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买ux260为什么会后悔)
龙源期刊网
汪恩光:实业家的红旗精神
作者:程晨
来源:《荣誉杂志》2012年第12期
汪恩光先生,是设计师、红旗汽车收藏家、红旗精神传承及弘扬者。秉凭一种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的坚持,他从一名设计师成为一名鼎鼎有名的实业家;秉持一种敢于拼搏、自主创新
的理念,他于万千的制造行业中叱咤风云,引领欧美小厨具市场;秉持对中国制造的荣誉感,
他对象征“中国尊严”的红旗汽车痴迷不已,将“红旗精神”融入企业,走向传承和弘扬红旗精神
之路。“红旗精神,不单是一辆车,更是中华民族的尊严,是创新、拼搏、坚持、自信,以及
无惧!”
【汪恩光先生,康加集团主席、世纪龙集团主席、中国燕山大学机械工程研究硕士、亚洲
知识管理协会院士、香港工业专业评审局院士、香港工业奖评审委员、香港设计委员会委员。
拥有:康加实业有限公司、康加塑胶五金电子厂、世纪龙合金模型有限公司、东莞市创世纪龙
汽车模型有限公司、多立实业有限公司、多立厨具实业有限公司多家公司,荣获“感动红旗50
人”称号。】
艰苦创业 自力更生
汪恩光先生身上的故事,是一个个充满着自信和坚持的故事,在自信与坚持当中,他不但
赢得了自己的事业,更赢得事业上的辉煌。
在中学毕业之后,汪恩光先生的第一份工作是制作立体工业模型,成为了香港做该行业的
第一批从业人员。作为一名设计师,苦于没有雄厚的资金,他大多时候都是将自己呕心沥血设
计出来的作品卖予别人,然而每卖掉一个辛苦设计出来的作品之时,他的心里都难受万分,有
时竟忍不住在客户面前掉下眼泪。一次次类似经历过后,汪恩光先生便下定决心,要开办自己
的工厂,生产自己设计的产品。
1986年,汪恩光先生与其它三位合作伙伴每人拿出2800元成立工厂,专门加工各类家庭
厨具用品。由于工厂开设在内地,伙伴们纷纷抵不住常常奔波于香港和深圳之间的辛苦,最终
选择退出。因此好景不长,三年后这家工厂便早早地结业了,不过汪恩光先生并未就此失去信
心,反而更坚定了成立完全属于自己的工厂的决心。
1993年,汪恩光先生苦心经营,又于深圳开设了工厂,专门设计、生产、销售、推广自
己的产品,与大多加工厂不一样的是,他一设厂就创立了自己的厨房小家庭用品品牌“康加”,
该品牌在日后,成为了畅销欧美的厨具品牌。“不创立自己的品牌,永远帮别人加工,而创立
自己的品牌,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情。”对未来抱以十足的信心和恒心,汪恩光先生在创业的
路上,一走便是几十年。在当时,与汪恩光先生拥有共同想法的设计师很多,坚持到如今已所
剩无几,唯独他成为了厨具小家电市场上有名的实业家。
龙源期刊网
作为一名实业家并非易事,除拥有资金,更重要的是赢得市场的喜爱,汪恩光先生的法宝
就是其过硬的设计能力,这也是他一直的信心所在。他认为,无论是设计还是制造环节,都是
围绕使用所需,比如说:跑车为何叫跑车?是因为它能迅速移动的特长,而根据它迅速移动的
特征所表现出来的功能、设计出来的外型,才恰恰是它本身应有的模样。“总的来说,设计出
来的东西,功能是首要的,其次是注重地域文化。”在经营公司时,汪恩光先生花费大量精力
于申请专利之上,着重申请功能专利,累计起来有数百个专利之多。
目前,汪恩光先生的设计部门仍大部分运用他的概念和创意,“每设计一款新的产品,我
给设计团队一个题目或方向,一周之后开设评审会,研讨设计的方向正确与否,若有走错则加
以修改,确定方案后在细节上调整,最后再设计美观的外壳。”十多年间的彼此磨合,汪恩光
先生与他的设计部门已配合得十分熟练与默契。由此,不断有新的产品推出市场,得到了客户
们如潮的好评。
由于汪恩光先生的工厂设立在内地,而在十多年前,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抱
有不信任的态度,如何走出困境呢?汪恩光先生想到国际市场对香港的信任,由此他在产品上
贴上了“香港监制或香港设计”的标鉴,本质上仍是内地生产,然而经过这一层的包装,使得更
多人易于接受来于中国制造的产品。
发展至今,汪恩光先生的事业发展壮大,成立了康加集团,旗下拥有康加实业有限公司、
康加塑胶五金电子厂、多立实业有限公司、多立厨具实业有限公司多家子公司,“康加”品牌的
厨房小家电也走向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厨房,成为世界人民生活中的好帮手。
从白手起家到有名的实业家,汪恩光先生一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过程让许多人为之敬
佩动容,而他的行动不失为“红旗精神”的真实写照,而“红旗精神”在他心目中,更是占据着十
分重要的地位。
矢志不移弘扬红旗精神
红旗,是我国建国时期的自主汽车品牌,有“国车”之称,至今早已超越一部轿车品牌的概
念,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红旗精神,凝缩着民族志气和国家尊严,更是中华民族自力更
生、敢于拼搏精神的生动呈现,一如汪恩光先生的发展事业时所拥有的精神力量。
“与老一辈参加研发和制造红旗汽车的工程师们聊天,你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那种破釜沉
舟、背水一战、全力以赴干好事业的崇高精神和高度无私奉献的决心,这是一笔十分宝贵的精
神财富,也常常触动着我。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我们的航天事业才能在短短时间内名列世界
前茅,对此,我非常尊重、崇敬他们。现在,我就希望能将这种精神发扬和继续传递下来。”
汪恩光先生饱含深情地说出这段话,这亦是他为何一直以来弘扬和传承红旗精神的原因所在。
今日,红旗精神不但是汪恩光先生身上最闪亮的品质,更是他的企业文化所在。
龙源期刊网
经过汪恩光先生不断地渗透与融合,红旗精神已融入企业中的方方面面。在企业日常工作
当中,“创新、拼搏、坚持、自信、无惧”的红旗精神是企业的指导标准方向,在多年的融合中
演化成“温情管理”方式,着重发挥员工们自主创新、敢于拼搏的主人翁精神,在生产过程中得
到很好的成效,还引得一汽集团(红旗生产厂家)各级领导争相前来参观和学习,大大超乎汪
恩光先生的意料。在企业的内刊上,一个特别的卡通人物形象一直吸引着众人的目光,那就是
“红旗超人”,因为汪恩光先生希望以漫画的形式更生动地诠释红旗精神。
为更好地传播红旗精神,汪恩光先生在2002年成立了“香港红旗车迷会”,与众多喜爱红
旗车的车迷们品茶赏车,共忆红旗时代的感人事迹。他还期待着能推动红旗车走向世界,与世
人共享红旗经典!
