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3日发(作者:标致308cc图片)

旦 堕匿堂 志2Cl1年1月第32卷第1期 Int J Lab Med,January 2011,Vo1.32,No.1 

Bull WHO,2004,82(2):134—138. 

? 

75 ? 

[1 4]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Pro— 

gress toward measles elimination——Japan,1999—2008 

[3]de Quadros CA,Andrus JK,Danovaro—HollidayMC,et a1. 

Feasibility of global measles eradication after interruption 

[J].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2008,57(38): 

1049—1O52. 

of transmission in the Americas[J].Expert Rev Vaccines, 

2008,7:355 362. 

[15]Kasper S,Holzmann H,Aberle SW,et a1.Measles out 

[4]Stock I.Mealses[J].Med Monatsschr Pharm,2009,32 

(4):118—128. 

break in Styria,Austria,March~May 2009[J].Euro Sur— 

veill,2009,14(40):19347. 

[5]Ji Y,Zhang Y,Xu S,et a1.Measles resurgence associated 

with continued circulation of genotype H1 Viruses in Chi— 

[16]袁荣宝,徐永范,王海明,等.奉化市2005年麻疹流行病 

学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6,12(5):429. 

[17]Leuridan E,Van Damme P.Passive transmission and per 

sistence of naturally acquired or vaccinminduced maternal 

na[J].Virol J,2009,6:135. 

[6]Plemper RK,Snyder JP.Measles control——can measles 

virus inhibitors make a difference[J].Curr Opin Investig 

Drugs,2009,10(8):811 820. 

antibodies against measles in newborns[J].Vaccine, 

2007,25(34):6296 6304. 

[7]Schmid D,Holzmann H,Schwarz K,et a1.Measles out [18]Ramsay ME,Jin L,white J,et a1.The elimination of in— 

break linked to a minority group in Austria,2008[J].Epi— 

demiol Infect,2O10,138(3):4l5-425. 

digenous measles transmission in England and Wales[J]. 

J Infect Dis,2003,187:198—207. 

[8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Global 

[193 Kobune F,Funatu M,Takahashi H,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measles viruses isolated after measles vaccination[J]. 

Vaccine,1995,13:370—372. 

measles mortality,2000 2008[J].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2009,58(47):1321—1326. 

29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Measles reported cases.(Up 

dated August l0,2009).Available at http://www.who. 

int/immunization——monitoring/en/globalsummary/time—— 

series/tsincidencemea.htm9. 

[2O]Bellini WJ,Rota PA.Genetic diversity of wild~type mea— 

sles viruses:implications for global measles elimination 

programs[J].Emerg Infect Dis,l998,4(1):29—35. 

[21]Rota PA,Bellini WJ.Update on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genotypes of wild type measles[J].J Infect Dis,2003, 

Suppl 1:270—276. 

[1O]李锋,董蒲梅,乔荣宪,等.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 

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9):40 41. 

[11]丁元江,郭辉,郝子成,等.1966~2003年滨州市麻疹流 

[22]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Pro— 

gress toward measles elimination Japan,1999—2008.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2008,57(38):1049— 

1O52. 

行特征及防制效果[J].预防医学论坛,2004,10(5):632— 

633.。 

[12]Dominguez A,Torner N,Barrabeig I,et a1.Working 

Group for the Study of the Measles Outbreak in Catalo 

niaI,arge outbreak of measles in a community with high 

vaccination coverage:implications for the vaccination 

[23]Mitragotri S.Immunization without needles[J].Nat Rev 

Immunol,2005,5(12):905—916. 

[24]D Souza RM,D Souza R.Vitamin A for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measles a systematic review[J ̄.J Trop Pe 

diatr 2002。48:323 327. 

schedule[J].Clin Infect Dis,2008,47(9):1143 1149. 

[13]Okabe N.Epidemiological situation of measles in Japan 

and measures for its control[J].Uirusu,2007,57(2): 

171 179. 

?

(收稿日期:2010 07 12) 

综 述? 

