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6日发(作者:大众报价及图片大全价格表)

12家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因垄断被罚12.354亿元

手机看新闻

扫描后手机阅读

| 打印

14-09-19 07:36来源:证券日报作者:包兴安

国家发改委9月18日公布行政处罚决定书,宣布对12家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实施反垄断处罚,合计罚款12.354亿元。

这12家企业是:日立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株式会社电装、爱三工业株式会社、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三叶株式会社、矢崎总业株式会社、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不二越、日本精工株式会社、NTN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捷太格特。其中,株式会社不二越、日立汽车系统有限公司因主动报告达成垄断协议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国家发改委决定对这两企业免除行政处罚。

国家发改委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对上述公司与其他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进行价格协商、达成并实施价格垄断协议的行为进行了调查。上述公司的违法事实有当事人情况报告、调查询问笔录、会议记录、会议参加人员笔记、电子邮件、财务数据等证据材料为证。

三菱在华召回10.7万辆汽车 涉及翼神等车

手机看新闻

扫描后手机阅读

| 打印

14-09-19 08:00来源:南方日报作者:郭小戈

日前,记者获悉,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三菱汽车销售(中国)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的要求,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划,因发动机系统以及制动灯存在安全隐患,总共召回10.7万辆汽车,涉及翼神、进口欧蓝德EX劲界、劲炫、蓝瑟 EX、蓝瑟翼豪陆神以及格蓝迪汽车。

计 据悉,本次召回国产三菱翼神汽车为2009年2月10日至2011年11月14日生产,共计52247辆;而进口欧蓝德EX劲界、劲炫、蓝瑟 EX、蓝瑟翼豪陆神汽车为2007年11月7日至2011年3月9日期间生产,共计35357辆。主要是由于范围内部分车辆发动机交流发电机驱动皮带的材料存在问题,有可能造成树脂皮带轮倾斜磨损。继续使用后,驱动皮带会损伤并脱落。进而可能造成电池电量过度消耗,发动机出现过热现象,同时造成方向盘转向力增大,存在安全隐患。

此外,生产日期为2007年1月18日—2009年8月29日的欧蓝德EX劲界,以及生产日期为2008年5月31日—2010年11月22日的格蓝迪汽车,总共涉及19935辆,由于在制动灯的安装工序中,因为使用了沾有硅酮润滑脂的作业手套进行组装作业,造成了微量的润滑脂进入了开关的接点部,由于开关接通时产生的热量有可能形成了绝缘体(硅的氧化物),因此,制动灯开关无法导通,造成制动灯无法亮灯,存在安全隐患。

据了解,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三菱汽车销售(中国)有限公司将通过授权经销商主动联系相关车主,安排维修事宜。

明年6月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黄标车限行禁行

手机看新闻

扫描后手机阅读

| 打印

14-09-19 08:01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孙秀艳

环保部18日通报,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确保完成2014年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600万辆的任务,环保部联合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部门编制印发了《2014年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实施方案》。

目前,2014年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任务已分解落实到各省(区、市)。环保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方案》从加大黄标车及老旧车监管力度,调高黄标车及老旧车使用成本,通过市场手段、补贴促进淘汰等多个方面着手推进淘汰工作。具体有以下8项措施:

一是开展黄标车限行,加强道路监督执法。《方案》要求重点区域地级及以上城市今年10月底前完成黄标车限行和禁行区域划定工作;2014年底前实施限行区域黄标车分时段限行,城市核心区域全天禁行;2015年6月底前,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实施黄标车限行、禁行。

二是提高检验频次,严格执行强制报废标准。今年9月起,黄标车环保、综合性能检测频度提高为每季度1次。

三是严格营运黄标车监督管理。四是加强机动车安全、环保检测机构监管。五是出台黄标车及老旧车提前淘汰激励政策。《方案》要求地方财政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提前淘汰奖励补贴;并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对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后的车主购置新车给予信贷支持。六是鼓励车企实行让利营销。七是建设国家、省、市三级机动车排污监管平台。八是开展黄标车治理改造试点。

汽车维修信息强制公开 车企将成最大阻力

手机看新闻

扫描后手机阅读

| 打印

14-09-19 09:04来源:搜狐汽车作者:崔娜

9月18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公安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中国保监会10部门共同印发《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本次发布的《意见》中,着重将“建立实施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制度”写入其中。要求:自2015年1月1日起,汽车生产企业(包括从中国境外进口汽车产品到境内销售的企业)要在新车上市时,以可用的信息形式、便利的信息途径、合理的信息价格,无歧视、无延迟地向授权维修企业和独立经营者(包括独立维修企业、维修设备制造企业、维修技术信息出版单位、维修技术培训机构等)公开汽车维修技术资料。在2015年12月31日前,汽车生产企业要公开全部已进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国产车型以及已获CCC认证的国产及进口车型的汽车维修技术信息。

《意见》明确规定企业违反该原则的处罚措施,即:新车型上市3个月未能有效公开车型维修技术信息的,将撤销该车型有关《公告》和3C认证。意味着该车型将不能继续销售。

同时《意见》宣布要“破除维修配件渠道垄断”,鼓励原厂配件生产企业向汽车后市场提供原厂件和有自主商标的独立售后配件;允许授权配件经销企业、授权维修企业转售原厂配件。

搜狐汽车据此采访资深汽车媒体人吕钊凤,他表示:此番《意见》出台,意味着未来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将迎来极大红利。此前车企零部件供应商只有唯一的供货渠道,此后他们将拥有自主售卖的权利,零部件市场将进一步做大。

对于消费者而言,未来的汽车维修不再必须去到4S店,在路边店就可以买到原厂配件。相应的,在破除渠道垄断、公开零部件价格信息之后,消费者或可以更为低廉的价格进行维修。

但形势真有这么乐观吗?“车企会最先跳出来阻挠。”吕钊凤讲到。汽车售后利润空间非常大,而在当前车辆售价不断下降的形势下,售后的重要性还将持续增加。在此之下,车企将成为《意见》落实的最大阻力。

“现在从政策上来看,还是非常乐观的。对行业的震动非常大。”吕钊凤说。可以预见,中国汽车行业将展开新一轮博弈。

更多推荐

汽车,企业,维修,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