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8日发(作者:凯美瑞论坛汽车之家)

注重自主发展 促进情感升华

摘要:如今的时代,是科学技术的时代。当今教育改革背景下,以往陈旧呆板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于人才能力的需求,唯有进行教育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背诵各种理论、分析案例并练习题目,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担当意识和思想境界,提升学生水平。本文全面分析了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内容,并提出具体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自主发展;情感升华;高中政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1-186-01

引言:如今很少有高中生能够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一个公民,理应积极参与社会公众事务,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并要具备政治敏感性,防止被网络不良风气浸染。他们往往不具备为国分忧的责任感,因此高中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让他们明白无论个人有多么渺小,都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观念,无数渺小的个人汇集起来便组成了我们的国家,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都应当树立主人翁意识,尝试为国家做出一点贡献。

一、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内容

1、法制意识

法治取代人治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必由之路,全面依法治国则是她最终的目标,这条路注定坎坷艰辛,但若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则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上这条路。能否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取决于我国公民的法治素养的高低和是否具备遵纪守法精神,高中生乃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必须具备法制意识。

2、公共参与素养

公共素养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作为一国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要求公民积极主动、自发参加公共事务,承担每一个公民都具有的职责,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它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是公民参加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和决心,二是公民能够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业的能力,即参与公共事业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方面的水平实力。它是每个中国公民都必备的政治素养,同时也是高中政治课需要培养的重要内容。

3、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指的是求真务实、并敢于在面对压力时坚守自我、尊崇真理的态度,唯有具备科学精神,高中生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能在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既不违背道德与法律的要求,也不违背本心。

二、高中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

1、情景教育法

情境教学法的优点便是课堂氛围活跃宽松,并且可以给学生十分真实的参与感,让他们不由自主地严肃认真对待面前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的思考。相较于传统教学法,这种形式可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能够深入地思考问题,并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率和质量,是培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好方法。具体可使用的方法有:

1.1还原法庭真实景象,培养法制意识

教师可在政治课上将学生分组,开展模拟法庭,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教师可选取当下大热的案件,让学生各自选取角色,模拟真实法庭的场景,让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某一案件,加深他们对律法不可违、依法治国的理解。例如前段时间轰动全国的玛莎拉蒂车主撞人案,在网上掀起热议,几乎所有非水军的网民都一致认为此案性质极其恶劣,应当判处车主谭明明死刑,但最后的判决结果是赔款和六年有期徒刑。此案存在情与理的冲突,按照我国规定,主动自首、赔偿受害者家属并取得谅解确实可以从轻处理,但在道德层面看,一个不学无术的富二代明知我国严禁酒驾,却仍然开车上路,是对自身和他人生命财产安全不负责任,致使多人死亡,其罪当诛。在模拟法庭上,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如何理智处理问题,身为法官和律师等都不可被感性冲昏头脑,一言一行都必须合乎法律规范。

在模拟法庭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引导,例如在审判谭明明一案时要防止学生因为仇富心理或是对谭明明这类人的个人看法而影响判决结果,另外在双方律师互相提问环节需要防止学生因为过于激动而引发争吵。

1.2开展时事讨论,各自交流意见,提升公共参与感

如今已不是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时代,一名高中生必须对时事政治有所了解,并能提出独到的见解。近些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向逐渐向着时事热点发展,从过去的命题作文改成如今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充分体现了国家培养学生政治意识的意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取辩论和研讨等方式,让学生说出自己针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并且要在讨论结束后进行总结,让他们得到意识上的提升。例如关于女子当街殴打母亲的新闻,有些人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另有人说殴打已经构成犯罪,教师可充分聆听学生意见,并借机培养他们的公共参与素养。此外还可进行模拟选举等活动,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拥有的公民投票权利。

2、头脑风暴法

受传统文化影响,我国从众心理十分明显,其实许多时候少数人的选择才是正确的,但他们由于群组成员心理相互作用的影响,往往会放弃自己的观点,转而随波逐流。所谓头脑风暴法 ,乃是美国奥斯本首创的、让群组成员在绝对自由的氛围下进行座谈会、讨论问题的一种方法,能够减少屈服于多数人的“群体思维”的影响,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从多个角度发现真理,并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培养科学精神。

三、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综合型人才,提升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为我国建设做出贡献。在高中阶段,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明国.基于高中政治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方法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74-75.

[2]林敏.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65.

[3]张明国.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59-60.

[4]付小花.注重自主发展 促进情感升华——浅谈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J].数码设计,2017,6(11):188.

更多推荐

学生,培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