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发(作者:斯柯达明锐口碑和评价)

汽车限购背景下的汽车流通情况分析

2013年广东省汽车流通概况

中国汽车市场受政策影响明显,要准确预测销量十分困难,正如专家常说的“预测就好像是

坐在后排的乘客指点蒙着眼的司机开车一样”。既然这样,我们还是多看历史数据,或许更

有启发意义。广东地区的汽车上牌量近几年保持增长趋势,在2013年汽车上牌量和增长幅

度均有明显提升。上牌量达到132.8万辆,占全国的8.3%,同比增长27%(见图1)。省内

第一阵形城市(10万辆以上)包括深圳、东莞、佛山和广州,其中深圳是省内销售份额最

大的城市,占比达25.9%(上牌量344423辆),将排在第2位的东莞(上牌量181646辆)

和第3位的佛山(上牌量170416辆)远远抛在背后,而广州受限购政策的持续影响,只能

屈居第4位(上牌量162556辆)(见图2)。第二阵形城市(3万~10万辆)包括中山、

惠州、江门、珠海、汕头。第三阵形城市(3万辆以下)包括清远、肇庆、茂名等12个城

市。

1 20092013年广东省乘用车市场情况

2 2013年广东省各城市汽车上牌量及份额

乘联会批发量统计数据显示,在广东各细分市场中,SUV的销量增幅最大,为50.65%MPV

紧跟其后,为22.75%,而市场份额最大的仍是A级车,为45.18%

广东历史上是日系车厂的主要销售市场,这种情况在2013年依然延续,乘联会批发量统计

数据显示,广东市场销售贡献率超过10%的厂家,几乎清一色属于日系,如一汽丰田

27.3%)、广汽丰田(18.9%)、广汽本田(18.7%)、东风日产(16.3%)、东风本田

15.6%)(见表1)。近年来,本地产的自主品牌也取得了不俗的表现,特别是得到本地

消费者的认同,如广汽乘用车(13.9%)、比亚迪(9.1%)。值得关注的是,德系的一汽奥

迪近年来持续发力,广东的销售贡献率接近9%。广东较为包容的文化和公平的营商环境,

会让更多的厂商受惠,相信未来广东市场将得到越来越多厂家的重视,各品牌的竞争格局会

渐趋平衡。

1 2013年各品牌汽车在广东的销量情况

大城市实施汽车限购措施的判断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为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停车难、汽车尾气污染等问

题,限购成为很多城市采取的一种“便捷”手段,虽然这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背道而驰,但

当我们所处的城市步入汽车社会,受汽车影响,或者是制约汽车发展的因素会复杂化,就不

能单纯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进行调节。自从早些年的北京、上海、广州限购后,开始限购的

脚步似乎加快了,20131215日天津宣布限购汽车,就在20143月下旬杭州突然宣

布限购,其他汽车销售大市也流言不断。其实大家都知道限购限行是必然的,区别只是谁先

谁后。一个地区是否采取限购政策,涉及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千人汽车保有量;车辆密

度、保有量(见图3)。表2是威尔森对限购城市的预测,广东省的深圳市极有可能就是下

一个了。

3 302个主流品牌经销商对所在城市是否实施限购的判断

2 各城市限购指数排名情况

汽车限购传闻对新车销售的影响

有传闻汽车限购的城市,每一次有小道消息传出时,其短期销量就会出现暴增,激发出该区

域需求的提前释放,对新车销售的增长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如刚刚正式宣布限购的杭州,

