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7日发(作者:4s店一汽奔腾)
英大证券研究所-研究报告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报告日期:2022年1月14日新能源汽车行业专题报告之三——新能源汽车销量继续创新高,渗透率持续提升行业指数走势行业逻辑:?国内车市向新能源化转型的步伐提速。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1年中国汽车总销量为2627.5万辆,同比增长3.8%;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52.1万辆,同比增长1.59倍。新能源车已经实现对燃油车市场的替代效应,并拉动车市加速向新能源化转型的步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比将达到20%,我们预计相对乐观,预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到550万辆,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比将远超规划中预测的20%达到30%,汽车年销量3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超过900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2021年1-12月国内新能源车累计渗透率达到13.4%,其中12月份渗透率达到18.6%,已经接近规划目标,相对2020年5.4%的渗透率提升明显,新能源汽车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在预期内。《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表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研究员:刘杰执业编号:S1E-mail:相关报告?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之一: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高速增长期新能源汽车行业深度研究专题报告之二:电动化进程加速,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受益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补贴退坡对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增长影响有限。政策给车企和消费者以明确的信号,明确了2022年补贴标准及补贴退出时间,业内对新能源补贴退坡早有预期,所以补贴进一步退坡不会对新能源车销量产生较大影响。?新能源汽车涨价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从2021年年底开始,各大新能源品牌开始释放涨价信号。新能源汽车涨价趋势确定,主要是两大原因,一是2022年的补贴退坡,二是电池上游原材料、电池涨价和芯片供应紧张的不断压力,已经传导至整车。新能源车企享受补贴减少,这一部分成本必将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投资建议: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将持续强劲需求,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都将不断涌现投资机会。同时新能源汽车估值逻辑将不同于传统汽车估值逻辑,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具有科技消费属性,市场份额高、产品技术壁垒高和产品体验佳的新能源车企将具备高利润增长预期,其估值将具备科技和消费双重逻辑,可以得到更高的估值。电动汽车将塑造新的车企格局,建议优先关注重视注重研发、转型力度的车企。?风险提示:需求增速不达预期、政策变动风险、产业链竞争格局恶化。1?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条款
行业研究报告1、国内车市向新能源化转型的步伐提速2021年新能源汽车是国内汽车行业最大的亮点,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创新高,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1年中国汽车总销量为2627.5万辆,同比增长3.8%。其中,乘用车销量为2148.2万辆,同比增长6.5%;商用车销量为479.3万辆,同比下降6.6%;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52.1万辆,同比增长1.59倍。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走势形成强烈差异化的特征,实现对燃油车市场的替代效应,并拉动车市加速向新能源化转型的步伐。2021年新能源累计产销量均超过350万辆,分别为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13.4%,高于2020年8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比将达到20%,我们预计相对乐观,预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到550万辆,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比将远超规划中预测的20%达到30%,汽车年销量3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超过900万辆。图表1:我国新能源汽车月销量及增速(辆,%)图表2: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预测及增速(辆,%)数据来源:中汽协,英大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中汽协,英大证券研究所2、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世界新能源车渗透率总体呈现快速提升趋势,2021年已经达到7%水平,其中中国新能源渗透率达到13.4%;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总体达到12%,其中德国达到22%;挪威达到69%的渗透率;美国仅有4%;日本仅有0.8%;因此世界新能源发展的不均衡性极为明显。随着美国加大新能源的渗透,世界新能源车进入强势发展的新阶段。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条款2
行业研究报告图表3:世界新能源车渗透率趋势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英大证券研究所国务院在2020年11月2日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预计在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能达到汽车总销量的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2021年1-12月国内新能源车累计渗透率达到13.4%,其中12月份渗透率达到18.6%,已经接近规划目标,相对2020年5.4%的渗透率提升明显,新能源汽车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图表4: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图表5:2021年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数据来源:中汽协,英大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中汽协,英大证券研究所在新能源乘用车方面,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更高,2021年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达到15.7%,其中12月份渗透率达到21.3%;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14.8%,其中12月份渗透率达到22.6%,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12月份渗透率已经超过规划目标。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条款3
