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10万元的车一般砍多少价)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索

与实践

摘 要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出台,吹

响了大江南北体教融合的教学改革的号角。针对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

对教育理念缺乏正确认知、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和教学资源

难以得到保障等诸多问题,建议如下:一是要知觉重要性,不断转变观念;二是

要清晰改革目标,科学设置课程;三是要提升专业水平,推进教学实践;四是要

完善相关设施,做好资源保障。

关键词:体教融合;教学改革;高校体育

一、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理念缺乏正确认知

“终身体育”、“素质教育”与“健康第一”是高等院校体育教

学的目标所指,我们不但要以体育为载体,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

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科学理念,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但在调

研中发现,由于体育教学中对教育理念的植入不够深刻,大学生对“终身体育”、

“素质教育”与“健康第一”等思想缺乏正确认识,导致他们错误的认为年轻就

是资本,把熬夜打游戏、无休止的“追剧”,以及饮食不规律等从来不当回事。

据卫生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不断呈现下降趋势,近视率超

过九成,且因体质较差,昏厥、猝死的事情时有发生,——“中国每年猝死人数

超过55万,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1000多人猝死”

[1]

(二)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课程设置,即“教育工作者(主要是指专业教师)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

高校教学指南、要求,所制定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

[2]

实践证明,

教学和课程相契合的设置,是教学顺利开展的有效屏障。但在调研中发现,许多

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不科学,存在许多问题。一是课程较为陈旧,不能与时俱进,

有的院校甚至十年都没有进行过革新,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二是课程缺乏特色,

同质化现象严重,多数院校开发的课程仅仅限制在篮球、足球和田径等项目,没

有根据自己院校的特点以及地方特色开发课程。三是课程教学活动比较单一,仅

仅苑囿于课内教学时间,没有调动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展开锻炼,更没有促使

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教师专业水平亟待提升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组织者与实施者,其专业化的水平,在很大程

度上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成效”

[3]

,同时对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以及培养情感

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调研中发现,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亟待提

升,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少体育教师未能及时更新教学理念,革

新教学模式。当今社会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大学生对体育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

但体育教师由于受到外出培训时间、精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及时更新教学

理念,革新教学模式。二是多数体育教师精通单一项目,特别是传统体育项目,

如足球、篮球等,对体育舞蹈、“非遗”体育项目则知之甚少,难以做到“一专

多能”。三是许多体育教师对“体教融合”的认识不够透彻,存在一知半解,甚

至错误理解的现象,并且鲜有教师将其真正运用于自身的教育教学改革之中。

(四)教学资源难以得到保障

教学资源,即“与教育相关的各种有形或无形资源,诸如教材、教学案例、

教案、电子课件、图片、音频视频、教具、基础设备、场地、教学人员、教育经

费等”

[4]

。充足的教学资源是高等院校开展体育教学的保障性前提,同时也是大

学生体育需求得以满足的重要物质条件。毋庸置疑,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绝大

多数高校都已经建有篮球、足球、兵乓球等专业化运动场地,教学资源得到了很

大丰富,但依旧难以保障教学的有效开展,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现有教

学资源仅仅能够满足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需要,很难保障开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

