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油电混合动力车型-汉dmi买了后悔死了


2023年11月19日发(作者:昌河铃木北斗星4s店)

福特汽车车身平台深度解析

回溯历史,我们可以知道,早在二次大战之前,各大车厂们出于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制造效

率的考量,就已经推出过了一些共通底盘的车型(那时候的车大多数都是大梁式车架的,

以她们都有底盘)在那个年代,大多数这样的车型,出自此时引领着汽车生产与制造的标

准的美国车厂,甚至一些美国车厂在此时已经提出了平台这种说法。这种通用化、标准化

的生产理念的奠定就有我们的今天的主角,福特的很大功劳。而在战后,这种概念更多的影

响到进行战后重建的欧洲,包括雪铁龙大众为首的一些欧洲车厂也开始更多采用这样的理

念来拉低车辆售价,以提供给此时口袋并不宽裕的欧洲汽车消费者。

但这些都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车身平台。就如同我们之前关于丰田自动车旗下的平台的那

篇文章中所叙述过的一样,现代意义上的车身平台是一个包括底盘或者车架、副车架、悬挂、

转向系统、动力总成等组成的一个综合概念,可以说是一种模块化的理念,并非单纯指的是

就是作为车子的最基础部件的底盘或者车架本身。这种现代意义上的车身平台,一般认为其

最早诞生于1960年代,当时通用汽车在别克第三代Skylark雪佛兰第一代Chevelle和第一

迈锐宝、庞蒂克第二代Le MansOldsmobile第二代Cutlass等众多车型上使用了相同的

第二代A-body平台(之前我们介绍丰田自动车的平台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了,不只是丰田这

个日本车厂喜欢一直管一个级别的平台叫同一个名字)。

【使用通用第二代A-body平台的雪佛兰第一代Chevelle

不过,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首个现代意义上的车身平台是1970年代末福特汽车所开始

使用的Fox平台。使用这一平台的车型包括福特Fairmont、福特Durango、水星Zephyr

三种紧凑级车;福特Granada、福特LTD、水星Cougar第五和第六代车型、水星Marquis

林肯Continental第六代车型这六种中级车;福特野马第三和第四代车型、水星Capri第二代

车型这三种Pony Car(一种车身体积和价格均比真正的肌肉车,也就是Muscle Car稍小的

美式跑车);甚至Fox平台下的车型还包括福特雷鸟的第八和第九代车型这两种专门的双

门豪华GT车型。以上这十五种车型的生产时间涵盖从197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近30年时

间,其各自使用的Fox平台更是分为前后四代,不同代数和不同车型间的变化可以说相当

之大,相对更早期的通用汽车第二代A-body平台,可能更符合现在意义上的平台定义。就

算因为出现时间相对较晚,我们没法把Fox平台直接算作史上第一种现代意义上的平台,

但任何人也无法否认这一平台在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先驱意义。

【使用福特Fox平台的福特Fairmont

那么,今天的福特汽车又在使用着什么样的平台呢?你身边的福特或者福特集团旗下车型

又是什么平台呢?且看下文分解。(由于篇幅关系,请原谅笔者的偷懒,不能把福特汽车历

史上所有的平台在此一一详述——不然那就可以直接出本书了——仅仅介绍福特汽车现在

正在使用的一些平台)。

轻紧凑级车平台:B3平台

使用车型:福特嘉年华第六代车型,马自达2第二代车型(日本市场称为Demio第三

代车型)

【使用福特B3平台(马自达DE平台)的马自达2第二代车型】

就像通用集团的较小型化车型的平台大多来自于欧洲的欧宝而非由其美国本部自行研发

一样,福特的B3平台实际上来自日本的马自达。在马自达那里,相同的平台被称为马自达

D系列的DE平台。这一平台上最早诞生的车型为2007年面世的马自达2第二代车型(亦

即现款车型的马自达2)。

【使用福特B3平台福特嘉年华第六代车型】

而稍后的2008年面世的福特第六代嘉年华(亦即现款车型的嘉年华)亦是使用了相同的

平台打造。另外需要在这里提及的是,作为福特旗下最小车型、属于微型车级别的福特Ka

1996年到2008年之间的第一代车型使用的缩小化的福特B1平台(亦即马自达DY平台)

