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东南v3菱悦不让卖了)
奥迪 简介
奥迪是一个国际著名豪华汽车品牌。其代表的高技术水平、质量标准、创新能力、以及经典车型款式让奥迪成为
世界最成功的汽车品牌之一。公司总部:德国英戈尔施塔特
奥迪集团包括母公司及其子公司奥迪匈牙利公司、quattro有限公司以及兰博基尼汽车公司和Coworth技术公司,
奥迪巴西及奥迪塞那利塔。此外,奥迪还在中国、马来西亚和南非等地设有生产厂。
奥迪是一个国际高品质汽车开发商和制造商。现为大众汽车公司的子公司,总部设在德国的英戈尔施塔特,
主要产品有A系(包括1-8)、Q系(5、7)、R系、敞篷车及运动车系列等。2002年,公司汽车销量达到74.2万辆,年收入
约226亿欧元,全球雇员达到51,000多人。2006-2-22: 连续十年刷新销售纪录——奥迪公司2005年业绩再创新高。2006年2
月22日,奥迪公司在年度新闻发布会中公布了上一年度的各项业绩,其中,在销售额、税前利润、产量及汽车销量等方面,奥
迪再创新高。2005年,奥迪公司的销售额达266亿欧元,同比增长了8.5%;税前利润高达13.1亿欧元,提高了14.6%,创下
企业历史最高水平;整车产量(包括兰博基尼)达811,522辆,增长了3.4%;全球范围向客户销售了829,109辆奥迪轿车,增
长了6.4%,连续第十年刷新销量纪录。2006年1月,奥迪公司宣布其2005年共向全球终端用户交付了829,100辆汽车(2004
年:779,441辆),增幅为6.4%,从而连续第十年创造了汽车销售的新纪录。同时,在全世界39个市场中,奥迪创造了历史最
高销量纪录。至今奥迪仍然在不断的发展着其品牌与技术。
奥迪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从1932年起,奥迪开始采用四环徽标,它象征着奥迪与小奇迹(DKW)、霍希
(Horch)和漫游者(Wanderer)合并成的汽车联盟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汽车联盟公司涵盖了德国汽车工业能够提供的所
有乘用车领域,从摩托车到豪华轿车。
2008 年入选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编制的《中国购买者满意度第一品牌》,排名第七。
进口奥迪 简介
奥迪拥有源远流长、沧桑与辉煌并存的百年成长历史。奥迪品牌由奥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于1909年
7月16日创立,2009年正值其百年华诞。奥迪四环标志代表奥迪(Audi)、霍希(Horch)、小奇迹(DKW)和漫游者(Wanderer)
四个品牌,这四大品牌于1932年组建了汽车联盟(Auto Union)。作为汽车联盟的唯一继承者,奥迪品牌2008年的全球总销
量首次突破100万辆,连续13年刷新销售纪录,并成为盈利能力最强的国际汽车厂商之一。秉承“突破科技 启迪未来”的品
牌理念和“进取、尊贵、动感”的品牌价值,奥迪不断挑战现状,引领技术和设计创新,预计到2015年奥迪车型将从目前的
20余种增加到40余种。
一汽奥迪 简介
1986年,奥迪公司与中国进行首次正式接触,开始在长春与一汽共同进行一项技术的可行性研究。在此后两年中,奥
迪轿车的技术开发工作继续进行,并于1988年授予一汽生产许可证。当年共组装了499辆汽车。
1990年,中国一汽安装了奥迪轿车组装线,日生产能力达50辆。1993年,奥迪加入一汽-大众合资企业。1995年,一汽-
大众开始准备生产专门为中国开发的奥迪200 V6车型。次年,奥迪200 V6下线。
1996年,奥迪在北京设立了售后服务部。奥迪的技术人员常驻在一汽的一号服务站,除提供技术支持外还对中国员工进行
在职培训。同年,奥迪在北京建立了一支由汽车销售、市场开发、公关和售后服务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以促进奥迪在中国
市场的发展。
1999年,奥迪与其合作伙伴 —— 一汽集团共同生产的奥迪A6在长春一汽-大众下线。奥迪A6添补了中国高档豪华轿车生产
的空白。当年,奥迪在中国销售6,911辆轿车。
2000年,第一个奥迪标准经销商展厅在北京落成,奥迪将全球统一的、高标准的销售服务体系引进中国。当年,奥迪在中国的
销量比上一年增加了约1.5倍,达17,451辆。
2001年,奥迪A8 正式投放中国市场,这标志着奥迪系列中的旗舰产品登陆中国。随后,新款奥迪A4和奥迪TT跑车也相继在
中国投放,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个性化选择。同年,奥迪引进了与世界同步的氙灯、驻车加热和电动座椅等技术装备,
配备在2001年奥迪A6技术升级版上。奥迪当年在中国的年销量上升到27,890辆。
2002年,奥迪将其独有的multitronic?无级/手动一体式变速箱配备在奥迪A6上。随后,经过23项升级的新奥迪A6上市。这
一年两次与国际同步的升级,使奥迪继续保持在中国豪华车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同年奥迪全能四驱越野车在中国上市,这辆真
正意义上的公路、越野两用四驱车进一步增强了奥迪品牌的竞争优势。这一年奥迪在中国的销售达到36,492辆。
2003年,奥迪A4作为全球豪华品牌B级车的顶端产品在中国投产,它的投产使奥迪扩大了在中国生产的产品线。同年7月,
创立全球高档豪华轿车新标准的新奥迪A8也在中国上市。2003年10月, 奥迪A6行政型和运动型轿车投放市场,再次证明了
