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3日发(作者:长安悦翔v7油耗)
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则∠AED′为(
)1.如图,把一个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
A.70° B.65° C.50° D.25°
2.利用运算律简便计算52×(–999)+49×(–999)+999正确的是
A.–999×101=–100899
(52+49)=–999×B.–999×100=–99900
(52+49–1)=–999×C.–999×102=–101898
(52+49+1)=–999×D.–999×2=–1998
(52+49–99)=–999×3.如图是本地区一种产品30天的销售图象,图①是产品日销售量y(单位:件)与时间t(单位;天)的函数关系,图②是一件产品的销售利润z(单位:元)与时间t(单位:天)的函数关系,已知日销售利润=日销售量×一件产品的销售利润,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第24天的销售量为200件 B.第10天销售一件产品的利润是15元
C.第12天与第30天这两天的日销售利润相等 D.第27天的日销售利润是875元
4.如图是一个小正方体的展开图,把展开图折叠成小正方体后,有“我”字的一面相对面上的字是( )
A.国 B.厉 C.害 D.了 5.要整齐地栽一行树,只要确定两端的树坑的位置,就能确定这一行树坑所在的直线,这里用到的数学知识是( )A.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B.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C.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D.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6.如图,AB为⊙O直径,已知为∠DCB=20°,则∠DBA为(
)
A.50° B.20° C.60° D.70°
7.实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 )
A.a<﹣1 B.ab>0 C.a﹣b<0 D.a+b<0
8.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x2+x3=x5 B.x2?x3=x5 C.(﹣x2)3=x8
x2=x3 D.x6÷9.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将自己收集的标本向本组其他成员各赠送一件,全组共互赠了132件.如果全组共有x名同学,则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
A.x(x+1)=132 B.x(x-1)=132 C.x(x+1)=132×
12D.x(x-1)=132×2
10.如图,在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ABC中,过点C垂直于BC的直线交∠ABC的平分线于点P,则点P到边AB所在直线的距离为( )
A. B. C. D.1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两个反比例函数和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点P在的图象上,PC⊥x轴于点C,交的图象于点A,PD⊥y轴于点D,交的图象于点B,当点P在的图象上运动时,以下结论:①△ODB与△OCA的面积相等;②四边形PAOB的面积不会发生变化;③PA与PB始终相等;④当点A是PC的中点时,点B一定是PD的中点.其中一定正确的是__ .
12.如果梯形的中位线长为6,一条底边长为8,那么另一条底边长等于__________.
13.如图,已知CD是△ABC的高线,且CD?2cm,?B?30?,则BC?_________.
14.如图,已知△ABC中,AB=AC=5,BC=8,将△ABC沿射线BC方向平移m个单位得到△DEF,顶点A,B,C分别与D,E,F对应,若以A,D,E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且AE为腰,则m的值是______.
15.如图,直线m∥n,以直线m上的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直线m,n于点B、C,连接AC、BC,若∠1=30°,则∠2=_____.
16.已知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20千米,甲步行,乙骑车,两人沿着相同路线,由A地到B地匀速前行,甲、乙行进的路程s与x(小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乙比甲晚出发___小时;(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随x的增大而增大时,x的取值范围是___. 17.将数轴按如图所示从某一点开始折出一个等边三角形ABC,设点A表示的数为x﹣3,点B表示的数为2x+1,点C表示的数为﹣4,若将△ABC向右滚动,则x的值等于_____,数字2012对应的点将与△ABC的顶点_____重合.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0分)如图,在?ABCD中,点O是对角线AC、BD的交点,点E是边CD的中点,点F在BC的延长线上,且CF=1BC,求证:四边形OCFE是平行四边形.
2
19.(5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的交点坐标为A(m,2).
(1)求m的值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设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B,求△AOB的面积;
(3)直接写出使函数y=kx-k的值大于函数y=x的值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8﹣2﹣1.
