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川崎400)
.
咏苦行
时,在博客上逐字逐句地回应各种鼓
励和质疑,“我要让大家知道,我们
说的仍是地地道道的相声”。
发展“笑的事业”
“嘻哈包袱铺”火了以后,有人
陈凛:
我爸是陈逸飞
我不是富二代
文/周文龙
拿它和“德云社”相比。高晓攀说,
他和郭德纲的差距还很大。不过,他
们的成功,让一批年轻的从业者看到
了希望,京城里的相声团体也越来越
多。高晓攀觉得,这对传统相声的传
承是好事。竞争多了,就有人提醒高
继承的“逸飞集团”已经陷入分崩离析
陈逸飞去世时逸飞集团已是
的境地。陈逸飞遗产共4300万元人民
币,其中有不动产住屋,委托给美国马
负资产
Bh是美国名校卡内基梅隆大学工商
l 管理系高才生,2000年回中国创
业。他领导投资了数个有影响力的媒
体、消费品和物流项目,包括中国最大
波罗画廊的艺术画作,以及陈逸飞创立
的逸飞集团和其他l1家公司。然而陈
逸飞的公司负债累累,经资产总量统计
晓攀“应该去别的剧场看看”。他却
说:“不用了,我们需要的是创新,
而不是复制。”
2009年6月,高晓攀牵头成立了北
京晓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共有
70多名演员、20多名工作人员。在经
营“嘻哈包袱铺”的同时,兼顾起曲
艺、话剧、演出等多方面的文化经营
活动。他的目标是,将“晓攀传媒”
后,结果竟是负值。陈凛说:“我父亲
给我时,逸飞集团已破产,一分钱都没
有了,公司全部都资不抵债了。一些人
以为我是富二代,其实我从父亲手上一
分钱都没拿到。”他认真地说:“我今
日的成就,是靠我自己的能力得来
的。”
的户外媒体公司“分众传媒”,该项目
给他带来超过100倍的投资回报。
他也与美国华平集团、法国德高集
团共同投资了中国最大的户外数字大牌
广告公司“郁金香传媒”,与新加坡淡
马锡共同投资了中国最大的健身连锁机
构“一兆韦德健身”,与胜达国际集团
共同投资了中国最大的民营物流公司
“新时代通成物流”。目前,他所执掌
的投资公司,资产规模已达一亿美金。
但不管陈凛的商业成就多大,许多人最
感兴趣的,始终还是他的家庭背景~
他是已故著名画家陈逸飞的长子!陈逸
飞是中国最具国际影响的艺术家之一。
他的作品蕴含了中国的美学符号如老上
海、中国仕女、小桥流水等,令他的画
作在艺术市场备受欢迎,创下了一个个
充满反讽的父子关系
顶着“陈逸飞儿子”的光环,陈凛
的成长过程中其实交糅着幸福与压力。
一
做成像赵本山的“本山传媒”和周星
驰的“星辉公司”那样的商业帝国。
“我们要搭建三个平台,发展‘笑的
事业’。第一个平台,是人才输出,
就像‘本山传媒’那样。第二个是造
星平台。我们的几个剧场要同时出
击,打造一个出名的途径,再通过自
己打造的明星带动剧场的发展。第三
方面,他拥有父亲给予的良好生活和
教育环境,有机会到美国念私立中学,
后去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念电脑
和经济,又去剑桥大学念经济和政治。
但另一方面,他也常常面对父亲名字带
来的压力,走到哪里都摆脱不了“他是
陈逸飞儿子”的影响。
有一回,陈凛接受陈逸飞的安排,
去香港一家公司暑期打工,结果那次工
作经历令陈凛痛苦异常。“因为那个老
板是我爸爸的朋友,我去了,他根本不
让我做事。我想他是不知道该让我做什
么,也不好意思让我做。于是,我便成
天坐在办公室里赋闲,拿钱。这样的日
个是衍生出来的明星经济,比如我们
可以通过‘嘻哈包袱铺’这个品牌,
打造每个人自己的节目。”这段话,
拍卖纪录。去年佳士得拍卖,他的油画
作品《弦乐四重奏》也拍出6114万港元