2008年之后生产的第二代车型则是直接使用了菲亚特集团的Mini平台,和菲亚特500

菲亚特Panda第三代车型互为同平台车型。

紧凑级车平台:C1平台

使用车型:欧规福特福克斯第二代车型、福特C-MAX第一代车型、福特Kuga马自

3第二代及第三代车型(日本市场称为Axela第二代及第三代车型)马自达5第一及第

二代车型(日本市场称为Premacy第二及第三代车型)、沃尔沃S40第二代车型、沃尔沃

V50第二代车型、沃尔沃C30沃尔沃C70第二代车型、沃尔沃V40

【使用福特C1平台的福特福克斯第二代车型】

和前面提到过的B3平台一样,福特C1平台也可以说是来自于马自达。当然,准确的说

法是这个平台是由马自达、福特、沃尔沃三方的设计人员联合研发的。在马自达,它被称为

BK平台,而在这一平台的另一个使用者沃尔沃那,它则被称为P1平台。不过也另外有一

种说法指出福特C1平台更大程度上来源于沃尔沃P1平台,而沃尔沃P1平台则是改良自初

代车型的沃尔沃S40所使用的平台。

【使用福特C1平台(马自达BK平台)的马自达3第三代车型】

初代沃尔沃S40的平台又与三菱Carisma共用(Carisma相当于第五代Lancer,也就是

菱帅的原型车的大型化版本)甚至两车均在三菱自动车和沃尔沃合资(欧洲福特亦有参

与,但并未直接出资)设立的NedCar公司位于荷兰波恩(不是德国那个波恩)工厂生产。

根据这种说法,C1平台也有一些三菱自动车的血统(这种说法的出现,也在某种程度上解

释了为何C1平台下车型的后悬挂等部分设计与三菱第五代LancerCarisma有很大相似性。

但不管如何,反正福特C1平台都是跟日本车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使用福特C1平台(沃尔沃P1平台)沃尔沃S40第二代车型】

由于经济危机之后,马自达做出了脱离福特集团自行运营的决定,福特与马自达之间原有

的技术联系被很大程度上削弱(沃尔沃的乘用车部门亦是被我国吉利汽车收购,因此福特和

沃尔沃的原有技术联系也被削弱。另,沃尔沃卡车分部从未是福特汽车一部分,一直独立运

营,之前我国吉利汽车收购的沃尔沃亦不包括其卡车分部)因此福特新一代紧凑级车型均

不再使用福特C1平台,而是改用在C1平台基础上自行改良的新平台。

紧凑级车平台:New Global C-Segment平台(新全球C级平台)

