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1日发(作者:凯迪拉克车的优点和缺点)
版本: 2005年4月出版号 SM5C-0C11P0快速参考索引
GIEMLUCOECFLEXACCCLMTATFAXRAXFSURSUWTBRPBBRCPSSTCSBSRSBLGWRFEIIPSEATCMTCSCLTDIWWBCSLANAVPG概述信息发动机结构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冷却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燃油系统排气系统加速控制系统离合器手动变速箱自动变速箱前桥后桥前悬架后悬架车轮和轮胎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制动控制系统动力转向系统转向控制系统安全带辅助约束系统 (SRS)车身、门锁和安全系统玻璃、车窗系统和后视镜车顶外饰和内饰仪表板座椅自动空调手动空调起动和充电系统照明系统驾驶信息系统雨刮器、洗涤器和喇叭车身控制系统LAN系统音响、视频、导航和电话系统供电、接地和电路元件保养索引A概述信息B发动机C离合器/变速箱D传动系统/车桥E悬架F制动G转向H约束系统I车身J空调K电气系统ABCDEFGHIJKLML保养M索引MAIDX本公司保留所有权利。 事先未经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的书面许可,本维修手册的任何部分不得复制或存储在检索系统中,或以任何形式,任何方法传播,如使用电子、机械、录音或其他方法。
前言本手册包含了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TIIDA(颐达)系列车型的保养和修理步骤。为了保障你的人身安全和车辆的正常使用功能必须仔细阅读本手册。 在开始修理工作前一定要透彻理解GI 部分中注意事项的内容。
出版时,本手册中的全部内容都是最新的产品信息。 本公司保留在任何时候不预先通知而变更技术参数和维修方法的权利。重要安全须知正确的维修操作对保证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车辆性能的可靠是至关重要的。本手册中描述的维修步骤尽可能的使维修操作更安全准确。维修质量依据所采用的维修步骤、工具、零部件和维修技师的经验有所不同。 如果不采用本公司推荐的维修步骤、工具或零部件,必须完全确认所选择的维修方法不会对人身安全和车辆的安全造成损害。
B 发动机COACO发动机冷却系统 目 录注意事项 ......................................................................2冷却风扇 ....................................................................16断开蓄电池后转动方向盘的注意事项 ........................2元件 ........................................................................16操作步骤 ................................................................2拆卸和安装 ..............................................................16准备工作 ......................................................................3拆卸 .....................................................................16专用维修工具 ............................................................3安装 .....................................................................16通用维修工具 ............................................................3解体和组装 ..........................................................16过热原因分析 ...............................................................4水泵 ...........................................................................18故障排除表 ...............................................................4元件 ........................................................................18冷却系统 ......................................................................5拆卸和安装 ..............................................................18冷却回路 ...................................................................5拆卸 .....................................................................18发动机冷却液 ...............................................................6拆卸后检查 ..........................................................19检查 ..........................................................................6安装 .....................................................................19液位检查 ................................................................6安装后检查 ..........................................................19泄漏检查 ................................................................6节温器 ........................................................................20更换发动机冷却液 ....................................................6元件 ........................................................................20排出发动机冷却液 .................................................6拆卸和安装 ..............................................................20重新加注发动机冷却液 ..........................................6拆卸 .....................................................................20冲洗冷却系统 .........................................................8拆卸后检查 ..........................................................20散热器 .........................................................................9安装 .....................................................................21元件 ..........................................................................9安装后检查 ..........................................................21拆卸和安装 ...............................................................9出水口 ........................................................................22拆卸 .......................................................................9元件 ........................................................................22安装 .....................................................................10拆卸和安装 ..............................................................22安装后检查 ..........................................................10拆卸 .....................................................................22检查散热器盖 ..........................................................10安装 .....................................................................22检查散热器 .............................................................11安装后检查 ..........................................................23散热器(铝制) ...........................................................12维修数据和规格(SDS) ...............................................24元件 ........................................................................12标准和极限 ..............................................................24解体和组装 .............................................................12容量 .....................................................................24准备工作 ..............................................................12节温器 ..................................................................24解体 .....................................................................12散热器 ..................................................................24组装 .....................................................................13检查 .....................................................................15CO-1CDEFGHIJKLM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断开蓄电池后转动方向盘的注意事项注:●此步骤仅用于有智能钥匙系统和 NATS (日产防盗系统)的车型。●●PFP:00001EBS01GSO当点火旋钮在 ″LOCK″ 位置时,断开蓄电池电缆,然后拆卸和安装所有控制单元。每次工作完成后都要使用 CONSULT-II 诊断仪进行自诊断,使其成为每个功能检测的例行程序。 如果检测到 DTC,根据自诊断结果进行故障诊断。装有智能钥匙系统和 NATS 车型的钥匙孔均采用了电控转向锁机制。因此,如果蓄电池断开或电量耗尽,方向盘将锁定,不能再旋转。蓄电池电源被断开而需要转动方向盘时,请在修理前按照以下步骤操作。操作步骤1.连接蓄电池电缆。注:如果蓄电池电量已耗尽,请使用跨接电缆供电。使用智能钥匙或机械钥匙将点火开关转动到 ″ACC″ 位置。 此时,转向锁将被打开。断开蓄电池两极电缆。 转向锁仍将保持打开状态,仍可转动方向盘。执行必要的修理工作。修理工作完成后,将点火开关转回 ″LOCK″ 位置,然后连接蓄电池电缆。(此时转向锁装置将启动。)使用 CONSULT-II 诊断仪对所有控制单元进行自诊断检查。
-2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专用维修工具工具编号工具名称说明PFP:00002EBS01FMGACOEG17650301将散热器盖测试仪连接到散热器加注口散热器盖测试仪接头a: 28(1.10)直径b: 31.4(1.236)直径c: 41.3(1.626)直径单位: mm(in)S-NT564KV99103510安装散热器上下水室散热器板钳子 AS-NT224KV99103520拆卸散热器上下水室散热器板钳子 BS-NT225通用维修工具EBS01FMH工具名称说明散热器盖测试仪检查散热器和散热器盖PBIC1982ECO-3CDEFGHIJKLM
