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马自达6所有车型)
雷凯,路凯飞,李英杰,马天昕·“三全育人”教育改革与实践
校园文化与教育管理
“三全育人”教育改革与实践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以“幸福学园”建设为例
雷凯,路凯飞,李英杰,马天昕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100102)
[摘 要]
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北京经济管
理职业学院德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我校“三全育人”工作实效性,本文从我校
“幸福学园”建设内涵、过程、做法及落实成效进行阐释,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提供更好的
方法、思路、做法。
[关键词]
三全育人;幸福学园;六大平台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
—
1286(2019)03
—
0077
—
0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
[1]
多年来
,
北京经济管理职
业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
以实现学生成长成才
和教师成长成功为目标
,
以习总书记的
“
奋斗幸福观
”
[2]
统领
“
幸福学园
”
德育品牌创建
,
努力探索高职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能力提升工作创新
,
系统化构建
“
三全育人
”
[3,4]
工作长效机制
,
着力培养
“
有
追求
、
有兴趣
、
有素质
、
有能力
、
有自信
、
有尊严
”
的
“
六有人才
”,
立志办
“
对学生最好
、
最负责任
的高职学院
”,
让每位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
经过多年探索和积累
,
逐步形成独具学校特色的
“
幸
福学园
”
德育品牌项目
。
一、“幸福学园”建设的内涵
“
幸福学园
”
是我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实施
“
三全育人
”
的工作机制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
是多
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
。
其内涵可以描述为
:
“
幸福学园
”
的建设目标是立德树人
、
守正创新
。
通过加强全方位的教育和管理
,
引导学生坚定理想
信念
,
厚植爱国情怀
,
加强品德修养
,
珍惜学习时光
,
崇尚奋斗精神
,
开发创新思维
[5]
,
培育学生成为具
有首善标准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
“
幸福学园
”
的建设思路是厚德强技
、
知行合一
。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
引领
,
以认知幸福
—
体验幸福
—
感悟幸福为主线
,
让每位学生在参与中掌握幸福本领
,
为每位学生
的出彩人生创造机会
,
使每位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
。
收稿日期:2019 — 05 — 13
作者简介:雷 凯(1983 — ),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博士,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讲师。
路凯飞(1988 — ),女,河北省人,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助教。
李英杰(1989 — ),女,河北省人,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助教。
马天昕(1993 — ),女,北京市人,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助教。
77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第?34?卷第?3?期????总第?126?期????2019?年?9?月
“
幸福学园
”
的精神内核是奋斗
、
奉献
、
成功
。
通过立体化的教育和管理
,
凝聚
“
奋斗创造幸福
”
的
强大精神动力
,
实现学生成长成才和教师成长成功
。
“
幸福学园
”
运行机制是同向同行
、
三全育人
。
深度挖掘和充分发挥各部门育人资源和育人功能
,
完善学工
、
思政
、
团委
、
保卫
、
后勤及二级学院等多主体参与的全员教育
、
全过程管理
、
全方位服务的
协同机制
,
构建
“
人人
、
时时
、
处处皆育人
”
的良好育人环境
。
二、“幸福学园”建设的过程
“
幸福学园
”
建设是全校师生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逐渐积累和完善的过程
。
2006年我校转制为普通
高等职业院校
,
围绕
“
如何培养人
”,
开始加强德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
2012年划归市教委直属
,
以印
发
《
关于加强全员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
京经职院党字
(
2012
)
18
)
号
《
学生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
为
标志
,
开始建设
“
幸福学园
”
的探索
。
2014~2016年
,
学校将德育工作与学生素质能力提升相结合
,
全
面开展新生引航工程
,
加大投入建设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
推广人文素质教育实践课程项目
,
奖励
先进树立典型
,
全面推进
“
幸福学园
”
德育品牌建设
。
2017年
,
学校以迎接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
作基本标准入校建设为契机
,
全面构建德育工作的
“
六大平台
”,
完善
“
幸福学园
”
品牌建设系统性
。
2018年明确提出建设
“
对学生最好的高职学院
”,
培育
“
六有人才
”,
持续开展
“
奋斗创造幸福
”
系列
主题教育活动
,
深化品牌建设实效性
。
三、“幸福学园”建设的主要做法
学校党委将
“
幸福学园
”
建设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行动和推进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
建设的必然要求
。
在对幸福认识的逐渐深化和对学生培养的长期实践中
,“
幸福学园
”
的品牌内涵不断
丰富
,
创新性形成了以打造
“
六大平台
”
和培养
“
六有人才
”
为根本目的的主要做法
。
(
1
)
打造
“
思想引航平台
”,
培养有追求的逐梦者