20.(8分)计算:(﹣2018)0﹣4sin45°21.(10分)某商家预测一种应季衬衫能畅销市场,就用13200元购进了一批这种衬衫,面市后果然供不应求.商家又用28800元购进了第二批这种衬衫,所购数量是第一批购进量的2倍,但单价贵了10元.该商家购进的第一批衬衫是多少件?若两批衬衫按相同的标价销售,最后剩下50件按八折优惠卖出,如果两批衬衫全部售完后利润率不低于25%(不考虑其它因素),那么每件衬衫的标价至少是多少元?
B,C都在抛物线y=ax2﹣2amx+am2+2m﹣522.(10分)如图,点A,(其中﹣1AB∥x轴,∠ABC=135°<a<0)上,,4且AB=1.
(1)填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2)求△ABC的面积(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3)若△ABC的面积为2,当2m﹣5≤x≤2m﹣2时,y的最大值为2,求m的值.
23.(12分)某校为了了解九年级学生体育测试成绩情况,以九年(1)班学生的体育测试成绩为样本,按A、B、C、D四个等级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绘制如下两幅统计图,请你结合图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说明:A级:90分﹣100分;B级:75分﹣89分;C级:60分﹣74分;D级:60分以下)
(1)写出D级学生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为
,C级学生所在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
;
(2)该班学生体育测试成绩的中位数落在等级
内;
(3)若该校九年级学生共有500人,请你估计这次考试中A级和B级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24.(14分)某县教育局为了丰富初中学生的大课间活动,要求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活动.某中学就“学生体育活动兴趣爱好”的问题,随机调查了本校某班的学生,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的不完整的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1)在这次调查中,喜欢篮球项目的同学有______人,在扇形统计图中,“乒乓球”的百分比为______%,如果学校有800名学生,估计全校学生中有______人喜欢篮球项目.
(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喜欢篮球的有2名女同学,其余为男同学.现要从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代表班级参加校篮球队,请直接写出所抽取的2名同学恰好是1名女同学和1名男同学的概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C
【解析】
首先根据AD∥BC,求出∠FED的度数,然后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则可知∠DEF=∠FED′,最后求得∠AED′的大小.
【详解】
解:∵AD∥BC,
∴∠EFB=∠FED=65°,
由折叠的性质知,∠DEF=∠FED′=65°,
∴∠AED′=180°-2∠FED=50°,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了长方形的性质与折叠的性质.此题比较简单,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2、B
【解析】
根据乘法分配律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
100=-1.
原式=-999×(52+49-1)=-999×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C
【解析】
试题解析:A、根据图①可得第24天的销售量为200件,故正确;
B、设当0≤t≤20,一件产品的销售利润z(单位:元)与时间t(单位:天)的函数关系为z=kx+b,
?b=25把(0,25),(20,5)代入得:?,
20k?b=5??k=?1解得:?,
b=25?∴z=-x+25,
当x=10时,y=-10+25=15,
故正确;
C、当0≤t≤24时,设产品日销售量y(单位:件)与时间t(单位;天)的函数关系为y=k1t+b1,
把(0,100),(24,200)代入得:?100?b1=,
24k?b=200?1125?k=?1解得:?6,
??b1=100∴y=25t+100,
6当t=12时,y=150,z=-12+25=13,
∴第12天的日销售利润为;150×13=1950(元)5=750(元),第30天的日销售利润为;150×,
750≠1950,故C错误;
D、第30天的日销售利润为;150×5=750(元),故正确.
故选C
4、A
【解析】
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根据这一特点作答.
【详解】
∴有“我”字一面的相对面上的字是国.
故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专题: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 5、B
【解析】
本题要根据过平面上的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的性质解答.
【详解】
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公理,难度适中.
6、D
【解析】
-∠DCB=90°-20°=70°题解析:∵AB为⊙O直径,∴∠ACB=90°,∴∠ACD=90°,∴∠DBA=∠ACD=7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7、C
【解析】
直接利用a,b在数轴上的位置,进而分别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得出答案.
【详解】
选项A,从数轴上看出,a在﹣1与0之间,
∴﹣1<a<0,
故选项A不合题意;
选项B,从数轴上看出,a在原点左侧,b在原点右侧,
∴a<0,b>0,
∴ab<0,
故选项B不合题意;
选项C,从数轴上看出,a在b的左侧,
∴a<b,
即a﹣b<0,
故选项C符合题意;
选项D,从数轴上看出,a在﹣1与0之间,
∴1<b<2,
∴|a|<|b|, ∵a<0,b>0,
所以a+b=|b|﹣|a|>0,
故选项D不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数轴和有理数的四则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利用数轴表示有理数的大小.