奥迪在中国的成功。 2003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总体上涨69.6%,达227万辆,而奥迪汽车的总销量则达到63,531辆,上涨71.5%。
2004年4月,奥迪推出奥迪A4新车型,它除增加了更多的颜色选择外,还提供了一些个性化选装配置,包括娱乐包、运动包、
冬季包、真皮包等。奥迪A4新车型成为追求高品质、个性化生活的精英人士的理想选择。同年5月,奥迪顶级旗舰产品奥迪
A8L 加长型6.0 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轿车投放中国市场。这款车是当今全球市场上技术最先进、性能最佳的顶级豪华轿车。
它的推出进一步巩固了奥迪在中国高档车市场的领先地位。目前中国是世界第四大A8市场。8月,国产奥迪A6 2.5 TDI 柴油
车也正式投放。在本年度中国车市整体下滑的情况下,奥迪全年销量增长0.8%,达到64,018辆(其中国产奥迪A6为46,177
辆,国产奥迪A4为15,841辆)。
2005年4月,国产全新奥迪A6L上市。作为目前国内最豪华、最先进、国情适应性最强的高档轿车,全新奥迪A6L秉承了奥迪
在全球的最高品质,其尊贵的外观设计、优异的运动特性、宽敞的内部空间和卓越的安全性能将驾乘的便捷、动感、舒适性体
验提升到了同级轿车前所未有的境界。10月,全新奥迪A4的上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奥迪在中国的产品系列。面对激烈的市
场竞争,奥迪2005年在中国取得了出色的销售业绩,销量达到58,878辆(根据AAK统计方式,即最终销售到用户的数字),
增长9.6%,中国成为奥迪在德国本土之外的第三大市场。
2006年1月,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在长春成立,奥迪销售事业部在奥迪品牌以往的成功基础之上,融合了中德双方在业
务方面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全力发挥可利用的资源和能力,将更好满足消费者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推动奥迪品牌及其经销商
网络在中国长期、持续、健康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奥迪在中国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
2006年7月11日,集奥迪多项独家领先科技和全球顶级SUV通用的顶尖技术装备于一身的奥迪Q7在中国正式上市。作为奥迪
公司历时三年多研发出的奥迪家族首款SUV,奥迪Q7定位于顶级SUV市场,并为这一级别的SUV在设计理念、技术装备、综合
性能、使用功能等方面都树立了全新基准,它的到来将使中国消费者体验到运动性、舒适性与越野性、多功能性与高档豪华的
感受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完美地体现了奥迪“突破科技、启迪未来”的品牌理念和“尊贵、动感、进取”的品牌价值,并将为
中国高档用户群中的顶级SUV爱好者带来全新的选择和令人激动的驾驭体验。
2006年10月12日,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在北京奥迪品味车苑宣布正式投放2款奥迪家族顶级车型:配备了全球顶级发
动机的奥迪高档豪华SUV Q7 3.6 FSI quattro和旗舰产品奥迪A8L 07年型(包括A8L 3.2 FSI,A8L 4.2 FSI quattro和
A8L 6.0 W12 quattro),从而为国内顶级高档豪华车用户提供了多种全新选择。
2006年11月5日,一汽-大众奥迪品牌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国产奥迪A6L 07年型正式在三亚投放。上市的三款车型均配备了全
球顶尖的奥迪FSI汽油直喷式发动机,其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得到了大幅提升,一举超越了同级别的竞争对手,再次刷新了国
产高档豪华商务轿车的基准,并大大提升了奥迪A6L的市场竞争力。随着国产A6L 07年型的正式投放,奥迪全线产品包括A4、
A6L、A8L和奥迪Q7都以全新的年型车进入了市场。
2006年奥迪品牌全线产品在中国市场销售火爆,总销量首度突破8万辆历史大关,达到80,808台,同比增长39%,创下了一汽
-大众奥迪品牌年度销量历史上的最好成绩;同时,奥迪品牌无论在用户满意度、经销商网络建设、售后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可
喜的全面增长,续写了奥迪品牌在中国高档豪华车市场的辉煌。
在国际权威调查机构J.D. Power公布的2006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指数(SSI) 调研报告中,奥迪凭借在交付进程、销售人员、
经销商设施、交易过程、交付期以及手续办理等方面的优质服务,连续第三年摘得销售满意度排名桂冠,荣居31家著名汽车品
牌之首,充分显示了奥迪在销售网络和服务水平方面强大实力,也使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以用户满意度为中心”的经营
理念进一步得以广为传播。
2007年3月,奥迪A4销量突破5万辆,2007年4月,第10万辆奥迪A6L在长春一汽-大众一厂下线,从而再次证明了一汽-
大众奥迪品牌在同步引入全球最新产品、并根据中国国情进行国产化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绩。
