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8日发(作者:五菱宏光s3新款)
封面故事COVER
STORYY\'<■-.2U
?
、、
/-
、尸二沁]
皇冠坠地与皇袍侖身
■\'
.邊to普法战争:德意志统一的最后一战
諸
文I刘羽丰者,并于次年像他的叔叔老拿破仑那
样黄袍加身。身在伦敦的马克思痛恨
这个窃取了
1848年革命果实的野心
1851年12月,拿破仑三世路竽巴身上,争破仑0勺铜像就将从肛多姆
?)柱顶上被推下来。”八里桥给了腐朽的大清帝国重重一耳
易?波拿巴发动政变、成为法光,在1866年的维也纳以强权姿态调
结果,这句话却在1871年以其字
面含义应验了
: 4月12
H,巴黎公社
停了意大利与奥地利的战争,并在一
兰西第二共和国事实上的独裁
年前的1870年满怀信心地入侵德意
志,试图扼杀新近崛起的普鲁士及其
决议拆除旺多姆圆柱;5月16曰公社
社员终于将它拉倒,整个圆柱同顶上
主导的北德意志邦联,结果战端爆发
的一个半月之内,曾经高傲的拿破仑
三世便在绝境中向普鲁士军队投降,
“只得把自己的佩剑献给(普鲁士国
的拿破仑像一起摔得粉碎。与叔叔的
雕像一同化作尘埃的是拿破仑三世身
家,随即写作了著名的《路易-波拿巴
的雾月十八曰》,全文以这样一句暗喻
结尾:“但是,如果皇袍终予落连路易?波
78
上的皇袍:它在1856年的克里米亚
羞辱了庞大的沙皇俄国,在1860年的
王)陛下”。|国家人文历史
殿中接受将军们的三呼万岁,加冕为统
一的德意志的第一位皇帝;为了这一
天已运筹多年的俾斯麦,终于踩着高
卢雄鸡的尸骸扫清了统一最后的国内
外障碍,顺理成章地成了帝国的第一
位首相。普鲁士的胜利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不仅在于德国统一在地缘上撼动了欧
陆均势,更因为这场战争本是拿破仑
三世蓄谋已久的侵略。战前,拿破仑三
世坚信法国庞大的常备军将在普军完
成动员前便幵进莱茵兰、夺取德意志
西部的铁路枢纽,几年前才败于普鲁
士的丹麦、奥地利和南德意志诸邦都
将站在法国一侧,对普鲁士发动报复
战争,而被普鲁士吞并的各邦人民也
将趁机反抗其统治,那时普鲁士崛起
的势头将被无情扼杀,德意志也将恢
复成一个地理名词。但战争的结果却
极为讽刺:从法军幵进德意志的土地
到拿破仑三世在色当投降,历时不到
短短50天,随后普军更是一路深入法
国腹地,围困巴黎,一度控制了法国近
1/3的国土。为什么曾接连击败沙俄、奥地利
等其他列强的法国,如此轻易地便败
给了新兴区域强国普鲁士,成了德意志
统一的最后一块铺路石?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往往呈现两种
倾向:最常见的解释从纯粹的军事观
点出发,把普鲁士的胜利归结为“俾斯
麦和毛奇的胜利”,即俾斯麦的“铁血
心/绘画,描绘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拿破仑
政治”和以普鲁士总参谋长老毛奇为代
三世随俾斯麦离开色当的情形。9月4日,普法两
军于色当逬行决定性大战,在法军数次试图突围
表的容克军官团,通过军事技术、战略
失败后,绝望的拿破仑三世终于下令停止反攻、
战术、总参谋部体制、总体战动员和整
打出白旗,遣使向亲临前线的威廉一世、俾斯麦
和毛奇递交投降书,沦为阶下囚个国家的军国主义化,领导普鲁士以
压倒性的军力赢得了战争;另一种解
这场战争因其交战国而被称作普
释则依赖经济视角,把快速工业化的
法战争,但也是一系列德意志统一战
普鲁士和德意志视作第二次工业革命
争中的最后一战。拿破仑三世的帝国
的代表,以德国在钢产量、煤炭产量、
土崩瓦解后,耀武扬威的普军幵进了
铁路里程、电气化程度等工业指标上
凡尔赛,威廉一世在昔曰太阳王的宫
对老牌强国法国的全面超越,来论证
■铁血宰相俾斯麦?是普鲁士“金与铁”的物质基础毫无悬
念地胜出了。然而正如孟德斯鸠所言,“倘若一
场战争这样的偶然原因就能毁灭一个
国家,便肯定有某些更普遍的因素,让
