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09款斯巴鲁森林人缺点)

C70G前纵梁延伸板型面扭曲质量改善

【课题背景】

C70G 前纵梁延伸板,制件形状复杂,成型困难,前端侧壁回弹,型面严重扭曲,

与前纵梁搭接间隙不良,局部干涉,局部间隙大,局部法兰面超差,局部修边线超

差,尺寸精度低,合格率不足50%,严重影响白车身前机舱部位的整体精度。

【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产品制造工艺性差,制件高低差过大,变化剧烈,且板料

为高强钢板,厚度为1.5mm,拉延成型困难,回弹大,精度很难保证,目前成功车型

很少有此种结构的前纵梁延伸板。 次要原因:由于模具开发阶段过于强调4序出件,

工艺排布太紧凑,造成工艺先天缺陷。

【对应措施】

长期措施:

1、在现有工艺基础上,再增加一序侧整形模具,以解决前段侧壁回弹问题。

2、精调OP40整形型面,校正法兰面,校正回弹量,提高产品的关键尺寸精度。

3、精调OP20修边线,保证焊点位置。

整改结果:整改后制件合格率

左:91.4% 右:91%

【案例剖析】

1. 此产品设计时只考虑产品的使用性,产品的性能参数,没有充分考虑产品制造

2

工艺性,给制造带来很大的难度,大大提高了制造成本。

2. 同步工程SE分析阶段,没有提出更改意见。

3. 模具开发过程中,只考虑了匹配车间生产设备,思路过于僵硬,没有考虑实际制

造困难,没有听取模具制造厂家提出的意见,强行要求4道工序完成此件,造成后期

调试困难重重,最后不得不增加一道侧整形模具。

4. 与对标车比较,萨博95车型前纵梁延伸板采用的是同样的结构造型,但萨博95车

型“前纵梁延伸板”采用7道冲压工序完成,但制件仍存在与C70G“前纵梁延伸板”同

样的问题。

5. 目前C50E、C60F前纵梁延伸板仍然采用同样的结构造型,模具开发过程中仍然

存在同样的问题,且问题较G70G前纵梁延伸板更为严重。

【警示反思】

1. 制造工艺部门应该及时把此类问题反馈给产品设计部门。

2. 产品设计部门应该积极主动收集此类信息或听取制造工艺部门的意见。

3. 需要建立一个反馈流程或反馈机制,制造过程中的困难及对制件的改善要求能够

及时有效反馈给产品设计部门,给后续车型设计提供参考。

4. 产品设计参考对标车时,要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满足产品性能要求的同时要充

分考虑产品的制造工艺性。

5. 后续开发新车型,前纵梁延伸板应考虑产品分割,分割成两个产品,降低制造难

度。

更多推荐

产品,纵梁,制造,延伸,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