的个人最高纪录。曾经有人估计,陈逸
飞1991年至1999年间拍卖成交的33幅
高晓攀说得很快,显然早已深思熟虑
过。
有公司找上门来想要投资,高晓
攀却说不急:“你给我1000万,但我
不会花,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嘻
哈包袱铺 要慢慢来,培养团队,培
养演员,拓展人脉。这样,事业才能
做好。”
作品价格,总额达4000万元人民币。
2005年,陈逸飞逝世,令中国艺术界深
感惋惜,与此同时,一些人却把羡慕的
眼光投向陈凛,认为陈凛将继承父亲堪
比金贵的画作遗产,成为富二代。
陈凛这几年在商场上成功,衣着又
颇具品位。他喜欢拉夫?西蒙、麦奎因
等时尚品牌,爱打高尔夫球、驾跑车,
每年冬天也会去欧洲滑雪。谈吐间流露
着自信和年轻人的意气风发,标准华语
偶尔夹带几句美式英语。这一切或许都
子,对我来说,简直是煎熬。”暑假结
束后,陈凛痛下决心:将来工作一定不
要依靠父亲。1997年,陈凛把目光集中
到了美国华尔街,直奔纽约打拼出属于
自己的辉煌。其间,他当了德意志银行
201 zcF5月18日,“嘻哈包袱铺”
推出相声剧《超级新白娘子传奇之有
碘咸》,剧里提出“爱情一定是有点
咸的”的反传统论调。在他们看来,
的外汇交易员、保诚保险的股票分析师
等。2000年,他选择回到中国,投入互
联网热潮。那时,他也开始帮父亲的服
有眼泪的爱情才是最真实的。“这一
次,我们想再往前走一步,在‘乐
子’里再揉点儿‘料’,让观众看完
加深了人们对“陈凛是富二代”的印
象。但陈凛澄清,他的父亲并未如外界
传闻般留给他或家里其他人巨额资产,
实际上当陈逸飞逝世,陈凛从父亲手上
装和出版公司做融资业务。
2002年,陈凛把著名时尚杂志
“TATLER”引入中国,成功推出了《艺
了,能琢磨一下,回味一下。”面
术家?上海TATLER》,使时尚和艺术得
1 8.总第241期.2012年o4月号
奋斗者在汗水汇集的江河里,将事业之舟驶到了理想的彼岸。
阅读- ̄ ̄Jt?成功人生
到完美结合,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时尚
坐标。这时,陈凛意识到自己的能力,
看清了自己的目标。与此同时,他也渐
渐接受了自己和父亲的关系。
他说:“现代父子关系本身就充满
新加坡复兴艺术馆收藏。几年前,陈凛
曾从公开拍卖会上,以260万元人民币
买走了父亲的油画《仕女图》。但他表
示,他无意有系统地买回或炒作父亲的
一
画作。陈凛说: “我只想买回我喜欢的
零分是我
辈子的痛
反讽性。身为父亲,你总希望你的孩子 爸爸早期~两幅作品,比如水乡系列、
听话,但听话的孩子往往也变得没主见
音乐家系列或仕女系列等。但我不会想 文,尹安学生叶婷
和没出息。所以,有作为的孩子,一般 买十多幅父亲画作,成立一个陈逸飞画
也显得比较叛逆。”而陈凛和陈逸飞的
廊之类。”他计划成立一个约500万美
二斗个小孩胆子真大。
关系,也是从对压力反叛,变成了淡然
元的“陈逸飞艺术基金”,赞助年轻艺
人 别人参加高考,挥汗如雨,冥思苦
接受。“~开始,作为陈逸飞的儿子,
术家学习和修读艺术。“我希望能设立
想,他却在高考试卷上四处乱写“我的
我确实有压力,因为我不想当二世祖。
一
个类CALL尔?盖茨做的基金,它能支
名字叫徐孟南,我的考号是××
但如今我事业有成后,反而看开了这些
持艺术家,同时又能靠这些艺术家作品
X……”他以考零分为骄傲:“考满分
不是本事,能每道题都答,但最后得零
名字、名声,更淡然地接受‘我爸是陈
来扶持这个基金运作,成为一个自给自
分,这才牛。”
逸飞’的身份,因为他确实是我父亲
足的基金会。”
他不是疯子,年少轻狂的他只是要
啊!”