过热原因分析过热原因分析故障排除表症状水泵故障节温器在关闭位置卡住散热不良散热片损坏散热器冷却管堵塞冷却风扇不工作空气流量不足风扇转动阻力过大风扇叶片损坏护风罩损坏发动机冷却液混合比例不正确冷却系统的零部件故障发动机冷却液质量差—————发动机冷却液粘稠冷却软管水泵散热器盖发动机冷却液泄漏发动机冷却液不足散热器卡箍松动软管破裂密封不良松动密封不良O 形圈损坏、老化或安装不正确散热器水箱破裂散热器芯破裂储液罐储液罐溢出尾气泄漏到冷却系统储液罐破裂缸盖老化缸盖衬垫老化空载条件下,发动机转速过高非正常行驶长时间低档行驶超高速行驶—发动机过载动力传动系故障安装了规格不正确的车轮和轮胎除冷却系统以外的零部件故障保险杠堵塞散热器格栅堵塞空气流通不畅散热器堵塞冷凝器堵塞安装的雾灯过大安装车罩泥浆或纸屑堵塞—空气流通不畅—制动阻滞点火正时不正确—————风扇总成—驱动皮带磨损或过松—尘土或纸屑堵塞机械损伤异物过多(锈蚀、污物、沙土等)—检查项目PFP:00012EBS01FMICO-4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冷却回路PFP:21020EBS01FMJACOPBIC3820ECO-5CDEFGHIJKLM
发动机冷却液发动机冷却液检查液位检查●PFP:KQ100EBS01FML发动机冷却下来后,检查储液罐中发动机冷却液液位是否在“MIN” 到 “MAX” 范围内。若有需要调整发动机冷却液液位。●SMA412B泄漏检查●使用散热器盖测试仪(通用维修工具)和散热器盖测试仪接头(SST)对冷却系统加压来检查有无泄漏。测试压力 : 157 kPa(1.57 bar,1.6 kg/cm2,23 psi)警告:请勿在发动机很热时拆卸散热器盖。 否则从散热器逸出的高压发动机冷却液会造成严重的烫伤。注意:超过规定的测试压力可能会损坏散热器。注:出现发动机冷却液减少的情况时,请向散热器中加注发动机冷却液。如果发现有零部件损坏,请修理或更换。SLC756AA●更换发动机冷却液警告:●为了避免烫伤,请勿在发动机温度很高时更换冷却液。●用厚布包裹住散热器盖,小心地拧开。 先转动 1/4 圈,释放散热器内的压力。 然后完全拧开此盖。●EBS01FMM小心不要让发动机冷却液溅到驱动皮带上。
打开散热器底部的散热器放水塞(1),然后拆卸散热器盖。
: 车头方向排出发动机冷却液1.系统中的发动机冷却液全部排出后,打开缸体上的放水塞。 请参阅 EM-87, \"解体\"。注意:●在发动机冷却后执行此步骤。
●请勿将发动机冷却液溅到驱动皮带上。PBIC3799E2.3.若有需要拆卸储液罐,排出发动机冷却液并在安装前清洁储液罐。 请参阅 CO-9, \"散热器\"。检查排出的发动机冷却液中有无锈蚀、腐蚀或变色。 如果受污染,请冲洗发动机冷却系统。 请参阅 CO-8, \"冲洗冷却系统\"。如果已拆卸,请安装储液罐。 请参阅 CO-9, \"散热器\"。安装散热器放水塞。重新加注发动机冷却液-6
发动机冷却液注意:务必要清洁散热器放水塞并安装新的 O 形圈。散热器放水塞:
A :1.2 N·m(0.12 kg-m,11 in-lb)CO●如果缸体上的放水塞被拔下,请安上并拧紧。 请参阅 EM-90, \"组装\"。3.确认每个软管夹都已牢牢拧紧。4.拆卸空气管道组件。 请参阅 EM-16, \"空气滤清器及空气管\"。5.在图示位置()断开加热器软管(1)。
: 车头方向●尽量抬高加热器软管。PBIC3802E6.向散热器和储液罐中加注冷却液到规定液位。●通过发动机冷却液加注口以每分钟不高于 2(1-3/4 lmp qt)的速度加入发动机冷却液,可以排出系统中的空气。●使用东风 NISSAN 原装发动机冷却液或等同产品与水(蒸馏的或去除矿物质的)混合。 请参阅 MA-11, \"推荐的油液和润滑剂\"。发动机冷却液容量(储液罐在 “MAX” 水平): 大约 6.3(5-1/2 lmp qt)SMA182B储液罐发动机冷却液容量(在 “MAX” 水平): 0.7 (5/8 lmp qt)SMA412B●当发动机冷却液溢出断开的加热器软管时,请重新连接加热器软管并继续加注发动机冷却夜。7.安装散热器盖。8.安装空气管道组件。 请参阅 EM-16, \"空气滤清器及空气管\"。9.暖机到节温器打开。 3,000 rpm 时的标准预热时间是大约 10 分钟。●通过触摸散热器软管(下面的)感觉是否有温水流出确认节温器是否打开。注意:查看水温计以防发动机过热。10.停止发动机使温度降至低于约 50°C(122°F)。●使用风扇可以缩短冷却时间。●如有必要,将散热器中的发动机冷却液加注到加注口颈部。CO-7CDEFGHIJKLM