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
以
“
奋斗幸福观
”
教育为主题
,
引导学
生树立正确幸福观
,
激励学生志存高远
、
胸怀梦想
、
砥砺奋斗
。
举办了
“
幸福学园
”
研讨会
、
新生
“
同
上一堂幸福课
”
等主题教育活动
,
开展了国家奖学金
、“
北京青年五四奖章
”
等经验分享会
,
激励学生
胸怀理想
、
志存高远
、
勤奋学习
、
自立自强
。
近三年来
,
共184人获得北京市优秀学生荣誉称号
。
2015届
毕业生徐宁
,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
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建筑大学
,
毕业后被录用为北京市公务员
。
2015
级学生李帅
,
在部队期间曾荣获个人三等功
,
退役后担任校学生会主席
,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
(
2
)
打造
“
教学导航平台
”,
培养有兴趣的求知者
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
推动以
“
课程思政
”
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
,
梳理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
和承载的思政功能
,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有机统一
。
立足时代发展需要和职业教育育人规
律
,
打造
“
内容有用
、
方法有趣
、
评价有效
”
的
“
三有
”
课堂
,
构建
“
双主体
、
双结合
、
双互动
”
教学
相长的
“
三双
”
教学模式
,
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和学生获得感
。
加大学生实践参与等环节
,
在师生相互
悦纳和教学相长过程中
,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
,
使学生在参与中快乐地学习
,
将教师
“
幸福地教
”
和学生
“
幸福地学
”
有机融合
。
思政部教师指导学生在2014年
“
挑战杯
”
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
赛中获国家二等奖
。
师生共创作品获第二届全国高校大学生思政课微电影展示活动优秀奖
。
(
3
)
打造
“
文化启航平台
”,
培养有素质的建设者
坚持以文化人
、
以文育人
,
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启迪学生智慧
、
锤炼学生品行
、
涵
养师生心灵
,
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6]
。
搭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平台
,
开展实操型文化知识课程讲座
,
使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
、
培养高雅品味
。
2017年开设茶道
、
书法等课程讲座68场次
,
覆盖学
生2700人次
。
张雪获北京市首届职业院校国防教育演讲比赛一等奖
。
78
雷凯,路凯飞,李英杰,马天昕·“三全育人”教育改革与实践
(
4
)
打造
“
成长助航平台
”,
培养有能力的开拓者
校园文化与教育管理
坚持将加强班级建设作为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抓手
,
突出学风
、
文化
、
制度以及环境等方面建
设在班级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营造团结向上
、
奋发有为的班级氛围
。
将课堂出勤率作为学风建设的
“
牛
鼻子
”,
每周例会对二级学院
、
班级出勤率进行通报
,
将80%的出勤率作为个人和班级评优评先的前提资
格
,
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开展学业辅导
,
促使学生爱学习
、
会学习
。
近三年来
,
共50个集体
、
1800余人获
学风建设先进表彰
。
刘福祥老师坚持11年义务为超过1000名学生开展专升本英语辅导
。
(
5
)
打造
“
关爱护航平台
”,
培养有自信的奋斗者
坚持将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
,
围绕学生
、
服务学生
,
关爱学生
,
增强资助
、
心理
、
安
全
、
后勤等方面的服务供给能力
,
满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合理需求
,
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
强化
政策宣讲
,
落实精准资助
,
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生活无忧
,
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
维护学生尊严和幸福
。
完
善
“
校
—
院
—
班
—
舍
”
四级心理辅导工作机制
,
通过集体辅导
、
个体辅导等形式
,
提升高职学生的自尊
自信
。
编写
《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大学生安全教育手册
》,
通过开展体验式的安全教育课程
,
保障学
生个人幸福底线
。
在学生宿舍每层设置洗浴间
、
开水间
,
每间宿舍安装空调
,
提升学生幸福感
。
2017年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100%就业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职业技能比赛的获奖比例占获奖学生的1/3
。
马雯
雅获首届首都高校
“
十大校园励志人物
”
提名奖
。
近年来
,
未出现校园学生重大安全稳定事故
。
(
6
)
打造
“
实践远航平台
”,
培养有尊严的创造者
坚持深化专业实习
、
创新创业
、
志愿服务
、
社会调研四位一体的实践育人工作体系
[7]
,
引导学生在
实践中展现个人价值
。
开展创业训练
、
生涯活动周等活动
,
培育校园创业家文化
,
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
神
、
创业意识
、
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
。
推动全体学生成为
“
志愿北京
”
服务平台注册志愿者
,
围绕助
老助残
、
社区服务
、
生态环保
、
网络文明等内容
,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志愿服务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和社会实践能力
。
围绕爱国主义
、
绿色环保
、
精准扶贫等主题
,
通过有计划
、
有组织
、
有选择的开展社
会调研
,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情
、
