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5日发(作者:成都电子眼违章查询)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专题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2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成都正以新发展理念创建公园城市,让市民可以出门见绿意,抬头望雪山。对下列美好生活场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春天,蒲江品茗春茶暖;热茶暖手,是通过做功改变手的内能
B.夏天,龙泉戏水浸心凉;水比岸边石头凉,说明水的比热容小
C.秋天,新都赏桂满城香;花香袭人,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D.冬天,郫都望雪西岭上;山顶积雪常年不化,积雪的内能为零
2、2022年4月16日,摘星妈妈王亚平和航天员翟志刚、叶光富三人乘坐神舟十三号返回舱成功返回地球。下列关于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返回舱下落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返回舱加速下落过程中其动能增大
C.返回舱下落过程中与大气摩擦,外表面温度升高,其内能增加
D.返回舱下落过程中,航天员相对地球是运动的
3、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发射。如图,火箭喷气发动机是利用燃料在燃烧室中燃烧,燃气向后高速喷出,从
而获得向前的动力。下列与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工作原理一致的冲程是( )
A. B.
C. D.
4、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这是南宋大诗人陆游对成都的赞誉。漫步在成都的这段“寻香道”,观花赏水,令人心旷神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闻到花香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B.溪水的温度高低取决于水流的速度
C.阳光下湖水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 D.阳光下的石板温度升高,其比热容增大
5、以下描述中的“发热”现象,其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锯木头锯条发热
C.阳光下路面发热
B.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
D.搓手时手掌发热
6、小汽车已成为大多数家庭出行代步的工具,其发动机大多数为汽油机,下列有关汽油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机的吸气冲程吸入的是空气
C.汽油机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
B.汽油机的效率一般比柴油机的效率高
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7、古时候人们常钻木取火,下列情境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相同的是( )
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
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
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
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
8、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物体放在取暖器旁温度升高
B.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温度升高
C.食品放入电冰箱后温度降低
D.医生用冰袋给发热的病人降温
9、如图所示,图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图丁,是做功冲程,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
10、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相同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8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今年6月17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以一箭三星的方式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火箭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热机,加速上升阶段,卫星的机械能将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运载火箭常选用液氢等作燃料,主要是利用其______大的物理性质。
2、冬奥会冰壶比赛中,如图所示,在AB过程中,投手用水平方向的力推冰壶,使冰壶在粗糙程度相同的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人对冰壶的推力___________冰面对冰壶的摩擦力;撤去推力,在BC过程中所受摩擦力___________;在CD过程中,队友刷冰是通过___________方式增加冰面内能,才使之熔化,从而___________摩擦。
3、蹦蹦杄备受青少年喜爱,图是小明玩蹦蹦杆的情景,小明依靠自身的重力挤压蹦蹦杆下端的弹簧时,原有的重力势能就以______的形式储存在弹簧中,跃起后,蹦蹦杆离开地面,小明和蹦蹦杆一起向上运动,随后又向下运动,往返多次后,弹簧的温度有所升高,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了弹簧的内能。
4、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团硝化棉,快速压下活塞。可观察到硝化棉