奥迪在不断向中国客户提供与全球同步的先进产品和服务的同时,积极参与一系列高规格的体育、文化活动,使中国客户更全
面地体验到奥迪品牌的内涵。
2001年6月,赞助了举世瞩目的世界三大男高音北京演唱会。
2002年4月,为博鳌亚洲经济论坛提供奥迪A6作为贵宾用车。
2003年4月,赞助了世纪音乐剧《猫》在上海的首演和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中国行。
2003年起,连续3年赞助上海时装周。
2004年,赞助北京国际马拉松赛。
2004年,举办奥迪quattro杯高尔夫锦标赛,并延续至今。
2004年,参加DTM德国房车大师赛上海站表演赛。
2004年,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式高级用车。
2005年,赞助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再次访华。
2005年,赞助曼联俱乐部访华。
2005年,合作赞助郎朗2005年全国巡演及2006年新年音乐会。
2005年,与联合国儿童基金共同发起启动“童梦圆”慈善项目。
2005-2006年,连续2年赞助北京国际音乐节。
2006年,赞助时尚芭莎明星慈善夜
2006 年,赞助中国风尚大典。
2006 年,赞助张艺谋导演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
2007年,协助举办第四届奥运歌曲征集评选活动
奥迪品牌所代表的独特生活方式也在一系列活动中得到诠释,另外,奥迪不断建立新的平台,如奥迪驾控之旅、北京奥迪品味
车苑和上海奥迪媒体中心等,让消费者充分体验到奥迪品牌所具有的独特魅力。目前奥迪在中国市场的经销商网络已覆盖87
个城市,拥有124家经销商,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服务水平最高的高档豪华品牌轿车服务网络,在所有国际顶
级轿车品牌的服务网络中有着突出的优势。
奥迪 车标故事
奥迪的标志为四个圆环,代表着合并前的四家公司——奥迪(Audi)和霍希(Horch)汽车公司、漫游者汽车公司(Wanderer)
以及DKW汽车公司,这四家汽车公司于1932年合并为汽车联盟股份公司(Auto Union AG)。汽车联盟股份有限公司和NSU股
份有限公司(NSU GmbH)于1969年合并,组成奥迪—NSU汽车联盟股份公司(Audi NSU Auto Union AG);1985年,该公司改
名为奥迪股份公司(AUDI AG),总部迁至英戈尔斯塔特,四环标志沿用至今。
安驰 简介
安徽安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坐落在安徽省蒙城县经济开发区内,拥有先进的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四大工艺生
产线,是集开发、生产微型客车系列、SUV车型系列、皮卡车型系列、微型货车系列、纯电动及混合动力微型客
车系列的整车汽车制造企业。
安徽安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70年,企业性质为国有企业。当时产品以生产大型播种机为主。1988年进
入汽车行业,产品有:MC1010微型自卸垃圾车、MC1010D微型单排座货车、MC1010SI微型汽车、MC1010S微型双
排座货车、MC1010 xU微型厢式货车、MC5010 xYC型运钞车、MC5020 xYC厢式运输车、MC6320微型客车、MC6330微型客车、
MC6410A型客车、MC6410型客车、MC6480轻型客车等。
公司于2007年底进行资产重组并扩建至蒙城县经济开发区,项目总体目标规划计划用地1000余亩,滚动投资30亿元,达
到年产12.5万台微型客车、微型货车、纯电动和混合动力微型客车、多功能车、SUV、皮卡等车型以及10万套整车零部件及总
成的生产能力。整个项目(2007年~2013年)共分两期进行。年产3万辆微型客、货车及2万辆SUV、皮卡车系列产品的一期
工程(2007年12月-2009年2月)占地260亩,投资4.4亿元。公司目前总人数为884人(其中技术人员143人,本科学历
48人,研究生14人,高级工程师14人,工程师37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产品以及科学的管理模式、先进
的生产设备、高标准的质量体系、创新的工艺流程、雄厚的技术力量。公司技术中心长期以来与国内汽车院校、汽车研究机构
合作,走专业化的汽车设计、性能试验路线,进行产品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设计。二期(2009年6月-2013年6月)征地800
亩(其中,生产厂区建设占地660亩,生活服务区建设占地140亩),投资逾25亿,建成集汽车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汽车
技术研发于一体的汽车制造工业基地。满足就业岗位逾5000人。
安徽安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是安徽省政府列为A类A级重点发展企业,是亳州市重点支柱产业。省长王三运视察安驰公司
时指出:“安驰公司对形成江淮居中、南有奇瑞、北有安驰的汽车强省战略的格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更多推荐
中国,汽车,品牌,销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