国情
、
民情
,
为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奠定良好基础
。
近三年来
,
学
生共获得各类技能竞赛国家级奖37项
、
市级95项
。
毕业生李彪带领村民奋斗致富
,
获得
“
北京五四青年
奖章
”
等荣誉称号
。
四、“幸福学园”建设的主要成效
(
1
)
以思想引领为龙头
,
把牢
“
幸福学园
”
方向关
强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
,
三年来共获得市级以上党建思政德育类奖励24项
,
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
成效明显
。
2018年学校作为唯一高职学校获得北京市教工委领航计划优秀组织奖
;
思政部陈晓燕老师被
评为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2016年度影响力人物
,
被聘为北京高校思政课首批特级教授
。
思政课教学改
革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北京市高校思政课课题类二等奖
、“
丹柯杯
”
优
秀论文成果三等奖
。
(
2
)
以增强自信为抓手
,
凸显
“
幸福学园
”
获得感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
,
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
增强学生获得感和自信心
。
2018年
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
实现该项赛事的重大突破
。
荣获
“
中英
‘
一带一路
’
国际青年创新
创业技能大赛中国区总决赛金奖和银奖
。
获评全国高职院校
“
国际影响力50强
”
荣誉称号
。
近三年来
,
2支学生团队被评为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优秀团队
。
师生共获首都和全国
“
挑战杯
—
彩虹人生
”
职业
院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奖11项
。
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8%以上
,
专升本率名列全国第三
。
(
3
)
以加大投入为保障
,
优化
“
幸福学园
”
新环境
五年来
,
学校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
,
建成大学生活动中心
、
心理咨询室
、
心理素质教育基地
、
学生
艺术教育实践基地
、
大学生安全教育基地
、
开发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
设立各项奖学金
。
79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第?34?卷第?3?期????总第?126?期????2019?年?9?月
(
4
)
以品牌创建为基础
,
提升
“
幸福学园
”
影响力
宣教之窗
、
V思想公众号
、
现代教育报
、
北京晚报等媒体专题报道我校
“
幸福学园
”
建设
。
制作
“
幸
福学园
”
学生成长手册
、
教师指导手册
、
实践成果集等
,
拓展品牌建设的覆盖面
。
开展专项研究提升品
牌建设的科学性
,
申报研究课题20余项
,
其中
:
首都大学生思政重点课题1项
、
北京市重大教改课题1
项
、
扬帆资助项目1项
,
在人民日报
、
光明日报及核心期刊公开发表文章30多篇
。
五、“幸福学园”建设的努力方向
(
1
)
坚持部门协调联动
、
聚焦统筹规划整体布局
,
拓展全员育人的
“
广度
”
加强德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
,
不断完善学校党委统一领导
、
相关部门协调分工
、
全员联动参
与的整体格局
,
确保德育工作系统内的各主体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协调联动
。
通过举办
“
幸福学园
”
专
项培训和专题研讨
,
明确
“
幸福学园
”
建设目标和定位
,
明确不同部门和人员的岗位要求和工作特性
,
树立增强校内各部门合力育人的自觉性
,
营造全校上下齐心奋斗的干事创业氛围
,
拓展德育工作的
“
广
度
”,
让
“
幸福学园
”
品牌创建人人参与
。
(
2
)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
、
聚焦师生成长成才成功
,
提升全过程育人的
“
深度
”
遵循德育工作规律
、
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
,
推进
“
幸福学园
”
的内容
、
载体等方面优化创
新
,
将
“
幸福学园
”
建设贯穿于学生在校期间的三年宝贵时光
,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
实现学生德智体美
劳全面发展
。
通过
“
奋斗创造幸福
”
主题教育活动
、“
携心同行
,
共创幸福
”
社团文化节
、“
自信
、
奋
斗与幸福
”
同上一堂幸福课
、“
奋斗的人生最幸福
,
拼搏的青春最美丽
”
毕业典礼等品牌活动
,
使学
生切身体会
“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
的人生真谛
,
提升德育工作的
“
深
度
”,
让
“
幸福学园
”
品牌创建人人受益
。
(
3
)
坚持精准施策
、
聚焦关键环节
,
提升全方位育人的
“
温度
”
坚持面向关键领域
、
重要群体
、
重点任务
,
加强分类指导和分层引导
,
破解德育工作存在的不平衡
不充分问题
,
推进
“
幸福学园
”
建设与思想道德教育
、
文化知识教育以及社会实践教育的有机融合
。
聚
焦思政
、
班级
、
学风
、
安全
、
心理等关键环节
,
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均衡化发展
。
通过主题教育
、
社会实
践
、
志愿服务等活动
,
推动德育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机融合
,
不断提升德育工作的
“
温
度
”,
让
“
幸福学园
”
品牌创建人人感动
。
结语
在新形势下
,
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不断提升
“
三全育人
”
的配合联动
,
增强育人的主
体性和主动性
,
不断激活学校全员育人工作内动力
,
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取得实
效
[8,9]
。
进一步挖掘和凝聚
“
幸福学园
”
思政教育的文化品牌特色
,
发挥品牌教育效应
。
参考文献:
[1]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新华网,2017-12-31
[2]张懿. 大力弘扬“奋斗幸福观”[N]. 北京日报,2019-01-18(011)
[3]郑永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全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8(11):11-14
