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1日发(作者:标致308cc多少钱)
“探界者”钟扬(节选)
一、基础知识应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拟南芥( ) 毛坯( ) 屋脊( ) 奇葩( )
....
底子薄( ) 戛( )然 调侃( ) 宽檐( )
....
2.圈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字。
①那年5月钟扬报到时,学校还没有过度房。( )
②学校临时给他找了一套系里别的老师提供的毛胚房。( )
③他轧根西藏,努力为人类建一个来自世界屋脊的种子“宝库”。( )
④如果发现它开花并且结了种子,我会用手抓一把,一滩开里面一般有200颗。( )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有些地方甚至100年来无人涉足,植物资源被严重低估:
..
②迈着长期痛风的腿,在青藏高原上刷新一个植物学家的极限:
..
③我们从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出发向更高的山地挺进时:
..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植物学家、科普达人、教育专家、援藏干部、……哪一个身份都可以以一种完整的人生角色在他
身上呈现。
B.为了自己的“种子事业”,他的足迹延伸到了气候恶劣、人烟稀少的青藏高原。
C.我最讨厌的植物是什么呢?椰子。那么大一颗,8000颗的样本,我们需要两台卡车把它们拉回
来。
D.我们从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出发向更高的山地挺进时,钟老师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头
痛欲裂,呼吸急促,全身无力,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5.下列关于人物通讯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人物通讯是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
B.人物通讯既有系统报道某个人物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也有表现人物的片段事迹的人物素描、
人物特写、通讯小故事。
C.写好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揭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怀和思想境界。
D.人物通讯作为一种新闻体裁,比消息更具有时效性。
二、阅读与表达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1题。
(一)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卢老师分管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目睹了钟扬在收学生时的不少“奇
葩”事儿。
“我们每个人招研究生有一个数量限制,但是他招得特别多,后来我就去了解,才发现事情的真
相。”卢老师说。
卢老师发现,当学生和老师进行双向选择时,有些学生可能因选不到合适的导师而“流落街头”,
有些学生因为某些原因提出转导师。这样,问题来了,谁来“接盘”?
这时,身为研究生院院长的钟扬总是负责兜底。“他总说“有问题我来”,这是他的一种责任与担
当。他说在这个位置上,必须承担这个责任,必须要有这种担当。”
钟扬的“暖”是有目共睹的,这更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关爱上。他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更会根据
每个学生的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一套个性化的发展规划,不让一个人掉队。
钟扬曾说:“培养学生就像我们采集种子,每一颗种子都很宝贵,你不能因为外表看上去不好看就
不要,说不定这种子以后能长得很好。”
而当钟扬的工作重心转到西藏时,他承认,自己的招生名额渐渐倾向这所他心目中的“世界最高
学府”。
钟扬的学生、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一位博士生回忆道,实验室里有很多学生是钟老师从少数民
族地区招进来的。“这些同学由于底子薄,知识基础与上海本地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刚开始都是抱着试
一试的想法联系了钟老师。钟老师总是鼓励他们报考自己的研究生,他说,“读我的研究生基础差一点
没关系,我帮你补,你只需要有一颗热爱植物学的心'。”
于是,钟扬的学生们“各显神通”,有做科学研究的,有做科普的,有自己创业的。钟扬停不
下来的点子,就这样在他的学生中生根发芽,变为现实。
6.节选文字主要写了哪些事?
7.钟扬的同事曾在给学生的期末考卷中添加钟扬事迹的题目,他知道,这些学生本身,也是钟扬执
着的事业之一。结合节选文字,谈谈你的理解。
8.节选文字最后说:“钟扬停不下来的点子,就这样在他的学生中生根发芽,变为现实。”作者为
什么这样说?