这个国家必定会在这场战争中灭亡。”
这句话在他自己的祖国处反复应验。
一国的军事建设受政治、经济条件制
约,曾引领西方军事革新的法国为何
在同样注重武力的拿破仑三世时期渐
渐落后,只能从军事以外的因素理解;
而单纯以工业产值等指标的对比来搪
塞法国的快速崩溃,而不见最发达的
两大工业国英法与落后的沙俄间的克
里米亚战争却陷入拉锯泥沼,同样难
以使人信服。普鲁士崛起与德意志统
一固然有历史潮流使然,但辉煌一时
的法兰西帝国如此迅速乃至滑稽的瓦
解,仍需要更全面的解释。统一的最后一步1870年7月13曰,身在柏林的俾
斯麦依旧焦虑着。他肩上的压力并不来自国境以内。
普奥战争后,俾斯麦的威望正如普鲁
士在德意志诸邦中的地位一样如曰中
天,热切地站在俾斯麦一边的民族主
义舆论,让他在同自由主义者们旷日持
久的议会斗争中胜出,从而终结了他
出任首相以来便一直难以解决的宪法
争议,也让1863—1866年他绕过议会
操纵预算的僭越之举获得了原谅。国
王威廉一世已经完全信任他的首相,
此时正身在西部的温泉小镇埃姆斯疗
养,将柏林的内政外交大事皆托付给
俾斯麦。自神圣罗马帝国演化为无数纷争
不休的邦国以来,德意志从未像此刻
一样接近于统一,但统一的前景也从
未像此刻一样接近于功败垂成,这让
俾斯麦苦恼不已。普鲁士已经用武力MAR
202179
封面故事COVER
STORY■■■■■■■■将奥地利逐出了德意志事务,在波兰
格和约的秘密条款规定了普鲁士与南
问题上赢得了俄国的好感,在低地事务
德意志三国结成防御同盟,但倘若战
上向英国证明了维护欧陆均势的意愿,
争在不恰当的时机爆发,南德意志仍
各大帝国皆已默许普鲁士的崛起。列
有受反对普鲁士的民意裹挟而倒向法
强中唯一的反对者是拿破仑三世统治
国的风险;就算在苦战中普军击败了
下的法国,但更要命的是本就拥有独
法军乃至支援法国的南德意志军队,
特文化认同的南德意志诸邦,对普奥
进而立即实现对南德意志的政治兼并,
战争的结果并不心悦诚月艮即便奥地
届时占德国人口
1/3、因被迫臣服而深
利退出了德意志,信奉天主教的巴伐
感屈辱的南德天主教徒将成为这个新
利亚、巴登和符腾堡三国仍和同为天
教帝国中最致命的不稳定因素。俾斯
主教国家的法国眉来眼去,暗中抵制
麦在等待一个契机,让这场不可避免
新教的普鲁士所主导的统一进程。普
的普法之战成为莱比锡战役那样的德
鲁士的快速工业化同样需要仍以农业
意志民族的自卫战争,那样民族主义
为主的南德意志的市场、原材料和劳
情感才能让南德意志自愿同普鲁士站
动力,但工业化更早的法国同样源源
在一起;他知道拿破仑三世同样渴望
不断地向莱茵河的对岸输出商品,普
战争,因而他在与时间赌博,希望在南
鲁士的工业制品与法国货相比缺乏赢
德意志彻底与普鲁士离心离德之前,
得南德意志市场的竞争力。法国便会主动发动侵略战争。毛奇的总参谋部向俾斯麦保证,
这年2月,俾斯麦担心的事情发生
庞大的法国军队外强中干,用后膛枪、
了,亲法反普、鼓吹本土文化的爱国党
克虏伯火炮、铁路网与精密的动员时
在巴伐利亚王国的选举中大获全胜,
间表武装起来的普鲁士的军队有信心
一转先前亲近普鲁士的政策。19世纪
击败法军,以武力走完统一的最后一
是民族主义的世纪,但正如历史学家
步。但俾斯麦深谙克劳塞维茨所言“战
欧内斯特?勒南所言,“为什么荷兰是
争是政治的延续”,即便1866年布拉
民族,而汉诺威和帕尔玛却不是?
”骄
金/骑马狩猎的俾斯麦(右),手上牵有猎犬,约1870年摄。普奥战争后,俾斯麦的威望正如普鲁士在
德意志诸邦中的地位一样如日中天,威廉一世将柏林的内政外交大事皆托付给他,但他依旧焦虑,因为
法国在幕后操控南德意志地区各个邦国,阻碍德意志统一80
|国家人文历史傲的巴伐利亚人和其他南德意志民众,
说的德语方言在北方同胞听来并不比
捷克语更易于理解,信仰罗马天主教
廷的权威而非马丁
?路德的学说,在过
去的几个世纪中多次与咄咄逼人的普
鲁士兵戎相见,甚至在基因上都与有
斯拉夫血统的普鲁士人有些疏远。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目不识丁