1 6S rRNA基因检测在支原体鉴定中的应用 

李 淳综述,朱翠明,吴移谋审校 

(南华大学病原生物所,湖南衡阳421001) 

关键词:基因,rRNA; 支原体,人型; 分子生物学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1.01.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130(2011)01 0075—03 

支原体是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生长的最小原核细胞型 

微生物。目前对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是分离培 

养和血清学检测,但两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随着对支原 

RNA,它所含信息比5S rRNA多且长度适中,又不像23S 

rRNA序列太长而不易检测。16S rRNA基因具有以下几个特 

点:(1)16S rRNA基因几乎存在于所有的原核生物中,并且常 

作为多基因家族或操纵子存在,其编码基因长度约1 500 bp, 

包含大约5O个功能域,足够用于信息学目的的研究l1]。(2)在 

生物进化过程中,16S rRNA基因序列变化非常缓慢,在结构 

体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兼有保守性和变异性于一体的 

16S rRNA基因在支原体的鉴定和分类、分型方面有着无可比 

拟的优势和作用。现就此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1 16S rRNA基因的分子特性 

16S rRNA是所有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必需的核糖体 

与功能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可以用来标志生物的进化距离和 

亲缘关系,评价生物的遗传多态性和系统发生关系,在细菌分 

?

76?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1月第32卷第1期lnt J !』 ! 墼! 

类学中可作为1个科学、可靠的指标_2]。(3)16S rRNA基因 

将16S rRNA基因用于l临床标本中支原体的检测,具有灵 

具有高度稳定的保守区和可变区,可根据保守区设计通用引 

物,也可根据可变区设计特异性引物或探针,用于临床检测。 

2 16S rRNA在支原体种系发生和分类中的应用 

鉴于16S rDNA序列在支原体种系发生分类学中的重大 

敏、快速、不受使用抗生素的影响、与临床诊断吻合度高等优 

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学者用肺炎支原体16S rRNA基 

因V3区互补的3O个寡核苷酸探针进行杂交实验,有效地将 

其与口腔支原体、唾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区分开。虽然此法 

检测生殖支原体亦呈阳性,但根据标本来源不同可鉴别肺炎支 

作用,柔膜体纲委员会推荐使用16S rDNA序列来描述任何新 

型的支原体。最近有研究显示,扩增16S rDNA的变性梯度凝 

胶电泳以及扩增16S rDNA限制分析(ARDRA)在辨别支原体 

种属中的作用较大_3 ]。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支原体目 

原体和生殖支原体。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许多实验室已经 

开始利用PCR或套式PCR针对不同特异性靶序列进行支原 

体DNA的扩增协助诊断[5_6]。PCR或套式PCR扩增检测支 

可以分成5类种系发生单位。无胆甾支原体属和厌氧支原体 

属被认为是从革兰阳性细菌进化而来的最早的柔膜体纲类细 

菌。螺原体属是由早期的无胆甾支原体属分支分裂进化而来, 

原体16S rRNA的关键,是针对不同支原体设计不同的引物 

3.1引物设计(1)在16S rRNA基因的保守区中设计引物: 

