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8日发(作者:东风日产新骊威六座)
:马自达的历史———公司历史
马自达是1960年开始生产轿车的,1984年开始用马自达汽车公司(Mazda Motor Corp.)这个名字。该公司的前身是1920年在广岛成立的东洋软木工业公司(The Toyo co.),其总裁是松田重次郎(Jujiro Matsuda),于1921年改为制造机器。1923年东京大地震后,城市交通发生问题,该公司开始制造摩托车,车子系仿造英国和德国生产的,而0.250L二冲程发动机则是自己制造的。1927年公司名改为东洋工业公司(The Toyo Kogyo )。1930年设计第一种小型三轮载货汽车,1931年投产,车名是500CC Mazda DA。到1940年二战中,三轮载货汽车的生产让位于步枪。在广岛轰炸中,工厂和机器一半被毁,生产完全停顿。1945年12月恢复三轮载货汽车的生产,1948年后生产有所扩展, 1950年开始生产四轮载货汽车。朝鲜战争爆发后,需求量剧增,1958年生产较大的四轮载货汽车,1960年开始进入轿车生产。最初生产的是R360 Coupe跑车,装0.356L两缸后置发动机。1967年和汪克尔公司签订协议,取得转子发动机生产权利,从而开始了马自达公司的迅猛发展期。从1967年到1979年,公司累计生产马自达轿车1000万辆,1987年起在美国的工厂开始生产马自达汽车,生产能力为24万辆,到2002年,马自达达累计生产汽车超过3500万辆。如此的发展速度,得益于马自达的研发能力,从汪克尔公司引进的转子发动机后,马自达公司就进行了技术改进和研究,研制成功了电子控制6进气口的转子发动机。由于马自达汽车公司长期的极度追求产量、产品技术和市场扩张,在持续的巨额投资后,又恰逢20世纪90年代初的日本出现经济泡沫,1995年,该公司首度出现经营性巨额亏损并曾经一度名列日本第二亏损企业,年度亏损最高达1552亿日元,而此种亏损一直持续了6年。此时,占有马自达公司33.4%股份的合作伙伴福特公司伸出了援助之手,马自达的外国CEO马克.菲尔德于2000年11月领导制定了马自达“新世纪计划”,旨在建立能够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汽车公司,通过强大的产品阵容来确保未来的持续发展。新计划实施后,产量下降了15%。2002年马自达实现净利润6500万美元,是1982年以来盈利最多的一年。目前,马自达在日本本土拥有1.85万名职工,以及广岛和防府两个制造基地,在横滨有一家研发中心;马自达在美国、泰国、南美和中东等地建设了19座工厂,其中,在美国设有一个研发中心。
———马自达汽车公司股东构成马自达最大的股东是福特汽车,福特于1996年把它在马自达汽车公司的股份由19%提升到33.4%,成为大股东,松田家族持有的股份已经相当少了,不到1%,其他较大一点的股东主要是一些信托银行,但占的股份较少,不超过5%,其中最大的是日本trusty service 信托银行银行柱式会社,约占5%。
———马自达名字的渊源
马自达的创办人是松田,真英文拼法应是Matsuda,为何公司名和车名为Mazda
世界各国的汽车公司给轿车起名,就和我国传统上给孩子起名一样是很有讲究的,一般认为轿车的车名对销路有影响。马自达的英文Mazda来自Mazdaism一字,译成中文是袄教或拜火教,是由先知琐罗亚斯德在波斯创立的一种宗教,劝导人崇拜创造主为众善之源,要求人有善良的思想、言词和行动,并且放弃邪恶。马自达公司大概认为英文拼法用Mazda较有意义,采用了这种拼法。
———马自达在国外有哪些合资企业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拥有马自达33%的股份,马自达和福特在美国有一个50/50合资企业叫汽车联盟(Auto Alliance),生产福特的探索(Probe)和马自达的MX-6和626.他们在泰国也有一个叫AutoAlliance(Thailand)的合资企业,两家公司各拥有45%的股份,将在1998年中期开始生产皮卡。两家公司还有一个合资企业Autorama,在日本销售福特汽车。
马自达拥有韩国起亚汽车公司8%的股份。
马自达和五十铃在泰国有一个制造发动机的合资企业。
在日本国内马自达和铃木互相供应所造汽车在日本销售。
———马自达在中国
对于中国,马自达并不陌生。它的中国情缘,可以追溯到1992年马自达厢式车投放中国市场。随后,马自达3和轻型双排皮卡来华。不过,这三款车的销售总共才四、五千辆。由于没有自己的销售网络,也没有打出自己的品牌,马自达在中国的“试水”波澜不惊。23929
转机出现在1998年。当海南汽车制造厂加入一汽,马自达看到了在华扩展的契机,用马自达高管层的话来说,就是看到了“从地方级合作扩展到全国范围合作的机会”。2001年,国内首款s-mpv普利马在海南新鲜出炉,打响了马自达品牌在中国销售的冲锋号,马自达品牌的3s店也开始建立。