___________的现象。此快速压下活塞过程能量转化情况与汽油机的___________冲程是相同的。
5、为了使材料硬度增大,部分金属工件需要进行淬火处理,即将工件升温到较高温度保持一段时间后再快速冷却。某工厂用天然气处理炉对质量为40kg的钢工件进行淬火处理,耗用0.25m3天然气将工件从20℃加热到550℃,然后投入淬火池的水中迅速冷却,淬火池中的水温度为20℃,质量为460kg,已知天然气热值q=4.0×107J/m3,钢的比热容c钢=0.46×103J/(kg?℃),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所耗用的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___________J,钢工件与水开始达到热平衡的温度为 ___________℃。(不计热量损失)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教学楼更换了新饮水机,加热水槽部分工作原理电路图如图所示,其中S是一个温控开关,R1为电加热管,R2为限流电阻,A、B为不计阻值的指示灯当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时,水被迅速加热。达到预定温度时,S自动切换到另一处,使饮水机处于保温状态。饮水机的铭牌如表所示,正常工作时加热管R1的保温功率和加热功率之比为1:100;不计热损失,不考虑温度对阻值的影响。(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8J/(kg ·℃),大气压值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求:(1)该饮水机装满水后将水从12℃加热到沸腾,水吸收的热量;
(2)该饮水机装满水后正常工作将水从12℃加热到沸腾需要加热的时间;
(3)限流电阻R2的阻值。
××牌饮水机
额定电压 220V
加热时加热管功率
2200W
保温时加热管功率
水箱容积
5L
2、如图所示的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是一种新型节能汽车,这种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内燃机工作时,给车提供动力的同时也给动力蓄电池组充电。已知某型号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所用的动力蓄电池组储存的最大电能是1.0×108J,若该车以80km/h的车速匀速直线行驶了0.5h。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为800N,动力蓄电池组的电能也增加了最大电能的14%,内燃机消耗燃油2kg。(燃油的热值4.6×107J/kg)求:
(1)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牵引力做的功;
(3)该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内燃机的效率。
3、火力发电厂是利用可燃物(例如煤)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燃料在燃烧时加热水生成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旋转,然后汽轮机推动发电机发电,实现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世界上最好的火力发电厂的效率达到40%,即把燃料燃烧产生的40%的热量转化为电能。请尝试计算该火力发电厂生产电能为3.6×109J时,需要用煤燃烧来产生多少热量?需完全燃烧多少kg的煤?(已知煤的热值约为3.6×107J/kg)
4、烈士公园是长沙市最大的公园,公园里的年嘉湖占全园面积的百分比四十,所以划船成了烈士公园一景。如图是年嘉湖的观光艇,其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g=10N/kg,q柴油=4.3×107J/kg)
商品名称 XX观光艇
商品型号 船长7.5m×型宽2.0m×型深0.9m
空船质量 800kg
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 40kW
最大载人数量 9人
最大航速 10m/s
求:(1)当观光艇满载时,若排开水的体积为1.25m3,观光艇所受的浮力是多大;
(2)当观光艇以最大速度航行时,发动机输出的牵引力为4000N,观光艇受到水的平均阻力为多大;
(3)某次以最大航速游玩,耗时30分钟,消耗柴油6kg,求柴油机的效率。
5、近些年牡丹江市有许多氢燃料新能源公交车投放使用。氢燃料具有清洁无污染、效率高等优点,被认为是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q氢=1.4×108J/kg]。求:
(1)质量为300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若这些热量全部被质量为200kg,温度为15℃的水吸收,则水温升高后的温度;
(3)某氢能源公交车以140kW的恒定功率匀速行驶了150s,刚好燃烧300g的氢燃料,则这氢能源公交车的效率是多少?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小媛在初三总复习时认识到,水吸收的热量可以定量测量了,她想重新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当液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液体的比热容越大,液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实验桌上有三个完全相同的烧瓶,烧瓶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酒精和煤油、完全相同的温度计、阻值为5Ω且不变的电阻丝R。图是小媛已经设计好的电路,请利用该电路及秒表,帮助小媛完成实验设计。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已知:c水>c酒精>c煤油且大小已知。
(1)写出实验步骤;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液体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液体甲和乙加热。如表:
液体 次数 质量
m/kg
升高的温度?t/℃
加热的时间
t/min
1 0.1 5 1
甲
2 0.1 10 2
3 0.2 10 4
4
乙
5
0.1 10 1
0.1 20 2
6 0.2 20 4
