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款最适合女人开的车-雷克萨斯es250典雅版


2023年11月21日发(作者:标致雪铁龙官网)

22课时 力学实验(1)——纸带类和光电门类实验

命题角度 (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

系;(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4)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知识储备

一、纸带的分析和数据处理 光电门的应用

1.两个关键点

(1)区分计时点和计数点:计时点是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计数点是指测量和

计算时在纸带上所选取的点.要注意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

的说法是等效的,当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时,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

间间隔T5×0.02 s0.10 s.

(2)涉及打点计时器的实验均是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

带.

2.记录的信息

纸带可以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和物体运动的位移(频闪照相和纸带记录的物理量相

).与光电门相连的数字计时器记录时间.

3.求速度和加速度

做匀

纸带

测瞬时速度

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

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求打某一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

只需在这一点的前后各取相同时间间隔T的两段位移xx

nn1

则打n点时的速度v

n

xnn1

x

2T

.

测加速度①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如图所示

第1页,共20页

????

xxxxxx

456123

a.

9T2

②作出vt图像,通过图像的斜率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Δ

v

Δt

测速度

光电

测加速度

度分别为vv,则a

12

.

光电门主要是测量速度的仪器,设小车上挡板的宽度为d,挡板

d

遮住光电门光线的时间为Δt,则小车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

.

Δt

若已知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x,小车通过两个光电门时的速

122

v

v

2x

.

二、使用打点计时器

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1.平行:纸带、细绳要和长木板平行.

2.靠近:释放小车前,应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3.两先两后: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实验后先断开电源,后取下纸带.

4.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槽码落地或小车与滑轮碰

撞.

5.减小误差:小车另一端挂的槽码质量要适当,避免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打的点太少,

或者速度太小,使纸带上打的点过于密集.

高考题型1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 (2019·全国卷·22)某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对物块沿倾斜的长木板加速下滑时的运动

进行探究.物块拖动纸带下滑,打出的纸带一部分如图1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

的频率为50 Hz,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未画出.在ABC

DE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______点.在打出C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__ m/s(保留3位有效数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保留2位有效数

2

)

1

第2页,共20页

答案 A 0.233 0.75

解析 根据题述,物块加速下滑,在ABCDE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A

点.根据刻度尺读数规则可读出,B点对应的刻度为1.20 cmC点对应的刻度为3.15 cmD

点对应的刻度为5.85 cmE点对应的刻度为9.30 cmAB1.20 cmBC1.95 cmCD2.70 cm

1

DE3.45 cm.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5× s0.10 s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50

质点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得,打出C点时物块的速

度大小为v,解得a0.75

C

m/s.

2

2 (2020·江苏卷·11)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小明同学在家自主开展实验探究.用手机

拍摄物体自由下落的视频,得到分帧图片,利用图片中小球的位置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BCCD

2T

0.233 m/s.由逐差法可得a

CDDEABBC

??

4T2

2

(1)家中有乒乓球、小塑料球和小钢球,其中最适合用作实验中下落物体的是________

(2)下列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填写各步骤前的序号)

①把刻度尺竖直固定在墙上

②捏住小球,从刻度尺旁静止释放

③手机固定在三角架上,调整好手机镜头的位置

④打开手机摄像功能,开始摄像

(3)停止摄像,从视频中截取三帧图片,图片中的小球和刻度如图3所示.已知所截取的图片

相邻两帧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s,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由此测得重力加速度为_____

6

m/s.

2

1

3

(4)在某次实验中,小明释放小球时手稍有晃动,视频显示小球下落时偏离了竖直方向.从该

视频中截取图片,________(选填仍能不能)(3)问中的方法测出重力加速度.

第3页,共20页

答案 (1)小钢球 (2)①③④② (3)9.6(9.59.7均可) (4)仍能

解析 (1)小钢球受到的空气阻力相对最小,可近似认为做自由落体运动.

(2)安装好器材后,先打开手机摄像功能,再由静止释放小球.这类似于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先

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故顺序是①③④②.

(3)由题图读得x

1

2.50 cm

x

2

26.50 cm

x

3

77.20 cm

1

(xxxT

3221

)(x)gT s

2

6

解得g9.6 m/s

2

.

(4)释放时手抖动,导致小球的运动偏离了竖直方向,但在小球下落过程中,小球竖直分运动

仍然是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运动,故仍能用(3)问的方法测出重力加速度.