在马自达的海外战略中,中国变得越来越重要。马自达刘易斯·布斯对于中国轿车市场的看法总结了四点,第一,中国轿车市场会不断持续发展,第二,个人消费者的比例将越来越高,第三,世界上所有的品牌和最新的产品将在中国露面,第四,中国汽车业在服务和质量上会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将不断增强。ceo
2003年马自达与一汽轿车合作推出MAZDA6。此举使马自达品牌在2003年的中国市场总销量一跃升至8万辆。现在,马自达已把中国汽车市场放在与美国同等重要的位置。2005年3月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公司成立。目前在一汽马自达网络销售的产品有:马自达6及进口车系列(含马自达5、马自达3两厢、RX8)。
2007年11月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会议通过了马自达公司对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的议案。当前项目仍有待国家商务部的审批。最后审批结束后,马自达公司在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马自达)的股份比例将由原来的25%变为40%。同时,一汽集团亦出让1%的股份给一汽轿车。增资完成后,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马自达公司和一汽集团公司将分别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56%、40%和4%。
2006年3月,马自达汽车公司参资长安福特,股权重组后的长安福特正式更名为“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三方持股比例为: 马自达占15%,福特35%,长安汽车集团占50%。
2005年1月7日福特汽车公司、马自达汽车公司和长安集团共同宣布:中国政府最终批准三方合作在江苏省南京市建立整车制造厂。
2005年9月在南京成立长安福特马自达发动机厂,三方持股比例为:马自达占25%,福特25%,长安汽车集团占50%。
2006年2月27日长安集团、福特汽车公司和马自达汽车公司三方共同宣布马自达3在长安福特投产。
2007年4月,宣布马自达2在中国的生产商是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公司,南京工厂。
2007年4月9日长安马自达汽车销售公司成立。长安马自达是马自达品牌在中国重要的产品销售网络之一,目前承担着马自达2、马自达3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建设、市场销售和销售网络建设的全面市场营销工作。
长安福特在南京工厂的股东构成为:长安、福特、马自达三方在新公司的股份比例分别为50%、25%和25%.发动机公司董事长由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尹家绪担任。
不只供给长安福特
据长安福特方面介绍,新的发动机工厂总投资额超过了30亿元人民币,作为目前国内已建和在建的规模最大的发动机生产厂之一,长安福特马自达发动机公司将拥有1800名员工,初期年产能为35万台。 在产品供给方面,长安福特方面表示,该发动机厂将主要为邻近的长安福特马自达南京整车制造厂供应发动机。除此之外,“它也可为合资三方在华的其他整车制造企业提供发动机配套”。 南京发动机厂将为福特和马自达在华的合资伙伴提供发动机配套。而这一表态基本表明长安福特南京发动机厂的最终供给将会是福特和马自达在华的其他合资伙伴。据了解,新的南京生产基地在建成后将形成总共20万辆的年生产能力,将和在重庆的同样为20万辆产能的工厂形成长安福特总共40万辆年生产能力的局面。此外,
记者还了解到,位于海南的一汽海马正在打造自己的发动机配套厂,年产能超过10万。山田宪昭表示,一汽马自达6一直采用进口发动机,主要就是因为其产量太低,发动机国产后并无成本优势。而在和福特共用发动机之后,规模方面显然再无后顾之忧。
———海马汽车介绍
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位于海口市金盘工业开发区,占地100万平方米,年产乘用车能力15万辆,员工2500人,紧密关联企业员工10000余人(含全国销售服务店和专业配套厂商)。海马汽车经过十余年建设,已拥有优良的资产结构和先进的管理体制,建成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汽车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工艺生产线,并与战略合作伙伴建立了共享型的开发配套平台和营销网络,是国家定点的乘用车大型生产企业。排名中国企业500强,机械工业企业100强。05年海马全年产销量突破7.8万辆,同比增长18%。
