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带翅膀的车标)

定 义

CD3、CD4、CD8、CD14、CD19、CD25、CD45、CD57、CD68、IL-1、IL-4、IL-6、TNF-a、IFN-

γ、IgG、IgM、PERV、CD4+T细胞/CD8+T细胞

1、CD3:

CD3分子通过盐桥与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receptor,TCR)相连,参与T细胞的信号转导。主要

用于标记胸腺细胞、T淋巴细胞及T细胞淋巴瘤。

常用单克隆抗体或代号:T3,I,eu4,HCHTl。主要表达细胞:Th,CTL,Treg细胞。分子质量(kDa)

和结构:γ,δ,ε,ζ,η分别为26,20,19,16,2l。

功 能:TCR/CD3复合体,T细胞活化信号转导,稳定T细胞受体(TCR)结构。

CD3胞质段含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ITAM),TCR识别并结合由MHC(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分子提呈的抗原肽,导致

CD3的ITAM的保守序列的酪氨酸残基被T细胞内的酪氨酸蛋白激酶p56lck磷酸化,然后可募集其他含

有SH2(Scr homology 2)结构域的酪氨酸蛋白激酶(如ZAP-70)。ITAM的磷酸化和与ZAP-70的结

合是T细胞活化信号传导过程早期阶段的重要生化反应之一。因此,CD3分子的功能是转导TCR识别抗

原所产生的活化信号。CD3ε或γ链基因缺陷可致T细胞信号传导缺陷。

CD3仅存在于T细胞表面,由6条肽链组成,常与TCR紧密结合形成含有8条肽链的TCR-CD3复

合体。

2、CD4:

CD4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免疫细胞,CD4 主要表达于辅助T(Th)细胞,是Th细胞

TCR识别抗原的供受体,与MHCⅡ类分子的非多肽区结合,参与Th细胞TCR识别抗原的信号转导,CD4

也是HIV的受体,由于艾滋病病毒攻击对象是CD4细胞,所以其检测结果对艾滋病治疗效果的判断和对

患者免疫功能的判断有重要作用。

艾滋病的感染原理:淋巴细胞是具有抗感染和肿瘤免疫的细胞,它主要含CD4与CD8。CD4细胞起

到“通风报信”的作用,CD8有杀伤被感染细胞和癌细胞的作用。当艾滋病毒进入人体后,它只会感染

表面CD4阳性的淋巴细胞,这样CD8细胞就无法杀伤被感染细胞和癌细胞,导致机会性感染和癌症。

正常成人的CD4细胞在每立方毫米500个到1600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CD4细胞出现进行性

或不规则性下降,标志着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害,当CD4细胞小于每立方毫米200个时,可能发生多种

机会性感染或肿瘤。T细胞是白血球细胞,在免疫系统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人体内有二种主要的T细胞,

其中一种是称为CD4细胞,在T细胞的表面。这些CD4细胞又称为免疫系统的「辅助手」(helper),能

指挥身体对抗微生物,例如病毒。CD4-T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一简称为CD4

细胞。由于HIV的攻击对象正是人体的CD4细胞,因此CD4记数能够直接反映人体免疫功能,是提供

HIV感染患者免疫系统损害状况最明确的指标。正常成人的CD4细胞为每立方毫米500~1600个,艾滋

病病毒感染者的CD4细胞可能会出现进行性或不规则性下降,提示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了严重损害,

当CD4细胞小于每立方毫米200个时就可能会发生多种严重性机会性感染或肿瘤。目前最新规定hiv感

染者的CD4记数水平低于350个就可以开始治疗。

3、CD8

CD8是T淋巴细胞的一个亚群,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起着识别和呈递抗原的重要作用,CD8和其他

类的T细胞一样起源与骨髓,在胸腺内成熟,成熟后在随着淋巴循环到达全身各处,相当一些CD8储存

于脾脏、扁桃体和淋巴结等器官内。CD8表面含有两种特征分子,一类是T细胞受体(T-cell Receptor)

分子,一类是MHCⅡ类分子,MHCⅡ(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Ⅱ )由一条 α糖蛋白链和