高考题型2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

3 (2020·浙江7月选考·17(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图4甲是教材

中的实验方案;图乙是拓展方案,其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4

()挂上托盘和砝码,改变木板的倾角,使质量为M的小车拖着纸带沿木板匀速下滑;

()取下托盘和砝码,测出其总质量为m,让小车沿木板下滑,测出加速度a

()改变砝码质量和木板倾角,多次测量,通过作图可得到aF的关系.

(1)实验获得如图5所示的纸带,计数点abcdef间均有四个点未画出,则在打d

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________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

d

5

(2)需要满足条件M?m的方案是________(选填甲和乙);在作aF图像

时,把mg作为F值的是________(选填”“甲和乙)

答案 (1)0.19(0.180.19均可) (2)甲 甲和乙

第4页,共20页

解析 (1)由题意知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v

dce

x(361.0324.0) mm37.0 mm

T0.1 s

代入得v

d

0.19 m/s

(2)甲实验方案中:绳的拉力F满足:FMa

mgFma

F,只有当m?M时,F才近似等于mg,故以托盘与砝码的总重力表示小车的合

mg

m

1

M

x

ce

2T

外力,需满足m?M.

乙实验方案中:小车沿木板匀速下滑,小车受绳的拉力及其他力的合力为零,且绳的拉力大

小等于托盘与砝码的重力大小,取下托盘及砝码,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托盘与砝码的

重力大小mg,不需要满足m?M.两个实验方案都可把mg作为F值.

4 (2021·福建厦门市一模)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的关系的实验

中,实验装置如图6甲所示,两滑轮间的轻绳始终与长木板平行,打点计时器所接的交流电

的频率为50 Hz.

6

(1)对该实验,下列必要且正确的操作有________

A.取下砂桶,抬起长木板右端,使小车沿长木板做匀速运动

B.测量砂桶和砂的质量

C.实验时需要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2)若在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 01234为五个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

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根据纸带数据,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

(3)该实验中,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______(选填需要不需要)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第5页,共20页

(4)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通过纸带计算出的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aF图像如

图丙所示,则小车的质量M________ k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A (2)0.80 (3)不需要 (4)0.33

解析 (1)此实验需要平衡小车所受摩擦力,平衡时需要取下砂桶,故A正确由力传感器可

以测出拉力的大小,不需要测量砂桶和砂的质量,故B错误;实验时需要先接通电源,再释

放小车,故C错误.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m/s

[6.615.805.014.20]10

????

×

2

40.12

×

22

0.80 m/s

(3)由于拉力可以通过力传感器直接测出,所以不需要满足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

质量M.

(4)对小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FMa

24.5

结合aF图像斜率有k

kg

1

M0.75

解得,小车质量为M0.33 kg.

高考题型3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5 (2021·浙江6月选考·17(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小王用如图7所示的装

置,让重物从静止开始下落,打出一条清晰的纸带,其中的一部分如图8所示.O点是打下

的第一个点,ABCD为另外4个连续打下的点.

7

8

(1)

___________

第6页,共20页

(2)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 Hz,重物质量为200 g,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 m/s

2

,则从O点到

C点,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的绝对值E|________ JC点的动能E

pkC

________ J(计算

3)EE

kCp

|

___________

A.工作电压偏高

B.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力

C.接通电源前释放了纸带

答案 (1)阻力与重力之比更小(或其他合理解释)

(2)0.547 0.588 C

解析 (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阻力越小越好,体积和形状相同的重物,密度

大的阻力与重力之比更小.

(2)由题图可知OC之间的距离为x

OC

27.90 cm,因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E|mgx

pOC

0.2×9.80×0.279 0 J0.547 J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因此

v

C

x0.3300.233

BD

2T20.02

×

m/s2.425 m/s

因此动能的增加量为

11

Emv

kCC

2

×0.2×2.425×2.425 J0.588 J

22

工作电压偏高不会影响实验的误差,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力会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

的增加量,只有提前释放了纸带,纸带的初速度不为零,下落到同一位置的速度偏大才会导

致动能的增加量大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6 (2021·河南南阳市高三期末)某学习小组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

如图9甲所示.在气垫导轨上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位置安装光电传感器AB,滑块P上固

定一遮光条,光线被遮光条遮挡时,光电传感器会输出高电压,两光电传感器采集数据输入

计算机.滑块在细线的牵引下向左加速运动,遮光条经过光电传感器AB时,计算机上形

成如图乙所示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第7页,共20页

9

(1)实验前,接通气源,将滑块(不挂钩码)置于气垫导轨上,轻推滑块,当图乙中的

Δt________Δt(选填大于”“等于小于)时,说明气垫导轨已调水平.

