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名爵6质量太差-欧宝雅特油耗


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大众高尔夫最低多少钱)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分析

要:在能源问题日益严重的当今世界,在交通工具领域,寻求代替石油作为

能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正因如此,我国近几年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期望

已经在各产业形成了有一定基础的实践成果。本篇文章将重点阐述有关于新能源

汽车的发展需求,市场环境,技术关键和未来展望。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

油价的上涨、停车费用的增加以及各项费用的支出给家庭用车造成了不小的

负担,出现了买得起车但用不起车的现象。新能源汽车则是利用新型的能源代替

石油为汽车提供动力,新能源汽车也将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于是各国企业纷

纷开始研发新的能源汽车。

1 新能源发展的现状

1.1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是各国的共识

传统汽车油耗与排放控制面临严重的技术瓶颈,大众雪铁龙等国际知名汽车公司

的“排放门”造假事件侧面上反映了全球各公司在汽车的能源问题上越来越捉襟

见肘。

1.2 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众所周知,我国在能源问题上,尤其是石油,相对于其他资源大国是极度缺

乏的。这也奠定了我国政府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而且在传统的内燃机汽车的

领域,我国在技术上追赶上甚至反超西方发达国家的难度巨大,所以我国也有动

1

力发展列入以电动机为发动机的新能源汽车来实现技术上的弯道超车,以此来齐

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上的差距。

1.3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发展取得成就

在相关支持政策、科技创新引领以及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

车产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取得了瞩目成就。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

产销量已连续五年位居世界首位,累计推广超过500万辆,全球占比50%以上。

今年,新能源乘用车个人消费比例大幅提升至70%新能源客车竞争力全球领先,

已销往美国、英国、日本等全球30多个国家,并逐步实现了产品、技术、标准

和服务携同“走出去”。在品牌塑造上,我国新能源汽车中国品牌成绩显著。传

统整车、造车新势力和关键零部件领域均出现了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牌前列的

企业.比亚迪持续获得国际资本青睐,今年以来市值陆续超过奔驰、宝马、法拉

利等世界知名品牌,截止今年12月初,已排名全球汽车企业市值第四位。一汽、

东风、长安、上汽、北汽、吉利等传统整车企业纷纷发布新能源汽车高端品牌战

略,力争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实现品牌向上和产品高质量发展。宇通客车、比亚

迪纯电动大巴已成为中国商用车出口海外的一张闪亮名片。如上汽通用五菱在

2020年小型纯电动乘用车市占率高达51%上升到小型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的龙头

地位,宏光MINIEV创造了小型纯电动乘用车的新记录,市占率达43%

2 市场环境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遇

2.1 多产业融合的市场环境

2

随着5G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推广,以及依托大数据的人工智能领域也在加快

发展。新能源汽车绑定5G新技术和人工智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随着产业

结构转型的不断深入,新能源汽车技术呈现出多元融合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为:

ECU 整合、功能多元化,多传感器融合、智能化提升,硬件平台免费化,软件增

值业务化也早已经是行业中众所周知的发展方向了。

2.2 中国的政策扶持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政策支持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相关政策的实施,

不仅对该行业的一切生产行为进行规范,同时给予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大力支

持,让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有更充足的资源支撑。政策的出台,主要是减免车辆

购置税和停车费等,加大了汽车的购买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减免税收的政策

出台很多会对那些成熟品牌的汽车有利,而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还未上市,对此并

没有过多的支持。

3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问题

3.1充放电技术

通过技术进步突破高温、高寒、高原新能源汽车行驶限制,解决电动汽车低

温续驶里程明显缩短等区域适用性问题,将有利于实现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的全

覆盖和权威化。全气候电池是全气候电动汽车的核心,以电池加热技术为突破点

实现无高寒环境限制的持续行驶,以电池热失控预警和控制手段保障高温等极端

环境下动力电池的性能和安全,解决高海拔、大温差、低气压环境下的新能源汽

车运行可靠性和耐久性问题,将是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

3

3.2 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是实现新能源汽车整车经济性和使用便利性的核心,其安全性、比

能量、能量密度、比功率和寿命等关键性能和电池成本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推

广应用。因此,选用什么类型的动力电池也是汽车工艺的重中之重。

3.3 配套的缺乏

最近出台的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政策,通过政府财政补贴的形式鼓励企业量

产新能源汽车。但是目前我国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匮乏的状况,将严重影响新能源

汽车在市场上的推广和普及。比如是否有足够的燃料,是否能及时方便地提供燃

料是否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如加氢站、加气站;对于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电动汽车而

言,专业充电站的设置缺乏是一个很大的软肋,这也是电动车商业化运营面临的

最大问题。还有是否有足够的车辆维修网点等等。这些都是需要系统考虑和迅速

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新能源汽车才能拥有较好的使用环境,市场才会有较大

的需求。

4. 未来展望

4.1 发展路线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以技术创新作为推动力,按照“ 技术—产品—

产业”的逻辑分析方法,在不同时期产业可能出现的重大产品、需要研发的关键

技术、资源配置等方面达成共识,最后提出研发计划。从而为产业组织技术研发,

构建创新联盟,打造产业链,提升产业竞争力提供支撑。

4.2 老牌企业进入

由于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柴油车发展受到极大束缚,较为发达城

市新能源车发展较为迅速。从造价来说,新能源汽车应该会领先于其他车企,然

而现在科研力量较差,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大部分是由于物流车质量不过

关,以后有实力的老牌车企融入,才会发展显著。核心零部件领域,宁德时代已

成为全球知名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已与宝马、奔驰、特斯拉等多个全球主流汽车

品牌形成配套合作,并在德国建设了生产基地。

4.3 十四五计划为新能源汽车带来助力

展望“十四五”,在《规划》的指引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未来可期。

随着产品丰富度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推进,政策环

境和使用环境的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

其接受度也将随之提高。《规划》提出的“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

销售总量的20%左右”的目标有望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有望成为我国制造强

国的“新名片”,引领汽车产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转型,为我国及全球早

日实现碳中和贡献力量。

5 结束语

新能源汽车发展是解决交通、能源、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汽车电动化趋势

劳斯莱斯最贵的车排名-买混动好还是纯燃油好


更多推荐

2020纯电动汽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