在与一汽集团的相关领导相熟之后,汪恩光先生在其交谈中,一句无心的话语却成就了他
的一个梦想。在一汽建厂50周年之际,他有感而发,“假如能承接制作用以纪念的红旗车模,
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没想到,就是这样一句感慨,又鉴于他对红旗汽车背景的熟谂及热
爱,由此轻而易举地赢得了一汽集团的高度信任。
接到任务后,汪恩光先生率领公司设计团队全身心投入到设计当中,最终制造出以260多
个零件,平均花费每个工人10小时的工作成本的红旗车模,其遵循真车构造,做工之精细,
除了大小之外,可以说与真车无两样。红旗纪念车模制造出来以后,又使得一汽集团上下一片
惊叹:如此精美车模,真不愧是用心之作的艺术品!在当天的纪念日,这款红旗车模当仁不让
地捕获了许许多多红旗车迷的狂热之心。
与红旗汽车结缘的故事
对于一个本土出生的香港人,为何会如此热爱甚至痴迷红旗汽车,是源于何种原因?这不
免使人好奇,但听得汪恩光先生娓娓道来之后,一切便似乎十分有根有据,更不由得升起一种
敬畏。
汪恩光先生,1950年出生,从小在香港长大。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与内地的民间交往甚
少,对于大多数香港人来说,内地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地方,然而缘于一种对祖国天生的亲切
感,以及对外界的好奇心,并没有隔绝汪恩光先生对祖国的渴望。一次,在香港举行了国产车
展,从小对汽车着迷的他便第一时间去参观。
至今,汪恩光先生对那天展出的车型记忆犹新,比如幸福牌摩托、长春大卡车(解放)、
北京吉普等,但一处被人围得水泄不通的展厅更吸引了他的目光,他排着队慢慢走近一看,
哇!一辆庄重威仪、大气典雅的红旗轿车呈现在眼前,那一刻,他被震憾了,兴奋地嘴里念着
“好靓啊,好靓啊!”就这样,一次又一次,为了再次目睹红旗车的风采,他整整排了五次队。
后来他又得知当时红旗用的是V8发动机,更是完完全全被红旗感动了!“当时香港满街跑的英
国车、德国车多是直4发动机的小轿车,而那时的中国却能制造出那么先进的车辆!”想到
此,自豪感油然而起,从此红旗车便在他心里播下了种子。
龙源期刊网
随着年龄的增长,汪恩光先生对红旗汽车的背景文化了解得越来越多,对红旗汽车的热爱
也是与日俱增,在1981年去北京旅游时第二次看到红旗汽车之后,想要拥有红旗汽车的愿望
更加强烈。
1994年,在四处打听之处,汪恩光先生不惜花费了两年的时间,终于从一家车行老板的
朋友的手中购得一辆红旗CA770,这无疑是了却了多年的心愿,虽说那辆车当时已属报废,车
身塌在地上基本上都已无法开动,而且搬动亦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这并不打消半点汪恩
光先生的欣喜之情。“正当我搬走这辆红旗车之时,那位朋友竟然也忍不住流下眼泪。他很爱
车,我很明白。”因此,汪恩光先生承诺这位朋友,日后定将好好地维护该车。数年之后,在
他的精心修理之后,这辆车竟焕然一新,行驶正常,如同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经过不断地打听、搜罗,汪恩光先生已收藏了七辆红旗车。在他的收藏基地,有一个被命
名为“红旗车间”的厂房。一进厂房,即可看到车间门口两侧夺目的红色字幅:“振我中华瑰
宝,红旗万世飘扬”。
如今,他由对红旗车的热爱,延伸到对中国汽车的热爱。鉴于上次制作红旗车模上获得的
成功,在未来,他还考虑将企业转型,转至汽车零件方向。“不管是做我的本行厨具,还是车
模,我都把它们当艺术品来做。因为无论是做什么,我都希望能做到最好,做行业里的
NO.1!”汪恩光先生认为凡事力求最好,亦不失为红旗精神的一种。
龙源期刊网
龙源期刊网
龙源期刊网
龙源期刊网
龙源期刊网
更多推荐
先生,设计,香港,精神,汽车,制造,市场,中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