一条β 糖蛋白链构成。CD8通过表面的MHCⅡ分子与CD4等其他免疫细胞的MHCⅠ分子结合,从而识

别其他免疫细胞表面结合的抗原物质。表达于细胞毒性T细胞上。

4、CD14:

CD14,即LPS(Lipopolysacharide)受体,最初是一种存在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表面的白

细胞分化抗原,由TODD于1981年首次从人单核细胞表面发现。

CD14(包括mCD14和sCD14)的化学结构为糖蛋白,其生物学功能主要是识别、结合LPS或LPS/LBP

复合物,介导LPS所致的细胞反应,在LPS性炎症反应、内毒素休克等病理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若能够

完全封闭CD14的功能,特异性的阻断CD14与LPS及LPS/LBP复合物结合,就能够防止或中止LPS性

炎症反应、内毒素休克等病理反应的发生,对于临床治疗内毒素血症、内毒素休克等将会有重要意义

5、CD19

CD19是一种属于Ig超家族成员、分子量为95kDa的穿膜糖蛋白,分布于B细胞表面,其相应的生

理性配体尚不清楚。

6、CD25

中文名称:CD4+CD25+T细胞

英文名称:CD4+CD25+T cell

定义:包括①自然调节性T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其CD25为组成性表达,Foxp3阳性;②抗原激

发后形成的效应细胞,其CD25为诱导性表达,Foxp3阴性。

免疫应答通常是机体对各种异源物质的重要防御机制,但有些免疫应答会造成机体的损伤。近来,大

量研究发现免疫系统内存在一类CD4+CD25+调节性T淋巴(CD4+CD25+regulatory T cell,

CD4+CD25+TReg),在阻止大量免疫介导的疾病中起重要作用。

7、CD45

CD45分子在所有白细胞上都有表达,称为白细胞共同抗原(leukocyte common antigen,LCA)。

CD45由一类结构相似,分子量较大的跨膜蛋白组成,广泛存在于白细胞表面,其胞浆区段具有蛋白质酷

氨酸磷酸酶的作用,能使底物P56lck和P59fyn上酪氨酸脱磷酸而激活,在细胞的信息传导中发挥重要

作用,CD45是细胞膜上信号传 导的关键分子,在淋巴细胞的发育成熟,功能调节及信号传递中具有重

要意义,CD45的分布可作为某些T细胞亚群的分类标志。

根据T细胞表达的CD45分子的类别不同,可将T细胞分为CD45RA+初始T细胞和CD45RO+记

忆T细胞。

8、CD57

CD57,碳酸苷酶同工酶。是一种分子量为110KD的糖蛋白,它是自然杀伤细胞(NK)和杀伤细胞

的特异性表面抗原。CD57表达于15-20%的外周血单核细胞,60%的NK活化细胞以及T细胞亚群。该

抗体可以标记NK细胞,也可识别非淋巴组织的一些细胞。可用于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NK细胞及T

细胞亚群的功能等方面的研究,也可标记神经内分泌细胞及其肿瘤。

9、CD68

CD68常用单克隆抗体或代号: EBM11,Ki- M7,Ki- M6

主要表达细胞: Mac,Ptac [M]

功 能: 参与细胞摄粒作用和溶酶体运输

CD68为分子量110KD,参与细胞摄粒作用和溶酶体运输,表达以巨噬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在创

伤愈合过程炎性细胞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由收缩型向分泌型转化,并激活血管平

滑肌细胞使其增殖和向内膜迁移,最终导致官腔狭窄。(第14页)

10、IL-1

IL-1,白细胞介素1。IL-1是单核细胞产生的多肽,脑内的多种神经元、血管内皮细胞、大小胶质细

胞、星形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均能产生IL-1,应用放射免疫学技术发现,人脑海马区的神经纤维

及大鼠大脑前皮质、海马、嗅球、小脑脉络丛、下丘脑、纹状体及延髓存在高密度的IL-1β及IL-1受体。

Giu Lian用凝胶过滤的化学分析和高效液相阴离子交换色谱法研究发现,小胶质细胞释放IL-1,当加到培

养中的星形胶质细胞内时,可增加细胞数5~7倍。IL-1可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多