12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测量结果如图丙所示,则d________ mm.

(3)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一端与滑块P相连,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钩码Q

连.将滑块P由图甲所示位置释放,通过计算机得到的图像如图乙所示,ΔtΔtmg

12

d已知,已测出滑块的质量为M两光电传感器间的距离为L.若上述物理量间满足关系式mgL

______,则表明在上述过程中,滑块和钩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答案 (1)等于 (2)8.475(8.4728.478之间均可)

(3)(Mm)(Mm)

21

ΔtΔt

22

11

((

))

dd

22

解析 (1)当气垫导轨调水平时,轻推滑块后,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块通过光电传感器的

时间一样,所以Δt等于Δt

12

.

(2)螺旋测微器读数=固定刻度+可动刻度× 0.01 mm(注意估读),则d8.475 mm(8.472

8.478 mm之间均可)

(3)滑块P通过光电传感器A的速度为v

AB

通过光电传感器B的速度为v由机械

dd

12

ΔtΔt

11

能守恒定律有mgL

(Mm)v(Mm)v

BA

22

22

mgL

(Mm)(Mm)

2ΔtΔt1

22

11

()()

dd

22

高考题型4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注意事项:

(1)碰撞的两物体应保证水平正碰

(2)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验证,调整气垫导轨时,应注意利用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

(3)若利用摆球进行验证,两摆球静止时球心应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刚好接触,摆线竖直,

将摆球拉起后,两摆线应在同一竖直面内.

(4)若利用两小车相碰进行验证,要注意平衡摩擦力.

(5)若利用平抛运动规律进行验证,安装实验装置时,应注意调整斜槽,使斜槽末端水平,

且选质量较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

第8页,共20页

7 (2021·天津市南开区高三期末)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气垫导轨装置如图10所示,由导轨、滑块、弹射架、光电门等组成.

10

(1)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

a.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b.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

c.接通数字计时器(光电门)

d.把滑块2静止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

e.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

f.释放滑块1,滑块1通过光电门1后与左侧固定弹簧的滑块2碰撞,碰后滑块1和滑块2

依次通过光电门2,两滑块通过光电门后依次被制动;

g.读出滑块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挡光时间分别为:滑块1通过光电门1的挡光时间Δt

1

10.01 ms

通过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Δt49.99 ms,滑块2通过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Δt8.35 ms

23

h.测出挡光片的宽度d5 mm,测得滑块1(包括撞针)的质量为m

1

300 g,滑块2(包括弹

)的质量为m200 g

2

(2)实验中气垫导轨的作用是:A.________B.________.

(3)碰撞前滑块1的速度v

12

________ m/s碰撞后两滑块组成的系统的总动量p________

kg·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

答案 (2)大大减小了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小了实验误差

保证两个滑块碰撞前后的速度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3)0.50 0.15

解析 (2)实验中气垫导轨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大大减小了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

小了实验误差,二是保证两个滑块碰撞前后的速度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3)碰撞前滑块1的速度为v m/s0.50 m/s,碰撞后滑块1的速度为v

12

d510d510

Δt249.9910Δt38.3510

××

33

××

33

d510

Δt10.0110

1

×

3

×

3

m/s0.60 m/s m/s0.10 m/s,滑块2的速度v

3

碰撞后系统的总动量pmm0.3×0.10 kg·m/s0.2×0.60 kg·m/s0.15 kg·m/s.

21223

vv

1(2021·广西北海市高三一模)如图11所示为某实验小组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打

第9页,共20页

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0123456为纸带上选

取的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05 cmx1.81 cm

12

x

56

4.06 cmx4.80 cm则打出1点时小车速度为______m/s小车加速度大小a________

m/s.(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

11

答案 0.143 0.750

解析 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则相邻计数点间的时

间间隔T5×0.02 s0.1 s

x12

x

则打出1点时小车速度为v0.143 m/s

2T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xx2a(2T)

4602

2

a0.750 m/s

????

xxxx

5612

22T

??

