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1日发(作者:三菱翼神参数配置)

2007款马自达6行驶中突然窜动

作者:暂无

来源:《汽车维修与保养》 2017年第12期

◆文/北京 杜首寨

故障现象

一辆2007 年生产的一汽马自达6 发动机排量2.0L,配备5速手自一体自动变速器,目前

行驶了65 000km。此车因发生右前侧碰撞事故而进行过维修,交车大约20 天后,用户反映车

辆在40~50km/h 行驶时有连续窜动。

故障诊断与排除

接车后,经过反复试车确认存在以下故障:

1. 车辆行驶中,3 挡进4 挡的瞬间,偶尔有顿挫现象,极不频繁;

2. 处于4 挡时,非常缓慢地跟油,车速维持

在50km/h 左右时,车辆出现连续窜动现象,此时如果收油或加油,窜动即可消失;3. 处

于5 挡时,非常缓慢地跟油,车速维持在70km/h 左右时,车辆会出现与4 挡时一样的连续窜

动现象,收油或加油,窜动也即消失;

4. 挂倒挡瞬间偶尔没有倒挡,但稍等一会儿,车辆窜一下后,倒挡又有了( 该故障现象在

整个试车过程中只出现2 次)。

上述故障现象只发生在热车状态下,冷车路试时未发现任何故障。另外,仪表台上无故障

灯点亮,且系统内未检测到任何故障码,通过数据检测和分析,可彻底排除发动机方面的故障。

调取此车发生事故后的维修记录:发动机右前侧碰撞受损,更换部件有前保险杠、水箱、

冷凝器、右前发动机支撑垫,并校正右侧前梁,其中变速器部分( 因为横置) 没有受到任何碰

撞影响。鉴于此,分析该故障的可能原因有:变速器相关线束、插头接触不良或搭铁不良;变

速器内部故障;TCM 控制故障。

下面是笔者对该故障的检查记录:

1. 检查变速器油液面在上限略高一点、变速器油颜色呈黑色,挡位开关外观( 担心被碰撞)