日臻成熟的产品体系
自海马汽车从1991年推出首款HX6380两厢车到2006年的 “福美来2代”, 15年间共推出17个系列共30个品种。其中,“普力马”、“福美来”两个系列的推出,一举扭转了企业的艰难局面。
2000年,企业果断决策导入“普力马”项目。从产品试制、试验、模夹具制作、设备安装、调试,到产品小批量产和批量生产,仅用了短短的九个月时间。2001年5月18日,国内首款SMPV—普力马推向市场。到2005年,普力马系列产品占国内小MPV市场份额达到80%以上,占据国产S-MPV细分市场的重要地位。随后,企业又将发展目标转向国内竞争最为激烈的中档轿车,以同样方式和速度推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福美来轿车, 2002年7月18日,福美来正式投放市场,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同,被誉为当今中国车市的“新三样”之一。
在新品研发方面,海马汽车始终秉承“在开放中寻求合作、在合作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确立自我”的战略方针,充分利用国内外合作伙伴的先进技术,结合自身优势,详尽规划了近、中、远期产品的发展战略,纳入具体规划的新产品达到16个。投资
12亿发动机厂即将投产
总投资12.5亿元人民币、年产发动机15万台的海马汽车发动机项目目前已经建成,样机已于4月份一次性点火热试成功,这标志海马汽车已经掌握了汽车制造核心的发动机制造技术,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发动机研发、制造与整车生产能力的汽车企业。这一项目始建于2005年5月份,12月份完成主体厂房建设,2006年3月份正式投入使用。整体厂房面积25000平方面,其缸体、缸盖、曲轴、装配热试4条生产线均引进德国HELLER、法国COMAU、德国JUNKER等世界一流公司的生产设备。这些生产线均为柔性生产线,除生产1.8L发动机外,还可生产1.6L和2.0L两种型号的发动机。
逐步完善的配套和研发体系
海马汽车在巩固与马自达技术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研发型模块化配套体系和技术体系。一方面,利用企业即将投入生产的成熟发动机和g底盘零部件,在世界范围内选择汽车研发机构作为合作伙伴,联合开发整车,实现研发的“模块化、同步化、产权化、国际化、体系化”。另一方面,本着 “产品联合开发、部件统一采购、整车两边生产、技术同步滚动、销售区域分工、品牌分别拥有”的开发模式,与马自达加大产品及技术的合作。目前已与110多家利益共享的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配套体系。一批在国内有知名度、质量稳定、商务优惠的供应商已加盟我公司配套体系,为打造海马汽车精品奠定了基础。
为进一步整合成本、质量、物流、管理资源,已有21家供应商在海南安家落户,其中有8家直接落户海马工业园。2004年8月,海马工业园一期落成,这8家零部件配套厂主要提供车身冲压件、全车座椅、保险杠、仪表板、前后轴总成、天窗、门饰板和方向盘等零部件。而海马二期工业园总投资将达到32亿元人民币,包括18个项目,其中15个为外来
独立投资,提供包括汽车钣金件、仪表板、密封件、减振器、排气管、汽车空调、电子转向系统、线束等在内的多种汽车零部件。这样,海马汽车就拥有了发动机生产线、整车生产线、技术研发中心以及相关零部件配套企业在内的完整的汽车产业链,跨入国内一流汽车厂商行列。
不断提高的工艺装备水平和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
在工艺装备方面,公司先后从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瑞典等国家引进当今世界上较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冲压:自动开卷、校平、落料线,自动拆垛机械手,自动传输冲压线;焊装:瑞典ABB公司点焊、弧焊机器人。目前主焊线已全部实现机器人操作,工位之间转运完全自动化,车身检测引进瑞典ABB公司的在线检测系统和意大利科德三公司的三坐标测量机;涂装:英国BINKS自动喷涂机和ABB机器人喷涂机;总装:柔性化、准时制流水作业线,自动化程度在国内处在领先水平,大大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
在质量保证体系方面,早在1994年9月,公司率先在汽车整车行业导入ISO9000标准的认证,并成为首家通过ISO9000标准的整车生产企业。10多年来,公司始终注重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通过多种方法保持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
