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6日发(作者:大众凯路威)
第六讲 用参数法获取VaR
实验目的: 引导学生掌握参数法的基本原理,学会利用参数法来获取头寸的VaR;掌握正态分布检验,无条件方差和条件方差的几种估计方法;掌握VaR计量结果的实证检验方法;客观分析VaR参数法的计量结果。
教学内容:
一、数值VaR和参数VaR
如前所述,VaR是指在一定置信水平和一定持有期内,某一金融资产或组合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所面临的最大损失额。据此,VaR的获取可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
一种思路是,给定样本数据和置信水平,借助于样本百分位数来确定与置信水平相对应的分界点,该分界点对应的数值就是相应的VaR数值,如前两讲中介绍的历史模拟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采用的就是这一思路。这样得出的结果被称为数值VaR。
另一种思路是,借助于相应分布的参数,如均值、方差等来计算VaR。这样得出的结果被称为参数VaR。我们知道,理论分布的置信区间与标准差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如正态分布,给定置信水平,VaR就能直接表示成标准差的倍数,这样一来,计算过程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二、参数法简介
参数法,也称方差-协方差法,是计算VaR最常用的方法,其基本假设是资产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然后借助于正态分布转换,把VaR表示成标准差的倍数,通过简单的计算获得最终结果。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将一个一般正态分布转换成均值为0、方差为1的标准正态分布。例如,假设一个投资组合的收益率为R,预期收益率为
更多推荐
移动,模型,波动性,收益率,正态分布,方差,指数,数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