使用车型:福特福克斯第三代车型、福特C-MAX第二代车型、福特Grand C-MAX

福特Escape第三代车型

【使用福特New Global C-Segment平台的福特福克斯第三代车型】

福特New Global C-Segment平台也就是前文所提到过的福特在原有C1平台基础上改良刍

的新平台。这种平台保持了和原有C1平台车系相当大程度上的设计共通性,进一步优化了

生产的效率和车辆的性能,但实际上它可以视为原C1平台的一个衍生版本,并无太多的本

质性区别。

中级车平台:CD3平台

使用车型:福特Fusion第一代车型、福特Edge第一代车型、马自达6第一代车型和第

二代车型(日本市场称为Atenza第一代车型及第二代车型)、马自达CX-9、水星Milan

林肯MKZ第一代车型(此车2006年发布时称为Zephyr,后改为MKZ)、林肯MKX

汽奔腾B50一汽奔腾B70

【使用福特CD3平台(马自达GH平台)的马自达6第二代车型】

CD3平台依旧跳不脱和马自达的关系,这一平台实际上就是福特对马自达G系列平台中

GG/GY平台和GH/GZ平台的称呼。GG平台即为初代马自达6的四门轿车版本和五门掀

背版的平台,GY平台为初代马自达6的旅行车版的平台;GH平台为第二代马自达6的四

门轿车版本和五门掀背版的平台,GZ平台为第二代马自达6的旅行车版的平台。从某种程

度上讲,就像大众PQ35平台与PQ46平台或者丰田X系列平台与S系列平台之间的关

系那样,CD3平台可以被视作一个加大号的C1平台,此平台下车型具备和C1平台下车型

不少的通用部件。

【使用福特CD3平台的福特Fusion

福特在北美市场最畅销的轿车之一的初代福特Fusion亦是此平台产物——你基本可以把

这车当做一个换了福特标,然后换了套外观内饰的美版马自达6美版马自达6与日版Atenza

亚太和欧洲规格的马自达6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机械设定上的差别)而关于已经发布但并未

开始正式投产和发售的第二代Fusion等同于第五代蒙迪欧但第五代蒙迪欧亦未开始投产)

所使用的平台,福特汽车至今并未给出一个肯定答案,只是表示此车使用了10%多的与

CD3/EUCD平台车系可通用的配件。另外,在我国的一汽在初代马自达6基础上研发的

汽奔腾B70B50亦可以算作福特CD3平台下的产物。

中级车平台:EUCD平台

使用车型:福特蒙迪欧第四代车型、福特Galaxy第三代车型(呃,看好了,我们这不

是在说手机,所以它跟三星Galaxy SIII一点关系都没有)、福特S-MAX路虎神行者II

沃尔沃S60第二代车型、沃尔沃V60第二代车型、沃尔沃S80第二代车型、沃尔沃V70

三代车型、沃尔沃XC70第二代车型(注1

【使用福特EUCD平台的福特蒙迪欧第四代车型】

在很多资料中,福特EUCD平台被视作CD3平台的替代品。但在实际运用场合,这一平

台与CD3平台的关系并非替代,而是互补。诚然,EUCD平台在CD3平台基础上做出了一

定程度上的改良,但这种改良更多是为了适应各地区用户对车辆不同的需求——CD3平台

的车型主要对应北美和亚太市场,而EUCD平台的车型则主要针对欧洲市场——而并不是

说这两个平台的技术先进性上有什么实质性差别甚至这两个平台下的车型,在很多关键机械

部件上都有着可互换的情况。因此,我们把EUCD平台视作CD3平台的姊妹平台也没什么

不妥之处。CD3平台一样,EUCD平台也保持了和C1平台不少的部件通用性,在一些场

合,EUCD平台也被称为“C1 Plus”平台。

【使用福特EUCD平台(沃尔沃Y20平台)的沃尔沃V60第二代车型】

EUCD平台在沃尔沃,则被称为Y20平台,被视作VOLVO原有的P2平台的代替品。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路虎神行者II使用了这一平台,但在大体的机械构造上与路虎神

行者II很是接近的路虎极光则并非这一平台的产物。基本在路虎脱离福特集团之后完成研

发的路虎极光使用的平台被称作路虎LR-MS平台(当然,这一平台也衍生自福特EUCD

太,但做了极大程度上的调整和改良)因为这个缘故,虽然大体的机械布置上极光与神行

II有着很大相似性,但两者能完全共通的部件实际上只有前悬挂顶部的少数一些部件,

严谨地说,不能称两者为同平台车型。

1:沃尔沃XC70V70的跨界车(crossover)版本,但V70初代车型的crossover

本称为V70 XC,所以V70的第三代车型的跨界车版本是第二代车型的XC70

中级豪华车平台:DEW平台

使用车型:捷豹S-TYPE捷豹XF林肯LS福特雷鸟第十一代车型

【使用福特DEW平台的捷豹XF

福特DEW平台在很多时候又被称作DEW98平台,福特汽车一直并未解释过这个“98”