的农民和城市贫民眼中,“德意志人”
身份并不比梅克伦堡人、萨克森人或
黑森人更让他们找到归属感,大众民
族认同的形成依赖基础教育和便宜的
书报,让每个人都能读写同一种语言、
知悉共同体的新闻和历史,因此谁掌
握了政治权力,便掌握了教育、传媒和
印刷工业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便能
够塑造民族认同形成的过程。这一时
期是基础教育高歌猛进的年代,1840
年到1880年间,欧洲人口增加了三成,
小学生的人数却增加了
145%
;基础教
育向学生输出社会价值(本民族的历
史文化、爱国主义等)和以标准化的语
言取代纷繁方言的功能,使之成为造
就现代民族的大熔炉。倘若巴伐利亚
等南德意志邦国继续保持政治独立,
在基础教育普及的进程下,他们本就
殊异的身份认同便将进一步疏远普鲁
士和北德意志,时间并不站在俾斯麦
和德意志统一这边。“在高卢野牛面前挥起了红布”7月,上天终于给俾斯麦送来一
个他期待已久的战争借口,走完这统
一的最后一步:西班牙议会准备将霍
亨索伦家族的利奥波德亲王选举为国
王。自1868年政变后,西班牙的王位
一直空缺,这年早些掌握实权的将军
们才决定让议会另选一位君主。法国
必然会反对这一结果,因为一旦王冠
落到霍亨索伦家族头上,一个亲普的
西班牙将对法国形成包围之势;但这
种反对将被视作对西班牙内政的粗暴
干涉,倘若法国的怒火直指普鲁士,后
者便俨然成了受法国霸凌的无辜受害
者,而这无疑正中俾斯麦下怀,能像他
盼望的那样激起德国人的民族主义情
感。7月6日,法国外交大臣格拉蒙公
爵发表声明,以战争威胁向西班牙和
普鲁士施压。然而令俾斯麦气愤的是,
12B,利奥波德亲王服从了法国的要
求,宣布放弃竞选西班牙王位的资格。俾斯麦意识到,只有更大胆的策
略才能抓住这个机会。13B,法国试图
将其外交胜利更进一步,派遣驻普大
使贝内德蒂伯爵前往埃姆斯,要求威
廉一世公幵永久放弃整个霍亨索伦家
族对西班牙王位的选举资格,国王礼
貌地拒绝了大使,并将此事以电报告知
身在柏林的俾斯麦。俾斯麦立即将这
金/拿破仑三世,1850年摄。作为拿破仑一世的
一消息添油加醋后告诉媒体和外国使
侄子和继承人,其妻约瑟芬皇后的外孙,路易
波
拿巴4848年当选总统后,利用手中掌握的军队
节,在措辞上花足工夫,删去了威廉一
和警察发动政变,成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事实上
世原本使用的礼节用语,使法国人看来
的独裁者,并于次年像他的叔叔老拿破仑那样黄
袍加身国王无礼地打发走了大使、而德国人看
来则是大使咄咄逼人地逼迫国王。消
息一出,法国朝野群情激愤,上至欧仁
巴尚在英国流亡。他曾尝试过两次失
妮皇后、下至巴黎的爱国民众都强烈
败的政变,第一次失败后他逃亡瑞士,
要求发动战争。4年后他试图卷土重来,但这次失败来
俾斯麦终于松了一口气,对朋友们
得更快,海关官员便把波拿巴和他的
说,此事正如“在高卢野牛面前挥起了
同伙逮住了,随后一行人被投入大牢。
红布”。他所盼望已久、但必须由法国
几年后,波拿巴在朋友的帮助下越狱
人主动发动的战争终于爆发:7月15
并逃亡英国,被英法两国报纸反复嘲
曰,法国动员,战争一触即发。弄的他意识到以一己之力掀不起一丝
波澜,如此无谓的尝试只能成为笑柄。
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内核他缺少叔叔拿破仑皇帝那样的军事天
赋与口才,更缺少建功立业的机会,能
拿破仑三世同样盼望着这场战争,
做的只有静候时机。他表面上盛气凌人、叫嚷着要以这场
在几十年的流亡生涯中,从未放
战争惩戒不安分的普鲁士,但也心知
下政治野心的路易?波拿巴构思了一整
肚明倘若回避这场战争、接受普鲁士
套“波拿巴主义”的政治哲学。为什么
的羞辱,已经佩戴了
18年的皇冠便要
叔叔拿破仑皇帝没有尊贵的王室血统,
从他头上落下去:这场战争无论胜败,
却能在痛恨暴君的法国宣布共和短短
都必须冒险一搏。12年后便大权独揽,为自己戴上皇冠?