(1)分析第 1、4 次,第 2、5 次或第 3、6 次实验数据,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乙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乙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此实验是用加热时间的多少来反映吸热的多少,这种称为______法。
(2)分析第 2、3 次或第 5、6 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3)通过比较第 2、4 次实验数据可知,液体吸收的热量多少与液体的________有关(选填:“种类”或“质量”),______物质的吸热能力更强(选填“甲”或“乙”)。
(4)进一步综合分析 1、2、3 或 4、5、6 可得________;
(5)进一步综合分析 1、2、3 和 4、5、6 可得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
A.热茶暖手是茶将热量传递给手,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手的内能,故A错误;
B.水比岸边石头凉,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与其它物质相比,相同质量的水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水升温慢,故B错误;
C.花香袭人是花香分子进入鼻子,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正确;
D.所以物体不论温度高低具有内能,所以雪的内能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C。
2、A
【详解】
A.返回舱下落过程中,高度减小,速度变大,质量不变,所以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返回舱加速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大,质量不变,所以其动能增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返回舱下落过程中与大气摩擦,克服空气阻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外表面温度升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返回舱下落过程中,航天员相对地球的位置不断的变化,所以航天员是运动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详解】
火箭的喷气发动机工作时,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经喷管向后高速喷出,从而获得向前的动力,使火箭发射出去,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然后再将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A.该图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下行,为吸气冲程,没有能量的转化,故A不符合题意;
B.该图中两个气门关闭,活塞上行,为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
C.该图中两个气门关闭,活塞下行,为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符合题意;
D.该图中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上行,为排气冲程,没有能量的转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A
【详解】
A.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花香分子扩散到了空气中,进入人的鼻子从而闻到香味,故A正确;
B.由Q=cmΔt可知,溪水的温度高低与溪水的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等因素有关,与水流的速度无关,故B错误;
C.阳光下湖水通过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使得其内能增加,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内能,故C错误;
D.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温度无关,故阳光下的石板温度升高,其比热容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5、C
【详解】
A.锯木头时锯条发烫,是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B.反复弯折铁丝,人对铁丝做功,铁丝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C.阳光下路面发热是热传递改变内能;
D.用力搓手,手会发热,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的。
综上,故ABD相同,C不同,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6、D
【详解】
A.汽油机的吸气冲程吸入的是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故A错误;
B.柴油机是压燃式,一般是柴油机的效率高,故B错误;
C.汽油机的点火方式是用火花塞点火,故C错误;
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混合物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正确。
故选D。
7、B
【详解】
常钻木取火,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B符合题意;
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
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B
【详解】
A.在取暖器旁的物体,温度升高,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烫,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符合题意;