由来,有鉴于使用这个平台打造的车型最初是在1999年末投产,我们大胆猜测“98”指的是

这一平台开始研发或者正式定型的日期。相较之前面介绍过的CD3EUDM平台,DEW

平台的定位更高,而且是福特现时下还在使用的少数前纵置发动机,后轮驱动平台之一,

要被用作制造中级豪华车。

【使用福特DEW平台的福特雷鸟第十一代车型】

当然,已经被叫停多年的福特雷鸟车型不能被像是捷豹S-TYPE、捷豹XF、林肯LS这三

款车一样被归类为传统的中级豪华车。早在1955年即已出现的福特雷鸟车系可以算是北美

市场所特有的一种车辆级别,也就是所谓“Personal Luxury Car”,个人豪华车。这个概念可

能对于接触此类车型甚少的我国车迷来讲甚是陌生,但基本可以将这类车视作双门版的中级

豪华车,她们比起紧凑级豪华车(例如宝马3雷克萨斯IS之类)个头更大,通常也有

更为大型有力的发动机(在几十年前美国车那个辉煌年代,这类车型的动力水平甚至堪比肌

肉车,起码也可以与Pony Car可以比肩)。

跑车平台:D2C平台

使用车型:福特野马第五代车型(注2

D2C平台是福特集团现时下最新的一个后驱平台,基本上可以把D2C平台视作一个DEW

平台的低成本衍生品。所谓“D2C”即为“D-class 2-door Coupe的缩写,意指D级双门房车。

现时下使用这一平台的车型仅限福特野马第五代车型一种。相较之DEW平台下的车型,D2C

最大的区别在于悬挂系统,这也是其消减成本最明显的地方,DEW平台下的车型均为前后

双摇臂悬挂,或者前双摇臂后多连杆悬挂,D2C平台下的车型(好吧,我们已经说过了,

这个平台就一种车型),则是前麦弗逊、后钢板弹簧悬挂。

【使用福特D2C平台的福特野马第五代车型(前期版)】

而且D2C平台下车型与C1平台下车型有一部分部件可以通用,比如前麦弗逊悬挂的支

柱和后悬挂所使用的横向控制臂。当然,我们并不是说野马的这些悬挂部件与C1平台下车

型的相应部件是完全相同的,只是说野马的这些部件与那些车型的相应部件是可以互换的,

这样依旧能为车厂带来生产上的便利和成本上的降低。

【使用福特D2C平台的福特野马第五代车型(后期版)】

2:现款的福特野马亦为第五代车型,相比在之前的20052009年之间生产的版本,

2010年之后的版本可以说是小改款车型,车头车尾外形略有变化,动力系统更新,悬挂系

统经过重新调校。

全尺寸车平台:D3平台

使用车型:福特Taurus第五及第六代车型、福特Freestyle福特Taurus X、福特Five

Hundred、水星Montego第二代车型、水星Sable第五代车型、林肯MKS

【使用福特D3平台的林肯MKS

某种意义上来讲,福特D3平台算得上一个悲剧的平台。使用它的车型,除了福特Taurus

和林肯MKS两款之外,均因之前的经济危机带来的产能消减而停产,甚至水星这个由福特

汽车1938年创立的品牌更是因此消逝(水星也是福特旗下唯一一个由自己创立的副牌,

并非收购而来)由于我国市场近年来甚少引入在北美市场大受欢迎的前驱全尺寸房车的缘

故,本平台使用的车型下的车型在我国几乎都绝少出现,基本只有福特Taurus第六代车型

在少数大城市可见——美国驻我国各地的使领馆几乎均有在我国使用此车,而一些美资企业

也有少量使用。

【使用福特D3平台的福特Taurus第六代车型】

在这顺便说点题外话,福特Taurus一直以来都算得上相当优秀的一款车型,虽然谈不上

有什么技术亮点,但可靠性上佳(这类和欧洲这个字基本不搭界的纯美国车可靠性基本能和

日本车相比)动力表现优秀,她亦是北美市场多年来最为畅销的全尺寸房车之一和在我国

内地地区知名度大得多的丰田Avalon在北美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甚至福特Taurus的顶配