8、B
【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法则和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分别计算得出答案.
详解:A、不是同类项,无法计算,故此选项错误;
B、x2?x3?x5,
正确;
C、?x2??3
故此选项错误;
??x6,D、x6?x2?x4,
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合并同类项以及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和积的乘方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9、B
【解析】
全组有x名同学,则每名同学所赠的标本为:(x-1)件,
那么x名同学共赠:x(x-1)件,
所以,x(x-1)=132,
故选B.
10、D
【解析】
试题分析:∵△ABC为等边三角形,BP平分∠ABC,∴∠PBC=∠ABC=30°,∵PC⊥BC,∴∠PCB=90°,在Rt△PCB中,PC=BC?tan∠PBC==1,∴点P到边AB所在直线的距离为1,故选D.
考点:1.角平分线的性质;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3.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4.勾股定理.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①②④. 【解析】
①△ODB与△OCA的面积相等;正确,由于A、B在同一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则两三角形面积相等,都为.
②四边形PAOB的面积不会发生变化;正确,由于矩形OCPD、三角形ODB、三角形OCA为定值,则四边形PAOB的面积不会发生变化.
③PA与PB始终相等;错误,不一定,只有当四边形OCPD为正方形时满足PA=PB.
④当点A是PC的中点时,点B一定是PD的中点.正确,当点A是PC的中点时,k=2,则此时点B也一定是PD的中点.
故一定正确的是①②④
12、4.
【解析】
只需根据梯形的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等于两底和的一半”,进行计算.
【详解】
解:根据梯形的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等于两底和的一半”,则另一条底边长=2?6﹣=84.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考查梯形中位线,用到的知识点为:梯形的中位线=13、4cm
【解析】
根据三角形的高线的定义得到?BDC?9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CD是?ABC的高线,
∴?BDC?90?,
∵?B?30?,CD?2,
∴BC?2CD?4cm.
故答案为:4cm.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4、1(上底+下底)
225或5或1.
8【解析】 根据以点A,D,E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分类讨论即可.
【详解】
解:如图
(1)当在△ADE中,DE=5,当AD=DE=5时为等腰三角形,此时m=5.
(2)又AC=5,当平移m个单位使得E、C点重合,此时AE=ED=5,平移的长度m=BC=1,
(3)可以AE、AD为腰使ADE为等腰三角形,设平移了m个单位:
则AN=3,AC=32?(m-4)2,AD=m,
得:3?(m-4)=m,得m=综上所述:m为所以答案:【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注意分类讨论的完整性.
15、75°【解析】
试题解析:∵直线l1∥l2,
∴?1??A?30.
22225,
825或5或1,
825或5或1.
8AB?AC,
??ACB??B?75.
??2?180??1??ACB?75.
故答案为75.
16、2, 0≤x≤2或【解析】
(2)由图象直接可得答案;
(2)根据图象求出甲乙的函数解析式,再求出方程组的解集即可解答
【详解】
4≤x≤2.
3(2)由
函数图象可知,乙比甲晚出发2小时.
故答案为2.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随x的增大而增大时,有两种情况:
一是甲出发,乙还未出发时:此时0≤x≤2;
二是乙追上甲后,直至乙到达终点时:
设甲的函数解析式为:y=kx,由图象可知,(4,20)在函数图象上,代入得:20=4k,
∴k=5,
∴甲的函数解析式为:y=5x①
设乙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将坐标(2,0),(2,20)代入得:?解得??k?20
,
?b??20?0?k?b
,
?20?2k?b∴乙的函数解析式为:y=20x﹣20 ②
由①②得??y?5x
,
y?20x?20?4?x???3∴?
,
20?y??3?4 ≤x≤2符合题意.
34故答案为0≤x≤2或≤x≤2.