1848年革命爆发时,路易?波拿路易?波拿巴的结论是,皇帝的权力
■铁血宰相W-斯麦?来源于国民支持和他为法兰西赢得的
军事荣耀,而非像传统君王那样来源
于神圣的传统和家族;一个受民众欢
迎、维护国民利益的帝制要远胜于纷争
不休的共和国,正如恺撒顺应民意而
成为军事独裁者。他总结道,波拿巴主
义、亦即自己的政治理想即是建立一个
受国民支持而集权以保护国民、“强大
而不专制、自由而不无序”“对共和制取
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君主制”政权。二月革命爆发、第二共和国建立
后,路易?波拿巴感到时机到了,即便
共和政府的领袖们大都不待见他,但不
少法国民众却对这位拿破仑后裔的归
来翘首以盼。以和平手段夺权的道路
或许过于顺利了:
1848年12月共和国
的第一次总统选举中,出乎所有人的意
料,他一举赢取了超过占选民人数74%
的500多万张选票,以绝对优势当选。
两年后的1851年12月2已
他利用手中
掌握的军队和警察发动政变、架空民
选的议会并掌握独裁权力。政变的一
周年之际,1852年12月2日,严密监控、
威逼利诱之下的全民公投将他“拥戴”
为皇帝。称帝后的拿破仑三世凭借“复
杂而巧妙的国家机器,有五十万人的宫
吏队伍和五十万人的军队\'实践了他的
政治哲学,自称代表并维护全体国民的
利益,代价是全体国民都不得不臣服
于这位大权独揽的新皇帝。马克思指出,路易?波拿巴的胜利
并不奇怪,这位缺乏政治人脉、手中
毫无实权、所有威望都来自其姓氏、甚
至连口才和个人魅力都没有的平庸的
冒险家的称帝,恰恰是法国复杂而尖
锐的阶级矛盾的产物:资产阶级背叛
了推翻君主制的同盟无产阶级,却又
始终恐惧后者而软弱地向军阀献出权
力;无产阶级因遭受背叛而对虚伪的
共和国深感怨恨,因而在共和国瓦解
时冷眼旁观;中产阶级渴望秩序,流
氓无产者试图发财致富,小农阶级则
MAR
2021
|
81
封面故事COVER
STORY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来代表并支
共和党人和正统派保王党(拥护波旁
王朝,视拿破仑三世为僭主)的席位翻
配他们、“以为一个名叫拿破仑的人将
会把一切失去的福利送还他们”。路
倍;更令皇帝恐惧的是,崛起的工人
阶级和城市无产者不仅让共和党人赢
取了巴黎3/4的选票,还高唱着被禁止
易?波拿巴试图横跳在彼此矛盾的各
个阶级之间,以国家之名充当每个阶
级的保护人、一切矛盾的调和者,向富
人许诺秩序和繁荣、向穷人许诺福利与
的《马赛曲》在全国各大城市发动了帝
国建立以来规模最大的骚乱。当局出
动军警逮捕了超过一千名示威者才平
息事端,但倘若再没有什么事能转移国
荣耀,再以超然的国家利益和拿破仑
之名所象征的昔日荣光要求每个阶级
都献上忠诚。内各派力量的不满,这个帝国便将如
纸牌屋一般摇摇欲坠。路易?波拿巴的冒险但是,这便意味着戴上皇冠的波
拿巴将始终“被他的处境的自相矛盾
战争对俾斯麦而言是以统一德国
的前景作筹码的赌博,胜出的战利品
是德意志帝国的皇冠,而弃权或战败
之后普鲁士依旧能独霸一隅;但拿破
心/欧仁妮皇后,1856年摄。俾斯麦以西班牙王
位继承问题制造争端,逼使法皇拿破仑三世对普
的要求所折磨”,因为“他要是不从一
个阶级取得些什么,就不能给另一个
阶级一些什么”;更要命的是,他唯一
可靠的威望来源便是自己波拿巴的姓
氏,可他却没有叔叔老拿破仑的累累军
仑三世并没有躲避战争的选项,而且一
旦战败,他身上的皇袍便要同法国人
对老拿破仑的幻想一同跌到地上。因
此,当西班牙议会考虑推举利奥波德
宣战,上至欧仁妮皇后、下至巴黎的爱国民众都
强烈要求发动战争,拿破仑三世却整日待在杜伊
勒里宫,除了召集大臣们开会外便极少露面亲王继承王位时,巴黎最激烈叫嚷战
功和个人魅力,便“作为一个魔术家不
得不以曰新月异的意外花样吸引观众
年,法国同撒丁尼亚王国达成密约,于
次年一同对奥地利幵战;同年,法国
争的是格拉蒙公爵和欧仁妮皇后,拿
破仑三世却整日待在杜伊勒里宫,除了
召集大臣们幵会外便极少霭面:他知
把他看作拿破仑的替身”。换言之,利
用复杂阶级矛盾和拿破仑之名的威望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伙同英国,派遣
远征军侵略中国、犯下累累罪行;他
道这场战争哪怕没有十足的把握,也
必须假装趾高气扬地走向战场;当俾
上台的拿破仑三世,必须“每天举行小
型的政变”以不断吸引各阶级的注意
力并转移矛盾:路易?波拿巴这位战
战兢兢却难以胜任的演员披上了老拿
破仑的戏服,接连不断的军事冒险便
还先后入侵了墨西哥、越南与柬埔寨等
