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5日发(作者:拜腾汽车倒闭)

四川生猪种业发展现状与思考*徐旭11.1四川生猪种业现状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进展1)地方猪种质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原产于四川的地方猪遗传资源有7个,分别是内江猪、藏猪、成华猪、雅南猪、湖川山地猪(丫杈猪、青峪猪)、乌金猪(凉山猪)。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落实保种经费和争取保种场建设专项,支持保种场改造升级和开展日常保种工作。目前,7个地方猪遗传资源都已建设保种场(区)和备份场,各种群的有效群体均达到保种要求。2)地方猪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省已创建猪品种相关品牌或商标14个,其中,市场认可度比较高的有内江猪的“黑德香”和“鸿济黑猪”、成华猪的“嘉林黑猪”、青峪猪的“青峪黑豚(青峪黑猪、青峪猪)”、丫杈猪的“蔺乡丫杈”、雅南猪的“微牧”等商标和品牌,产品年销售额均达1000万元以上。特别是青峪猪“青峪黑豚”系列品牌的宣传和开发利用工作成为四川省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的典范。1.2新品种培育情况十三五以来,四川省把猪新品种(配套系)培育纳入育种攻关的重要内容,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已成功培育3个猪新品种(配套系),即天府肉猪配套系、川藏黑猪配套系、川乡黑猪新品种,另有两个正在培育中。1)天府肉猪配套系。天府肉猪配套系为3系配套,其中:Ⅰ系为终端父本,以杜洛克猪为育种素材;Ⅱ系为母系父本,以长白猪为育种素材;Ⅲ系为母系母本,以大白猪和梅山猪为育种素材。其中,Ⅲ系主要性能特征是:全身被毛白色(有少量花斑),性情温顺,母性好,有效乳头7对以上;达100kg体重日龄169.5d,活体背膘厚8.80mm,育肥期日增重834g(CV9.90%);胴体瘦肉率67.9%(CV1.75%);产仔数初产11.13头(CV18.60%)、经产12.06头(CV19.40%)。2)川藏黑猪配套系。川藏黑猪配套系是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以藏猪、梅山猪、巴克夏猪为育种素材培育出的具有地方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风味猪配套系。包括专*基金项目:四川生猪创新团队(sccxtd-2021-08-02)。作者简介:徐旭(1974-),男,农学学士,高级畜牧师。研究方向:生猪遗传育种研究。¤刘一辉¤陈映彭继勇葛桂华四川省畜牧总站,四川成都摘要::本文从四川生猪种业发展现状出发,对近年来四川生猪种业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剖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促进四川生猪种业更好发展的措施。关键词:生猪;种业;发展现状门化母本母系F01,专门化母本父系S05,专门化父本品系S04。其中,专门化母本母系性能特征是:母猪初产仔数10.00头,经产仔数12.00头;21日龄窝重初产30kg;公猪6月龄体重42kg,母猪48kg;公猪活体背膘14.00mm,母猪20.00mm。达75kg体重日龄210.0d,日增重430g,饲料转化率3.50;75kg体重屠宰率72.00%,眼肌面积17.50cm2,胴体瘦肉率43.00%,无PSE或DFD肉。3)川乡黑猪新品种。川乡黑猪新品种是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利用我国特有的藏猪和引进的杜洛克猪作为育种素材,通过育种素材筛选、杂交制种和世代选育三个阶段培育而成的父本新品种,填补了我国无自主知识产权父本新品种的空白。其主要性能特征是:全身被毛黑色,头大小适中,嘴中等长而直,耳中等大小、前倾,背腰平直,腰荐结合良好,体躯长而深广,腿臀发达,四肢强健,乳头6对以上;初产仔数9.40头、经产仔数10.23头;达100kg体重日龄165.7d,饲料效率2.58,活体背膘厚10.69mm,屠宰率73.31%,胴体瘦肉率63.43%,眼肌面积42.57cm2,肌内脂肪含量3.52%。4)正在培育的新品种(配套系)。正在培育的新品种(配套系)有两个,分别是蔺香猪和天府黑猪,都已进入中试或新品种申报阶段。其中,蔺香猪配套系利用四川省优良地方猪种丫杈猪和引进猪种(杜洛克、巴克夏)资源进行选育,目前已完成配合力测定、中间试验;天府黑猪新品种利用成华猪和巴克夏杂交,以含有50%成华猪血缘的巴成杂交猪作为选育的基础群体,进行闭锁和横交固定工作,拟经过5个世代的持续选育,最终培育出遗传性能稳定、肉质优良、抗逆强及产肉性能和繁殖性能较好的“天府黑猪”新猪种,该品种已向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申报新品种通讯作者:刘一辉(1987-)20|四川农业与农机/2022年3期|