虽然陈凛最后搞了企业投资,并没
以此对抗教育制度。高考前,他就写了
对于陈逸飞,陈凛觉得他爸爸是一
有遗传陈逸飞的艺术创意,但他透露他
长篇小说,讲述自己的教育理念。
个充满创意的人,艺术概念和想法都很 的六岁女儿,却因祖父之名,最近开始 3 ̄F了,他最终后悔了。近日,饱
超前。“只不过,我爸爸是艺术家,却 对绘画产生兴趣。原来她听很多人告诉 受打工之苦的徐孟南接受《羊城晚报》
不是擅长投资的商人。”他常跟父亲争
她关于祖父的事,发现自己的祖父原来
记者采访时不停说自己真傻。
辩。“比如说我要开一间好画廊,我可 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忽然对绘画产生
以找人投资,不一定要自己掌控,拥有
了兴趣。就像当年陈逸飞给陈凛许多自
事前蓄谋的高考零分计划
百分之百的控制权。”他爸爸后期曾想 由,从没强迫他学习艺术一样。尽管陈
过把逸飞集团的一些经营不顺的公司关 凛将希望放在女儿这一代身上,但他仍
是一个帖子,让羊城晚报记者注意
闭。“在鼎盛时期,我父亲拥有二万多
会让女儿自由发展,不会强迫女儿从艺
到这个3年前的高考零分考生。
家店,遍布全中国,横跨电影、时装、 或从商。他说:“我相信‘富不过三
2011年7E初,22岁的徐孟南在天
环境、建筑、传媒出版、模特经纪、时 代,人都有惰性’,无论你是什么名门
涯论坛看到一个帖子说,今年上海一考
尚家居等领域,这显然已超出一个艺术 之后,家族留给你多少资产,你都应该
生故意高考交白卷考零分,借此复制韩
寒的成功,目的是促进教育改革。徐孟
家能经营的范围了。除非我父亲有一个 趁年轻去闯,而不是坐吃家族留下的老
强而有力的团队在背后支持和运作,否
南马上回应,抨击这种行为不妥。没想
本。”
到后来调查发现,此人考零分,是因为
则他是跟不上公司业务的迅速发展
已经被体育学院提前录取了。
的。”他坦言,即使叫中国当红艺术家
张晓刚,或英国身价最高的艺术家达
和继母仍是好朋友
这让徐孟南很狼狈,他愈发不能原
谅自己。这个来自安徽蒙城的男孩,祖
明?赫斯来经营父亲的庞大艺术生意,
这些艺术家也未必做得来。
陈逸飞逝世后,其遗孀宋美英与陈
辈世代务农,他是村里最有希望考上大
2005年陈逸飞逝世后,陈凛结束了
凛的遗产纠纷曾引起许多人关注。由于
学的孩子。高中第一年,他很努力,成
大部分父亲设立的公司的业务。他名片
陈逸飞并没有留下遗嘱,宋美英与陈凛
绩能排中上等。“我儿子要是好好学,
起码能考上个二本,可惜啊。”徐父提
上的“逸飞投资控股”,也只是借用父
就陈逸飞遗产纠纷问题,在法院诉讼,
起这个儿子,最多的还是叹息。
亲名字而设立的一个投资公司,严格来
直到约一年后才正式达成庭#l-¥n解。对
高二开始,喜欢写作的徐孟南接触
说与逸飞集团并无业务关系。他笑着
此,陈凛大方地表示,他跟比他年纪还
了大量批评教育制度的课外书籍,“我
说:“今天我已经成功了,挣的钱比我
小的后母宋美英,关系不错。“她现在
发觉现在的高考体制有太多弊病”。成
爸爸还多,所以没必要证明给任何人
和我弟弟陈天住在美国,我和她仍是好
绩下滑后老师对他冷落了,这更让他受
看。我用‘逸飞控股投资’这名字,主
朋友,如果她需要我的帮忙,我也肯定
不了,“老师不关心你心里想什么,他
要是纪念父亲,它也是一个品牌。”
会帮的。”
们只在乎成绩好的学生。”身边一些同
谈到当年引起轰动的遗产纠纷官
学严重偏科,无缘理想大学,“我觉得
司,陈凛说:“当初我爸爸死后,也没
教育制度迫切需要改革!”
富不过三代,人都有惰性
剩多少钱,但我后母要求太多,所以才
徐孟南构想出一个自创的教育理
会展开那场官司——我只是让她明白这
念——“三人行”教育体制。这种教
陈凛透露,他爸爸逝世前创作的约
育模式取自“三人行必有我师”,核心
一
点。”国
是因材施教,根据每个人的兴趣爱好、
14幅画作,总估价为2500万元人民币,
特长来教育,考大学过程中,文化课得
由美国马波罗画廊代理售卖,成交后所
(摘自《时代商家》)
分只占一部分, “让大家上大学无痛
得~半归画廊,另一半则按一定比例分
苦”。
配给陈凛及家族成员。这些作品目前在
“从高二开始,徐孟南每天晚上都
2012年04月号?总第241期?1 9
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
更多推荐
父亲,中国,公司,艺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