国,在非洲加紧殖民扩张,还在罗马驻
斯麦举起手中红布时,这头色厉内荏
的野牛只得向前冲去。军保护教皇、阻挠意大利的统一进程。到了普法战争爆发前夕的1870
年,拿破仑三世和俾斯麦一样,也感
到时间并不站在他一侧。对墨西哥的
—弹未发的战斗1870年7月190,法国向普鲁士
政府递交宣战文书。7月28日,拿破仑
是让挑剔的观众们沉湎于昔日拿破仑
帝国荣光、而忘记这只不过是一出模
入侵陷入泥沼,4万名法军在游击战和
疾病的折磨中损失大半,最终灰溜溜
仿秀的把戏;但倘若残酷的战败让人
们发现眼前的人并非那个战功赫赫的
地空手而归;1%6年的普奥战争中,
拿破仑三世原本认为普奥两大强国的
对抗将会变成漫长的消耗战,因而作
三世动身前往前线的梅斯,接管莱茵
军团的指挥,次日法军抢先于普鲁士
军队开始前进;此时普军还没有集结
老拿破仑,或是这位演员在策划新的
把戏时犹豫不决,观众们必要发现他
的马脚、叫嚷着把他赶下舞台。壁上观、等待渔翁之利,结果却是普
鲁士以惊人的速度将奥地利决定性击
败,法国并未得到任何好处。马克思的
完毕,各单位仍在通过铁路向西部国
境移动。前线的法军数量远超普军。于是,即便拿破仑三世在登基伊
始便宣称“帝国意味着和平”,自帝国
法国之所以能以比普鲁士快得多
的速度在前线集结重兵,归功于其在
和平时期便维持庞大员额的常备军。
奠基的第一天起,法国的对外政策便
马上变得极富侵略性:1853年(称帝
预言正在应验,无法通过对外侵略和
军事冒险转移矛盾的后果在1869年的
的次年),法国在宗教问题上挑起与俄
国的争端,引爆克里米亚战争;1858议会选举中爆发了:即便拥护拿破仑
法军在战争爆发时共有376个步兵营,
在平时便保持满编;相比之下,北德
三世的议员依旧占据多数,但左翼的
82
|国家人文历史
■铁血宰相?!斯&
?意志军队虽然也维持了
368个步兵营
臃肿的官僚体系让军队被老兵油子充
月1日才开始分配,部队缺少行军水壶、
行军锅和其他行军装具,肉是腐烂的,
而面包又常常是发霉的”。的常备编制,但每个营在和平时期仅
保有战时员额的一半,战争开始后需
满,军需部门也腐败不堪。马克思在
1852年写道,这个帝国的实质是\"窃取
整个法国,以便将它再赠给法国”,“所
动员预备役以补满兵力。同时,因动员
需要征召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后备军和
有一切国家机关、参议院、国务会议、
立法团、荣誉军团勋章、士兵奖章、洗
义务兵役制的优势当战争不可避免地成为动员全国
兵力的全面战争后,天平已经向普鲁
预备役人员,普鲁士部队在和平时期
分散驻扎在全国各地,待动员完成后
衣房、公共工程、铁路、没有士兵的国
民自卫军参谋部以及被没收的奥尔良
王室财产,都成了买卖对象。”所以到
T1870年,根深蒂固的“一整套贪污
再通过铁路网向前线机动,而法军可
以在战争前夕和初期便将庞大兵力集
士一侧倾斜。法国拥有比普鲁士优秀
的夏塞波步枪和速射炮,而普鲁士的
优势除克虏伯火炮外,还有在普奥战
中部署在边境。通过常备军在普鲁士未完成集结
时就向莱茵兰发动猛攻、控制边境的
致富的办法向帝国的支持者慷慨行贿
的制度”早已把整个军队和军需部门
侵蚀彻底。“用烈酒和腊肠收买”的兵
争中已经显露威力的总参谋部和动员
制度。在和平时期,毛奇领导的总参谋
主要河流与铁路,是拿破仑三世最大
但也几乎是唯一的胜算。普鲁士的动
痞常备军在镇压缺乏组织和装备的无
产阶级时绰绰有余,在海外远征时也
能选拔少而精的主力、用丰厚的战利
部制定了精确而详尽的作战计划,确
保军队的快速动员和部署;而普鲁士
员制度效率极高,能在三四天内便将
步兵营补满员额、做好出征准备,在接
下来的一个月内又可以新编成两百个
军队又是全欧洲最大限度利用了正在
进行中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军队,
品鼓舞,但倘若进行一场同其他强国
的全面战争,\"五十万官吏和五十万军
营的增援;但这也意味着动员计划极
铁路和电报使部队机动与指挥的效率
产生飞跃。但普鲁士真正的决定性武
度精密而复杂,输送兵力的铁路时间
表精确到分钟,一旦遭到突袭便可能
打乱整个动员任务。法军倘若能迅速
利用常备军的优势进攻美因茨、特里
队”构成的帝国便如同一个高位截瘫
的病患,除了挥舞着双手、高喊着激动
人心的口号之外,再没有什么可以做的
器是义务兵役制:所有健康的成年男
子都必须服三年兵役,期满后根据年
To据恩格斯引述一位法军上尉,前线
龄作为后备军或预备役登记在动员体
制中,战时各地的军官将征召服满兵
尔等莱茵地区重镇,普鲁士便要在匆
的法军中“出征所必需的各种物资在8
