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汽车图片头像)

见代实用医学2012年3月第24卷第3期 

? 

335 ? 

[1】Curtin JM.The history oftonsil and aden— 

报,2004,24(5):506. 

Electrodissection tonsillectomy[J].Arch 

old surgery[J].Otolaryngol Clin North [3】Bruce R.Maddern MD.Electrosurgery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0,1 16 

Am,1987,20(2):425—419. for Tonsillectomy[J].Laryngoscope,2002, 

(2):l86—188. 

[2】王红络,范静平,钬激光剥离法切除扁桃 

11(2):Il一13. 

收稿日期:2011-11-10 

体116例临床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 

[4]Weimert TA,Babyak JW,Richter HJ. 

(本文编辑:钟美春) 

宁波市海曙区1 O年麻疹疫情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王海滨,方雯曼,陈冰冰,孙嘉璐,庄鲁若,唐倩如, 

【摘要】目的 了解宁波市海曙区2001--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 

流行病学方法对2001-2010年海曙区历年麻疹发病相关资料和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及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 

系统分析。结果2001--2010年共报告689例麻疹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74/10万,城乡结合区域发病率高 

于中心城区。非户籍人口报告发病262例,占病例总数的38.03%。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以上成人和小于 

8月龄婴幼儿,分别占发病数的54.14%和22.06%。对689例病例的免疫史分析,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占18.87%, 

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48.62%和32.51%。结论人口流动频繁和流动人口麻疹常规免疫接种率低; 

常住人口易感人群的积累使本地人口发病增多,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麻疹;发病率;影响因素 

doi:10.3969 ̄.issn.1671—0800.2012.03.047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80O(2012)03.O335.O2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群身体健康 

病又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本文对海曙区 

2.3季节分布2001-2010年海曙区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易引 2001--2010年1O年间发病情况及其影 麻疹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 

起暴发流行。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 

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 在春季与初夏,多从2月份开始,最迟到 

拟通过免疫手段消灭的传染病。宁波市 

8月份,但主要集中在3~6月份。4个 

海曙区自1978年开展计划免疫以来,随 

1资料与方法 

月间共发病428例,占10年总病例数的 

着麻疹疫苗的质量提高(1985年开始使 

2004年以前的资料来源于海曙区 

62.12%。与麻疹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的 

用冻干麻疹疫苗)及全国统一免疫程序 

历年麻疹病例及麻疹发病相关资料, 

流行病学特征相符,但略有推迟。 

(1983年规定了8月龄和7周岁两针免 

2004年以后的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报 

2.4人群分布海曙区10年问共报告 

疫程序)的实施,麻疹控制工作取得了很 告管理信息系统和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 

麻疹病例689例,其中男368例,女321 

大进展。1986年以来麻疹疫苗的报告 理系统。数据导入Excel进行分析。 例,男女性别比为1.15:1。发病主要集 

接种率均>95%,2001年前后连续6年 中在2O岁以上成人(689/373)和小于8 

的儿童麻疹疫苗初免成功率均达到或接 

2结果 

月龄组(689/152),分别占发病总数的 

近100%,人群麻疹血凝抑制(HI)抗体总 2.1流行强度2001年开始全区麻疹 54.14%和22.06%;1O年问2O岁以上成 

阳性率为97.17%。从20世纪90年代 发病呈明显上升的趋势,2001-2010年 人发病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小于8月龄 

以来,海曙区麻疹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 1O年问共报告麻疹病例689例,年发病 组麻疹发病也是呈现居高不下的势态, 

于平稳的势态,一直维持在5/10万以下 率波动于2.34/10万~41.90/10万。年 但以散发为主。见表3。 

的低水平流行。但从2001年开始麻疹 

平均发病率为20.74/10万,其中常住人 2.5免疫接种史根据对2001-2010 

发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为控制麻疹发 

口427例,占61.97%;流动人口发病262 

年海曙区历年麻疹病例发病相关的档案 

病率及达到2012年消除麻疹目标,海曙 例,占病例总数的38.03%。见表1。 

资料、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689例病例 

区不断加大麻疹控制措施力度,近年发 

2.2地区分布 麻疹发病以流动人口 

免疫史分析,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仅占 

集居较多的3个街道为最高,其中望春 18.87%,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分别 

作者单位: 315010宁波,宁波市海曙 

年均发病率达55.03/10万,其次是段塘 

占48.62%和32.51%。见表4。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和白云分别为37.91/10万和28.63/10 

通信作者:方雯曼,Emaih fwm

nb@ 

万,月湖最低为10.56/10万。见表2。 

3讨论 

163.tom 

?