[4]许翠玲,王明东.“三全育人”视角下的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J].高教学刊,2019(05):160-162
[5]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18-09-10.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N].人民日报, 2010-07-30 (1).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17-02-28(1)
[8]李效武.新时代高校贯彻“三全育人”理念的实践创新研究[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9,34(01):19-24
[9]王浩,冯爱玲,王岩,白生宝.高校思想政治“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建设研究[J].知识经济,2018(23):143-144
80
(下转第76页)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第?34?卷第?3?期????总第?126?期????2019?年?9?月
[3]倪娟.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社团德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4]胡继冬. 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动力及其引导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
[5]李雪.对高职院校依托学生社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4,16(01):50-52.
[6]马忠颖,丁晓玲.高校学生社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宁夏高职院校为例[J].宁夏教
育,2015(04):24-28.
[7]戎晓云.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依托高职院校社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科技经济市场,2015(12):225-
226.
[8]黄志鹏.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方法探索[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6,26(05):28-30+38.
[9]陈杰,侯同娣.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04):83-84.
[10]张彪.大学生社团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6):56-58.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and Methods of the Leading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ents’ Thinking by Student Associations
CAO Sanyue, HE Qing, LI Sanzhong
(Beiji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eijing 100102,China)
Abstract:
Leading students’ thinking prominently features higher education’s ideolog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vocational students’ community life and a significant carrier of gathering and educating the young
generation, student association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leading students’ thinking.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association; thinking leading
(责任编辑 何耀琴)
(上接第80页)
Education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hree-pronged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take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y of Happiness in BIEM for example
LEI Kai, LU Kaifei, LI Yingjie, MA Tianxin
(Beiji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100102, China)
Abstract:
To carry out the spirit of the important speech on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conference, further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moral education work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arry ou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people, and promo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ree-pronged comprehensive education,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connotation, process, practice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y of
Happiness, provides better methods, ideas and practi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
three-pronged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Academy of Happiness; six platforms
(责任编辑 何耀琴)
76
更多推荐
学生,教育,建设,思想,学院,实践,职业,工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