行业研究报告图表6: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图表7:2021年国内新能源乘用渗透率(%)数据来源:乘联会,英大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乘联会,英大证券研究所城市等级越往上,新能源渗透率越高。从城市群整体来看,11月新能源市占率在20%以上的仅有(新)一线城市,其中,一线城市高达33.9%,新一线为24.0%;二线城市为19.8%,即将突破20%;三四五线城市则离20%仍有一定的距离。原因大致以下几点:1、相比同级别燃油车,新能源车的价格普遍更高,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人们购买力越强;2、经济发达地区道路交通、新能源充电等基础建设更为完善,人们更愿意购买;3、一二线城市许多限牌、限行、限购等政策利好于新能源车发展。图表8:2021年11月各级城市群新能源渗透率情况(%)数据来源:上险数,车聚网,英大证券研究所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条款4
行业研究报告3、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在预期内2021年12月31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表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符合要求的车辆,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20%。通知显示,为保持新能源汽车产业良好发展势头,综合考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市场销售趋势以及企业平稳过渡等因素,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2022年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车辆不再给予补贴。同时,继续加大审核力度,做好以前年度推广车辆的清算收尾工作。2021年,续航在300km-400km区间的纯电车可享受1.3万补贴,2022年退坡30%,也就是减少3900元补贴;2021年,续航大于400km且售价低于30万的纯电车可享受1.8万补贴,2022年退坡30%,减少5400元补贴;混动车型纯电续航NEDC工况大于50km,或WLTC工况续航大于等于43km,且售价低于30万元的,2021年享受6800元补贴,2022年退坡30%后,减少2040元补贴。图表9:新能源乘用车补贴退坡情况(非公共领域)(万元)数据来源:政府文件,英大证券整理我们认为新能源补贴退坡对终端市场会有影响,但新能源汽车市场已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补贴退坡对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增长影响有限。政策给车企和消费者以明确的信号,明确了2022年补贴标准及补贴退出时间,其实业内对新能源补贴退坡早已有预期,所以补贴进一步退坡或不会对新能源市场产生较大影响。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条款5
行业研究报告4、新能源汽车涨价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新能源汽车涨价趋势确定,主要是两大原因,一是2022年的补贴退坡,二是电池上游原材料、电池涨价和芯片供应紧张的不断压力,已经传导至整车。新能源车企享受的补贴减少,这一部分成本必将转移到消费者身上。从2021年年底开始,各大新能源品牌开始释放涨价信号。造车新势力三家头部车企蔚来、小鹏汽车选择短期替用户承担退坡补贴,其他新能源车企选择在2022年1月1日起进行涨价。图表10:各新能源汽车企业2022年售价政策车企蔚来汽车小鹏汽车2022年新能源汽车售价政策2021年12月31日(含)前支付定金购买ES8、ES6和EC6,且在2022年3月31日前成功提车的用户,可依旧按照2021年国家补贴标准享受补贴,差额由蔚来承担。2022年1月1日-10日支付定金的用户,都可享受与2021年一样的补贴政策,至于2022年与2021年之间的补贴差额全由小鹏汽车承担。1月11日,小鹏汽车全系上涨4300-5900元不等。目前理想ONE不享受任何补贴。取消了首任车主“三电和增程系统终身质保”的权益Model3和ModelY两款车型的后轮驱动版售价分别上调1万元和2.1万元。旗下车型在2022年1月1日起进行涨价的信息:ID.6CROZZ和ID.4CROZZ两款纯电车型,将整体涨5400元。调整后,ID.6CROZZ起售价为24.22万元;ID.4CROZZ起售价为20.53万。2022年1月1月起,埃安LX将涨价4000元,起售价达到23万。2022年1月1日之后调整价格2022年1月1日之后调整价格理想汽车特斯拉一汽-大众广汽埃安哪吒汽车飞凡汽车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英大证券整理5、投资建议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将持续强劲需求,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都将不断涌现投资机会。同时新能源汽车估值逻辑将不同于传统汽车估值逻辑,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具有科技消费属性,市场份额高、产品技术壁垒高和产品体验佳的新能源车企将具备高利润增长预期,其估值将具备科技和消费双重逻辑,可以得到更高的估值。电动汽车将塑造新的车企格局,建议优先关注重视注重研发、转型力度的车企。图表11:各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估值情况代码公司比亚迪特斯拉长城汽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吉利汽车北汽蓝谷总市值7452.53亿70720.08亿4345.40亿2379.92亿1574.26亿1098.27亿3207.69亿2637.45亿2021.80亿1962.56亿412.44亿2020A42.34亿47.05亿53.62亿204.31亿59.66亿33.24亿-56.11亿-48.90亿-7.92亿53.97亿-64.82亿归母净利润2021E45.83亿287.33亿81.24亿267.55亿75.73亿46.93亿-56.85亿-50.42亿-7.06亿67.76亿-34.68亿2022E88.92亿480.66亿119.92亿301.75亿101.68亿58.07亿-15.26亿-40.92亿-9.50亿104.85亿-21.22亿2020A190.7-776.066.67.912.6172.4-46.6-50.4-55.040.4195.2PE2021E162.6246.153.58.920.823.4-56.4-52.3-286.429.7-11.92022E83.8147.136.27.915.518.9-213.6-64.4-212.819.2-19.4PBMRQ9.041.17.60.91.82.013.46.15.12.73.0ROE20207.45%3.24%9.60%8.02%7.26%6.82%-20.65%-7.93%-0.51%8.70%-45.80%资料来源:wind一致预期,英大证券研究所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条款6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中所依据的信息、资料及数据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渠道,英大证券研究所力求其准确可靠,但对其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客户应保持谨慎的态度在核实后使用,并独立作出投资决策。本报告为英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授权或同意,任何机构、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本报告全部或部分刊载、转载、转发,或向其他人分发。如因此产生问题,由转发者承担相应责任。本公司保留相关责任追究的权利。请客户注意甄别、慎重使用媒体上刊载的本公司的证券研究报告,在充分咨询本公司有关证券分析师、投资顾问或其他服务人员意见后,正确使用公司的研究报告。根据中国证监会下发的《关于核准英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资产管理和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批复》(证监许可[2009]1189号),英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具有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7
更多推荐
新能源,汽车,补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