保定等,“新能源之都”又有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500亿元、新能

谁呢?对于那些想要迅速重新定位、积极转型的城市源汽车占全市汽车制造业产值35%以上的目标。

来说,如果能为自己赢得“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席

120万辆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究竟是一个什么概

位,不仅能成为车企大股东,还能迅速拉动汽车产业念?参考市场研究机构IDC去年12月发布的预测,

链和周边配套产业乃至当地整个制造业的协同发展,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42万辆,按此

从而促进城市就业与经济增长。推算,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届时将至少占到全国新能

在此背景下一场关于“新能源汽车第一城”源汽车总产量两成,相比2020年的比例又有提升

争夺战便在诸多城市间或明或暗地打响了发展新能

见,上海是直奔“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名头而去。

源汽车被写入多个省市发展规

划中各种扶持政策和资金也毫

不手软地砸向这一产业,抢人、

抢地、抢企业抢技术、抢风头

后,

的局面让人眼花缭乱。

车,这对全国汽车产业布局和市场格局来说都是标示性

的事件。

上海:最激进的实力派

2020年,上

264.68辆,10.5%

汽车保有量上,上海共拥有415.8

万辆汽车,意味着平均每两个家

庭人就有一辆汽车。

2020年,

23.86辆,

190%,产值达到663.64亿元,

同比增长170%。其中,上海新

增推广新能源汽车12.1万辆,

同比增长92%,累计推广新能

源汽车42.4万辆,总规模位居

24

特斯上海拉超级工厂项目一期第二阶段A阶段已于2021年3月9日竣工。

COVER

封面

按照规划,2025年,在上海个人新增购置车带”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生态:沿“外环”布局形

辆中纯电动汽车占比要超过50%公交汽车、巡游成研发生产、车辆运营、设施配套、检测认证等全

出租车、党政机关公务车辆、中心城区载货汽车、产业链;提升技术、产品、应用、环境等“四创”自主

政用车全面使用新能源汽车;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务车能力;持续扩大嘉定、青浦、金山、临港新片区、

辆、环卫车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80%网约出租车东、宝山等“六带”规模。

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50%重型载货车辆、工程车辆此外上海对智能驾驶领域的大力投入也为当地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明显提升;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总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侧面助力。上海已累计

量突破1万辆。开放测试道路达560公里,现已形成嘉定、临港、

一旦这些目标全部实现,意味着五年之后新能源金桥四地联动发展格局,并向22家企业152辆车

汽车数量在上海会全面超越燃油车,这对全国汽车产颁发了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资质证书,企业数量和牌

业布局和市场格局来说都是标示性的事件。照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为顺利实现这些宏伟目标,上海将全力开展燃料

电池汽车示范应用,2023年,要实现“百站、千亿、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的正式公布,又从政策层面

万辆”的总体目标:规划加氢站近100座,2023年建添了一把火。集聚效应开始显现,越来越多的新能

成超30座、2025年建成超70座;产出规模约1000亿源车企总部进驻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大众MEB

元;推广整车近1万辆。工厂等一大批重磅项目纷纷亮相,上汽集团新能源

与此同时,上海还计划建“一环、四创、汽车也开始发力,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占

25

20202新一轮《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

封面

COVER

比将超过30%

示:2020年,上汽

车销560辆,

15年保持国内第一,其中新能

源汽车销量32万辆,同比增长

77.8%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

场销量冠军。2021年前两个月

上汽集团新能源车销量达到8.8

万辆,同比增长596.8%继续保

持国内新能源车销量第一,占比

也已从去年的5.7%提升至目前

12.5%4时间,按目

前进度推算,其新能源汽车占

比超30%的目标有望实现。

而依托现有车企赋能仅是

企业之多、规模之巨、产品之丰富、产销量之庞大、保有

一部分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

量比例之高,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不仅在国内首屈一

和产品供给体系、加大智能汽

指,即便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占鳌头。

车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推动车

用氢气供应体系有序建设则是

上海未来将要做的重点工作。

随着下游华域、捷氢、重塑等关键零部件企业产业

全球多项第一:截至20209深圳新能源汽车注

化能力的不断提升不难看出,布局一批零部件“独

册登记量44.28万辆,位居全国第一;深圳新能源汽车

角兽”企业、打造多层次产业集群、推动行业和区域

占全市机动车总保有量的12.6%位居全国第一;深圳

合作开放,才是这座特大型城市塑造新能源产业生

连续6年新能源电动物流车保有量位居全球第一;