在产品研发阶段通过APQP的先期质量策划,在源头对产品质量实施控制;在零部件制造环节,要求供应商必须通过ISO/16949认证并通过PPAP对零部件质量进行约束;在整车控制环节,通过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以及完善的过程及整车检验设备进行严格的过程控制,并通过先进的E-NOVA-C 整车评价体系,对产品进行评价,使产品出厂状态完全符合马自达的质量、技术标准。
着力打造完善的品牌专营体系
海马汽车一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满意为目标,以4S店为依托,以成本、质量、服务、技术含量为基础,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推广手段,不断开拓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到2006年9月,已在全国建立了135家销售服务店。维修服务店达180家,形成了集销售、维修、配件、信息反馈的经销网络。网络遍布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初步形成海马汽车自己的营销体系。
建设海马特色的企业文化
海马汽车在十多年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海马特色的企业文化,
工作理念:严谨、务实、高效、创新。
管理理念:学习、团队、德政、法制。
经营者理念:为顾客提供最好服务,为股东创造最大利益,为员工谋取最大福利,为社会做出最大贡献。
企业使命:创办一个企业,建设一种体制,造就一批人才,培育一宗文化。
企业哲学:脚踏实地,感恩惜福。
马自达普利马和福美来两款车让广大消费者认识了海马汽车,但更多人对“海马”的认识或许是“海南马自达”的一个简称罢了。
海马回归自主品牌的首款车型-福美来2代
2006年9月,福美来2代上市,从车身和技术角度来看,这款新车只是在原有的马自达福美来基础上进行的小改款,但这样一款在车市习以为常的小改款车型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原因就在于它没有继续使用马自达的商标,而是以“海马”汽车的身份变成自主汽车品牌。
追溯海马汽车的历史,要回到上世纪80年代末。1988年成立的海南汽车冲压件厂是海马汽车的前身,由于当时国内汽车产品的匮乏和汽车工业对周边产业巨大的带动作用,当时刚刚成立不久的海南省政府希望这个新兴的热土上也有自己的汽车工业。1988年,海南汽车冲压件厂从时局动荡的菲律宾低价购下了褔特汽车与前总统马科斯个人合资的汽车工厂。这家工厂以复原建设的方式被搬到了海口金盘工业区,1989年10月,这家工厂完成了完成
冲压车间a、b、c、d四条线的设备安装调试。一年之后,焊装、油漆和总装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完成。
海马汽车的品牌历史
海马生产的第一款车型-马自达929 station wagon
1990年的马自达处于危机之中,急于寻找和开拓新的利润空间,而海南却有一个现成的汽车工厂苦于没有产品生产,双方接触后一拍即合,准备合资生产马自达轿车。 1991年,海南汽车冲压件厂就开始小批量试生产mazda 929 station wagon旅行车。8月,海南汽车制造厂与日本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和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三方草签合同,成立了海南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日方共占股份 25%,其中马自达汽车以929 station wagon旅行车的全套模具、夹具作为出资。由于当时中央政府希望以海南汽车冲压件厂和广东三星为中方主体在南方成立一家以商用车为主的合资汽车公司,而政府意向的外资方先是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后来又改为梅塞德斯奔驰,奔驰提出了马自达不能与海南汽车冲压件厂合资的苛刻条件。经过3年的扯皮,奔驰决定放弃这个合资项目。就这样,南方合资商用车厂的项目不了了之,海南汽车厂与马自达的合资也在短期内中断。
1993年海马开始生产马自达mpv