忙调动部队而破坏动员计划、和让莱
茵河以西的大片工业区因缺乏兵力而
门户洞开之间抉择。但是,法军并没有进攻。7月29日,
恩格斯在为《派尔一麦尔新闻》写作的
报道中写道,“战争的第一阶段已经过
去,并且是以法皇的希望的破灭而结
束的。”恩格斯指出,拿破仑三世通过
猛攻而获得优势的希望在于,普鲁士及
其北德意志邦联将受到南德意志三国
的孤立,而普奥战争后并入普鲁士或邦
联的小国也将因不满情绪伺机而动;
但现实却是法国的侵略姿态和俾斯麦
的文字把戏,让\"德意志民族感情的
突然地强烈地迸发,粉碎了任何一个
这样的计划”,拿破仑三世的常备军现
在要面对整个德国的力量。于是,法国
只好以现有的全部兵力进行正面作战。法国错失战机也是由于第二帝国?/
1870年,普法战争时期的法军炮兵。7月49日,法国向普鲁士政府递交宣战文书。28日,拿破仑
三世动身前往前线的梅斯,接管莱茵军团的指挥,次日法军抢先于普鲁士军队开始前进,前线的法军数
量远超普军,之所以如此,归功于其在和平时期维持庞大员额的常备军MAR
2021
|
83
封面故事COVER
STORY役的适龄人员并组建新的单位幵赴前
人平等,整个国家更不再是上帝的许
抵制;把革命建立的共和国重新化作
线。按动员计划,战争开始的一个月后
动员完成,北德意志联邦将拥有超过
95万名训练有素的士兵,而法军的55
诺或君主的私产,一切主权归于国民。
个人私产,在政变前后用刺刀和马靴镇
如此,战争变成了法兰西民族维护“自
由、平等、博爱”的革命果实的战争,
压民众、夺取政权,又以革新城市为名
让数十万巴黎工人流离失所的拿破仑
三世,便显然不能也不敢把武器和军
万常备兵力除了毫无军事经验的新兵
外、并不能得到更多补充。恩格斯由此
共和政府顺理成章地颁布了全民皆兵
的义务兵役制,每个青年皆有义务接
受训练、时刻准备奔赴战场。陈旧的各
大帝国并不敢轻易效仿这种先进的制
事技能交给人民,否则下一次起义中
他就要被自己训练出的平民兵士推翻。
武力要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因此法
在7月29曰便做出预言:倘若法国错
失了突袭的战机,到9月份时,普鲁士
的优势将达到顶点。历史的讽刺一面是,义务兵役制
度,因为只有让国家不再是君主私产的
革命法国才能说服人民为了自己的权
利而战,随后放心地将武器交给人民;
军除了平均服役时间达二十年以上的
职业兵、即凭军饷和战利品维生的老
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1806年拿破仑
正是在其帮助下才能在两周之内便粉
兵油子组成的常备军外,所剩下的只有
几乎没有训练、缺乏武器,甚至连地方
倘若君王、贵族和教士重重压迫下的
旧帝国臣民们被以相同的方式推上前
碎普鲁士
15万军队的抵抗、让法国骑
兵耀武扬威地穿过勃兰登堡门。1789
卫戍任务都难以胜任的国民自卫队。在政治和外交的战场上,普鲁士
线,谁能保证一肚子苦水却握有武器
年前的战争是王公贵族间的博弈,君
王们以民脂民膏供养凭军饷维生的职
的被压迫者会衷心为王朝战争卖命,而
不是调转枪口、让子弹“射向自己的将
军”呢?同样获得了不费一兵一卒的胜利。拿
破仑三世原本指望普奥战争后伺机复
业军、收买唯利是图的雇佣军,为个人
或王朝的利益而战,战胜战败对平民
仇的奥地利和南德意志诸邦、曾出兵
帮助过的意大利,以及试图维持欧陆
用德意志民族主义和(形式上的)
普选权迷惑了民众的普鲁士,得以长
期维持义务兵役制,却仍要面临来自
而言皆是同等兴亡之苦;但大革命把
吸血的王公贵族送上了断头台,向人们
均势的英国和俄国会站在法国一边,
但帝国外交部除了满足于这种幻想外
宣布,他们不仅与昔日的老爷小姐们人
工会、社会民主党等新兴政治力量的
便几乎没做工作了。在奥地利问题上,
俾斯麦的政治智慧发挥了威力:1866
年他力排众议,没有执行彻底粉碎乃
至吞并奥地利的大德意志计划,因此
奥地利并未与普鲁士结下不共戴天之
仇,而留给奥地利的大片德意志土地
还意味着该国不会向国内的匈牙利人
和斯拉夫各民族完全屈月艮只能寻求
德语人口和其他各民族间的妥协,没有
精力重返德意志事务。在意大利一方,
拿破仑三世承受了先前野心的恶果:
先前帮助意大利统一时,法国吞并了尼
斯和萨伏伊作为报酬,连同皇帝驻军
罗马、保护教皇的行为彻底疏远了意
大利民族主义者。俄国和英国的中立
则要归功于普鲁士的外交工作:1863
年俄国统治下的波兰爆发起义,英法
都站在波兰人民一边,而俾斯麦则不
顾议会自由主义者的反对,派遣军队协
助俄军镇压起义者,因而博得了沙皇
1870年9月,法国托尔西路边的普鲁士炮兵。色当战役期间,毛奇知道拿破仑三世在色当统领沙
