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4日发(作者:开了10年的奥迪q5值多少钱)
2022 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时间:120 分钟;总分值:120
分〕 一、语文积存与运用〔15 分〕
1、请将下面成语,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下面的方格内,并依据材料中的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
正 jīn 危 坐
冥 思 xiá 想
2、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如恰当的语句。〔只填序号〕 〔2 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
A、黄皮肤人的群落
,流出了 ,流出了 。
B、灿假设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3、阅读下面的一则消息,拟定一条恰当的标题。〔不超过 15 字〕 〔2 分〕
10 月 18 日,有关部门公布了北航广西招生大事处理结果。主要当事人庞宏冰受到留党观察 2 年、行政开除、留用观察1 年的处分,另两名主要当事人也受处处分。学校相关责任人受到行政处分。处理结果中称:广西招生大事是一起严峻的违规收费大事,庞宏冰等人自 作主见,擅自收取增招生和定向生的赞助费,严峻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和学校要求。
4、争辩探究:认真观看下面三幅图片,结合图后的【说明】和你所了解的学问,写出你思考的结果。
【说明】图一是泰国皇宫洗手间的一句中文告示:请便后冲水!图二是珍宝港景区美国人特意在垃圾桶前写下中文告示:垃圾桶在此!图三是巴黎圣母院的一则中文告示:请保持安静!
据说,这是他们特地写给中国人看的,而其他国家的游客没有这种“礼遇”。
我的思考结果:〔2 分〕
5、情景对话:张明匆忙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顺手将纸扔在地上,同学王晓敏观察后说: “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哩! ”张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 。”顺手将纸团捡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
王晓敏的话言外之意是:〔2 分〕
(2)
张明该怎样说才得体? 〔2 分〕
6. 下面关于修辞推断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
A、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
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连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比方〕
C、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比方、夸大〕
D、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
二、古诗文阅读力量考察(25 分)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考察(8 分)
阅读《五柳先生传》中一段文字,完成下面三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遗忘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假设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3、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
⑴每有会意〕 ⑵亲旧知其如此
..
〔
..⑶衔觞赋诗 〔
.〕 ⑷晏如也 〔
..4、翻译以下文言句子〔4 分〕。
⑴遗忘得失,以此自终。
⑵其言,兹假设人之俦乎?
⒌对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你是如何理解的〔2 分〕?
〔
〕
〕
(三)古诗文默写考察(10 分)
6.填写下面诗文的上句或下旬,并填写相应的作家或作品。
(1) ,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2)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中, 两个晋代人典故的诗句是:
, 。喻含事物不断涌现的哲理的诗句是 , 。
(3)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此事古难全”一句,其中“此事”指的是:
, 。
(4)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5)东风不与周郎便,
, 。。《赤壁》
三、现代文阅读力量考察(一)课内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答复以下问题。
A.①上野的樱花烂熳的季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
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如同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②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但到黄昏,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
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B.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遗忘带着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留神些。
10、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用了那些修辞方法?谈谈这样写的好处。〔3 分〕
11、A 段②处主要从哪个方面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特点?说明白作者怎样的态度?〔3 分〕
12、本文作者写仆人公——藤野先生,在出场时(即 B 段)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从文段中可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4 分〕
13、 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开头写“清国留学生”的用意是什么?〔2 分〕
(二)课外文学作品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答复以下问题。
秃的梧桐
⑴——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⑵人们走过秃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⑶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惊异,我们所住的屋子,原来分做两下给两家住的,
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⑷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
在两路的中间,清阴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共享。
⑸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地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⑹春天到来,树身上竟然透出很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似一棵棕榈树。
⑺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叶,或者更会长出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阴了。
⑻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捡起一看,叶蒂已啮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
事。哦,可恶!
⑼但英勇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
⑽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简洁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旧萌的芽, 吐的叶,整整地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
⑾秋来,老柏和香橙还沉郁地绿着,别的树却都 qiáo cuì (
耳畔絮聒?——现在它的叶儿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了 cōnɡɡ 1ónɡɡ(
)了。年近古稀的老
)的绿意,却也
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
添了蔚蓝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薜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挡,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地悲叹。
⑿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
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冷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还有从前种麝香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朵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恋,它要僵了,它情愿僵在花儿的冷香里!