发动机冷却液11.重新加注发动机冷却液至 “MAX” 水平。12.装上散热器盖重复步骤 6 至 10 两次或两次以上直到发动机冷却液液位不再下降。13.运转发动机检查冷却系统有无泄漏。14.预热发动机,使发动机转速从怠速到 3,000 rpm,同时加热器温度控制器设置在 “COOL” 和 “WARM” 之间的位置上,检查发动机冷却液流动的声音。
●加热器处的声音会比较大。
15.重复操作步骤 14 三次。16.如果还有声音,重复操作步骤 6 至 10 放出冷却系统中的空气直到发动机冷却液液位不再下降。
冲洗冷却系统1.2.如果已拆卸,请安装储液罐。 请参阅 CO-9, \"散热器\"。安装散热器放水塞。注意:务必要清洁散热器放水塞并安装新的 O 形圈。散热器放水塞:
● :1.2 N·m(0.12 kg-m,11 in-lb)如果缸体上的放水塞被拔下,请安上并拧紧。 请参阅 EM-90, \"组装\"。在散热器和储液罐中加入水并重新安装散热器盖。
运转发动机使其预热至正常工作温度。空载条件下加快发动机转速两或三次。关闭发动机等待它冷却下来。排出冷却系统中的水。 请参阅 CO-6, \"排出发动机冷却液\"。重复操作步骤 1 至 7 直到散热器中开始排出清澈的水。-8
散热器散热器元件PFP:21400EBS01GTGACOPBIC3803E1.储液罐盖2.储液罐3.散热器软管(上面的)4.安装橡胶(上面的)5.散热器盖6.储液罐软管7.散热器8.安装橡胶(下面的)9.A/T 液体冷却器软管10.O 形圈11.散热器放水塞12.A/T 液体冷却器软管13.散热器软管(下面的)14.冷却风扇总成A.至出水口B.至变速驱动桥C.至进水口D.M/T 车型请参阅 GI-11, \"元件\" 图中的符号标记。拆卸和安装EBS01FMN警告:请勿在发动机很热时拆卸散热器盖。 否则从散热器逸出的高压发动机冷却液会造成严重的烫伤。 用厚布裹住散热器盖。 慢慢转动此盖四分之一圈放出里面的气压。 压力完全释放后拧开散热器盖将它小心取下。
拆卸1.排出散热器中的发动机冷却液。 请参阅 CO-6, \"更换发动机冷却液\"。注意:●在发动机冷却后执行此步骤。●请勿将发动机冷却液溅到驱动皮带上。2.拆下空气管(进气)。 请参阅 EM-16, \"空气滤清器及空气管\"。3.按照下列步骤,拆卸储液罐:CO-9CDEFGHIJKLM
散热器断开储液罐软管。按照箭头()所指方向,释放凸起(A)。拆卸储液罐软管并提起,然后移开。PBIC3800E4.5.6.7.8.断开风扇制动盘上的线束接头,并将线束移到一边。断开 A/T 液体冷却器软管。 (A/T 车型)●塞上塞子以免 A/T 液体泄漏。拆卸散热器软管(上面和下面)。拆卸散热器芯支架盖。 请参阅 BL-19, \"散热器芯支架\"。拆卸散热器芯支架(上部)固定螺栓,散热器芯支架侧固定部分及卡箍的固定螺栓,以准备拆下散热器。 从散热器芯支架(上部)(2)上的散热器(上部)固定件上向上拉出散热器。 请参阅 BL-19, \"散热器芯支架\"。将散热器总成(1)向车尾方向挪动,然后向上拉出。注意:拆散时请勿损坏或刮伤 A/C 冷凝器和散热器芯。3805E安装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安装后检查●使用散热器盖测试仪接头(SST:EG17650301)和散热器盖测试仪(通用维修工具)检查发动机冷却液有无泄漏。请参阅 CO-6, \"液位检查\"。起动并暖机。 目视检查发动机冷却液和 A/T 液体有无泄漏(A/T 车型)。EBS01GTH●检查散热器盖●—检查散热器盖阀座。
检查阀座是否向外膨胀,以至当柱塞垂直从顶部升起时看不到柱塞的端部。检查阀座是否有积土与损坏。—PBIC2816ECO-10
散热器●——拉出负压阀将其打开,压力释放后确认是否能完全关闭。确认散热器盖负压阀的阀座上没有污垢或损坏。
确认负压阀的打开和关闭操作正常。ACOSMA967B●检查散热器盖释放压力。标准:78 - 98 kPa(0.78 - 0.98bar,0.8 - 1.0 kg/cm2,11 - 14 psi)极限:59 kPa(0.59bar,0.6 kg/cm2,9 psi)
—将散热器盖连接到散热器盖测试仪(通用维修工具)和散热器盖测试仪接头(SST)时,请在盖密封面上涂抹发动机冷却液。
SLC755AC●如果以上的三个检查发现异常,更换散热器盖。注意:安装散热器盖时,仔细擦拭散热器加注口,清除所有石蜡残渣或者异物。检查散热器EBS01FMP检查散热器中是否有泥浆或堵塞。 如有必要,按如下所示清洗散热器。●小心不要弯曲或损坏散热片。●如果不拆下散热器就进行清洗,请拆卸所有周围零部件,如冷却风扇、护风罩和喇叭。 然后使用胶布将线束和接头包好以免进水。1.使用软管垂直对着散热器从上而下冲洗散热器芯的背面。2.每隔一分钟冲洗散热器芯的各个表面。3.如果不能从散热器上冲洗出污物,应停止冲洗。4.使用压缩空气垂直向下吹散热器芯的背面。●使用气压低于 490 kPa(4.9 bar,5 kg/cm2,71 psi) 的压缩空气,并保持 30 cm(11.8 in)以上的距离。