2

4.064.801.051.81

80.1

×

2

×10

2

m/s

22

2(2021·山东泰安市高三期末)某同学用图12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

擦因数.光电门固定在水平直轨道上的O点,拉力传感器固定在滑块上,不可伸长的细线通

过定滑轮将滑块与钩码相连,遮光条的宽度为d,滑块初始位置A点到O点的距离为L,重

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

12

A.将滑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传感器显示滑块所受拉力为F,光电门记录遮光条通过光电

门的时间为t

B.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步骤A

C.正确记录每一组Ft对应的数据,作出F

2t

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图中bc为已知

)

(1)根据步骤A中测出的物理量可知,滑块的加速度a________

(2)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

1

(3)增加滑块的质量重新进行实验,得到的F

2

图像与两坐标轴交点坐标的绝对值bc的变

t

化情况是:b______c_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不变)

1

第10页,共20页

答案 (1) (2) (3)变大 不变

dcd

22

2tL2gL

2

d

t

v

2d2

2L2tL

,解得a根据位移速度公式得,滑块的加速度为a

2

解析 (1)滑块滑到光电门处的速度为v

(2)对滑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

代入加速度得Fμmgm

d

2

2tL

2

12μgL

根据F图像得bμmgc

22

td

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cd

2

2gL

(3)根据(2)可知,b变大,c不变.

3(2021·辽宁葫芦岛市高三期末)13甲为在气垫导轨上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

将气垫导轨调至水平,滑块装有宽度为d的遮光条,滑块包括遮光条的总质量为M.细绳下端

挂钩码,钩码的质量为m.由静止释放滑块,滑块在钩码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用数字

计时器记录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2各自的时间,可以计算出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v

12

用刻度尺测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重力加速度为g.

13

(1)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示数如图乙,则d________ cm.

(2)写出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________(

题中给出的物理量表示)

(3)增加绳子下端钩码的个数,滑块每次都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作出

图丙所示,其斜率为k________(用题中给出的物理量表示)

1M

答案 (1)0.660 (2)mgxv

(Mm)(v) (3)

21

22

22gx

解析 (1)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6 mm0.05 mm×126.60 mm0.660 cm

(2)系统重力势能减小量为

11

图像,如

v

2212

v

m

第11页,共20页

ΔE

p

mgx

动能增加量为

1

ΔE(Mm)(v)

k21

v

22

2

则要验证的表达式为

mgx(Mm)(v)

21

22

v

2

1

(3)由表达式mgx(Mm)(v)可得

21

22

v

2

M111

·

v

2212

v

2gxm2gx

图像的斜率为k

11M

v

2212

v

.

m2gx

1

4.(2021·华大新高考联盟1月联考)如图14所示,在水平桌面的左端固定一个圆弧槽滑道,

道的末端与水平桌面相切.桌面的右端附近固定一个光电门.直径为d、质量为m的小球1

1

从圆弧槽上某处静止释放,下滑到水平桌面向右运动通过光电门与静止在桌面右边缘的质量

m的小球2发生正碰,碰后小球1向左弹回,小球2离开桌面做平抛运动.

2

实验中测出小球1连续两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t,桌面离水平地面高度为h,小球

12

2碰后做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为x.

14

(1)若两球的碰撞为弹性碰撞,则两球的质量大小关系应满足m________m(”“

21

)

(2)改变小球1在圆弧槽上静止释放的位置,重复实验,实验中测出多组t

12

tx的数据.

要验证两小球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以x为横轴,以______为纵轴,作出的图像为线性图

像.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若线性图像(直线)的斜率k______,则可验证两小球在碰撞过程

中动量守恒.

答案 (1)> (2)

121

ttmd

11m2

g

2h

解析 (1)选向右为正方向,设小球1碰前的速度为v

0

,若两小球发生弹性碰撞,则有

mmmm

101122112

vvvvvv

mm

222

111

021222

第12页,共20页

()

mm

12

v

0

解得v,碰后球1反弹,则v

1121

<0,可得m>m

m

12

m

(2)若两球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有

m

101122

vvv

mm

dd1

其中vv=-hxv

012

12

gtt

2

tt2

可得

121

x

ttmd

x图像(直线)的斜率k

11m

2

g

2h

m

2

g

(

)

11

1

.

t1t2

md

2h

专题强化练

[保分基础练]

1.(2021·全国甲卷·22)为测量小铜块与瓷砖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同学将贴有标尺的瓷砖的

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形成一倾角为α的斜面(已知sin α0.34cos α0.94)小铜块可在斜

面上加速下滑,如图1所示.该同学用手机拍摄小铜块的下滑过程,然后解析视频记录的图

像,获得5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ΔT0.20 s)内小铜块沿斜面下滑的距离s

i

(i

1,2,3,4,5),如下表所示.

1

sssss

12345

5.87 cm7.58 cm9.31 cm11.02 cm12.74 cm

由表中数据可得,小铜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小铜块与瓷砖表面间的

2

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 m/s

2

)

答案 0.43 0.32

解析 根据逐差法有a

????

ssss

5421

6ΔT

??

