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4日发(作者:上海自贸区平行进口车官网)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植物和阳光》

1.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等)

《植物和阳光》是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植物与环境》单元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种大蒜》的实践中学生对植物生长条件有了一定的前置经验,本节课将从阳光这一方面入手进行具体的研究,单元第三课的内容和本课是并列关系。

本课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索能力。

本课分为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拓展活动三个板块。

课前活动提示要有目的的准备表面颜色不同的水果。

活动(一):观察并解释植物的生长与阳光的关系。

活动(一)通过观察植物果实表面颜色不均匀、小草在大树背阴下和大树旁向阳处长得茂盛程度不同,引导学生发现这一有趣的自然现象,启发猜想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并进行解释。

活动(二):对比实验,对两株生长情况差不多的同种植物在不同阳光强度下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和交流。

活动(二)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实验,不变量是两株生长情况差不多的同种植物、提供适宜的水分,变量是阳光强度。让学生比较观察阳光下和背阴处,植物的变化。

活动(一)和(二)从逻辑角度来讲是递进的关系,从科学探究过程的角度分析,又是一个先进行猜想然后进行实验验证的关系。

拓展活动:观察喜阳、喜阴的植物。

2.学情分析(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发展路径等)

经过一年的学习,二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基本养成观察习惯,也有了一定的猜测能力;通过前一课《种大蒜》的学习,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种大蒜能初步感知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

3.目标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

知道植物需要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能解释植物的生长情况为什么不同。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植物生长和阳光的关系表现出探究兴趣,并能够持续观察、记录。了解生产生活中,人们是如何利用植物和阳光关系的。

2.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让学生认识到植物的生长和生存过程需要阳光。

难点:对果实颜色不均、阳光下和背阴处植物生长情况不同等现象进行归纳、推理,对对比实验的理解。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环节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种了两盆大蒜,仔细观

学生活动

— 1 — 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一盆是黄色的,一盆是绿色的。

师:老师用的蒜是相同的,为什么长出了两种不同颜色的幼苗?(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板书:植物和阳光。)

设计意图: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环节二:植物的生长与阳光有关系吗?

师:运用看一看的方法观察你带来的苹果、石榴、冬枣,你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同一个水果,它的表面颜色是不均匀的,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师:这是在树上正在生长的苹果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师:看来苹果的颜色确实和阳光有关系。请同学们打开活动手册,完成“连一连”。

师:苹果内有一种花青素,当阳光照射苹果时,被照射一面的花青素会大量增多,所以苹果的向阳面会逐渐变成红色。

师:阳光对植物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老师带来了一个西瓜,观察它的表面,你们有什么发现?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师:有什么办法让西瓜变成全绿色的?

播放瓜农翻瓜视频。

师:为什么瓜农要经常给西瓜“翻身”?

师:经常给西瓜“翻身”,是为了使西瓜表面均匀地晒到太阳,以免留下黄斑或白斑使西瓜品质降低。

师:同学们观察这幅图片,有什么发现?

师:这是受什么的影响?

师: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板书: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

生1:苹果一面是红色的,另一面颜色是浅黄色的。

生2:石榴和冬枣也有一面是红色的。

生:可能和阳光照射的多少有关系。

生:对着太阳的那面是红色的,背对着太阳的那面颜色是浅色的。

学生完成连一连。

生:西瓜表面大部分是绿色的,有少部分是黄色的。

生:黄色的部分应该因为没有被太阳照射到。生:给西瓜“翻身”。

生:为了让西瓜每个面都能接受到阳光的照射。

生1:阳光下的小草生长旺盛,背阴处的小草枯黄。

生2:树荫下的小草稀疏。

生:阳光。

— 2 — 师:像我们这样通过观察和思考后,说明植物生长情况不同的原因,就是在解释。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水果表面的颜色和小草的生长情况,让学生知道植物的生长受到阳光的影响。

环节三:选取两株生长情况差不多的植物进行观察。

师:阳光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我们能用实验来证明吗?

师:你们准备怎么做?

师:要选择两株什么样的植物呢?

师: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师: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师:同学们可以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里,一个月后我们开一次交流会。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通过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验证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环节四:课堂小结,课后拓展。

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植物生长和阳光的关生1:苹果朝阳的一面比较红,背阴的一面比较黄。

生2:草的生长和阳光有关系。

生3:说明植物生长情况不同的原因,就是在解释。

生:选择两株植物,一组放在阳光下,一组放在背阴处。

生1:生长情况差不多的。

生2:同一种。

生1:要及时浇水,而且两株植物浇水要一样多。

生2:每隔一段时间要同时记录两株植物的生长情况。

生1:可以测量植株的高度。

生2:可以记录叶子的数量,或者记录叶子的大小。

生3:可以把植物的生长情况画下来,画的时候可以用彩笔涂上颜色。

生:能。

— 3 — 系,课下请同学们去周围的环境中观察一下,看看朝阳的地方有哪些植物,背阴的地方有哪些植物。

6.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

植物和阳光

苹果朝阳的一面比较红。

经常给西瓜“翻身”。 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

阳光下和背阴处小草的生长情况不一样。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关注作业的针对性、预计完成时间,发挥作业对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作用)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错的打“ × ”。

①阳光下和背阴处的植物生长情况是一样的。

②植物的生长和阳光有着密切的联系。 ( )

③茂密的树林里一般不会长着茂盛的小草。 (

2.下面关于苹果颜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苹果都是红的。

B. 苹果都是一面红的一面青的。

C. 有的苹果颜色全部是青的。

3.下列图片中的水果,受到阳光照射最均匀的是( )。

( )

B C D

— 4 —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就近选择本地易见的植物,作为研究资源,进行对比实验的研究。

9. 教学反思与改进(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改进设想)

通过课堂教学发现,学生对果实的外观观察兴趣浓厚,通过反思,我觉得应该提前布置观察任务,让学生在上课前就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水果进行观察对比,从而扩大观察范围,并且告诉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带到课堂来研究的果实,而不是必须带苹果、石榴、枣。

通过课堂可以发现,学生对阳光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的例子观察得还是挺多的,应该提前布置观察任务,打开学生思路,并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表达和交流这些例子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图片,显得有点枯燥,在条件允许时,应该领着学生走出教室,去实地观察,这样认识会更深刻。

10.学习评价设计(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过程性评价要适量、适度,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我能得到几颗星?

知道植物的生长和阳光有关。

观察果实的表面并进行发言。

做持续观察实验并做好记录。

— 5 —

更多推荐

植物,学生,生长,观察,学习,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