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320发动机怎么样-日产逍客最低配落地价
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大众凌渡高清图片)
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现状及
发展综述
摘要:近年来人们是水平的提高,对汽车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多。随着全球环
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和传统燃料资源的枯竭,电动汽车正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出
行的一种新方式,其主要的动力来源是电池。而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功率密度、
较高的能量密度、寿命长、循环性能好等特点,逐渐成为电动汽车主要的能量储
存装置。目前,大力推动锂电池、电化学储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重要技术
和基础装备的发展,逐步降低对石化能源的依赖,探索出一条可持续能源安全路
径是全球诸多国家的重要战略方向。本文就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现状
展开探讨。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
引言
作为新能源汽车主导的电动汽车具有污染低,效率高,噪音低,不依赖汽油,
结构相比传统内燃机汽车更简单等优点。电池是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核心部件。锂
离子动力电池以其工作电压高、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性、
无污染、外形多样等优势,成为了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主流之选,但在续航里
程、充电时间、安全性等方面仍存在问题。
1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放电:FePO+xLi+xe→xLiPO+(1-x)LiPO。
444
+-
充电时,带正电荷的锂离子从正极磷酸铁锂上出发,穿过隔膜到达负极的层
状石墨上,并被储存在那里。这样,电池就完成了充电。当电池放电时,也就是
当能量以电能的形式从电池中释放出来时,锂离子通过电解液,从负极出发,穿
过隔膜返回到正极。电机会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让汽车行驶。
2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性能
锂离子动力电池使用时优势较多,具有安全、可靠及兼顾充电效率等方面的
性能。电池在充电期间,通常采用两段式的充电方法,第一阶段采用恒流限压方
式,第二阶段采用恒压限流方式。锂离子电池在使用期间和使用前期的电压比较
稳定,电力的消耗比较缓慢,但是在后期使用时,电压会出现快速下降。所以在
后期使用时,必须对电池进行有效控制,防止电池迅速放电而破坏的电池内部结
构,从而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锂离子动力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可以对电池组进行
大流量的充电,等到电压达到一定的限压后,便在后期使用恒压充电方式,这种
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充电的时间,同时也可确保充电的安全性。锂离子电池在充电
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电池的整体性能,所以充电时如果电流较
度较低;钴酸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较高,但安全性和成本较差;三元锂电池在能量
密度和循环寿命方面表现较好,但成本较高。综合安全、成本、使用寿命等因素,
当前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类型主要为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两种,两者基本上
占据了纯电动汽车市场动力电池的主要份额。
3.2快速充电技术
为了满足用户对快速充电的需求,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需要具备
快速充电技术。目前,国内外正在研发和推广的充电技术包括直流快速充电
(DCFC)、交流快速充电(ACFC)以及无线充电等。DCFC是当前应用最广泛、效
率最高的充电方式之一。它采用直流电源将电能直接输送到动力电池中,大大缩
短了充电时间。与传统的交流充电方式相比,直流快速充电技术能够将充电时间
缩短至几十分钟甚至更短,为用户提供了更便捷的充电体验。另一种快速充电技
术是ACFC。与直流快速充电不同,ACFC技术利用交流电源将电能输送到动力电
池中。它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具备一定的优势,例如在停车场等公共场所设置交流
充电桩,可以为多个车辆提供同时充电的服务,提高充电效率。除了直流快速充
电和交流快速充电技术,无线充电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无线充电技术通过
电磁感应或者电磁辐射将电能传输到汽车的动力电池中,免去了插拔充电线的繁
琐步骤。用户只需将电动车停放在支持无线充电的区域,即可实现自动充电。这
种技术的便捷性和无需人工干预的特点,使得无线充电技术在特定场景下具备广
阔的应用前景。
3.3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路线
混合动力汽车分为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H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PHEV),为了便于分析,本文将增程式汽车(REEV)也一并归类为混合动力汽
车。三种类型的动力电池路线分别为:HEV采用的主要是镍氢电池或锰酸锂电池;
PHEV和REEV采用的主要是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可以看出,PHEV和REEV
的动力电池与纯电动汽车类似,而HEV的动力电池采用的是镍氢电池。产生上述
镍氢电池的成本也远低于锂电池,因此以丰田为代表的主机厂采用了镍氢电池作
为HEV车型的动力电池。
3.4纯电动汽车锂电池的维护与保养策略
针对电动汽车电池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有效的维护和保养可以提高电池的使
用寿命和安全性。比如:定期对电池进行日常检查,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正确掌握充电时间,避免充电时间控制不当影响电池性能(一般情况下,保持电
池的放电深度维持在50%~80%,可获得最好的充电效果);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
尽量避免在驾驶过程中紧急加速或者减速,而且在凹凸不平的路面驾驶汽车时,
尽量保持慢速匀速,以免造成电池的挤压变形,从而对电池的物理性能造成不可
逆的损坏;尽量避免阳光暴晒及深度馈电发生;保护好汽车充电器等。
结语
新能源汽车的运行,电池为主要动力源,所以对动力电池系统应用技术进行
不断改善是重中之重。要不断引入各种新型环保的电池制作材料,不断优化电池
制作技术,提高电池的使用安全性,才能保证电池的使用效率,更能促进新能源
汽车的稳定持续发展。
结语
[1]张志华,高亚平.电动汽车储能装置及其关键技术综述[J].汽车工
程,2020(6):1-8.
[2]于保军,于文函,孙伦杰,等.“十三五”我国纯电动汽车战略规划分析[J].
汽车工业研究,2021(2):40-48.
[3]潘公宇,薛磊.不同荷电状态下锂电池的热失控实验研究[J].电源技
术,2022,46(10):1132-1135.
[4] 庞莹,王婷婷 . 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研究进展 [J]. 环境技
术 , 2022, 40(6):23-27.
东风日产奇骏2022款-别克gl8有四驱车型吗
更多推荐
2020纯电动汽车排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