在历史上多次传闻过汽车将要限购,都引发了抢购浪潮(见图4)。因此,我们预计2014

年,随着间歇式的汽车限购城市的出现,各地提前消费爆发,新车销售增长率极有可能达到

15%以上,又一次会超出专家们的年初预期(10%以内)。

4 杭州市历次限购传闻间终端市场表现

限购也会促进汽车的消费升级,参照广州限购前后经销商的调查结果,购车者普遍愿意增加

2万~5万元的预算,其中豪华品牌(增加5万~10万预算购车)通过信贷消费升级的比例

35%(见图5)。

5 广州市限购后增加购车预算的比例情况

从新车销售的价格段分布来看,限购后16万元以上各价格段市场份额均有提升,形成稳定

层级递进趋势。

另外,广州限购后B级与SUV细分市场份额上升。受益于消费者“一步到位”消费心理影

响,2.0升、1.8升排量的市场贡献大幅度上升(见图6、图7)。

6 广州限购前后细分市场贡献变化

7 广州限购后车型排量贡献变化

虽然限购政策鼓励大家购买新能源车,但市场表现却比较平淡(见图8)。这受诸多因素的

影响,如消费观念(对产品的认同度)、产品技术成熟度、性价比、使用配套成熟度、补贴

政策的力度等,估计仍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培育市场。

8 限购后广州主要新能源汽车上牌情况

新能源车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威尔森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理解是这样的(见表

3),从中短期看,柴油车、天然气汽车,是汽油车良好的补充手段,应该在资源条件成熟

的地区适度推行。但长远来看,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汽油、柴油和天然气不可能成为主导

者,纯电动车是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必须有油电混合动力这些过渡式的解决方案。政府

一刀切式地推广新能源汽车可能会吃力不讨好,同时,解决节能减排和城市拥堵问题也不是

单一的新能源车所能够承载的,这更需要一个交通体系的综合解决方案。

3 各类型汽车发展趋势判断

汽车限购对二手车市场影响巨大

限购后,二手车交易也需要指标,在国人喜新观念以及消费升级影响下,本地二手车的消费

需求出现萎缩。二手车交易要更多地考虑外迁到其他不限购的城市。但这种现象随着周边地

区限迁门槛的提高,限制“国3”及以下排放标准的二手车辆的准入,外迁比例也会逐步回

落。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北京的情况,相信不久,广州的二手车交易结构将与北京接近(见图

9、图10)。

在这种形势下,本地二手车中介的日子会非常艰难。

9 20102013年北京二手车转籍和本地过户比例情况

10 2013年广州二手车转籍和本地过户比例情况

对策建议

在汽车限购的时代背景下,汽车流通企业应怎样制定适合的经营发展思路呢?以下有一些观

点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改变经销商的盈利模式,努力开拓汽车后市场

长期以来,国内汽车经销商的主要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新车销售(见图11)。这与发达国

家成熟市场的差异很大,如美国,其二手车销售和后市场的业务收入差不多占了一半(见图

12)。

11 20092012年百强经销商业务收入比例情况

12 20092012年美国汽车后市场业务收入比例情况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百强排行榜的数据显示,中国领先的经销商集团的经营利润有一半是新

车业务贡献的,而欧美的经销商集团的利润中新车销售仅占20%左右(见表4、表5)。

在汽车限购的形势下,限购城市的经销商已经受到多方面的冲击,有跨区经营能力的经销商

集团或许还可以借助销售网络的拓展弥补损失,但没有这方面实力,或者是本地化的经销

商,则无法绕过因限购导致的新车业务收入以及利润下降问题。根据威尔森的经销商监测网

络反馈,限购后,本地不少合资品牌的4S店都加大了在汽车置换、汽车金融、精品等方面

的经营力度(见图13)。

4 2012年中国百强部分上市集团利润比例

5 2012年欧美部分上市经销商集团利润比例

13 主要合资品牌限购前后应对措施调整

广州本地不少保有车主数量较大的4S店在限购后经过一年的调整,营收状况已经得到恢

复,并且渐入佳境。我们必须看到的是,限购城市的4S店未来的生存发展必须依靠其车主

群体,要保持与车主的良好互动和提高车主对店的黏性。很多经销商都加大了对售后服务的

投入,如场地设施的升级、主动关怀、服务营销,甚至是引进更为先进的微营销服务平台

等,先将车主捆绑住,然后再挖掘客户身上的业务价值(见图13)。要提醒经销商注意的

是,后市场虽大,但需要将服务体系梳理好,有目的地开发服务产品才能有收效,效率和速

度很重要,大家要以开放的心态来与更多的后市场专业服务机构合作,才能共享汽车后市场

的盛宴。

(二)效率为先,积极创新二手车交易模式

根据威尔森的调研数据,车龄在35年为最佳置换期,20092011年中国新车销售高峰期

的车源潜力从2014年起是值得期待的。不幸的是,广州的限购政策导致本地二手车需求萎

缩,而外地限迁门槛的进一步提高沉重打压了二手车的收购价,间接导致车主惜售,车辆置

换周期拉长,这对于广州二手车行业的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见图14、图15)。

14 广州狭义乘用车车龄结构分布

15 广州狭义乘用车销售高峰推演

在这样一个需求不足、流通受阻的时期,二手车中介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做到及时抓住车