态的最终目的。

圳运营纯电动巡游车数量位居全球第一。

其中深圳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的一个重点领域

深圳:老牌劲旅后劲仍猛

是新能源物流车。物流行业作为深圳一个非常重要的

从生产制造到推广应用,可以说,中国人对于新

产业板块,年产值近3000亿元,GDP占比10%左右

能源汽车的所有“梦想”都是从深圳开始实现的。

目前所营运的物流车辆大约有15万辆,这个数据在国

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空气质量状

内范围来看都是绝对第一的。

况显示,深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

在深圳,就不得不提到四家赫赫有名的新能源

市中排名第6在省会级城市中排名第3同时也是唯

汽车企业,他们分别是比亚迪、开沃恒驰、宝能。

一一个进入前20榜单的一线城市。而在“深圳蓝”

先,深圳坐拥完全自主的新能源汽车王牌企业比亚

为广大市民引以为傲的标签背后实则与当地新能源

迪,其不仅电池技术全球领先,家用车、大巴车、云轨

汽车的应用推广功不可没。

等系列产品也畅销全球。

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上,深圳拥有领跑全国乃至

此外开沃新能源汽车产品也已涵盖公交、

26

COVER

封面

游、通勤、专用车、乘用车等;宝能计划投资440亿元

打造新能源汽车;恒大集团斥资450亿元打造的新能在中国,如果有一个城市能够成功展现“小人

源汽车品牌恒驰,目前已进入量产阶段,未来五年产

销规划100万辆。

除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玩家比亚迪外以深

圳为大本营的华为也已公开表示要聚焦ICT信息通

信技术为新能源汽车赋能,虽然表态不造整车,

华为致力于成为汽车界的“安卓”也说不定。

企业之多、规模之巨、产品之丰富、产销量之

庞大、保有量比例之高,总体来看,深圳新能源汽

车产业发展不仅在国内首屈一指,即便在世界范围

内也是独占鳌头,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新能源汽车领

跑者。

而深圳之所以能够持续领跑,与其早期靠政策

推动、长期靠市场推动相关,可以说,深圳真正做到了

从市场需求出发提供精准的政策支持。未来,深圳还

将给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多少惊喜?时间会告诉之城”头衔,其底气不仅来自于安徽省完整的汽车产

我们答案。

合肥:满屏写着逆袭二字

物”升级打怪、满血逆袭的故事,那一定是合肥。

“铁路盲肠”到米字形高铁枢纽,“离发达

地区最近的欠发达省会”到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

市……过去十年,合肥一直在省会城市排行榜上扮演

“搅局者”的角色,经济总量先后赶超太原、南昌、

昆明、石家庄、长春、福州、哈尔滨、西安,成功跻身于

中国省会城市前十强。

时至今日合肥又被冠以很多新的名头,如中国

IC之都、中国光伏第一城等。而与美国的奥斯汀

特兰丹佛等技术型内陆城市一样,中国的内陆城市

如合肥也有机会成为世界的创新中心。2017年,合肥

紧随上海之后成为我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

让武汉、成都等省会城市嫉妒不已。

不仅如此,2020年合肥还被称冠以“最强风投

业链布局,更因给李斌“雪中送炭”70亿元,下子

27

封面

COVER

让蔚来成为资本的宠儿而声名大噪,而大手笔引进蔚合肥也在不断营造更优的营商环境。从去年7月起,

来中国总部,也将为合肥带来近十倍的回报率。合肥正式启动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由市领导亲自担

借力打力合肥乘胜追击高调提出“建设全国新任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链长,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

能源汽车之都”的口号20201119合肥市政强链、补链、延链。

府印发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随后合肥又相继出台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

展的实施意见》将采取14项举措加快推进合肥市新发展的政策措施,比如从20211月起,合肥公共领

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域新增或更新用车要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以及允

规模超过千亿元、整车产能达到100万辆,并成为全许新能源汽车非高峰时段使用公交专用道等。

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过去一年,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上,快马加鞭

实际上,早在2019年,合肥就已入选成为工信部的合肥取得了不少成果:合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完

评定的“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试点城市”这意味着成率全国第一;合肥新能源公交车占比全国第一;

未来几年国家会在金融、土地、人才改革创新等方肥拥有全球第一条纯电动公交线路;合肥是全国第

面向合肥倾斜,无疑会对合肥的城市发展起到重要的一个实现电动轿车大批量外销的城市。

推动作用。而新能源汽车产业又在“中国制造”中占截至目前,合肥已集聚蔚来、威马、江淮、安凯、

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合肥大力发展新能源项大众、长安奇瑞、国轩高科、华霆动力、巨一动力等