(二)
2017年5月的一场讲座中,钟扬曾介绍自己的实验室研究过一种“长寿基因”。他们使用生命期
5至7天的线虫作为实验对象,当某种基因被敲除后,线虫寿命可增加5至7倍。
有人问,只要敲除一个基因,人是否就可以更长寿。钟扬回答:“这个基因主管生殖,要想长寿
必须在一出生就去除掉,这意味着你将终身无法生育。”对于钟扬这样的植物学家来说,生命的长短成
为了藏在基因里的秘密。
对于他个人来讲,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或许在与千千万万种生命打交道的过程中,钟扬已经有了
答案。
“在一个适宜生物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中,不乏各种各样的成功者,它们
造就了生命的辉煌。然而,
生命的高度绝不只是一种形式。当一个物种要拓展其疆域而必须迎接恶劣环境挑战的时候,总
是需要一些先锋者牺牲个体的优势,以换取整个群体乃至物种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换言
之,先锋者为成功者奠定了基础,它们在生命的高度上应该是一致的。”在复旦大学2012年7
月6日的校刊上,钟扬发表的《生命的高度》一文这样写道。
在探寻生命的边界时,他甘愿成为一个先锋者。
钟扬的身体条件是不适合长期在高原工作的。2015年,钟扬突发脑出血,对常人来说,这
应是一次生命的警告,钟扬却把它理解成工作倒计时的闹钟。
“他有一种想把时间抢回来的劲头。”钟扬的同事回忆道。病好以后,大家都以为原本忙
碌的钟老师可以调整一下超负荷的生活节奏,“收敛一点”。没想到的是,他变得更加拼命了。
西藏大学的老师展示了钟扬2017年6月24日的工作安排:上午到拉萨贡嘎机场,下午3
点半参加西藏大学博士生答辩会,5点跟西藏大学的同事和研究生处理各种学科建设和研究生
论文等事情,晚11点回到宿舍网上评阅国家基金委各项申请书,深夜1点开始处理邮件,2点
上床睡觉,凌晨4点起床,4点半赶往墨脱进行野外科学考察。
钟扬未完成的愿望很多,他希望继续收集青藏高原的种子资料,希望帮助西藏大学学科建
设水平不断提高,希望培养出更多扎根高原的植物学人才······
脑出血之后,医生、亲友、同事都劝钟扬不要再去西藏,说他简直是拿自己的生命作赌注,
而他第三次向组织递交了继续担任援藏干部的申请书,成为第八批援藏干部。
“再次进藏时,我明显感觉到他的身体大不如前,连上车和下车都特别吃力。但他总说“没
事,我很好'。他对我说,自己的时间太短了,必须这样。”钟扬的同事说。
2017年9月25日,钟扬忙碌的行程在赴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作报告之后戛然而止。
而他双肩背包
里的很多张小纸条显示出,他的工作依然很满——
9月26日,他将回到复旦大学上党课,带大家学习科学家黄大年的先进事迹;9月28日,
他将来到拉萨,参加29日的西藏大学生态学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会;之后,他将完成西藏植物学
期刊的创刊文章,完成关于“生物样本库的伦理问题和管理政策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
招标,继续英文科普著作《不凡的物种》的翻译工作……
未来,他还希望在成都或上海建立青藏高原研究院,让上海的红树林实现自由生长,让更
多的中小学生通过科学课程提高科学思维水平,让更多的学生致力于青藏高原的种子事业……
“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下去,
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
对于生命的意义,钟扬这样说。
9.对于钟扬来说,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不超过10个字)
10.文中画线句子中的“甘愿成为”换成“是”,是否更简洁明了?
11.文中多次提到同事对钟扬事迹的评述,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回答问题。
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
秦牧
①爱美是人类的天性。对于爱美天性的任何禁锢是全没道理的。劳动人民最有权利追求美。
因此,我们有理由这样说:朋友们,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吧!
②一个人堂堂正正地生活,他注意修饰仪容有何不可?他注意衣着的材料、款式,有何不可?或
者,他爱染掉白发,他希望除去雀斑,她爱在鬓上插一朵花,有何不可?这些人完全可以不顾多嘴多舌
的人的无聊议论,勇敢地追求这种正当的美。
③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心灵、面貌、衣裳。”正当地追求这一切美都是合理的。
④自然,我们也应该告诉人们,心灵美,以及由它产生的一切行为美是最高尚的美。其他的一切
美,离开了这个基础,就会黯然失色了。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灵魂。”灵魂美,即人的道
德品质、精神境界、思想意识和志趣情操之美。托尔斯泰说:“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
才美丽。”不知道读者们有过这样的经验没有?一个外表很美的人,当你发现他的灵魂十分龌龊的时候,
那人给人的美感就渐渐消失了。相反的,一个外表丑陋的人,如果我们一旦发现他具有崇高的心灵,并
且行为又很高尚可敬的话,我们就会渐渐忘记他的丑陋,甚至觉得他变得好看起来。在中国,晏婴、包
拯这些人,在外国,贝多芬、托尔斯泰这些人,他们的长相谈不上漂亮,但是由于他们的心灵美,却连
更多推荐
学生,生命,人物,老师,种子,工作,事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