336? 

表2海曙区2001--2010年 

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March 2012,Vo1.24,No.3 

表l海曙区2001--2010年麻疹发病情况 

发病率高可能与以往接种率低或初免时 

麻疹发病地区分布 

所用液体疫苗,受效期短及冷链的影响, 

导致效价和免疫成功率相应受影响,多 

年没有隐性感染的机会,致使其成为易 

感人群。同时,直接影响下一代母传麻 

疹抗体而使新生儿成为易感人群。小于 

8月龄婴儿发病主要由于胎传抗体过早 

消失,小于8月龄的婴儿麻疹抗体阳性 

率随着月龄的增长呈趋势性下降 ,当前 

育龄期妇女的免疫力大多是通过人工自 

动免疫获得的,麻疹抗体水平较低,保护 

注:本文人口数从2004年网络直报系统启用 

后以服务人口计算。 

力度和时间不足,造成了婴儿发病增多 , 

当其他年龄组的免疫屏障尚不足以阻断 

表3海曙区2001--2010年麻疹病例年龄分布 

麻疹病毒传播时,这部分人群也因为暴 

露于传染源而发病。 

易感人群的积累和人口流动频繁导 

致传染源难于控制,是本区麻疹发病上 

升的主要因素;其次,与医院对发热患者 

预诊、分诊措施落实不到位,候诊室和门 

诊输液场所通风条件不足等因素有关。 

10年间麻疹发病上升趋势中,其中 

的2002、2006和2009三年疫情明显回 

落,可能与2001、2005和2008年开展大 

规模的强化免疫接种有直接关系。特别 

是2008年开始本区扩大强化免疫范围, 

麻疹疫苗除常规免疫接种和查漏补种 

免疫史 本地人口 

构成比(%) 

非户籍人口 

发病数 构成比(%) 

合计 

发病数 

外,重点对初三、高一和大一学生进行强 

发病数 

促使成人麻疹疫情明显下降。 

构成比(%) 

化免疫,

参考文献: 

[1】胡家瑜,张金芳,陶黎纳,等.上海市2o0l一 

2004年麻疹爆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 

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5,1 1(6): 

473.475. 

海曙区1999年前的近l0年间,麻疹 

发展及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大量外来 

发病率一直处在0.5/10万以下的低水平 

人口涌入有关,如民工子弟学校每年二 

[2】许国章,马瑞,徐宏杰,等.中国三城市麻疹 

流行,2001年开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次暑寒假的人员流动均在1/3~1/2,增 

母婴配对及小月龄母传抗体水平消长研 

其中最高2008年发病158例,发病率为 加了传染性疾病的管理难度。加上流动 

41.90/10万,发病率达到近25年来的高峰。 人口适龄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低,城市 

人口聚集的望春、段塘及白云等街道发 

染者及易感者的接触,导致我区近几年 

病率明显高于其他街道。人口频繁流 

来成人麻疹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 

究[J】.中华流行病杂志,2008,29(11): 

l074-1077. 

3】马瑞,董红军,边国林,等.宁波市2o0O一 

发病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布,流动 人口的高度密集和流动性促进了麻疹感 

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 

计划免疫杂志,2007,13(2):135—137. 

动、致使传染源难于控制等客观因素促 

从麻疹的年龄组分布特征看,主要 

收稿日期:2011-l1.03 

进了疫情进一步播散。这与本区的经济 集中在小于8月龄的婴儿及成人。成人 

(本文编辑:姜晓庆) 

更多推荐

麻疹,发病,免疫,人口,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