⒀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梧桐,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全部,只有
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斜阳中。
⒁——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⒂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地说。
⒃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
⒄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
⒅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
14、.请依据拼音写出第⑾段中应填的词语。(2 分)
(选自苏雪林《绿天》)
15、文章首尾都消灭了人们对秃梧桐表示惋惜的话,试比较其中的微小区分,并简要分析其作用。(3 分)
16、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3 分)
17、文中第(11)(12)段写了其它的树和花,试分析其对表现本文中心的作用。(4 分)
18、文章结尾写道:“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3 分)
19、从秃梧桐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3 分〕
四、作文(40 分)
25.作文:
题目 1:那一次,我读懂了
要求:①加上适当的词语,补足题目,扣题作文。
②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 500 字,诗歌不少于 15 行。
③题目或正文中如需消灭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者,请用××代替。
要求:1.补全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 字,文体不限。如写诗歌,不少于 20 行。2.文中不得消灭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否则扣分。假设不行避开,请用××代
替。
题目 2: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和事物使我感动。同时,我们的一些行为也可能感动着别人。请以“感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2、文章不少于 600 字。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拼音与书写力量考察(5 分)
1、拼音局部:jīn (襟) xiá(遐)(每写对一个字得 1 分。)书写局部:间架构造均匀,笔画美丽,整体效果好得3 分;问架构造较均匀,笔画较准确,整体效果较好得2 分;间架构造变形,笔画不到位,整体效果较差得 1 分。写错一个字扣O.5 分,涂改一处扣O.5 分。(除正楷和行楷外。用隶书等体式书写均可) 2、Cab
3、北航招生大事公布处理结果。
4、答案有两个要点:一是结果,一是缘由。答到一点给 2 分。例:在国外的一些公共场合, 一些中国人不留意卫生〔1 分〕、文明〔1 分〕的习惯,以致受到特别提示〔2 分〕。5〔1〕 张明不讲究公共卫生,只顾自己。〔2〕例如:幸亏你提示,感谢;我也能讲究公共卫生呢。〕
二、古诗文阅读力量考察(25 分)
(一)课内文言文实词考察(4 分)
2、B (2 分)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考察(6 分)
3、会意:领悟主要意旨 亲旧:亲戚朋友
字扣 0.5 分
4、遗忘个人得失,用这种方式终了此生说得就是五柳先生这样的人吧
5、宠爱读书,但求对文章主要意旨的把握,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下功夫。
(三)古诗文默写考察(10 分)
6、(1)劝君更尽一杯酒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4) 山河裂开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5)铜雀春深锁二乔(填出一空得 1 分,错别字、漏字和添字不给分。)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考察(5 分)
7、饮:拿着 亡:丧失〔1 分〕
8、蛇原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上脚?〔2 分〕
9、此题答案可多元化,学生言之有理,答对一点即可。例如:做事要留意分寸,不要多此一举 〔2 分〕
三、现代文阅读力量考察(30 分)
(一)课外说明文阅读(12 分)
10 、本句运用比方和反语的手法,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表达了作者的厌恶之情〔3 分〕。
11、学跳舞(行动)等方面的特点。说明白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3 分〕。
12、从长相(“黑瘦”、“八字须”)、语声(“缓慢而很有顿挫”)、穿着等方面描写人物。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简朴、治学严谨的学者〔4 分〕。
13、写清国留学生,既是作者去仙台的直接缘由(对这些留学生的厌恶),又是在示意作者的与众不同,是一个寻求救国良策的爱国青年〔2 分〕。
觞:酒杯 宴如:拘束的样子。错 1
(二)课外文学作品阅读(18 分)
秃的梧桐
14、憔悴 葱郁(每字 0.5 分共 2 分)
15、同样表示惋惜,开头说“难得活”,结尾说“不得活”,说明人们对秃梧桐的存活越来越没信念,显示出秃梧桐生存的困难,〔2 分〕此外在构造上有前后照顾的作用。(1 分)
16、本文是以秃梧桐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答“以时间为线索 来组
织材料的”或“以秃梧桐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给1 分,共 3 分〕
17、和秃梧桐一样,其它植物也在秋天渐渐萧条,但也都在坚韧地活着。这使得秃 梧桐表达出来的坚韧生命力有了普遍的意义,从而拓展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答“写其它的树和花衬托出秃梧桐的坚韧生命力,从而拓展和深化了文章的 中心”给 4 分;只答“衬托”或“深化中心”,缺乏分析,给 1 分〕
18、这句话是说,即使秃梧桐死了,它的种子也会将它的生命连续下去,生命是生生不息的
〔3 分〕。
19、例如: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必需有坚决的信念和 坚韧的毅力!〔只要扣紧“秃梧桐”来谈,言之成理即可,3 分〕 20、人类造成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
21、让人类呼吸到的颖空气越来越少。冬夏昼夜长短变化的感觉不复存在。
加剧地球的能源危机。引起气压和气温的变化对人类安康产生影响
22、这一形象化的语言,生动地说明白大气污染使日照时间越来越少这一事实,增加了说明文的趣味性。
23、由于日照时间削减,就直接削减了植物光合作用的时间,这样也就削减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数量,所以颖空气越来越少。
24、谈论 有总结全文的作用。
四、作文(40 分)
20、作文可考虑从内容、表达、文面三个方面综合评分。评分等级略
更多推荐
梧桐,留学生,阅读,文章,作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