C.食品放入电冰箱,温度降低,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
D.医生用冰袋给发热的病人降温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详解】
A.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空气的内能增加,故A错误;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对塞子做了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空气的内能减少,故B错误;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对塞子做了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故C正确;
D.图丁两气门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在做功冲程汽缸内的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的内能减少,故D错误。
故选C。
10、C
【详解】
①③④图是通过做功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②图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将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给低温物体,故C符合题意;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 是 增大 热值
【详解】
[1]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火箭是热机的一种。
[2]火箭加速上升阶段,卫星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卫星的机械能增大。
[3]运载火箭常选用液氢、煤油等作燃料,选择依据主要是密度小、热值大。
2、 等于 不变 做功 减小
【详解】
[1] 冰壶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处于平衡状态,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水平方向上人对冰壶的推力等于冰面对冰壶的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大小只与压力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撤去推力后,压力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也不变。
[3] [4]不断的刷冰通过做功的方式使冰面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让冰熔化成水,使冰面变得光滑,从而减小滑动摩擦力,让冰壶运动的更远。
3、 弹性势能 做功
【详解】
[1]小明依靠自身的重力挤压蹦蹦杆下端的弹簧时,小明所处高度变小,所以重力势能变小,弹簧的形变量变大,弹性势能变大,所以原有的重力势能就以弹性势能的形式储存在弹簧中。
[2]小明和蹦蹦杆一起向上运动,随后又向下运动,往返多次后,此过程中有力对弹簧做功,弹簧的温度有所升高,内能变大,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弹簧的内能。
4、 燃烧 压缩
【详解】
[1]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团硝化棉,快速压下活塞,压缩筒内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于是硝化棉燃烧起来。
[2]快速压下活塞,对空气做功,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相同的。
5、 1×107 25
【详解】
[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Vq=0.25m3×4×107J/m3=1×107J
[2]设钢工件与水开始达到热平衡的温度为t,根据题意可知,工件放出的热量等于水吸收的热量
c钢m钢?t钢=c水m水?t水
即
0.46×103J/(kg?℃)×40kg×(550℃﹣t)=4.2×103J/(kg?℃)×460kg×(t﹣20℃)
解得:t=25℃。
三、计算题
1、(1)1.848×106J;(2)840s;(3)2178Ω
【详解】
解:(1)由??m得,该饮水机装满水时,水的质量为
Vm??V?1.0?103kg/m3?5?10-3m3=5kg
一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为100℃,该饮水机装满水后将水从12℃加热到沸腾,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Δt?4.2?103J/?kg?℃?×5kg??100℃-12℃?=1.848?106J
(2)不计热损失,该饮水机装满水后正常工作将水从12℃加热到沸腾放出的热量
Q放?Q吸?1.848?106J
W得,该饮水机装满水后正常工作将水从12℃加热到沸腾需要加热的时间
t由P?Q放1.848?106JWt???=840s
P加热P加热2200W(3)由图得,当开关S接左边接线柱时,指示灯A和加热电管R1串联,此时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此时电路中的电阻为
R?R1
U2由P? 得,加热电管R1的阻值为
R?220V?=22ΩU2R1??
P加热2200W当开关S接右边接线柱时,指示灯B、R2为限流电阻、加热电管R1串联,此时饮水机处于保温状态,此时电路中的电阻为
R??R1?R2
2U2加热状态的电压和保温状态的电压相等,由P? 得
R
P加热P保温U2R?R?R2100?R2??1?
URR11R?解得
R2?99R1?99?22??2178?
答:(1)该饮水机装满水后将水从12℃加热到沸腾,水吸收的热量为1.848×106J;
(2)该饮水机装满水后正常工作将水从12℃加热到沸腾需要加热的时间为840s;
(3)限流电阻R2的阻值为2178Ω。
2、(1)9.2×107J;(2)3.2×107J;(3)50%
【详解】
解:(1)由题意可知,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Q=mq油=4.6×107J/kg×2kg=9.2×107J