目也在情理之中一大批龙头企业及上下游企业120余家,相继实施了

除未来五年以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叫板

上海外,“拉拢”明星车企方

面,合肥也毫不手软。去年9

合肥市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有限

公司拿出10亿元,领投威马汽

D轮融资;同月安徽省人民

政府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在合

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吉利集

团也开始入驻合肥;11特斯

拉汽车销售服务合肥有限公

司注册成立。

尤其是202012大众

汽车(安徽)有限公司在合肥揭

牌,由其研发的首款纯电动车

计划于2023年投产这意味着

合肥将再填一处新能源汽车研

发中心、智能制造基地。2021

1合肥还参与了零跑B1轮融

投资20亿元。

除发力新能源汽车制造外

28

50多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重大项目总投资额超500亿

合肥不仅高调提出“建设全国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口号,

还因给李斌雪中送炭了70亿元声名大噪,而大手笔引进蔚

来中国总部,也将为合肥带来近十倍的回报率。

COVER

封面

互相平行却又呈现出天壤之别

的高墙,这对于所有新能源车企

来说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也预

示着当地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

既是天堂也是炼狱,时刻考验着

资本市场的耐力与信心。

20196发改委等三

部门联合发布《推动重点消费品

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

施方案2019-2020提到

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

行限购以来,已相继有广州、

圳、贵阳等地,或完成了相应的

元,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布局居全国前列。

或许有人认为合肥是中国“新能源之都”最有

力的竞争者但也有人认为合肥的优势并没大到其他

城市追不上的程度。那么,拥有人工智能产业新能

源汽车产业光伏产业聚群的合肥,能否拿下“新能

源汽车第一城”的美誉?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限购取消,或增加新能源号牌指标数量,唯有北京迟

迟未见动作。

虽然北京目前的政策只是“限指标”而非限购,

每年6万个指标显然不足以满足新能源汽车这一庞大

的市场需求。在摇号难度堪称“地狱级别”的北京

想购买一辆新能源汽车,2019年进入摇号池的消费

者为例,至少需要等待八年的时间才能够轮到自己。

“刺激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量需要相关政府部门

有机结合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打出政策组合拳。

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曾对此表示,北京地

区应该从拉动内需、释放刚需的角度,进一步对新能

源汽车的限制予以“松绑”以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

的稳增长,而不是抑制消费者的需求。

实际上,北京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非常重要的产

业聚集地之一,汇集了宁德时代、北汽新能源、戴姆

勒、浮能、宝马等头部企业。其中北汽新能源更是

连续七年位列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一,销量一路从

2015年的2万辆增长到2019年的15万辆。

2017年时北汽新能源更是以10.32万辆的销量,

大举拿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23%的份额。20189

作为当时国内第一家产销超过10万辆的新能源车

企,北汽新能源顺利借壳上市“北汽蓝谷”成为A

股第一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

29

北京:“行”且珍惜

据公安部统计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为2.81

亿辆,超过此前美国创下的2.78亿辆世界纪录,但由

于近两年美国汽车保有量也有所增加,因此,2020

我国与美国汽车保有量基本持平。北京是我国第一个

汽车保有量超过600万辆的城市。

据北京市交管局统计截至2020年年底,北京市

机动车保有量为657万辆,2019年增加20.5万辆,

上升3.22%位居全国第一。在此大盘下2020年北京

新能源汽车销量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

与上海相同的是,北京同样以销售纯电动乘用车

为主,其中特斯拉Model 3车型最为畅销,北汽EU

系列和比亚迪秦EV也较为抢手插电式混合动力销

冠则是理想ONE

而与上海、广州等地不同的是,北京新能源车牌

“轮候制度”逐渐在行业发展中筑起了一道道看似

封面

COVER

北汽集团原董事长徐和谊断言中国自主品牌汽州工业经济总量约占广西总量的1/4其中汽车产业

车除了搞电动车别无出路,北汽也因此成为力主全面作为柳州第一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的

转产电动车的大型汽车集团。除了在新能源汽车销量

50%更因聚集一汽、东风、上汽、重汽四大汽车集团

和资本市场上走出先发优势北京还将重点放在了增整车生产基地而闻名全国。

强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单体及电池系统、驱动电机及

除此之外柳州还是国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能力上。国家汽车精准部件生产基地、全国七大汽车产业示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北汽新能源产销从2020

范基地之一、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据不完全

年开始断崖式下滑全年累计销量只有2.59万辆,统计柳州全市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超过

比下降82.79%进入2021年以来,北汽新能源的境况

155家、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集聚超过680家,已有

依然十分糟糕,1月销量1072辆,同比下滑46.56%2

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零部件企业争相在柳州设立

月销量也仅有1012辆。这个曾经的行业排头兵,如今

生产基地。

已跌落至十名开外。在对购买的严格限制和产销大幅柳州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既是中国内