1994年,海马开始生产老款马自达虽然合资公司没有发展起来,但海南汽车冲压件厂与马自达的合作却没有中断。1992年,他们开始利用马自达929 station wagon的散件和技术开始组装海马hmc6470旅行车。1993年,开始组装生产源自马自达第一代mpv的hmc6440,1994年开始生产老款的 323,虽然短短几年内投产了多款车型,但是由于没有取得国家颁发的轿车生产许可证,生产的汽车只能在海南省省内通行。受许可证限制的海南汽车制造厂眼瞅着内地广阔的市场而无法销售,产量始终无法提高导致了产品的成本居高不下,到1997年,海南汽车制造厂已经濒临破产的边缘。为了取得生产轿车的资格和必要的资金,海南省政府同意工厂挂靠一家国有大型汽车企业名下。97年11月,一汽集团和海南省政府正式签订《关于兼并海南汽车制造厂组建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的协议书》。双方以国有资产无偿划拨的方式实现资产重组,成立一汽集团100%控股的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公司作为一汽集团在华南地区重要的生产基地,正式纳入了一汽集团和国家的统一规划。
1999年,海马推出采用国产丰田4y(491)发动机的hmc6470,并投放全国
2000年,海马给老323换装国产丰田8a发动机,投放全国
海南汽车制造厂挂靠一汽名下,并未得到一汽的资金和产品技术方面的支持,仅仅只是取得了轿车生产目录。没有从一汽得到车型的海南汽车只能想方设法降低已有产品的生产成本。1999年5月,一汽海南推出了换装国产丰田4y(491)发动机的hmc6470,其国产化率达到了85%,2000年,利用原有的马自达323换装国产的丰田8a发动机推出了hmc7130。随着国内消费能力的稳步增长,消费者对车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时的这两款车都是国外淘汰的老产品,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还需要更先进的车型来“讨好”消费者。
既然从一汽那里得不到后续车型,海马开始重新寻求与马自达的合作,当时的马自达以及开始复苏,也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由于当年“吃过亏”,采取了技术合作的方式与一汽海南进行合作。
2001年海马引入马自达的新车普利马
2002年,海马投产马自达的中级轿车福美来
2001年,马自达的紧凑型mpv普利马(premacy)在一汽海南下线,这款车到年底就卖出了1万多辆,这也让马自达感到惊喜。一年后的2002年7月,以马自达 323小改款后的车型为基础的福美来在海汽集团的新工厂下线。这两款车适应了国内的需求和购买力,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表现,福美来和后来上市的凯越和依兰特被称作中国车市的“新三样”,普利马则成为国内紧凑mpv市场的霸主。海马也自然成为了国内了主流汽车生产厂商。
两款车型的热销让马自达有了更大了野心,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马自达又把橄榄枝抛向了实力更强大的一汽和长安,高级别的车型马自达6放在一汽轿车生产,福美来的换代车型放到了重庆与同平台的福克斯共线生产。海马再次遇到了没有新车的瓶颈。323
2004年2月29日,一汽集团、海汽集团与海南省政府达成框架协议,共同组建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新组建的一汽海马注册资本为12亿元,一汽、海汽集团分别占股49%,海南省政府占股2%。
2006年福美来由马自达商标变成自主的海马商标。福美来2代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问世的,被抛弃的海马只能重新打出封存多年的自主品牌,好在海马汽车在与马自达合作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相对其他白手起家的自主品牌来说,这些企业管理和车辆生产的经验无疑是宝贵的。由于海马之前生产的车型都来自马自达,也就使“海马”这个称呼在概念上容易让人模糊,如今,“海马”品牌被强调为自主品牌,自主的发动机和全新的车型也清晰的透视出海马要走自主研发的路线。面对日趋饱和的车市和实力强大的对手,要想使这个年轻的品牌发展壮大,海马还需要下一番苦功。福美来2代仅仅是海马汽车由合资品牌向自主品牌回归的过渡性产品,屡受挫折的海马汽车只要珍惜来之不易的规模和成绩,相信它可以造出具有自己风格的“海马”汽车。
———马自达在中国的管理机构