2

代入数据可得小铜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a0.43 m/s

2

对小铜块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第13页,共20页

mgsin αμmgcos αma

代入数据解得μ0.32.

2(2021·河北张家口市高三期末)某同学设计了如图2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

定律,通过电磁铁控制的小铁球从A处自由下落,光电门连接计时器可记录下小铁球的直

径经过光电门B时的挡光时间t.小铁球的质量m4×10

3

kg、直径为d,重力加速度g9.8 m/s.

2

2

(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铁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其直径d________ mm

(2)当光电门BA间距为0.22 m时,挡光时间t5×10 s则小铁球过光电门B时的动能

3

E

kp

________ J,小铁球由AB减少的重力势能E________ J,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小

铁球机械能守恒.(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10.15 (2)8.24×10 8.62×10

33

解析 (1)由题图乙所示游标卡尺可知,游标尺为20分度,故精确度为0.05 mm主尺读数为

10 mm,游标尺读数为0.05×3 mm0.15 mm

其示数为10 mm0.15 mm10.15 mm

11d110.1510

×

3

222

3

(2)小铁球过光电门B时的动能为Emvm()) J

k B

×4×10×(

3

22t2510

×

8.24×10J,小铁球由AB减少的重力势能为E J.

333

p

mgh4×10

×9.8×0.22 J8.62×10

3(2020·湖南3月模拟)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同时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

实验装置如图3甲所示,两滑块AB上各固定一相同挡光片.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3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

.将气垫导轨调成水平;

.AB之间用细线相连,在A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水平轻小弹簧;

.烧断细线,记录AB上的挡光片分别通过光电门CD的挡光时间tt

12

.

(1)若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时,螺旋测微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d________ mm.

第14页,共20页

(2)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

A.滑块A的质量m

12

以及滑块B的质量m

B.烧断细线后滑块AB运动到光电门CD的时间t

AB

t

C.烧断细线后滑块AB运动到光电门CD的路程x

12

x

(3)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________;烧断细线前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________.(均用

题中相关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mmdmdm

212221

答案 (1)4.800 (2)A (3)

121222

tt

2t2t

解析 (1)由题图乙螺旋测微器可知,其示数为:4.5 mm30.0×0.01 mm4.800 mm.

d

(2)滑块AB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分别为:v

1

1

t

d

vvv

21122

,烧断细线后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m0

2

t

mm

12

整理得:

12

tt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需要测量mmtt,故选A

1212

m1m2

(3)(2)可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

12

tt

烧断细线后弹簧弹性势能转化为滑块的动能,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烧断细线前弹簧的弹性

势能:E

p12

mm.

22

11mdmd

vv

1222

1222

2t2t

1222

[争分提能练]

4(2021·山东青岛市一模)某研究小组利用图4甲所示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器材由带有

刻度尺的竖直杆、小球释放器、小球、光电门AB及数字计时器和网兜等组成.实验时,

按图装配好实验器材,小球、两个光电门和网兜在同一竖直线上利用刻度尺读出两个光电门

的距离h,打开计时器后释放小球,记录下计时器显示的小球从光电门A到光电门B所用时

t;保持光电门A的位置不变,改变光电门B的位置,重复实验,多次读出两个光电门间

h

的距离h和小球经过两个光电门所用时间t,在坐标纸上作出t图线如图乙所示.

t

第15页,共20页

4

(1)为了提高实验精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两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一些

B.小球的直径越小,实验精度越高

C.应该选用材质密度较大的小球

(2)乙图中,图线与纵轴交点坐标为b,若图线斜率为k,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________

小球释放点距光电门A的高度为________(用题目给出的已知量表示)

答案 (1)AC (2)2k

4k

解析 (1)两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一些,可以减小距离及时间测量的误差,还可以减小小球

大小对实验误差的影响,A正确;小球的直径小且质量大,实验精度才高,B错误;选用材

质密度较大的小球,可以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C正确.