下滑的双重打击下北京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由陆通向东盟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阳光灿烂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了保持当地传统工业的强

势地位以及推广新能源汽车的需要早在2017年,

柳州:豪横的生态布局及政策力度

州便出台《柳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及基础设施

作为广西第一大工业城市和最大工业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柳州市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

展的若干意见》对当地新能源

汽车产业发展及生态建设进行

柳州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专用停

整体规划布局。

近几年,柳州大力发展新

车位建设、新能源共享汽车推广这四个方面上做足了功

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销量

夫,相比其他城市,柳州政策支持更为灵活。

不断攀升2020年,柳州新增新

能源汽车31918辆,汽车电动化

率达9.5%电动汽车出行率达

30%截至2020年,柳州累计上

牌新能源汽车8.29万辆。

众所周知,柳州汽车保有量

不足北京的1/10但就是在这样

一个城市日常通勤电动出行率

已经超过了20%如此高的数据

竟然发生在一个对燃油车并不

限行限购的城市中让许多一线

城市不禁汗颜。

那么,柳州新能源汽车产

业发展模式究竟好在哪里?总体

30

COVER

封面

来看柳州主要是在新能源汽车

推广应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专用停车位建设和新能源共享

汽车推广这四个方面上做足了

功夫,相比其他城市柳州更注

重新能源汽车应用服务生态环

境的配套协调。

现如今柳州充电设施布局

和应用生态环境已经走在了全

国前列,在柳州最大的感受就

是停车充电都很方便,用手机

APP搜索,就可以随处找到专用

停车位和充电设施,可见当地新

能源汽车整体配套服务的便利性与优越性。走在柳州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色彩绚丽、外形

在柳州,除了马路上的新能源汽车停车位,小巧的宝骏新能源车,其走红原因就来源于精准的

在一些机构内部、企业商圈等公共区域也设立了专定位。似于国内其他三、四线城市柳州同样拥有短

用停车位。截至2020年,柳州共建设运营公共充电

桩站点608国标充电枪7346帮助个人用户建使用成本高等痛点,上汽通用五菱推出了宝骏E100/

11136个专用充电插座,并将实施规划专用停车位

15367

不仅如此,柳州还大力发展新能源公共交通事就可以停放两辆宝骏E100/E200,而且树池之间、人行

业,当地出租车、公交车、网约车、物流车、环卫园林

作业车等都已向电动化倾斜。截至2020年,柳州新能

源出租车920辆,新能源网约车1450辆。如此,宝骏E100/E200成为行业内率先实现智能泊车

相对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限功能交付用户使用的车型。

购限行柳州在新能源汽车使用上的政策更为灵活,先通过打开电动车低端市场,将其新能源汽车

特别是其创新实施的“政企三级联动工作机制”保有量进行提高,再通过降低充电桩的建设成本和

分发挥了政府与企业的优势积极带动全社会资本投使用成本,来解决用户的续航与充电焦虑,从而打造

入和引导全市新能源汽车消费逐渐探索出了符合当新能源汽车应用良性生态。看来,只有搞清楚人民需

地特色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的要什么而不是政府需要什么,才是发展新能源汽车

新模式。城市的根本。

例如,上汽通用五菱作为当地龙头企业主要负责

提供产品和技术支持早在车型研发之初,就与地方

政府进行紧密合作,并结合城市特点以及在充分发挥

新能源汽车优势的情况下进行车型研发,政府则对其

提供政策及公共资源扶持。

31

距出行的特点,所以考虑到饱受道路拥堵、停车难、

E200车型。

由于车身尺寸十分小巧一般情况下的标准车位

道、花坛边等传统汽车无法停放的地方宝骏E100/

E200也可以做到轻松停放且不影响正常交通,正因

二线梯队百花齐放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有335座城

市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贡献了力量,在这335座城市

排名前23名的城市占2020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

封面

COVER

总销量的六成,剩余的321座城市只占了四成的市场别在安徽合肥、江苏常州、浙江温州、浙江嘉兴、

份额。

江金华、广东肇庆设厂这些城市也均已发展成为

而在排名前23名的城市中对于新能源汽车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重镇。

量中起着居功至伟作用的依然是限牌城市销量前6还有一些城市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工业基础亦

名全部被限牌城市霸占即上海、北京、深圳、天津、或是历史底蕴都要更弱一些,但近几年也突然备受

广州、杭州,仅这六座限牌城市卖出的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车企的青睐,比如珠海。随着“格力造车”的失