07年3月初,马自达公司取得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地区总部认定,2005年其在上海独资设立的中国业务管理公司———马自达(上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升级为马自达(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与此对应的是,该公司总经理及中国事业本部长太刀挂哲成为马自达(中国)公司总经理。由日本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专务执行董事尾崎清担任的董事长一职未出现变动。07年4月1日起,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总经理山田宪昭升任马自达(中国)公司首席运营官。至此,马自达(中国)公司的管理结构得到充实和完善。
———马自达过去主要还生产过哪些车型
马自达除了生产装转子发动机的车型外,也生产装往复式发动机的车子,如1973年生产1.3L 818Coupe跑车和0.359L桑特兹(Chantez)微型轿车。1977年生产323型轿车,可装0.982L或1.272L发动机,这些车子都是发动机前置,驱动后轮。到1981年出现前置发动机、驱动前轮的323型轿车,1982年推出增压转子发动机车型和较大的626系列轿车,有卡培拉(Capella)和蒙特罗斯(Montrose)等轿车。马自达生产的929型轿车,在美国汽车市场上算是准豪华轿车。
———马自达生产的轿车有什么特点
马自达生产的轿车有一个特点,即马自达是世界各大汽车公司中唯一还继续生产装转子发动机轿车的公司。50年代末德国NSU公司推出转子发动机以后,曾轰动一时,有不少汽车公司纷纷试验在汽车上装用这种发动机,但后来发现转子发动机在燃烧室、转子顶部密封等方面的问题,大都放弃了这种尝试,可是马自达坚持下来.1961年马自达与NSU签订合约,1963年马自达转子发动机的样机装车试验,在东京展出,同年4月成立转子发动机开发部。1967年5月装转子发动机的110S Coupe跑车上市,1969年推出装转子发动机的R100型轿车,1970年推出RX-2型车,在日本运动车大奖赛中得1、2、3名。1978年推出RX-7运动轿车,装转子发动机,获当年日本最好车奖,在世界汽车市场上享有名气。
转子发动机介绍
一.转子发动机的发展历史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普遍使用的是往复式活塞发动机。或许你不知道,还有一种知名度很高,但应用很少的发动机,这就是三角活塞旋转式发动机。
转子发动机又称为米勒循环发动机。它采用三角转子旋转运动来控制压缩和排放,与传统的活塞往复式发动机的直线运动迥然不同。这种发动机由德国人菲加士·汪克尔发明,在
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解决了一些关键技术问题,研制成功第一台转子发动机。汪克尔于1902年出生在德国,1921年到1926年受雇于海德堡一家科技出版社的销售部。在1924年,汪克尔在海德堡建立了自己的公司,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那里进行转子发动机的研制,在1927年,诸如气密性和润滑等的一系列技术问题的攻克终于有了眉目。60年初在德国生产出第一辆装配了转子发动机的小跑车。当时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发动机的结构紧凑轻巧,运转宁静畅顺,也许会取替传统的活塞式发动机。1964年,日内瓦的德法合资企业COMOBIL公司,首次把转子发动机装在轿车上成为正式产品。1967年,日本人也将转子发动机装在马自达轿车上开始成批生产。一向对新技术情有独钟的马自达公司投巨资从汪克尔公司买下了这项技术。由于这是一项高新技术,懂得这项技术的人寥寥无几,发动机坏了无人会修,而且耗油大,汽车界有人对这种发动机的市场前景产生了怀疑。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各国忙于应付各方面的困难而无暇顾及发展转子发动机,唯有马自达公司仍然深信转子发动机的潜力,独自研究和生产转子发动机,并为此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他们逐步克服了转子发动机的缺陷,成功地由试验性生产过渡到商业性生产,并将安装了转子发动机的RX-7型跑车打入了美国市场,令人刮目相看。在世界环保意识日益强化,石油资源日渐沽竭的今天,以氢气做动力源的研究已成为一大课题。当年马自达坚持下来的转子发动机从结构上讲是最适合燃烧氢气,而且最“干净”,因为氢燃烧完后排出的是水蒸汽,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马自达公司改制了RX-7型跑车的转子发动机,使它可以用氢做燃料。这种发动机装配在马自达HR一X汽车上,1立方米的燃料箱吸储了相当43立方米的压缩氢气,以每小时60公里的车速可行驶230公里,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由于从生产装配到维护修理,转子发动机都与传统的发动机大不一样,开发成本大。加上往复式活塞发动机在功率、重量、排放、能耗等方面都比过去有了显著提高,转子发动机没有显出明显的优势,因此各大汽车企业都没有积极性去开发利用,唯有马自达一家苦苦支撑。