四驱运动版车型被北美最大汽车媒体之一的《Motor Trend》称为廉价版宾利欧陆GT。但可

能是考虑到我国用户不见得对一台价格实在不便宜,又缺乏任何噱头的全尺寸家用车的需求

并不大,这款车一直没有被正式引入我国市场销售,也基本没有引入的可能。

全尺寸车平台:E8平台

使用车型:澳洲福特Falcon(第七代车型)

相较之D3平台,同为全尺寸车平台的福特E8平台可能对于我国车迷来讲更为陌生。D3

平台下的车型在国内至少还有少数美国政府驻华机构和美资企业在使用,E8平台下车型在

国内市场存在的数量就无限趋近于0了。原因无他,这个平台是一直以来就相对美国的福特

本部以及福特欧洲分部具有更大的独立性的澳大利亚福特所开发,基本也是澳大利亚福特所

专用。甚至和D2C平台一样,E8平台下也只有Falcon这么一款车(当然,Falcon有很多衍

生版本,包括四门轿车、双门跑车和双门皮卡,但她们都是Falcon)。

【使用福特E8平台的澳洲福特Falcon第七代车型(四门房车版)】

或许是由于地理上远离主要汽车产区的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的缘故,澳大利亚汽车市场一

直以来就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和特殊性,由此也催生了不少在其他地区难得一见的车型。

如不同于同样地广人稀的北美地区的用户现在更偏爱福特Taurus、丰田Avalon一类的前驱

全尺寸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用户们像旧时(1970-1980年代之前)的北美用户那样更喜欢

更为传统的后轮驱动的全尺寸车(可能是因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比北美地区更临近赤道,