种神经递质及调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乙酰胆碱、氨基丁酸、促肾上腺素释放因子、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及阿片肽等的作用均与IL-1有关。IL-1降低血糖的作用与其刺激胰岛素分泌,增

加胰岛素的治疗和促进葡萄糖转运到胞浆内有关。IL-1是参与宿主防御的一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反应,

炎症、发热、急性期蛋白质合成,全身或局部诱发的IL-1可有力地启动、加强、延长CNS疾病的炎症反

应,与IL-1相应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改变可使白细胞渗到炎症区。此外,IL-1能够刺激星形细胞和胶

质细胞的激活和增生,介导星形细胞表面干扰介导的Ⅱ类MHC抗原的调节,刺激星形细胞分泌IL-6,使

星形细胞扩增,髓鞘损伤,少突胶质细胞溶解。Breder等应用抗IL-1单克隆抗体发现人脑海马区的神经

元内有与抗IL-1β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反应的物质,而脑内不同区域内均未发现与抗IL-1α单抗反应的物

质,提示神经细胞可产生IL-1β而不产生IL-1α。活性的IL-1β作为一种致炎细胞因子,广泛参与了脑组织

破坏、水肿形成等多种病理损伤过程。

11、IL-4

IL-4,白细胞介素4。IL-4对于B细胞、T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和造细胞都有免疫调节作用。

IL-4受体(IL-4R)由802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为140kDa,胞膜外区209氨基酸,跨膜区24氨

基酸,胞浆区569氨基酸,与小鼠IL-4R有53%同源性,属于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超家族成员,最近命名

为CDw124。

IL-4作为肿瘤免疫调节剂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此外,还开始进行治疗免疫缺陷症的临床试验。由于

体内、体外均证实IL-4可以抑制IL-1、IL-6和TNF分泌,并促进IL-1ra产生,因此应用IL-4可能为治

疗败血症休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12、IL-6

IL-6是一种分子量为26kD的蛋白质,由184个氨基酸组成。最初人们只发现其在白细胞中合成并

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而命名。随研究的不断进展,人们逐渐发现不仅激活的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可以

合成和分泌IL-6,而且骨髓细胞和部分肿瘤细胞等也可以产生IL-6。其作为一种机体在免疫应答中产生的

重要介质,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IL-6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能调节多种细胞功能,包括细胞增殖、细

胞分化、免疫防御机制及血细胞生成等。IL-6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它通过干预细胞的黏附性

和活动力、血栓形成、肿瘤特异性抗原的表达及肿瘤细胞的增殖,从而影响肿瘤的进展。它还能调节多种

细胞功能,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分化、免疫防御机制及血细胞生成等。

13、TNF-a

肿瘤坏死因子-a,是迄今发现的抗肿瘤活性最强的细胞因子。TNF-a是一种由激活的巨噬细胞产生的

抑制成骨细胞和刺激破骨细胞。

14、IFN-γ

IFN-γ可诱导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合成,后者参与色氨酸分解代谢,使色氨酸转变为犬尿氨酸,

使血液中色氨酸的水平下降,可能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有关。 IFN-γ诱导巨噬细胞可诱导性一氧化氮

合酶(iNOS)产生,促进NO的合成,IFN-γ还可诱导小胶质细胞星形细胞的iNOS产生,可能与中枢神

经系统的某些疾病的发生或保护作用有关。IFN在完全没有内毒素时不能刺激IL-1转录,反而在转录水平

抑制IL-1自身诱导的IL-1产生,但IFN-γ可增加LPS诱导的IL-1转录翻译和分泌。

15、IgG

IgG是血清中免疫球蛋白主成分,约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总含量的75%。其中40~50%分布于血清

中,其余分布在组织中。分子量约为150000道尔顿。人类血清中的IgG主要为单体,正常人的IgG包

括四个亚型,其IgG1占60~70%,IgG2占15~20%,IgG3占5~10%,IgG4占1~7%。这些亚型

在补体激活的经典途中结合能力各不相同。IgG主要由脾脏和淋巴结中的浆细胞合成,是唯一能通过胎盘

的抗体,对防止新生儿出生数周内的感染起很大作用。婴儿初生后第3个月已能合成IgG,2~3岁时已

达成人水平。40岁后逐渐下降。IgG的含量个体差异很大,同一个体在不同条件下,波动也很大。机体

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大多数抗菌、抗病毒、抗毒素抗体属于IgG。不少自身抗体,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