5.每隔一分钟使用压缩空气吹散热器芯的各个表面,直到没有水吹出。CO-11CDEFGHIJKLM
散热器(铝制)散热器(铝制)元件PFP:21460EBS01GT9PBIC3930E1.4.上水箱下水箱2.5.密封胶条下水箱(有 A/T 液体冷却器)3.散热器芯解体和组装准备工作1.将垫片放到散热器板钳 A(SST)的端部。垫片规格 :1.5 mm(0.059 in)厚 × 18 mm(0.71 in)宽 × 8.5mm(0.335 in)长。EBS01FMQSLC655C2.3.1.确保当散热器板钳 A(SST:KV99103510)闭合时,尺寸 H′′ 大约为 7.6 mm(0.299 in)。如有必要,用垫片调整尺寸 H′′。使用散热器板钳 B(SST)拆卸上下水箱。注意:请勿解体下水箱和 A/T 液体冷却器。 (A/T 车型)注:下水箱和 A/T 液体冷却器可以作为一个总成处理。 (A/T 车型)解体SLC903CO-12
散热器(铝制)●夹住弯曲的边缘朝上弯曲使散热器板钳 B 能滑下。注意:请勿过度弯曲。ACOCSLC893D●在不能使用散热器板钳 B 的部位,请使用改锥向上弯曲边缘。注意:小心不要损坏水箱。2.拆下密封胶条。3.确保边缘垂直向上。组装1.清洁水箱的接合部分。CO-13SLC930SLC931SLC932EFGHIJKLM
散热器(铝制)2.安装密封胶条时请用手指按住。注意:小心不要扭曲密封胶条。SLC917A3.如图所示,使用散热器板钳 A(SST)按数字顺序把水箱组装好。SLC904PBIC2076E●在不能使用散热器板钳 A 的部位使用钳子。SLC897CO-14
散热器(铝制)4.确保边缘完全弯下。标准高度 “H”: 8.0 - 8.4 mm(0.315 - 0.331)ACOSLC554A5.确认没有泄漏。请参阅 CO-15, \"检查\"。检查1.使用散热器盖测试仪接头(SST)和散热器盖测试仪(通用维修工具)加压。测试压力: 157 kPa(1.57 bar,1.6 kg/cm2,23 psi)警告:为了避免在压力状态下软管脱开,请使用软管卡箍进行拧紧。注意:安装 A/T 液体冷却器的软管,密封其进气和出气口。(A/T 车型)SLC9332.将散热器浸泡在盛水容器中并施加测试压力检查有无泄漏。SLC934CO-15CDEFGHIJKLM
冷却风扇冷却风扇元件PFP:21140EBS01GTAPBIC3806E1.A.风扇电机应用在风扇电机轴上: 涂抹螺纹锁止密封胶2.护风罩3.冷却风扇拆卸和安装拆卸1.排出散热器中的发动机冷却液。 请参阅 CO-6, \"排出发动机冷却液\"。注意:●在发动机冷却后执行此步骤。●请勿将发动机冷却液溅到驱动皮带上。拆下空气管(进气)。 请参阅 EM-16, \"空气滤清器及空气管\"。拆下储液罐。 请参阅 CO-9, \"散热器\"。断开散热器侧的散热器软管(上面的)。 请参阅 CO-9, \"散热器\"。断开风扇电机上的线束接头,并将线束移到一边。拆卸冷却风扇总成。注意:小心不要损坏或刮伤散热器芯。EBS01FMR2.3.4.5.6.安装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ECM 控制冷却风扇。 详细信息,请参阅 EC-331, \"DTC P1217 发动机过热\"(类型 1)或 EC-655, \"DTCP1217 发动机过热\"(类型 2)。解体和组装解体1.2.从风扇电机上拆卸冷却风扇。从护风罩上拆卸风扇电机。解体后检查检查冷却风扇有无裂纹或异常弯曲。●如果有上述情况,请更换冷却风扇。CO-16
冷却风扇CO-17ACOCDEFGHIJKLM组装按照与解体的相反顺序组装。
水泵水泵元件PFP:21020EBS01GTBPBIC3807E1.缸垫2.水泵3.水泵皮带轮请参阅 GI-11, \"元件\" 图中的符号标记。拆卸和安装拆卸1.排出散热器中的发动机冷却液。 请参阅 CO-6, \"排出发动机冷却液\"。注意:●在发动机冷却后执行此步骤。
●EBS01FMS2.3.4.5.6.7.请勿将发动机冷却液溅到驱动皮带上。转动方向盘,将前轮向右偏。拆下前翼子板内衬板(右侧)。 请参阅 EI-21, \"翼子板内衬板\"。在松开驱动皮带张紧力之前,松开水泵皮带轮的固定螺栓。拆卸驱动皮带。 请参阅 EM-12, \"驱动皮带\"。拆卸水泵皮带轮。拆卸水泵。●按如图所示的相反顺序松开固定螺栓。●发动机冷却液将会从缸体上泄漏,所以在下面接一个容器。注意:●用手握住水泵叶片,使之不接触其它所有部件。●水泵不能解体,应作为一个整体更换。KBIA3393JCO-18