隆军团,决定集中炮兵攻坚、一举歼灭法军。9月4日,普军发动总攻击,法军囿于缺乏弹药和尚未重整
完成,在普军强大的炮兵火力下愈发不支的好感;而普奥战争后俾斯麦一直致
力于向英国宣扬法国的野心,在7月2584
|国家人文历史
■铁血*相俾斯麦?金/《尚皮尼战役》,1879,爱德华?德塔耶,法国,布面油画,纵121.9厘米,横215.3厘米,现藏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绘4870年底法国被围困在巴黎
的部队在马恩河畔尚皮尼突破普军包围的情形。拿破仑三世投降后,共和主义者领袖莱昂?甘必大在巴黎市政厅宣布成立国防政府,领导全国继续抵抗普军,
直到1874年彳月28日巴黎投降,国防政府才向普鲁士议和日向《泰晤士报》透露了法国对比利时
的领土诉求,加上英法世仇的影响,英
人口更多的法国、且总体上训练更好的
随着普军主力的抵达,法军的
军队。法国正如俄狄浦斯那样走向毁
攻势马上便告终了。普鲁士王储腓特
国政界一直把法国视作欧陆和平的主
要威胁。灭,自1848年以来拿破仑三世擢取权
力的每个把戏、他的帝国粉饰辉煌的
每个举措,都为最终的崩溃埋下伏笔。烈?威廉的第3军团在法军越过边界的
次曰便在边境集结完成,随后在8月4
曰幵进法国阿尔萨斯省的边陲小镇维
森堡,爆发了普法战争中的第一场会
当普鲁士完成集结现在,拿破仑三世要为他夺权时
但无论如何,法国的庞大常备军
仍然确保了拿破仑三世战争初期的主
战。法军惊讶于普鲁士的集结速度,部
署在此的第2步兵师虽然战备充分、甚
至拥有筑垒,但完全没有预料到普军
动权。8月2曰,弗罗萨德的第2军和
巴赞的第3军在备战充分后终于率先
越过边界,向几乎没有驻军、离法国国
的侥幸买单了:充斥着整个帝国和军
队的腐败让他无法执行唯一有机会胜
的进攻,被三倍于己的普军迅速淹没
利的突袭计划,专精于镇压民众的常
土只有五六公里之遥的萨尔布吕肯幵
进。普军在短暂但激烈的抵抗后撤出
To周边的法军单位也不敢相信普军的
进犯来得如此之快,在反应过来支援
备军在面对全面战争时力不从心,维持
帝国虚伪荣耀的每一次军事冒险所积
了该城,双方小小的遭遇战中,夏塞波
步枪让法军士兵得以拥有更远的射程,
维森堡的守军前,会战就已经结束了:
累的恶名则让法国陷入孤立。俾斯麦
的运作使这一切雪上加霜,南德意志
诸邦的民族情感被他的把戏激发,长
普军的训练和战术优势在这场战斗中
显露无遗,在主力接敌的同时,小股部
但普鲁士士兵凭借更优秀的素质依然
在战斗中不落下风。法军凭借兵力优
势轻松夺取了萨尔布吕肯,勉强抓住了
战机的尾巴:此时普军的常备单位接
队灵活地迂回到法军的撤退路线上,
让原本打算顽强抵抗的守军不得不强
期的外交运作借法国既有的恶名为德
意志统一赢得了列强的默许,顶住自由
主义者压力的军事建设和对民族主义
的巧妙利用让普鲁士能动员起两倍于
行突围。第一场会战的失败、而且是筑垒
防线上的战败让法军急于寻求新的接近完成补员和集结,但尚未抵达前线;
但他们马上就到了。MAR
202185
封面故事COVER
STORY■■■■■■■■■■■■■■■■■■■■■■■■■■■■■■■■■■■■■■■■■■■I@/普法战争期间,普军在色当缴获的法国大炮。色当一役,法军伤亡17000A,损失了558门火炮、1000辆马车和6000匹马战机会,以挽回其对士气的影响并恢
终于降临的夜色撤退而告终。法军见撤退无望,将莱茵军团的主力
集中向西机动,试图发动会战以打破
复阿尔萨斯防线的完整。部署在阿尔
萨斯的第1军由麦克马洪元帅指挥,急
皇帝投降了两场失败让法军的阿尔萨斯防线
普军包围梅斯的计划;而拿破仑三世
此时已经和麦克马洪撤往凡尔登,留
下巴赞坚守梅斯、指挥穷途末路的莱
忙集结并北进,试图将逬犯的普军逐
出国土。8月5曰傍晚,两军主力在森
林环绕的村庄沃尔特遭遇,普军虽然
被彻底撕裂,主力部队也陷入溃败,梅
茵军团。拥有兵力优势,但法军仍有许多驻扎在
斯、斯特拉斯堡等战略重镇均有被普
军包围的危险。但普军并非准备从阿
尔萨斯突破,而是将主力集中在了梅
斯西北、靠近卢森堡的两国边境最北
8月18曰,莱茵军团同普军第1、
第2军团在梅斯以西十余公里的村庄
阿尔萨斯防线上的部队相距不远。然
而法军指挥系统的臃肿无能再次让麦
格拉沃罗特遭遇,爆发了整场战争中
克马洪元帅也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最近的步兵师离沃尔特只不过数十公
规模最大的会战,双方投入的总兵力
线,对指挥部在梅斯(拿破仑三世本人
也在此)的法国莱茵军团形成钳形攻
势。8月14曰和15
B,腓特烈?卡尔亲
超过30万人。法军控制了高地并在短