二.转子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一般发动机是往复运动式发动机,工作时活塞在气缸里做往复直线运动,为了把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必须使用曲柄连杆机构。转子发动机则不同,它直接将可燃气的燃烧膨胀力转化为驱动扭矩。与往复式发动机相比,转子发动机取消了无用的直线运动,因而同样功率的转子发动机尺寸较小,重量较轻,而且振动和噪声较低,具有较大优势。
转子发动机的运动特点是:三角转子的中心绕输出轴中心公转的同时,三角转子本身又绕其中心自转。在三角转子转动时,以三角转子中心为中心的内齿圈与以输出轴中心为中心的齿轮啮合,齿轮固定在缸体上不转动,内齿圈与齿轮的齿数之比为3:2。上述运动关系使得三角转子顶点的运动轨迹(即汽缸壁的形状)似“8”字形。三角转子把汽缸分成三个独立空间,三个空间各自先后完成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三角转子自转一周,发动机点火做功三次。由于以上运动关系,输出轴的转速是转子自转速度的3倍,这与往复运动式发动机的活塞与曲轴1:1的运动关系完全不同。
三.转子发动机与传统往复式发动机的比较往复式发动机和转子发动机都依靠空燃混合气燃烧产生的膨胀压力以获得转动力。两种发动机的机构差异在于使用膨胀压力的方式。在往复式发动机中,产生在活塞顶部表面的膨胀压力向下推动活塞,机械力被传给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对于转子发动机,膨胀压力作用在转子的侧面。 从而将三角形转子的三个面之一推向偏心轴的中心(见图中力PG)。这一运动在两个分力的力作用下进行。一个是指向输出轴中心(见图中的Pb)的向心力,另一个是使输出轴转动的切线力(Ft)。
壳体的内部空间(或旋轮线室)总是被分成三个工作室。 在转子的运动过程中,这三个工作室的容积不停地变动,在摆线形缸体内相继完成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过程。每个过程都是在摆线形缸体中的不同位置进行,这明显区别于往复式发动机。往复式发动机的四
个过程都是在一个汽缸内进行的。转子发动机的排气量通常用单位工作室容积和转子的数量来表示。例如,对于型号为13B的双转子发动机,排量为\"654cc × 2\"。单位工作室容积指工作室最大容积和最小容积之间的差值;而压缩比是最大容积和最小容积的比值。往复式发动机上也使用同样的定义。如下图所示,转子发动机工作容积的变化,以及与四循环往复式发动机的比较。尽管在这两种发动机中,工作室容积都成波浪形稳定变化,但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首先是每个过程的转动角度:往复式发动机转动180度,而转子发动机转动270度,是往复式发动机的1.5倍。换句话说,在往复式发动机中,曲轴(输出轴)在四个工作过程中转两圈(720度); 而在转子发动机中,偏心轴转三圈(1080度),转子转一圈。这样,转子发动机就能获得较长的过程时间,而且形成较小的扭矩波动,从而使运转平稳流畅。
此外,即使在高速运转中,转子的转速也相当缓慢,从而有更宽松的进气和排气时间,为那些能够获得较高的动力性能的系统的运行提供了便利。
四.转子发动机的应用
如今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已经传承到RX-8身上,这颗RENESIS又有哪些进展呢?首先是进气孔面积加大了30%,使得发动机的进气量足以应付到10000rpm的需求。但大家都知道,这样低转速会变得很糟糕,于是马自达将原本的三进气孔两阶段式设计,再进化成三进气孔三阶段式设计,尽量避免低转速的无力现象,而为了高转速化,破天荒的将转子制成搂空状,大幅降低转子的重量,使得自然进气的RX-8可以藉由拉转速的方式,达到250匹马力的水准。但RENESIS发动机最创新的地方在于排气口,以往转子发动机的排气口都是作在气室壁上,往往一些未燃烧的油气与些许的润滑油就会在此被刮入排气管,造成污染问题。
但在RENESIS上,排气口与进气口一样设在前后侧壁上,当场解决掉以往HC的污染问题,也顺带使得进排气完全不重叠,不会有进气漏到排气管的问题,也可在前后侧壁各开一个排气孔,让发动机排气孔变两个提升排气效率,以达成高转速化的目的。(听说在280ps的RX-7上就已经是了) 这就是为什么RX-8能以1.3L的排气量,而且还是在自然进气的状态下,却能够产生250匹马力的原因了。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成就不是一蹴可及的,是不断透过一点一滴的修改,才能造就目前的RX-8的!