水泵拆卸后检查●●●用肉眼检查水泵体与叶片(A)上是否有明显的水垢或锈迹。确保叶片轴没有松动,用手转动时,它的旋转平顺。若有必要,请更换水泵。ACOPBIC3808E安装注意以下事项,并按拆卸的相反顺序安装。水泵●按如图所示的数字顺序拧紧固定螺栓。KBIA3393J水泵皮带轮注意:请勿在矩形孔(B)上安装固定螺栓(A)。1: 水泵皮带轮PBIC3809E安装后检查●使用散热器盖测试仪接头(SST:EG17650301)和散热器盖测试仪(通用维修工具)检查发动机冷却液有无泄漏。请参阅 CO-6, \"泄漏检查\"。●起动并暖机。 目视检查发动机冷却液有无泄漏。CO-19CDEFGHIJKLM
节温器节温器元件PFP:21200EBS01GTCPBIC3810E1.4.A.散热器软管(下面的)节温器至散热器2.进水口3.橡胶圈请参阅 GI-11, \"元件\" 图中的符号标记。拆卸和安装拆卸1.排出散热器中的发动机冷却液。 请参阅 CO-6, \"排出发动机冷却液\"。
注意:●在发动机冷却后执行此步骤。●请勿将发动机冷却液溅到驱动皮带上。拆下储液罐。 请参阅 CO-9, \"散热器\"。断开散热器软管(下面的)。 请参阅 CO-9, \"散热器\"。拆卸进水口和节温器。●发动机冷却液将会从缸体上泄漏,所以在下面接一个容器。在节温器阀(1)上缠附细线(A)。 完全浸入一个装满水的容器(B)。加热时不停晃动。节温器阀开启温度是指阀门从螺纹上打开与落座时的温度。持续加热。 检查阀门完全打开时升起的高度。阀门最大升起高度检测完毕后,降低水温并检查阀门关闭温度。
EBS01GTD2.3.4.拆卸后检查●●●●PBIC3314JCO-20
节温器标准:项目阀门打开温度最大阀升程节温器80.5 - 83.5°C (177 - 182°F)
8 mm/ 95°C (0.315 in/ 203°F)ACO阀门关闭温度77°C (171°F)
●如果超出标准,更换节温器。安装注意以下事项,并按拆卸的相反顺序安装。节温器●将整个橡胶圈(1)的凹槽正好安装在节温器凸缘(A)上。
PBIC3811E●安装节温器(2),微动阀(A)使之朝上。
1: 缸体PBIC3812E进水口安装完毕,如图所示,将进水口卡箍固定在机油尺(1)上。B: 位置PBIC3755E安装后检查●使用散热器盖测试仪接头(SST:EG17650301)和散热器盖测试仪(通用维修工具)检查发动机冷却液有无泄漏。请参阅 CO-6, \"泄漏检查\"。●起动并暖机。 目视检查发动机冷却液有无泄漏。CO-21CDEFGHIJKLM
出水口出水口元件PFP:11060EBS01GTEPBIC3816E1.4.7.A.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散热器软管(上面的)加热器软管至电子节气门控制执行器2.5.8.B.垫圈出水口软水管至加热器3.6.9.C.缸垫加热器软管软水管至散热器请参阅 GI-11, \"元件\" 图中的符号标记。拆卸和安装拆卸1.排出散热器中的发动机冷却液。 请参阅 CO-6, \"排出发动机冷却液\"。注意:●在发动机冷却后执行此步骤。●请勿将发动机冷却液溅到驱动皮带上。拆下空气管(进气)和空气管。 请参阅 EM-16, \"空气滤清器及空气管\"。断开散热器软管(上面的)。 请参阅 CO-9, \"散热器\"。断开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上的线束接头。拆卸软水管和加热器软管。拆卸出水口。按需,从出水口拆卸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EBS01GTF2.3.4.5.6.7.安装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CO-22
出水口安装后检查●使用散热器盖测试仪接头(SST:EG17650301)和散热器盖测试仪(通用维修工具)检查发动机冷却液有无泄漏。请参阅 CO-6, \"泄漏检查\"。起动并暖机。 目视检查发动机冷却液有无泄漏。A●COCO-23CDEFGHIJKLM
维修数据和规格(SDS)维修数据和规格(SDS)标准和极限容量单位: (lmp qt)发动机冷却液容量(储液罐中的液位在 “MAX” 水平上)储液罐(在 “MAX” 水平)大约 6.3(5-1/2)0.7 (5/8)PFP:00030EBS01GTI节温器阀门打开温度最大阀升程阀门关闭温度80.5 - 83.5°C (177 - 182°F) 8 mm/ 95°C (0.315 in/ 203°F)大于 77°C (171°F)
散热器单位: kPa (bar, kg/cm2 , psi)盖释放压力泄漏测试压力标准极限78 - 98 (0.78 - 0.98, 0.8 - 1.0, 11- 14)59 (0.59, 0.6, 9)157 (1.57, 1.6, 23)CO-24
更多推荐
散热器,发动机,冷却液,检查,安装,拆卸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