鉴定。1.3现代化种业平台建设情况经四川省政府批复,从2018年起开始创建四川省种猪遗传评估中心、种猪性能测定中心、种猪基因交流中心、生猪遗传资源保护中心、生猪分子育种中心五大生猪育种平台。目前,在四川省畜牧总站已建成四川省种猪遗传评估中心,指导全省生猪核心育种场开展性能测定,并进行统一遗传评估分析,开展良种登记,向社会推荐良种;在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建设四川生猪遗传资源保护中心、省生猪分子育种中心、省种猪性能测定中心、省级种公猪站,负责四川省猪种资源易位保存、生猪分子育种、种猪性能监测、顶级种公猪精液生产与配送等工作,助推各育种场建立场间遗传联系。1.4区域性联合育种建设进展自2009年国家印发《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以来,四川陆续有四川铁骑力士、乐山牧源等8家企业被遴选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随后,2018年,四川启动了省级生猪核心育种场的遴选工作。2021年,启动了省级区域性种公猪站的遴选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0个部省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和5个省级区域性种公猪站,其中,包含14个外种猪核心育种场和6个地方猪核心育种场。结合创建的五大生猪育种平台,四川全面提升生猪种质资源保护水平,规范开展种猪性能测定,统一进行遗传评估,四川逐步构建了以种猪遗传评估中心和高水平公猪站为纽带的高效良繁体系和区域性育种体系,切实提升了四川生猪核心种源自给率和良种供种能力,同时,为加快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川系”猪种(专门化品系)奠定了基础。1.5种猪繁育体系建设情况全省获得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原种猪场有24个,一级扩繁场有40个。如图1所示,近两年来,在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和政府政策大力扶持的刺激下,规模化猪场增多,产能也随之增加。从规模化猪场数量来看,于2021年第2季度达到峰值(20567个),截至2021年底,全省规模化猪场较2020年初增加了5000多个;从能繁母猪数量来看,图1四川近两年规模猪场及能繁母猪数量调查研究也呈现出与规模猪场一致的波动规律,于2021年第2季度达到最高峰(446.5万头),2021年底,四川实际能繁母猪数量较2020年初增加了近100万头。1.6种猪性能测定及选育进展自参与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以来,各生猪核心育种场持续开展种猪登记和性能测定工作。自2010年以来(截至2021年底),全省核心育种场已登记种猪1352675头,性能测定367090头。将四川近六年所有性能测定数据进行统一遗传评估分析,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三大主要外种猪的父系指数和母系指数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反映了全省种猪整体水平在向着选育的方向提升。图2四川近六年种猪母系指数进展图3四川近六年种猪父系指数进展2四川生猪种业存在的主要问题2.1核心竞争力不足优良种猪长期依赖于国外引进,种源安全受制于人;在非洲猪瘟持久战的背景下,地方遗传资源灭失风险增大;种猪育种专业人才不足,投入不够,性能测定操作不规范;地方品种和培育品种开发利用方面科技创新投入不够、开发利用不充分,品种资源优势未能转变为产业优势,导致四川生猪种业缺乏核心竞争力。2.2各自为政,选育进展缓慢育种企业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虽(下转第44页)|四川农业与农机/2022年3期|21