3故【点睛】
此题考查函数的图象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题关键在于看懂图中数据
17、﹣1 C.
【解析】
∵将数轴按如图所示从某一点开始折出一个等边三角形ABC,设点A表示的数为x﹣1,点B表示的数为2x+1,点C表示的数为﹣4,
∴﹣4﹣(2x+1)=2x+1﹣(x﹣1);
∴﹣1x=9,
x=﹣1.
故A表示的数为:x﹣1=﹣1﹣1=﹣6,
点B表示的数为:2x+1=2×(﹣1)+1=﹣5,
即等边三角形ABC边长为1,
数字2012对应的点与﹣4的距离为:2012+4=2016, ∵2016÷1=672,C从出发到2012点滚动672周,
∴数字2012对应的点将与△ABC的顶点C重合.
故答案为﹣1,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实数与数轴,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本题将数与式的考查有机地融入“图形与几何”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等,也是一道较优秀的操作活动型问题.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判定OE∥BC,且OE=等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证得结论.
【详解】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O是BD的中点.
又∵点E是边CD的中点,∴OE是△BCD的中位线,∴OE∥BC,且OE=又∵CF=11BC.结合已知条件CF=BC,则OE//CF,由“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221BC.
21BC,∴OE=CF.
2又∵点F在BC的延长线上,∴OE∥CF,
∴四边形OCFE是平行四边形.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此题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和“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熟记相关定理并能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19、(1)y=1x﹣1(1)1(3)x>1
【解析】
试题分析:(1)先把A(m,1)代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可计算出m=1,然后把A(1,1)代入y=kx﹣k计算出k的值,从而得到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1x﹣1;
(1)先确定B点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
(3)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x>1时,直线y=kx﹣k都在y=x的上方,即函数y=kx﹣k的值大于函数y=x的值.
试题解析:(1)把A(m,1)代入y=x得m=1,则点A的坐标为(1,1),
把A(1,1)代入y=kx﹣k得1k﹣k=1,解得k=1,
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1x﹣1;
(1)把x=0代入y=1x﹣1得y=﹣1,则B点坐标为(0,﹣1), 所以S△AOB=×1×1=1;
(3)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1.
考点: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
20、1.
2【解析】
根据零指数幂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进行计算
【详解】
解:原式=1﹣4×12+22﹣
22﹣
=1﹣2=+21
2【点睛】
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实数的运算和在有理数范围内一样,值得一提的是,实数既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又可以进行开方运算,其中正实数可以开平方.
21、(1)120件;(2)150元.
【解析】
试题分析:(1)设该商家购进的第一批衬衫是x件,则购进第二批这种衬衫可设为2x件,由已知可得,,这种衬衫贵10元,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设每件衬衫的标价至少为a元,由(1)可得出第一批和第二批的进价,从而求出利润表达式,然后列不等式解答即可.
试题解析:(1)设该商家购进的第一批衬衫是x件,则第二批衬衫是2x件.
2880013200??10,解得x?120,经检验x?120是原方程的根.
2xx(2)设每件衬衫的标价至少是a元.
由题意可得:由(1)得第一批的进价为:13200?120?110(元/件),第二批的进价为:120(元)
由题意可得:120?(a?110)??240?50??(a?120)?50?(0.8a?120)?25%?42000
解得:350a?52500,所以,a?150,即每件衬衫的标价至少是150元.
考点:1、分式方程的应用 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22、(1)(m,2m﹣2);(2)S△ABC =﹣【解析】
分析:(1)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解析式由一般式变形为顶点式,此题得解;
8a?27;(3)m的值为或10+210.