1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得hvtgt

A

2

2

h11

变形为vbk

AA

gt,对照题图乙,有vg

t22

重力加速度为g2k

v

A2

b2

小球释放点距光电门A的高度为s

2g

4k

5用如图5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把右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

小车的左端连接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右端连接细线,细线绕过定滑轮挂有托盘和砝码,

通过垫块调节木板左端高度平衡摩擦力.

b

2

第16页,共20页

5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B.调整定滑轮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C.平衡摩擦力时必须移去纸带

D.平衡摩擦力时必须移去托盘和砝码

(2)某次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测得计数点12340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

x3.60 cmx9.61 cmx18.01 cmx28.81 cm.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0.02

1234

s,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打点未画出,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

2

)

(3)实验中保持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不变,改变小车和车内沙子的总质量M进行实验打出纸

带,算出相应的加速度a,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丙中根据描出的点作出a图象由图

M

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托盘和砝码总质量为20 g

a/(m·s)

2

M/kg0.060.080.120.140.160.240.300.400.80

1

M

/(kg)

1

2.401.991.431.251.110.770.620.480.24

16.6712.508.337.146.254.173.332.501.25

1

1

(4)某小组在实验中作出

M图象如图丁所示,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

a

图象纵截距为b,斜率为k,则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________(用字母bk表示)

答案 (1)BD (2)2.40

第17页,共20页

(3)见解析图 合力一定时,当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车内沙子的总质量M时,

车和车内沙子的加速度a与质量M成反比 (4)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的倒数

b

k

解析 (1)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A错误;调整定滑轮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以保证小车

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力不变,B正确;平衡摩擦力时必须连接纸带,C错误;平衡摩擦力时

必须移去托盘和砝码,用小车重力的分力来平衡摩擦力,D正确.

(2)小车的加速度a

(3)图象如图所示

x42

2x

0.2

2

2.40 m/s

2

合力一定时,当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车内沙子的总质量M时,小车和车内沙子

的加速度a与质量M成反比.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的倒数.

111

对系统,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m)a,解得

M

amgg

b,又k

gmg

b

联立解得m

.

k

6(2021·广东高三模拟)某实验小组组装了如图6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完成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

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

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所接电

源频率为50 Hz.

11

6

(1)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

A.本实验无需平衡摩擦力

B.先释放拖动纸带的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拖动纸带的小车

第18页,共20页

(2)若已测得打点纸带如图7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已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

点,则应选________段来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___段来计算AB碰后的共同速度

(以上两空均选填AB”“BC”“CDDE)

7

(3)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

12

400 g小车B的质量m500 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总动

量为______ kg·m/s,碰后总动量为________ kg·m/s.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均保

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C (2)BC DE (3)1.06 1.05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系统的动量守恒

解析 (1)本实验要保证系统动量守恒,因此要平衡摩擦力,同时按照正确操作步骤应该先接

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后释放拖动纸带的小车,故C正确.

(2)由纸带可知,BC段小车才匀速运动,而碰撞后DE段才开始匀速运动,故应选BC段来计

A的碰前速度,应选DE段来计算AB碰后的共同速度;

(3)碰前A的速度v m/s2.65 m/s

1

BC0.265

T0.1

则碰前的动量pm1.06 kg·m/s

111

v

碰后AB一起运动的速度

v

2

DE0.117

m/s1.17 m/s

T0.1

碰后的动量p(mm

2122

)v

1.05 kg·m/s

因此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系统动量守恒.

7(2021·山东菏泽市高三期末)8甲所示为某实验小组测量AB两个箱子质量的装置图,

其中D为铁架台,E为固定在铁架台上的轻质定滑轮(质量和摩擦可忽略)F为光电门,C

为固定在A上、宽度为d的细遮光条(质量不计).此外该实验小组还准备了砝码一套(总质量

m

0

1 kg)和刻度尺等,请在以下实验步骤中按要求作答.

第19页,共20页

8

(1)在铁架台上标记一位置O,并测得该位置与光电门之间的高度差h.

(2)取出质量为m的砝码放在A中,剩余砝码都放在B中,让A从位置O由静止开始下降.

(3)记录下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A下落到F处的速率v

________;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

(4)改变m,重复(2)(3)步骤,得到多组ma的数据,作出am图像如图乙所示.

(5)由图像可得,A的质量m

AB

________ kgB的质量m________kg.(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

数字,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

2

)

dd2

答案 (3) (5)3.0 1.0

2

t2ht

dd

v

22

解析 (3)A下落到F处的速率为v

,由速度位移公式得a

2

t2h2ht

(5)(m)aa2m

AB00AB

m)g(mmm)g(mmm

m

B0A

mm

g

m

0AB

mm

mg

B0A

mm

由题图可知k422=-

00ABAB

g

mm

mmmm

解得m3.0 kgm1.0 kg.

AB

m

0AB

mm

g

第20页,共20页

17年宝马3系二手车价-沃尔沃v60口碑怎么样


更多推荐

宝马新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