就已占全国销量的30%以上。从中可以发现,虽然各败,珠海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中已渐渐落入下风,

地限行限牌政策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未来能否追上其他城市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是上述这六个城市均是在燃油车限牌、新能源车不但近期这座城市似乎又燃起了新的希望。

限牌的情况下极大刺激和促进了当地新能源车的市就在珠海与FF合作事宜闹得沸沸扬扬之际,

场发展。传出吉利也有意参与FF新一轮融资的消息。如果吉

其实,相较于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还有很多利与FF联手属实,那么,珠海此时介入将是一次高明

二、三线城市也频繁出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中的投资行为其将成为继上海引入特斯拉、合肥引入

例如,武汉就是最早喊出“新能源汽车之都”口号的蔚来之后又一个地方政府投资新能源的典范。

城市作为国内传统汽车工业重镇,武汉拥有东风及实际上,珠海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由来已久,

一大批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其想成为“新能源汽车第因缺乏龙头企业带领,导致其逐渐被上海、北京、

一城”的构想并不意外。

肥等城市拉开距离。而引进FF项目无疑会让珠海迅

包括襄阳、西安、重庆等

城市在内,也都曾宣布要打造

“新能源之都”的计划,只是

后来随着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发

各大城市对于“新能源之都”的追逐,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

力争抢这一机会窗口,武汉及

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否则这个好听的名头就会变成烫手的山

其周边城市被逐渐淹没在更为

芋,“第一城”可能会变成“第一剩”

强劲的对手之中。

眼下我国新能源车消费

潜力地区多集中在广东、山东、

北京及长三角一带。据中商产

业研究院统计仅在长三角集群

30个城市中就有超过14

城市已经拿到或规划有新能源

汽车项目,涉及新能源汽车项目

超过20累计计划产能超过

300万辆,累计划投资

1000亿元。

与此同时,来、

想、威马、哪吒、零跑、小鹏分

32

COVER

封面

速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热点。截至2020年,我国累计新能源汽车规划产能约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拉力赛中

逐渐形成了一些成功的标签城市比如定位电子电器陕西省。其中引进项目最多的是江苏省多达19

中心的东莞、定位电子商务之都的杭州、努力塑造“中然而,出现问题最多的也江苏省。

国数谷”的贵阳、积极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的西安近日据江苏省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切实加强汽

被誉为海洋科研高地的青岛等。那么,谁能抢到“新车产业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和风险防控的通知》以下

能源汽车第一城”的金字招牌呢?我们拭目以待。 简称《通知》显示,2016年~2020年,江苏省汽车整

2660万辆,产能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广东省江苏省

车产能利用率由78%下降至33.03%衰减近半,且低

于全国平均水平约20个百分点,已严重偏离产能利用

合理区间。据兴业证券分析苹果产业链造就了消费电子的

项目建设进度严重滞后、过剩风险等字眼多次“黄金十年”而电动车市场的远期规模将达到智能

出现在《通知》进一步凸显了当地汽车产能过剩手机市场的两倍,2030年,预估全球市场规模约为

的严峻形势。众所周知,江苏省多个新能源整车项目

发展得都不太顺利,比如赛麟、拜腾、博郡等,导致产也必将催生出更多的汽车城与明星车企。

能放空情况比较严重。因此,面对新能源汽车集群效应,没有哪座城市

认,会不动心。可据乘联会2020年我国乘用车产能问

口上,很多城市都在积极布局,但近两年,我们题分析》报告显示,我国乘用车总体产能利用率已从

也接连看到许多造车新势力停摆、陷落、彻底消

逝,而与其深度绑定的地方政府更是惨遭连累,低于20%产能利用率的企业数量更是占到了30%

上演了一幕幕地方政府过度依赖新能源红利的悲国汽车产能正处于严重过剩区间,僵尸企业仍在大量

喜剧。占据社会资源。

产能过剩的事实,时刻提醒着各大城市对于“新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特别启动了对国内新

能源之都”的追逐,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因地制宜能源汽车产能的首次摸底,并宣布将全面清点五年

量力而行绝不能违背产业发展规律而急功冒进,内的投资项目。可见,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问题已

则,“新能源汽车城”这个好听的名头就会变成烫手成为悬在各地方政府以及相关企业头上的“达摩克

的山芋“第一城”可能会变成“第一剩”利斯之剑”。

33

“第一城”还是“第一剩”

5.4万亿元,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赤金十年”

2017年的66.55%降低到了2020年的48.45%其中

沃尔沃xc90 官方报价-2021海马汽车最新消息传闻


更多推荐

2020纯电动汽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