2a(2)过点C作直线AB的垂线,交线段AB的延长线于点D,由AB∥x轴且AB=1,可得出点B的坐标为(m+2,1a+2m?2),设BD=t,则点C的坐标为(m+2+t,1a+2m?2?t),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正值即可得出t值,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S△ABC的值;
(3)由(2)的结论结合S△ABC=2可求出a值,分三种情况考虑:①当m>2m?2,即m<2时,x=2m?2时y取最大值,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可求出m的值;②当2m?2≤m≤2m?2,即2≤m≤2时,x=m时y取最大值,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可求出m的值;③当m<2m?2,即m>2时,x=2m?2时y取最大值,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可求出m的值.综上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y=ax2﹣2amx+am2+2m﹣2=a(x﹣m)2+2m﹣2,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m,2m﹣2),
故答案为(m,2m﹣2);
(2)过点C作直线AB的垂线,交线段AB的延长线于点D,如图所示,
∵AB∥x轴,且AB=1,
∴点B的坐标为(m+2,1a+2m﹣2),
∵∠ABC=132°,
∴设BD=t,则CD=t,
∴点C的坐标为(m+2+t,1a+2m﹣2﹣t),
∵点C在抛物线y=a(x﹣m)2+2m﹣2上,
∴1a+2m﹣2﹣t=a(2+t)2+2m﹣2,
整理,得:at2+(1a+1)t=0,
4a?1,
a8a?21∴S△ABC=AB?CD=﹣;
2a解得:t1=0(舍去),t2=﹣(3)∵△ABC的面积为2, 8a?2=2,
a1解得:a=﹣,
5∴﹣∴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分三种情况考虑:
①当m>2m﹣2,即m<2时,有﹣整理,得:m2﹣11m+39=0,
解得:m1=7﹣10(舍去),m2=7+10(舍去);
②当2m﹣2≤m≤2m﹣2,即2≤m≤2时,有2m﹣2=2,解得:m=③当m<2m﹣2,即m>2时,有﹣整理,得:m2﹣20m+60=0,
解得:m3=10﹣210(舍去),m1=10+210.
综上所述:m的值为1(x﹣m)2+2m﹣2.
51(2m﹣2﹣m)2+2m﹣2=2,
57;
21(2m﹣2﹣m)2+2m﹣2=2,
57或10+210.
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直角三角形、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次函数的最值,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解析式变形为顶点式;(2)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找出点C的坐标;(3)分m<2、2≤m≤2及m>2三种情况考虑.
23、(1)4%;(2)72°;(3)380人
【解析】
(1)根据A级人数及百分数计算九年级(1)班学生人数,用总人数减A、B、D级人数,得C级人数,再用C级人360°数÷总人数×,得C等级所在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2)将人数按级排列,可得该班学生体育测试成绩的中位数;
1900,得这次考试中获得A级和B级的九年级学生共有的人数;
(3)用(A级百分数+B级百分数)×(4)根据各等级人数多少,设计合格的等级,使大多数人能合格.
【详解】
26%=50人,
解:(1)九年级(1)班学生人数为13÷C级人数为50-13-25-2=10人,
C等级所在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10÷50×360°=72°,
故答案为72°;
(2)共50人,其中A级人数13人,B级人数25人, 故该班学生体育测试成绩的中位数落在B等级内,
故答案为B;
50)×1900=1444人;
(3)估计这次考试中获得A级和B级的九年级学生共有(26%+25÷(4)建议:把到达A级和B级的学生定为合格,(答案不唯一).
24、(1)5,20,80;(2)图见解析;(3)【解析】
3.
5【分析】(1)根据喜欢跳绳的人数以及所占的比例求得总人数,然后用总人数减去喜欢跳绳、乒乓球、其它的人数即可得;
(2)用乒乓球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得;
(3)用800乘以喜欢篮球人数所占的比例即可得;
(4)根据(1)中求得的喜欢篮球的人数即可补全条形图;
(5)画树状图可得所有可能的情况,根据树状图求得2名同学恰好是1名女同学和1名男同学的结果,根据概率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40%=50(人)【详解】(1)调查的总人数为20÷,
喜欢篮球项目的同学的人数=50﹣20﹣10﹣15=5(人);
(2)“乒乓球”的百分比=(3)800×10?100%=20%;
505=80,
50所以估计全校学生中有80人喜欢篮球项目;
(4)如图所示, (5)画树状图为:
共有20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所抽取的2名同学恰好是1名女同学和1名男同学的结果数为12,所以所抽取的2名同学恰好是1名女同学和1名男同学的概率=
123?.
205
更多推荐
函数,学生,图象,直线,人数,衬衫,运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