无异常。

2. 检查变速器相关线束无异常、组合插头插接良好。

3. 检查TCM 插头插接良好,电源正常、搭铁线路良好。

4. 经过试车,确定是在自动模式处于4 挡和5 挡时有明显故障,而在故障现象出现时立

即切换到手挡模式,故障现象消失。

5. 由于手动和自动模式唯一的区别是TCC 离合器结合点( 转速和车速) 不同,手动模式

下TCC结合点要早于自动模式,因此应确认TCC 结合。在组合插头F 针脚并接二极管试灯( 图

1),4 挡行驶当试灯亮后( 即控制TCC 结合的电磁阀E 通电工作),窜动想象出现,此时若稍

加、减油门不让试灯亮,则窜动现象也不出现。此外使用手动模式行驶,同样条件下试灯不亮

( 即TCC 没有结合),也无窜动出现。为确保测试的准确性,笔者又用MDS 对TCC 进行了数据

监测( 图2)。

6. 使用MDS 监测TCMRPM 和TSS( 涡轮传感器) 转速,发现窜动出现时TSS 与发动机转速

数据有很大差异,两个数据差异在100r/min 以上( 图3),而测试正常车的这两个数据差异在

50r/min 以下。

通过以上检查和检测初步判断是TCC 变矩离合器出现了断续结合不良故障。进一步分析引

起TCC 离合器故障可能的原因是主控阀体故障、TCC 离合器本身。再分析引起没有倒挡故障可

能的原因有:TCM 故障、主控阀体故障、倒挡离合器和低速倒挡制动器。使用MDS 监测电磁阀

A、B、C 信号,确认挂倒挡时,电磁阀信号全为0( 倒挡A、B、C 阀失磁),控制上没有问题,

所以排除TCM 故障。TCM 控制切断电磁阀A、B、C 电源,即电磁阀失磁( 接通压力油),压力

油经过B 阀进入倒挡离合器和低速倒挡制动器,这两个部件工作实现倒挡。因为没有压力油到

达电磁阀A、C,所以A、C 实际上没有参与倒挡工作。倒挡离合器和低速倒挡离合器作为机械

执行元件,一般不会出现间歇性故障。因此,下一步检查重点是主控阀体。首先拆检变速器油

底壳,发现油底壳中金属粉末偏多( 图4),分析可能是某个部件出现异常磨损所致。

进一步拆检变速器,发现副阀体处有油水混合物,其它部件表面有锈迹,说明油中有水迹,

但是单独看主阀体,没有明显异常,油底处也未发现明

显油水混合物,离合器片有磨损但并不严重。

至此,故障点已基本找到,为彻底避免此故障再次发生,接下来就要查找水的来源了。水

箱下部的变速器油散热器是唯一渗漏点,但对水箱加压并未发现明显渗漏,考虑到液面并不很

高,说明渗入的防冻液量不大,分析也可能是温度升高后水箱本体受热膨胀才会有轻微渗漏,

因为热车后冷却液压力大于变速器油散热管内压力,所以造成微量防冻液进入油中。

清洗变矩器、变速器和阀体,并更换水箱后,试车,故障被彻底排除。

维修小结

变速器油中有防冻液,对相关部件,尤其摩擦片氧化磨损影响比较大,产生的粉末杂质会

影响主阀体上阀芯的正常动作,引起TCC 离合器工作不良、偶尔没有倒挡等故障现象。少量水

和油的混合物更容易漂浮,常出现在高处的副阀体上,而主阀体因为液体流动等原因不易聚集

漂浮的油水混合物,而难以被发现。

专家点评

对于本案例,尽管作者的故障诊查思路清晰、方法也较为得当,但并不是最优的方案,主

要问题在于对细节的关注不够。关于本案例的故障诊查细节,提几点建议:

1.重视“问诊”。“问诊”是获取车辆故障情况的第一步,也是至

关重要的一步。通过详细深入的“问诊”,往往能够确定导致故障发生的相关因素。在本

案例中,非常明确的一条信息是:故障是在事故车修复之后出现的,这也就意味着在事故车修

复过程中存在失误导致了故障的发生,因此,就要深究在事故车修复过程中“都做了什么?”、

“怎么做的?”从中查询导致故障发生的可能因素,进而深入排查。在本案例的结论中,作者

认为是水箱与变速器油液散热管路间存在渗漏而导致防冻液进入变速器。我以为,更大的可能

性是:在进行事故车修复过程中,必须要拆卸水箱和变速器散热油管,这就使得变速器油路裸

露在外,这期间是否存在雨淋、水洒等情况而造成变速器油路进水呢?这都是“问诊”过程需

要做的工作。这也就是要关注细节的意义所在。

2.重视基本检查与操作。按照自动变速器顿挫故障的通用排查流程,第一步就是检查自动

变速器油。本案例中作者也进行了检查,也发现了液位略高且油色发黑,但仅仅是检查而没有

进行自动变速器油液的更换。忽略了这一细节,就导致后续排查思路的改变和工作量的增加。3.

重视对症状细节的分析。对于自动变速器而言,冷车与热车的差别在于温度的差别,而温度的

差别又会引起:油温的变化、液位的变化、密封性(液压渗漏)的改变等。在本案例中,车辆为

什么冷车正常,热车故障就出现了呢?作者只是观察了现象,但未做深入的分析。如果能将问

诊的结果和症状的分析结合起来,那么症状和原因就自然对应起来了。变速器热车顿挫,是因

为油液中进水的缘故,冷车时,水为液态,不能压缩,所以一切正常;而热车时,水变为蒸汽,

气体可被压缩,导致压力传递衰减,故障出现。综上所述,在车辆维修过程中,大家还是要关

注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更多推荐

故障,变速器,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