为基础数据源,通过特征提取,挖掘不同数据源的信息,在特征层进行数据融合,以经典机器学习算法SVM为技术支撑,得到大范围丘陵城市的不透水面制图,总体精度达83.23%,Kappa系数达0.77,基本能够满足低山丘陵城市在相关应用及监管中的不透水面制图需求。但是,该算法仍然存在部分细节处的混淆,主要是裸土与亮不透水面、水体与阴影不透水面混淆引起的。接下来,可探索雷达数据在光学阴影的特征,以进一步提高不透水面提取精度,但也需要同时考虑到雷达影像自身存在的雷达阴影、叠掩以及顶底位移等几何问题。参考文献:[1]岳文泽,吴次芳.基于混合光谱分解的城市不透水面分布估算[J].遥感学报,2007,11(6):9.[2]刘斐.高分专项知多少——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全解析[J].太空探索,2013(6):7-7.[3]程乾,陈金凤.基于高分1号杭州湾南岸滨海陆地土地覆盖信息提取方法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5(2):11.[4]张庆君.高分三号卫星总体设计与关键技术[J].测绘学报,2017,46(3):9.[5]徐丽华,朱恺军,陈永刚,等.基于K-L变换和灰度共生矩阵下的桂西-滇东南地质构造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研究[J].中国地质,2009,26(5):8.[6]Zebker,sation:ApplicationsinRemoteSensing[J].,2010.[7]杨杰,郎丰铠,李德仁.一种利用Cloude-Pottier分解和极化白化滤波的全极化SAR图像分类算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36(1):4.[8]SunG,KongY,JiaX,isticUseofOpticalandDual-PolarizedSARDataWithMultipleKernelLearningforUrbanImperviousSurfaceMapping[J].IEEEJournalofSelectedTopicsinAppliedEarthObservationsandRemoteSensing,2019,12(1):223-236.[9]唐银凤,黄志明,黄荣娟,等.基于多特征提取和SVM分类器的纹理图像分类[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28(6):5.[10]赵存秀.基于混淆矩阵的分类器性能评价指标比较[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13):2.(上接第21页)然全省育种群体数量已具规模,但是各企业之间的遗传交流很少,在育种目标一致的情况下,仍然没能整合种猪优质资源实现统筹利用,未能获得更大的选育进展。2.3育种目标单一与市场消费多元化目前,大部分企业使用的育种目标和选择参数都参照国外的选育方向,主要集中于生长性能、繁殖性能,向产仔多、存活多、长得快、瘦肉多的方向选育,这比较符合欧美国家大众重视吃肉、不吃副产品的消费习惯,而在国内,猪头、猪耳、猪肚子、猪蹄、猪油、猪大肠、猪尾备受大众青睐,猪副产品的消费文化大行其道,名菜甚多,价格也高,具有广泛的市场潜能,然而这些指标一直没有被研究和纳入选育。33.1四川生猪种业发展思考完善生猪种业大数据分析平台整合四川省种猪遗传评估中心、种猪性能测定中心、种猪基因交流中心、生猪遗传资源保护中心、生猪分子育种中心、现代生猪种业园区、种业繁育基地等生猪育种服务平台和科研院校、事业服务部门的技术力量,进一步完善育种机制,将育种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生产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全省生猪种业大数据分析平台,逐步厘清全省所有种猪资源特性,实时监测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动态,掌握新品种(专门化品系)培育及推广情况,掌握全种业链生产状况,实时分析、及时预警,指导全省种业健康高效发展。44|四川农业与农机/2022年3期|3.2用好种质资源并丰富育种素材四川地方猪种资源丰富,一方面借此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的契机全面摸清种质特性,加大地方品种资源利用力度,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代育种技术揭示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机制,为育种应用提供依据;同时,通过十多年的生猪遗传改良,四川引进了很多各具特色的外种猪,例如丹系猪、法系猪、美系猪、加系猪、PIC等,这些在生长性能、繁殖性能、肉质性能方面具有突出特性的外种猪,可以继续沿着引进时的育种方向,进一步培育出各具特色的专门化品系,突出其某一方面的性能特征和用途,为后续多元化杂交利用提供丰富的育种素材。3.3以市场为导向促进多元化发展在培育新品种的同时,围绕优势畜产品的终端利用进行超前谋划布局,利用性能突出的育种素材开展多元化的组合利用。同时,要结合消费者的需求,挖掘具有经济价值的性能指标,动态调整育种目标,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并创造经济效益。3.4加大生猪育种创新能力建设加大外种猪本地化持续选育力度,动态调整部省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加大种猪核心育种场间的遗传交流,推广基因组育种,持续开展种猪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工作;建设完善省种猪基因组育种平台和种猪基因组育种技术体系,开展地方猪种基因文库和指纹库创建,提高生物育种能力;加大育种人才培养,利用省种猪遗传评估中心平台落实联系专家制度,引导大学、研究单位专家到场指导。

更多推荐

育种,生猪,种猪,遗传,性能,四川,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