利用16S rRNA基因保守区设计的通用引物,一次可扩增几乎 

并且支原体目和尿素支原体被认为含有螺原体属的祖先。16S 

rRNA基因序列对柔膜体纲系统发生和分类中最重要的意义, 

就是将不能培养出来的植原体属作为与无胆甾支原体属关系 

密切的柔膜体纲特殊的单元分化单位。通过DNA同源性、 

16S rRNA基因的限制性酶分析,16S rRNA基因序列描绘了 

植原体属分化支中的14个不同的亚分化支。 

3 16S rRNA在支原体临床检测中的应用 

表1 

所有支原体16S rRNA基因片段,克服了传统PCR扩增不同 

支原体需要设计不同引物的缺点,方便了临床支原体的检测, 

引物的设计具体可参考文献[4]。(2)在16S rRNA的变异区 

中设计引物:根据支原体16S rRNA的保守序列中存在支原体 

属特异性序列,而其多变序列中存在种特异性序列的特点,通 

过对多种支原体的16S rRNA序列进行对比分析后,可以设计 

出属特异性引物和种特异性引物。见表1。 

l6S rRNA基因中特异性引物序列 

3.2 RT-PCR扩增特异性靶RNA序列或PCR和套式PCR 

能特异性地检测出多种支原体,甚至支原体中特定的株。通过 

扩增特异性DNA靶序列 16S rRNA/DNA基因序列表现为 

属、种,甚至株层次上差异,因而特异性的RT-PCR/PCR技术 

使用敏感度高的套式PCR技术,靶向扩增保守16S rDNA基 

因,可提高支原体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关于套式PCR引物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1月第32卷第1期Int J Lah Med,January 2011,Vo1.32,No.1 

? 

77? 

的设计具体可参考文献[7]。 

3.3 16S rRNA/DNA基因的检测方法 (1)琼脂糖凝胶电 

泳: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分离PCR扩增产物的常规方法。该技 

体的鉴定和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ARDRA技术的原理是基 

于PCR技术选择性扩增rDNA片段,如16S rDNA,再对16S 

rDNA片段进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理 

术操作简便快速,可以分辨用其他方法(如密度梯度离心法)所 

无法分离的DNA片段。当用低浓度的荧光嵌入染料溴化乙 

论上,研究发现扩增性16S rDNA限制性酶切片段分析方法可 

以区分鉴定所有的支原体。 

4结 语 

啶(ethidium bromide,EB)染色,在紫外光下至少可以检出1~ 

10 ng的DNA条带,从而可以确定DNA片段在凝胶中的位置 

目前,虽然几乎所有的支原体都可以用16S rRNA基因分 

析加以鉴定,但仍然存在许多相关的问题有待解决:(1)由于 

16S rRNA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实际应用 

并进行物种鉴定。此外,还可以从电泳后的凝胶中回收特定的 

DNA条带,用于以后的克隆技术操作。(2)DNA测序:在分子 

生物学研究中,DNA的序列分析是进一步研究和改造目的基 

因的基础。目前用于测序的技术主要有Sanger等发明的双脱 

氧链末端终止法和Maxam、Gilbert发明的化学降解法。这两 

中易存在污染而造成假阳性的问题。(2)虽然16S rRNA基因 

序列分析在临床或公共卫生方面的支原体鉴定作用很大,但是 

研究表明16S rRNA基因序列并不是完美的,并且不是任何情 

况都可以应用。对于生长或鉴定有困难的支原体,临床上传统 

的实验方法鉴别率高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3)虽然 

16S rRNA基因序列对于支原体的分类鉴定有很大的作用,但 

是它的物种级别的种系发生能力很低,对于一些属的区分能力 

种方法在原理上差异很大,但都是根据核苷酸在某一固定的点 

开始,随机在某一个特定的碱基处终止,产生A、T、c、G 4组不 

同长度的一系列核苷酸,然后在尿素变性的PAGE凝胶上电 

泳检测,从而获得DNA序列鉴定支原体的种类。目前Sanger 

测序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 

温度梯度凝胶电泳(TGGE):长度相同的16S rDNA序列由于 

含有的碱基不同,各片段变性时所需要的变性剂浓度和Tm值 

也很弱,并且DNA亲缘关系的研究必须对这些分类学问题提 

供绝对的分辨率。不过,16S rRNA基因的检测在支原体的鉴 

定和分类中还是很有前景的1种快速诊断方法。相信随着医 

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这些问题在未来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SL.16S rRNA Gene Sequencing for 

[1] 

Janda JM,Abbott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in the Diagnostic Laboratory:Plu~ 