暂的时间中挖好了战壕,并利用射程
里,却在持续一天的战斗临近尾声时
也没有派来一名士兵。法军夏塞波步
更长的夏塞波步枪和速射炮奋力抵抗。
毛奇意识到这将成为一场血腥的战役,
枪的优势被普军对火炮的机动运用抵
王的第2军团和冯-施泰因梅茨将军
的第1军团自东向西越过摩泽尔河开
进法国国土。毛奇认为,集中在梅斯的
消了,行军时分散成小单位机动的火炮
但只要将法军逐岀阵地,就能达到切
在交战时迅速集中起来,以恐怖的弹
断从梅斯通往凡尔登的撤退路线这一
幕粉碎了法军一次次反攻的尝试。这
场战役以法军在损失两万人后,趁着
莱茵军团可能向西撤往凡尔登,遂命
战略目的,届时梅斯及其十余万人的守
军就将陷入合围。一曰之内,普军伤亡
令卡尔亲王急进拦截。小股遭遇战后
86
|国家人文历史
■铁?1宰相俾斯麦?两万余人,而法军只损失了一万两干名
个房屋坚守,但囿于缺乏弹药和尚未
们推举巴黎卫戍司令朱尔?特罗胥为
士兵,但数量远超法军的普鲁士军队
重整完成,在普军强大的炮兵火力、近
总统,领导全国继续抵抗。终于逼迫莱茵军团撤回梅斯要塞。乎两倍的优势兵力和灵活机动的战术
但当重新找到对手的普军继续推
法军现在被切成了两段:摩泽尔
下还是愈发不支。战斗从清晨6点持续
进,粉碎了法国南北各路军队的抵抗,
河以东的15万莱茵军团残部被围困在
到夜幕降临,绝望的拿破仑三世终于
并于9月18日开始对巴黎的围城后,这
梅斯,普军对这座要塞城市围而不攻,
下令停止反攻、打出白旗,遣使向亲临
个由左翼的社会主义者、右翼的保守共
但人口只有5万的梅斯显然无法长期
前线的威廉一世、俾斯麦和毛奇递交
和党人、希望恢复波旁王朝的正统派
补给如此庞大的军队,莱茵军团的处
投降书;次日上午11点半,双方正式
保王党和拿破仑三世的残余党羽组成
境一日比一日危险;而在摩泽尔河以
签署了投降条款,这天恰好是法军越
的临时政府就越发接近崩溃:国民议
西,拿破仑三世和麦克马洪将剩余兵
过边境整一个月。会在普军完成合围前便从巴黎逃到了
力和后备军新编成沙隆军团,试图发
波尔多,10月7曰甘必大乘热气球逃离
起反击、解救梅斯。结果,沙隆军团在
战争的终点重重围困中的巴黎,特罗胥则在指挥了
8月30曰与前来拦截的普军第3军团和
多次失败的突围后于1871年1月22日
新完成动员的第4军团撞了个正着,在
皇帝本人的投降意味着普军大获
辞职;这个政府唯一的成就,只是在
短促而激烈的战斗后被迫沿着比利时
全胜,但令俾斯麦感到棘手的是,现
由无产阶级组成、日益倾向革命的巴
边境向西北撤退,退入色当要塞重整,
在他不知道该同哪个政府缔结和约了,
黎国民自卫军在10月和1月两次起事
但这时机动性更强的普鲁士军队很快
因为拿破仑三世本人被俘的消息传到
时将其镇压。便包围了色当。巴黎后,法国的心脏立刻躁动了起来。
1月28曰巴黎投降,国防政府随
毛奇知道拿破仑三世本人身在色
欧仁妮皇后不乏嘲讽意味地说道,“为
即向普鲁士议和。接下来的法国历史
当统领沙隆军团,因此决定集中炮兵
什么他不自杀?”而抗议者很快包围了
便是不愿放下武装、不满于由保守派
攻坚、一举歼灭法军,而非像梅斯那样
皇宫和行政机构。9月4曰,共和主义
和保王党人组成的新政府的国民自卫
围而不攻。9月1日,普军发动总攻击,
者的领袖莱昂-甘必大在巴黎市政厅
队和城市无产者发动革命,组建巴黎
法军连同本地居民一起构筑街垒、逐
宣布成立国防政府,国民议会的议员
公社,在血腥的内战中革命者如本文
开头一幕那样推倒了旺多姆圆柱和拿
破仑像;新政府中的共和党与保王党
人又进行了长达4年的明争暗斗,直到
1875年才确定法国的共和政体。但在普鲁士、或者说德意志一方,
1871年1月18曰便可作为这场战争的
终点而被纪念:这一天里,普鲁士和
德意志诸邦的军队在凡尔赛宫举行了
盛大的阅兵,将军、贵族和大臣们皆聚
集于昔日路易十四最珍爱的镜厅里,
向威廉一世举起佩剑示意,随后俾斯
麦宣读了德意志帝国成立的宣言,镜
厅里的所有人高呼三遍“威廉皇帝陛
下”,室外列队的士兵也报以阵阵欢
呼。分裂了千年的德意志在这天终于
统一在一面旗帜和一顶皇冠之下,只
??/绘画,描绘拿破仑三世在色当之战后与俾斯麦会谈的情形。法皇的投降意味着普军大获全胜,但令
不过多年以后,为这个新帝国击败最
俾斯麦感到棘手的是,现在他不知道该同哪个政府缔结和约了,因为拿破仑三世本人被俘的消息传到巴
黎后,法国的心脏立刻躁动起来。欧仁妮皇后不乏嘲讽意味地说道,\"为什么他不自杀?”抗议者很快包
后强敌的战争机器将反过来绑架这个
围了皇宫和行政机构国家,遛MAR
2021
|
87
更多推荐
法国,德意志,战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