(2)因为汽车匀速直线行驶,所以汽车所受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即
F=f=800N
由题意可知,汽车通过的路程为
s=vt=80km/h×0.5h=40km=4×104m
故汽车行驶中牵引力所做的功为
W=Fs=800N×4×104m=3.2×107J
(3)由题意可知,蓄电池增加的电能为
W′=1.0×108J×14%=1.4×107J
故汽车内燃机的效率为
W?W?3.2?107J?1.4?107J???100%??100%?50%
7Q9.2?10J
答:(1)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9.2×107J;
(2)牵引力做的功为3.2×107J;
(3)该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内燃机的效率为50%。
3、9×109J ; 2.5×102kg
【详解】
W电可知,放出的热量
Q燃放解:由η?3.6?109J??9?109J
Q燃放??40%W电根据Q?qm可得,完全燃烧煤的质量
m煤?Q燃放q9?109J??2.5?102kg
73.6?10J/kg答:该火力发电厂生产电能为3.6×109J时,需要用煤燃烧来产生9×109J热量;需完全燃烧2.5?102kg的煤。
4、(1)1.25×104N;(2)4000N;(3)27.9%
【详解】
解:(1)若排开水的体积为1.25m3,观光艇所受的浮力
F浮??水gV排=1.0?103kg/m3?10N/kg?1.25m3?1.25?104N
(2)当观光艇以最大速度航行时,因为观光艇匀速行驶,故观光艇受到的牵引力和水的阻力为平衡力,故观光艇受到水的平均阻力为
f=F=4×103N
(3)观光艇以最大航速游玩的时间为
t=30min=1800s
30分钟发动机输出有用功为
W=Pt=40×103W×1800s=7.2×107J
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总能量)
Q放=mq柴油=6kg×4.3×107J/kg=2.58×108J
柴油发动机的效率
W7.2?107J??=?27.9%
Q放2.58?108J答:(1)若排开水的体积为1.25m3,观光艇所受的浮力是1.25×104N;
(2)观光艇受到水的平均阻力为4000N;
(3)柴油机的效率为27.9%。
5、(1)4.2×107J;(2)65℃;(3)50%
【详解】
解:(1)质量300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Q放=q氢m=1.4×108J/kg×300×10﹣3kg=4.2×107J
(2)根据题意知道,水吸收的热量为
Q吸=Q放=4.2×107J
由Q?cm?t知道,水升高的温度为
Q吸4.2?107JΔt?==50?C
c水m水4.2?103J/?kg?℃??200kg水的初温为t0=15℃,则水温升高后的温度为
t?t0??t?15℃?50℃?65℃
(3)已知某氢能源公交车的功率为
P=140kW=1.4×105W
由P?W 知道,匀速行驶了150s所做的功为
tW=Pt=1.4×105W×150s=2.1×107J
则氢能源公交车的效率为
W2.1?107J???100%??100%?50%
Q放4.2?107J答:(1)质量为300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2×107J;
(2)水温升高后的温度为65℃;
(3)这氢能源公交车的效率是50%。
四、实验探究
1、(1)见解析;(2)见解析
【详解】
(1)根据实验要求,要证明液体质量和升高相同温度时,液体的比热容越大,液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可设计实验,让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即可,可知:实验步骤:
①测出水的初温t1,用酒精灯给装有水的烧瓶加热,测出水的末温t2,用Δt=t2-t1计算水升高的温度Δt,用停表读出加热时间t,并把测量数据和c水记录在表格中。
②测出酒精的初温t1,用酒精灯给装有酒精的烧瓶加热,测出酒精的末温t2,当t2-t1和水升高的温度Δt相等时停止加热,用停表读出加热时间t,并把测量数据和c酒精记录在表格中。
③测出煤油的初温t1,用酒精灯给装有煤油的烧瓶加热,测出煤油的末温t2,当t2-t1和水升高的温度Δt相等时停止加热,用停表读出加热时间t,并把测量数据和c煤油记录在表格中。
(2)实验数据记录表
c/J/(kg·℃)
t1/℃
t2/℃
Δt/℃
t/min
2、 错误 加热相同的时间时,加热器放出的热量相同,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转换法 同种物质的质量不同,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不同 种类 甲 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升高的温度和质量有关 吸收的热量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详解】
(1)[1][2][3]由于加热的装置是相同,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故加热相同的时间时, 吸收的热量相同,用不易测量吸收的热量,通过加热时间长短来判断,称为转换法,所以该同学的判断错误。
(2)[4]分析第 2、3 次或第 5、6 次实验数据发现加热时间不同。可得到结论:同一种物质,质量不同,吸收的热量不同。
(3)[5][6]通过比较第 2、4 次实验数据可知,物质的种类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但是加热时间不同,吸收的热量不同,故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相同质量的不同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甲加热时间长,故甲的吸热能力强,比热容大。
(4)[7]进一步综合分析 1、2、3 或 4、5、6,是同一种物质,分析1、2,升高的温度不同,吸收的热量不同,分析2、3,质量不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故发现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升高的温度和质量有关。
(5)[8]进一步综合分析 1、2、3 和 4、5、6 可得,吸收的热量多少还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是不同。
更多推荐
内能,加热,温度,热量,做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