和学院特色的体育项目。二是许多体育场地都开设在室外,非常容易受到天气因

素的影响,一经遇到恶劣天气很难开展体育锻炼活动。三是教学资源相对短缺,

就体育教师的数量而言,不能达到正常师生比的要求,就场地与设备的数量而言,

人均占有比率相对较少,致使许多学生不能参加锻炼。

二、体教融合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索

(一)知觉重要性,不断转变观念

一经人们知觉到了做某件事情的价值和意义,就会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体

教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对体育教学深入改革的尝试,只有让高校的领导、教

师和学生充分认识到其重要价值,才能更加顺利的推进改革。一是要引起领导层

的重视,特别是校长的高度重视。领导层是学校发展的中间力量,校长是学校发

展的灵魂性人物,他们手中掌握着学校的大量资源,如果能够引起他们的重视,

将能够有效调动学校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为体教融合的改革提供坚实的物质保

障和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二是要引起高校体育教师的重视,教师是开展教学的组

织者,是推进体教融合改革的探索者、执行者,如果不能够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

体教融合的改革必将是“一纸空文”。三是要引起大学生的高度重视,让他们知

觉探索体教融合教学改革的意义。任何教学改革的目的都不是为了哗众取宠,都

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更好的服务学生,让学生受益,体教融合也不例外。我们

只有让学生知觉到改革的必要性,才能够把体教融合落实到实处。

(二)清晰改革目标,科学设置课程

推进体教融合的教学改革,必须有具体而明确的改革目标以及科学设置的课

程体系,否则教改将无从谈起。为此,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

认真研读体育总局、教育部等部门出台的关于体教融合的文件,全面把握体教融

合的内涵,深刻领悟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体教融合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明确教

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建议有条件的院校邀请参与制定体教融合

政策的专家来学校进行文件解读和教学改革指导。二是结合国家出台的体教融合

的文件,在对大学生体育教学效果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学校自身发展

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改革的目标一

定要立足本校的教学资源,不能想入非非。三是根据本校设定的体教融合的教学

改革目标,结合专业特色,开发课程体系。以中医专业为例,在开发体育课程体

系的过程中,可以将太极拳设置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让大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的

过程中,“掌握传统医学运动的康复理论,并从中国传统医学的角度,选择科学

有效的方法,实现体育教学与中医文化有机结合,提升体教融合教学改革有效

性。”

[5]

(三)提升专业水平,推进教学实践

针对体教融合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教学实践经验不

足的现状,本文建议如下:一是体育教师要积极通过课外培训、自主学习等方式,

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以突出原来固有的思维模式,特别是要突破思维定势。

二是体育教师不但要进一步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了解其他专业的知

识体系,并注重教学和文化的关联性,努力构建和完善基于体教融合的理论教学

体系和实践体系,这无疑对当代高校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体育教师

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体教融合本来就是一个新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

可以参考和借鉴,因此广大体育教师要善于根据授课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

况,积极创新、大胆摸索、勇于实践,努力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体教融合的教学

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四是要鼓励体育教师积极开发具有时代特色、学校特色的

选修课程,并支持学生踊跃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体教融合的教学效果和水平。

(四)完善相关设施,做好资源保障

积极推进体教融合的教学改革,离不开完善的体育教学设施等资源作为保障,

否则教学改革将失去物质基础,这就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要

结合本校学生数量,根据国家的相关要求,扩大体育场地,购进基础设施、设备

数量,让体育场地、设备、设施能够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锻炼的要求,这也是实

现体教融合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性保障。二是要根据本校开设的特色体育课程,研

发、引进新设备,进一步丰富体育运动的项目,不断提升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三是要积极创建各式各样的体育俱乐部、社团,充分利用学校校园中的空闲场地,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高体育场所、设施、设备的利用效率。

结语

针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体教融合的教学改革正在神州大地如

火如荼地开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更加有效的推进教学改革呢?学校的领导、教

师和学生必须真正认识到体教融合的重要性,同时要引导教师不断转变观念,清

晰教学改革目标,科学合理的设置体育课程体系,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积极

推进教学实践。此外,学校要做好资源保障工作,不断完善相关设施。

参考文献

[1] 王敏,周满红.输出生理参数反馈指导下的心肺复苏[J].中国急救医

学,2020,40:768-772.

[2] 马蔓荻.体教融合视角下南宁市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研究[M].广西民

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23.

[3] 罗晓宇.促进大学生学业成就的有效提升——基于翻转课堂实证研究的

元分析[M].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65.

[4] 苏杨琼.中学音乐教学资源配置现状与对策建议——以T市为例[M].天

水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22:9.

[5] 孙晓妮,廖春艳.体医融合背景下高等体职院校搭建运动营养与康复实

训平台的运行保障机制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3(4):35.

作者简介:王鑫(1983.12-),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硕士,讲师,现

就职于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通讯作者:周静(1990.5-),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硕士,讲师,现

就职于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更多推荐

融合,体育,教学,体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