少数山区外几乎没有比较影响后驱车使用的降雪天气的因素?)。

【使用福特E8平台的澳洲福特Falcon第七代车型(双门皮卡版)】

而使用福特E8平台的第七代Falcon就算是这种大洋洲特有的全尺寸后驱车中的一个(另

一个则是霍顿第四代Commodore,让人惊讶的是,这款车竟然有国产版本,即上海通用别

克林荫大道,当然,国产版车型并不像澳洲原版那样具有使用LS系列大排量V8发动机的

版本,早期还有3.6L排量车型,后期则只剩下了近乎可怜的3.0L排量车型)。比起前置横

置引擎的福特TaurusFalcon动力更强,操控性更好,车身也更大,但因为后轮驱动布局需

要占用更大的车内空间,Falcon在乘用空间上相比Taurus并没有什么优势。

顺便说一句,笔者一直以来相当疑惑为什么美国的福特本部不把E8平台引入到北美来制

造一款新的全尺寸豪华车。要知道2011年第三代车型的林肯Towncar(使用老迈不堪的福

Panther平台)停产之后,林肯就再无任何后驱豪华车,近两年来仅仅使用和雷克萨斯ES

同级的、前轮驱动的林肯MKS作为旗舰车型,实在是有点太过漫不经心,让人怀疑福特复

兴林肯品牌的宣言到底有多认真,而澳洲福特的E8平台对于福特集团来讲可以说是现成的

平台,在其基础上研发一款足以对阵奔驰E宝马5雷克萨斯GS的后驱豪华车恐怕

毫无难度。

全尺寸SUV平台:D4平台

使用车型:福特Explorer第五代车型、福特Flex林肯MKT

【使用福特D4平台的林肯MKT

D4平台,实际上就是D3平台的SUV/Crossover类车型用版本,两者共用部件的比例相当

大。只是福特汽车根据自己的习惯将其划分为了两个平台,如果换做大多数车厂,恐怕它们

都会被算作同一个平台。而不同于D3平台车系均未被正式引入过我国市场,国内保有量极

低的情况,D4平台下的车型或是已被引进我国市场销售(福特Flex和林肯MKT),或是

即将引入(福特Explorer——这或许是因为我国市场的大多数消费者对大型SUV类车型

的热情要比对全尺寸房车高得多的缘故。

福特Explorer第五代车型】

D3平台的情况一样,D4平台的车型也一律诞生于北美地区,和在国内市场影响要更

大一些的欧洲福特并没什么直接关联,属于比较纯粹的美国车。而其中Explorer更是堪称福

特近年来的功勋车型。在2007本田第三代CR-V成为北美市场最畅销SUV类车型之前,

福特Explorer车系一直保有这个称号长达十五年之久,甚至在2003年之前,其北美市场年

度销量经常超过近年来一直霸占北美乘用车销量冠军的丰田凯美瑞。而就算如今Explorer

已经不再是北美市场最畅销SUV,却也依旧能保持在此类车型的销量前五名之内。充沛的

空间、良好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可靠性,可以说是Explorer畅销北美市场多年的最大资本。

果福特中国给出的定价足够合理,这款车无疑也将在我国市场上的现有同类车型(比如丰田

汉兰达日产楼兰)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全尺寸皮卡平台:P2/P3平台

使用车型:福特F-150第十一及第十二代车型、林肯Mark LT第一及第二代车型(以

上四种车型为P3平台),福特Super Duty第二及第三代车型(以上两种车型为P3平台)