源,以及提高车辆流转的效率。一些有危机感的中介开始设立渠道部门,主动拓展与4S

的合作关系,争取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的车源,也有些意识领先的中介大胆尝试新型的二手车

创新交易服务,如使用优信拍的会员服务,以提高资金的周转率,专注做自己最擅长的车

型,以效率换取更优的效益。

二手车中介,不能只是盯着某个具体的车源,还应该知道目前整个市场中二手车的车源结构

变化趋势、成交历史、消费者特征等信息,这对于今后的经营部署是十分有用的,避免了盲

目和随意的收购行为。

根据我们的监测数据,广州市二手车的日系份额一直领先,但未来德系的市场份额有望提

升。二手车成交价以10万~30万元为主,30万以上的占20%左右,而豪华车约占30%(见

16、图17)。

16 广州二手车系别市场结构

17 广州保有车型系别结构

再看看各细分市场保有量的车型分布情况,这影响着未来市场二手车源的供应量,根据我们

的推算,车龄35年为最佳置换期,各级别TOP10品牌的二手车源总量近30万台(见图

18)。

18 广州各类车型保有量情况和最佳置换分析

二手车的消费者定性地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包括新手过渡型(40%)、经济实用型(40%)以

及追求档次型(20%),根据各类二手车消费者的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销售计划,构建网

络二手车拍卖交易平台,丰富二手车交易方式。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二手车中介更要关注一

点,就是服务口碑和品牌信任,这是长期以来制约二手车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二手车

消费者对车况顾忌较多,行业亟须标准化、规范化(见图19)。

19 消费者放弃购买二手车的原因及希望改进的方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整车厂家设立认证二手车服务品牌,它们的用意何在呢?这对二手车中

介是否会形成冲击呢?统计数据显示,设立了认证二手车品牌的合资厂家占了近六成,而豪

华车厂家也占三成多(见图20、图21)。

20 合资品牌认证二手车发展

21 豪华品牌认证二手车发展

根据我们与多个整车厂家的沟通,目前多数整车厂开设认证二手车的主要目的仍然是促进新

车的销售,提升保有客户的品牌忠诚度。对原来是本品牌的车主的二手车置换,厂家会给予

更优惠的商务政策,希望能够更长期地捆绑住这些消费者。当然,这种认证二手车服务也是

厂家帮助4S店拓展商业业务范畴的一种扶持方式(见表6)。

6 厂商置换补贴政策

目前整车厂对待二手车市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那么留给二手车中介机构的自我发展完

善的时间还有多长呢?根据威尔森的市场监测数据,每过5年,新车销售的成交价格水平会

下降约10个百分点,以此推算,再过10年,整个新车销售价格水平会比现在下降约20

百分点,相信到这个时候,整车厂已无法在新车销售中获利了,而不得不转向后市场,特别

是二手车交易领域,这个时候,就有可能与二手车中介发生正面的竞争了。因此,未来的

10年是二手车中介机构完善服务体系、建立品牌影响力的最佳时期。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要重视汽车行业协会的角色。协会是政府与企业沟通的重要桥梁,只有

多借助协会平台的影响力,汽车流通企业才能将自己的经营困惑和困难向政府反映,推动政

府对汽车流通行业政策的松绑或优化。目前,广州“国3”及以下排放标准的车辆有100

多台,由于限购及限迁政策,使得这些车辆难以流转进入二手车市场,这是一个重大的市场

课题,甚至是社会课题,若能以行业协会牵头,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向政府出谋献策,一定

会有好的解决方案,客观上也能推动这个汽车社会走向更繁荣和更文明。


更多推荐

女性30万的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