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15万的宝马是哪一款)
第一节 全距、四分位距 、百分位 距
一、全距
(Range)
1
、概念
全距是一 组数据中最大 值与最小值之差,故又 称两极差,简称极 差。用符 号
R
表示。它是表示一 组数据离散程
度 的最简单 、最易理解的一 种差异量数。
2
、计算
全距计算比较简单。
对于原始 数据求全距的方法是:找出最大 值、最小 值,然后用公式:
R
=最大 值 -最小 值 对于频数 分布表求
全距的方法: 最大一 组与 最小一 组组 中值 之差;
或者是最大一 组上限与最小一 组下限之差。 注意:如果 数据是连续型,必 须用精确上下限。
极差
(
概念要点及 计算公式
)
1.
一组数据的最大 值与 最小值之差
2.
离散程度的最 简单测 度值
3.
易受 极 端值 影响
4.
未考 虑数 据的分布
计算公式 为
未分 组数 据
R = max(Xi) - min(Xi)
组距分组数据
R =
最高组上限
-
最低组下限
全距
3
应用条件及 优缺点
全距概念清楚
,
意义明确
,
计算简单
,
是其明 显的优点
.
但因它仅由最大 值与最小值求得
,
易受两极端数值的影响
.
如果两极端有偶然性或 属异常值时
,
全距不 稳定、不可靠。
它不考虑中间数值 的差异,即其 它数据未起作用,反 应不灵敏。它明显地受取样变动的影响。 由于上述原因,全距
只是一 种低效的差 异 量数 ,只能作 为差异量的粗略指 标。
它的用处一般只用于 研究的预备阶段,用 它检查数 据的大概散布范围,以便确定 统计分组。即在 编制频数分布表
时 决定全距范 围 之用。
二、四分位距(四分差)
1
、四分位距的 概 念 为了避免全距受 两极端数值影响的缺点, 则用按一定 顺序排列的一 组数据中间部位
50
%个
频数 距离的一半作 为差 异量指标,即四分位距,又 称四分差,用
Q
表示。
若将从小到大排列的一 组数据分成频数相等的四段,第一 与第二段的分界点 称第一个四分位 数(
Q1
)。第三 与第
四段的分界点 称第三个四分位数(
Q3
)。则四分位距就是第三 个四分位 数(第
75
%百分位 数)与第一个四分位
数 (第
25
%百分位 数 )差的一半。
用公式表示 为 :
Q
=(
Q3
-
Q1
)/
2
四分位差
(
概念要点
)
1.
离散程度的 测度 值之一
2.
也称为内距或四分 间距
3.
第
3
四分位数与第
1
四分位数之差
QD = Q3
–
Q1
4.
反映了中 间
50%
数据的离散程度
5
.不受 极端值的影 响
6
.用于衡量中位 数的代表性
7.
主要用于定序 数据,也可用于 数值 型数据,但不能用于定 类数 据
2
、计算方法
(
1
)原始 数据计算法
先将原始 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好;
然后根据求中位 数的方法求出第一 个四分位 数和第三 个四分位数; 利用公式求四分位距。
Q
=(
Q3
-
Q1
)/
2
(
2
)频数分布表 计算法 先求出第一 个四分位 数及第三 个四分位数; 然后将它们代入公式 计算四分位距,即可。
Q
=(
Q3
-
Q1
)/
2
2
、计算方法
Lb
该分四分点所在 组 的精确下限
fQ1
与
fQ3
该四分点所在 组的次 数
N
数 据个数
Fb
该分数所在 组以下的累加次 数 组距
i
更多推荐
数据,用于,全距,频数,数值,影响,计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