【使用福特P2平台的福特F-150SVT Raptor版本)】

对于我国车迷来讲,这个专用于皮卡类车型的P2/P3平台可以算是熟悉又陌生——原因很

简单,虽然采用这个平台的车型从未被福特官方正式引入过我国市场(两岸三地全没有

但各大港口城市的私人汽车进口商们或多或少的进口过采用这一平台的每一款车型。尤其是

F-150这款北美市场最畅销的皮卡类车型,更是在我国越野车友当中已经建立了一定程度上

的口碑。不过这一平台对于福特的意义可能比福特旗下的其他任何平台都要重要,没有了F

系列皮卡Super Duty也属于F系列皮卡)这个北美市场销量保证,福特汽车的复苏恐怕就

完全无从谈起了。

全尺寸SUV平台:T1平台

使用车型:福特Expedition第三代车型、福特Expedition EL、林肯Navigator第三代车

型、林肯Navigator L

【使用福特T1平台的福特Expedition第三代车型】

直截了当的说,T1平台就是前面介绍过的P2平台的SUV用版本,它和P2平台的关系就

犹如D3D4平台之间的关系那样。但由于这类传统的前纵置发动机后轮驱动、大梁式车

架的平台P2T1平台下的车型大多数是四轮驱动的,但这个平台是以后轮驱动为基础设

计的。就像D3平台和D4平台下也有为数不少的四轮驱动车型,但它们依旧是前轮驱动平

台那样)的固有设计特点的缘故,T1平台和P2平台可共用的部件比例比起D3D4平台

之间可共用的部件的比例要更大一些。基本上可以说它们是完全一样的。

【使用福特T1平台的林肯Navigator第三代车型】

因此,你可以把福特Expedition当成加了一个封闭式的、和车厢连通的尾箱的F-150,把

福特Expedition EL当成一个做过同样处理的Super Duty而把林肯Navigator当成一个SUV

版的Mark LT,这些车型之间,在机械设计方面的差别实在是微乎其微。

全尺寸Van平台:V347/V348平台

使用车型:福特全顺第七代车型、福特Tourneo第二代车型

【使用福特V347平台的福特全顺第七代车型】

这个平台的车型在国内市场也不大多见,可能是考虑到我国内地市场的消费者更希望购买

更低成本,而非更为先进的全尺寸Van和小巴类车型的缘故,这两款车型(Tourneo是福特

全顺的姊妹车,大概定位与丰田海狮的长轴距版本车型相似。基本可以这么区分两者:现在

的全顺主要是作为小型货车,也就是所谓Cargo Van,而Tourneo则是小型客车)在国内市

场主要销售的江铃福特全顺一直都是早年间就已投产的第五代车型,而最新的第七代车型的

产量和能见度均要少上一些(欧版车型为土耳其生产,第五代和第七代车型江铃汽车均有引

入国产,中间的第六代车型则没有)。

紧凑级Van平台:V227平台

使用车型:福特全顺Connect、福特Tourneo Connect

【使用福特V227平台的福特全顺Connect

由于大梁式车架的箱型车实际上相当容易通过改变轴距来改变车身的大小缘故,实际上各

大车厂都会推出不同轴距长短的Van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V227平台基本就可以视作

一个短轴距版本的V347/V348平台。这一平台下的福特全顺Connect和福特Tourneo Connect

就正是福特全顺第七代车型和福特Tourneo第二代车型的短轴距版本车型,定位分别类似于

大众开迪的载货和载客版本。

全尺寸Van平台:VN平台

使用车型:福特E系列Van,第三到第四代车型

众所周知的,北美市场有很多不同于亚欧地区的独有门类的车型,比如我们前面提到过的

皮卡们,又比如说我们这里要说到的北美市场的全尺寸Van这类车型明显比日本或者欧洲

厂商研发的同类车型要巨大,车架结构实际上也更接近小型巴士,而非一般的MPV。而我

们这里要说到VN平台就是为这类车型准备的平台。

【使用福特VN平台的福特E-350第四代车型(08-09年改款后版本)】

1975年以来,VN系列平台一直被用于北美最受欢迎的全尺寸Van类车型,福特E

Van(当然,那么长时间以来,这个平台也有着不少的改进,但一般称呼上并不区分,均

直接称作VN平台)。福特E系列Van在北美地区,被其诸多用户用作小型客车、小型货

车甚至冷饮车、小型校车,拥有众多变形型号,福特原厂以及相关改装公司让这款车派生出

的版本几乎多达几十种。

有关福特车架平台命名的解释

实际上福特的现时下的各类平台的命名中,大多数情况下(也就是说刨去商用车)其首

字母或者整个平台名中某一到两个字母均用来指代此一平台下车型的平台的级别。按照欧洲

的乘用车标准车辆级别分类方法,微型车(例如SMART福特Ka)被称为A级车,轻紧

凑级车(例如大众POLO福特嘉年华)被称为B级车,紧凑级车(例如福特福克斯大众

高尔夫)被称为C级车,中级车和紧凑级豪华车(例如福特蒙迪欧宝马3)被称为D

级车,全尺寸车和中级豪华车(例如丰田Avalon福特Taurus奔驰E被称为E级车,

全尺寸豪华车(例如奔驰S宝马7系)被称为F级车,所有跑车均被称为S级车,所

SUV越野车均被称为J级车,所有MPVVan均被称为M级车。而以所谓A00级车

指代微型车、A0级车指代轻紧凑级车、A级车指代紧凑级车的分类方式为大众集团内部专

用的分类方式,并不被其他任何一个车厂所使用。

具体来说,福特的C1平台指的就是这一平台用于制造紧凑级车;EUDE平台可以视作

“Europe Car D-segment”或者“Europe Car D-class”缩写,指的是欧洲福特的D级车平台;CD3

平台中的“D”亦是说此一平台用于D级车;D3平台的命名则有点奇怪,其命名明明是说用

D级车,但使用这一平台的车型均为E级车,可能是福特出于与后轮驱动的E字头平台

的区分的考量,才如此命名;DEW平台则专用于制造定位较高的一些DE级车,“W”

“Worldwide”,表明这是一个福特旗下全球各品牌通用的平台;E8平台则用于主要针对澳

洲市场的少数全尺寸、后轮驱动的E级车。

奥迪a6价格多少钱-斯巴鲁森林人2022款最新消息


更多推荐

2020福特野马汽车价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