也就不同。DGGE或TGGE就是应用这种差异来区分不同的 

支原体基因序列。这种电泳方法在聚丙烯酰胺中加入甲酰基 

DGGE,从正极到负极梯度递加,或是形成温度梯度TGGE。 

电泳中的DNA到达它的变性温度时,双链部分解开,造成泳 

动速度发生变化,染色后可以在凝胶上呈现为分开的条带,从 

而达到分离效果。每个条带代表1个特定序列的16S rDNA 

片段。此技术的关键就是引物GC夹的设计,目前,用此技术 

分析支原体16S rDNA基因时,其PCR扩增所用k游引物普 

遍使用细菌通用引物扩增16S rRNA基因V3区,而下游引物 

则用支原体的特异性引物进行检测c8]。DGGE技术快速简便、 

分离效果好,可对等长的PCR产物进一步的分离,提高了支原 

ses,Perils,and Pitfalls[J].J Clin Microbiol,2007,45(9): 

276 1-2764. 

cky M,Manuela RC,Pierre P,et a1.Massive compara— 

[23 

Vi

tive genomic analysis reveals convergent evolution of spe— 

cialized bacteria[J].Biol Direct,2009,4(1):13. 

DNA序列分析技术在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 

[3] 

雷正瑜.16S r

应用I-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1):4— 

7. 

体分类鉴定的准确性。(4)DNA多态性分析:DNA多态性分 

析方法有多种,如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末端限制性片 

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 RFLP)等。通过分析揭示样品种类、数 

量和种群大小等信息,从而解析样品的结构、功能及动态变化, 

达到诊断鉴别样品中是否存在支原体的目的。16S rRNA基 

因保守区是理想的引物目标识别区,而可变区对微生物种类的 

eca J,Butaye P,et a1.Evaluation of am— 

[4] 

Stakenborg T,Vi

plified rDNA restriction analysis(ARDRA)for the identi— 

fication of Mycoplasma species[J].BMC Infect Dis,2005, 

5(1):46. 

鉴别有意义,其变异性导致的DNA片段构象很容易被SSCP 

证实。T—RFI P是对标本中核酸的核糖体序列进行扩增,由于 

 CT,Glass MB,et a1.Use of 16S rRNA 

[5] 

Gee JE,Sacchi

gene sequencing for rapid identification and differentia— 

特异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核糖体序列位置的不同,可以产生 

具有不同长度的扩增片段,这些带有各种信息的片段被经典荧 

光标志,因此可以在DNA测序仪上被检测到。(5)核酸 

tion of 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 and B.mallei[J].J Clin 

Microbiol,2003,41(1O):4647—4654. 

 P,Raoult D.Systematic 16S rRNA 

[6] 

Drancourt M,Berger

genesequencing of a typical clinical isolates identified 27 

(RNA)印迹杂交与基因芯片技术:RNA印迹杂交又称North— 

ern印迹杂交,Northern B1ot是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最常 

用的技术之一。Northern Blot技术的集成化产生了基因芯片 

技术。DNA芯片的优点是可快速、准确、高效地显示病原体的 

new bacterial species associated with humans[J].J Clin 

Microbiol,2004,42(5):2197—2202. 

[7] 

糜祖煌,秦玲.发酵支原体和穿透支原体双重套式PCR 

检测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0,16(4):50—52. 

ffe,Ellis RJ,Lawes JR,et a1.16S rDNA 

[8] 

Laura McAuli

PCR and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a single 

generic test for detecting and differentiating Mycoplasma 

遗传信息,已广泛应用于基因序列分析、支原体感染的快速诊 

断、变异及耐药机制的研究,以及基因分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和抗感染药物的研制等。对多态性和突变检测型基因芯片,采 

用多色荧光探针杂交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芯片的准确性、定量及 

检测范围。(6)扩增性16S rDNA限制性酶切片段分析方法 

(ARDRA)鉴定支原体:ARDRA是美国最新发展起来的1项 

现代生物技术,此方法简单、普遍且不受菌株是否纯培养物的 

限制,具有特异性强、效率高的特点,因此可以广泛地用于支原 

species[J].J Med Microbiol,2005,54(Pt8):731-739. 

(收稿日期:2010 02—05) 

更多推荐

支原体,基因,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