LE因子,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也属于IgG。IgG是机体抗感染免疫的主力抗体。

IgG是生物体液内主要的Ig,约占血液中Ig总量的70~75%。由于IgG能通过胎盘,所以新生儿从

母体获得的 IgG在抵抗感染方面起重要作用。婴儿出生后2~4周开始合成IgG,8岁以后血清中IgG可

达到成人水平。由于IgG较其他类Ig更易扩散到血管外的间隙内,因而在结合补体、增强免疫细胞吞噬

病原微生物和中和细菌毒素的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地抗感染,这是对人体有利的一面。但某

些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斑狼疮以及类风湿等中的自身抗体都是

IgG。一旦它与相应的自身细胞结合,反面加强了组织损伤作用。

16、IgM

IgM在Ig中分子量最大,通常称为巨球蛋白,占血清Ig总量的10%。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IgM

由五个基本结构相同的单体组成。各单位间由一条连结链(J链)连结成“星状”的五聚体。IgM是在个体

发育过程中最早产生的抗体,也是经抗原刺激的动物体内最先出现的抗体,因此检查IgM的含量,有助

于传染病的早期诊断。IgM在胎儿3个月后即开始合成,但水平很低,1~2岁时血清中IgM含量达到成

人水平。通过结合补体,IgM有溶解细菌和溶解血细胞的作用,并能中和病毒,其效能比IgG高100倍

以上。很多抗微生物的天然抗体、同族血凝素(抗A型与抗B型血)、类风湿病中的类风湿因子以及梅毒

的补体结合抗体都属于IgM。

17、PERV

PERV: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这种病毒与猪共生了几百万年,同猪一起演化,现在变成了猪的基因

的一部分,对猪没有任何危害。

内性病毒 endogenous virus 指动物细胞不是因外源性感染而是在染色体组上保持着的病毒

(Retrovirus中的provirus)时,此病毒即称为内源性病毒。此类病毒多呈不显性感染。逆转录病毒即

RNA病毒,需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首先将RNA转变为cDNA,再在DNA复制、转录、翻译等蛋白酶作

用下扩增的一类病毒。逆转录病毒是RNA病毒,它有三个基因:gag-编码病毒的核心蛋白;pol-编码逆

转录酶;env-编码病毒的被膜糖蛋白。有的逆转录病毒还带有癌基因(vonc),即有的逆转录病毒有致癌

作用。

18、CD4+T细胞/CD8+T细胞

CD4+T细胞,表达CD4分子的T细胞,可识别由MHCII类分子提呈的外源性抗原肽。

CD4细胞,也可以表示为CD4+T细胞,是T淋巴细胞的一种(T淋巴细胞可以根据其表面的某种特

异蛋白质分子来划分为不同种类或亚群,不同亚群的T淋巴细胞就是根据这些特异蛋白质分子的名称而得

名,这样,CD4细胞,就是表面有CD4分子的T淋巴细胞。另外,CD本身是cluster difference的首

字母缩写,可以解释为“分化分形”之意,因此,CD4细胞检查也成为淋巴细胞亚群检查)。

CD8+T细胞,表达CD8分子的T细胞,可识别由MHCI类分子提呈的内源性抗原肽,其主要功能

亚群是细胞毒性T细胞。

CD8+T细胞是一种T淋巴细胞,也称之为细胞毒T细胞,其功能就像一个“杀手”或细胞毒素,可

以消灭受感染的细胞,这也包括受HIV病毒感染的CD4细胞。这样,在CD4检查的报告单上,就会出

现报告单上CD4细胞数和CD8细胞数倒置的情况,即CD4和CD8的数量比值小于1。而未受HIV病毒

感染的人体,这两者的比值通常是大于1的。CD4细胞的绝对计数通常会随生理情况的不同而有较大的

波动,而CD4和CD8的比值则相对比较稳定。

更多推荐

细胞,免疫,病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