马自达RX-8
售价:38万(2007年7月1日国内上市)
优劣:先进的双转子发动机让你享受澎湃的快感,缺点是国内拥有量不多,双转子的质量和可靠性还有待长时间验证。 >>马自达RX-8跑车7月1日上市售40万元以内在几天之前笔者写过一篇介绍发动机技术的文章,《导购必读:发动机里面的大学问》 里面曾经介绍过转子发动机技术,而马自达的RX-8就是目前世界上首款双转子发动机跑车了。也许你很少概念转子发动机这个概念,觉得新技术未必会可靠,其实转子发动机技术在60年代已经发明了,经过了40年的不断改进,马自达已经积累了关于转子发动机的丰富经验,可靠性还是比较不错的。作为一辆跑车,RX-8的风格非常独特,曲线柔和复古,特别具有60年代跑车的风格。宽敞的车身可以轻松地容纳4个人坐在里面。4门的设计让乘员可以从两扇主门和后面的两扇小门进入车内。值得一提的是后面两扇小门打开的方向适合前门相反的,两门之间没有中间门柱,因此RX-8的后座设计地很宽畅,进出也非常方便。另外内部设计的4个座位彼此独立,中间有一个纵向的通道从前面一直延伸到后隔板,让驾驶员和所有乘客都有一种舒适的感觉,车内充裕的空间比起其他跑车而言都好很多。此外驾驶室的内饰是运动式设计,可上下调节的方向盘几乎是垂直的,排挡杆非常短小,脚踏板是镂空金
属设计,左脚还有支撑踏板。各种仪表都处于非常显眼的位置,背光照明可以调节亮度并设有昼夜亮度转换开关。
马自达RX-8
马自达RX -8
在动力性方面,RX-8配置的Wankel转子发动机技术非常先进,和单转子发动机相比,它的排气系统有着广阔的调节空间,进气孔不带进气阀,并且从发动机外部移到了内隔板上,将两个转子分开。这种设计能令进气量提高了30%,因此RX-8的排量虽然只有1308毫升(还不如吉利美人豹),但是在8200转/分钟的转速之下可以发挥高达230马力的强劲动力,最高转速甚至达到9500转/分钟,尾气排放也符合欧4标准。搭配上6前速手动变速箱,令RX-8成为了一辆专门追求速度与激情的狂野机器。在实际的行驶之中,RX-9加速性非常好,很轻易地就能够达到很高地转速,推背感相当强烈,转子发动机的油门响应性非常好,转速上升下降都很敏捷,在中、高速段的动力输出尤其顺畅,高速超车能力一流。在操控性方面,RX-8的底盘设计非常出色,转向装置也有很强的灵敏性、准确性和渐进性。四个大刹车片令RX-8的制动距离非常断,弯道性能一流。高速进弯几乎没有倾侧,转弯的过程也不需要校正,DSC动态稳定控制系统能够让新手也可以轻松控制着飞奔的跑车。
更多推荐
发动机,汽车,转子,公司,生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