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发(作者:长安铃木多少钱一台)

汽车观察

|

Auto Observation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年)》调整解读

臧金环,李春玲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0

202011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

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这是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年)》后,我国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又一纲领性文

件,明确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愿景和相应部署。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油耗问题已经有相应的标准

和要求,所以此次《规划》并未涉及传统燃油汽车的

节能问题,而是把重点聚焦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

展。

空间。

2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由征求意见稿的

25%降至20%左右(与路线图2.0一致),发展目标趋

稳,不再激进的追求规模,更追求“质”的突破。若

按照路线图2.0预期的2025年汽车产销规模达3200

辆,届时新能源汽车年产销将达640万辆。对于2035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规划》与路线图2.0基本一

致。

3)对燃料电池汽车的重视度有所提高,提出到

2035年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此外,在《规

划》第三章第一节“深化‘三纵三横’研发布局”部

分,新增突破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支撑技术等研发能

力;在《规划》第六章“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中的第

三节明确: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包括提高

氢燃料制储运经济性及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

面。

4)对智能网联汽车的销量不再设置具体目标,而

2025年的商业化落地目标一致。目前行业对智能网联

汽车尚无统一明确的定义,提出销量目标确实意义不

大。《规划》还提出,要鼓励推动新能源汽车与信息

通信融合发展、发展一体化智慧出行服务等。

《规划》较征求意见稿主要调整分析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

求意见稿在2019123日已正式发布。时隔近一年,

汽车产业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创,智能化、电气化

技术快速迭代,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

有关技术加速融合后,正式发布《规划》,并做出多

项调整,包括下调新能源产业规模,增加2035年时间

节点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等(见表1)。

相比征求意见稿,《规划》愿景主要变化如下:

1)对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电耗水平的要求有所降

低,为高端电动车辆发展以及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预留

32

2021 1-2 /

微信号 auto1950

Auto Observation

|

汽车观察

1 《规划》与《规划》征求意见稿、路线图2.0愿景对比

《规划》《规划》征求意见稿路线图2.0

指标

20252035202520252035

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纯电动汽车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全面提

技术水平

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升;

PHEV(含EREV

及新能源

水平全面提升;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平均油耗:2L/100km插电式混合动汽车相关技术性能提前实现

能耗

BEV新车平均电耗降至

强国际竞争力目标

12.0kWh/100km

纯电动汽车成为新

销售车辆的主流,公新能源汽车占总

新能源汽车的新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新车销

50%以上(95%以上是纯

新能源汽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销量20%左右;

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量占比提高至25%电动汽车);

车规模化;氢燃料汽车保有

20%左右氢燃料汽车保有量约达

燃料电池汽车实现量约达10万辆

100万辆

商业化应用

智能网联汽车新车

PA/CA级汽车年

各类网联式自动驾驶车

销量占比达到30%销量占50%以上;

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辆广泛运行;

智能网联高度自动驾驶汽车高度自动驾驶智能

HA级开始进入

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能

发展实现规模化应用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市场;

化应用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

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

C-V2X终端新车

深度融合

应用装备率达50%

总体看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坚持纯电驱动的

战略不动摇,且发展目标趋稳,即2025年新能源汽车

销量占比下调5个百分点至20%

对比一些欧洲国家,如挪威提出到2025年新车销

100%电动化,英国计划2030年电动乘用车销量占比

要达到50%以上……《规划》制定的目标颇为保守,

但这是基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引导

性目标。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为4.7%

2020年或将提升至5%,未来5年要提升至20%的占比,

意味着新能源汽车每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必须达到30%

上,难度可想而知。国家、地方层面通过加大投资和

补贴力度正向拉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必不可少。

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研

发,提高充电便利性和产品可靠性。值得一提的是,

新型技术中增加了“无线充电”技术。

截至202011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

153.9万台,同比增加31.1%(见表3)。但同时,新能

源汽车保有量达480万辆左右,充电基础设施与市场需

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孙光奇此前已明确,财政

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研究优化充电基础设施的奖补

政策,进一步调动地方和相关企业的积极性,为我国

2 不同场景下充换电技术的选择引导

居民区充电服务

应积极推广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应

急快充为辅

应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

强调充换电服务的便利性,公共充电

桩将获财政支持

《规划》提出:要推动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

科学布局、加快建设,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

给予财政支持。

在“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部分,《规划》

对不同场景下充换电技术的选择进行了引导(见表

2),并补充要“加强与城乡建设规划、电网规划及物

业管理、城市停车等的统筹协调”。

规划还明确: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加强智能

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

充电网络

3 截至202011月充电基础设施整体情况

充电基础设施分类国增量/底全国累

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数量17.98.9069.540.30

随车配建充电设施14.1-30.0084.324.40

充电基础设施(公共+

人)数量

111月全

截至11

同比同比

%%

万台计/万台

32-12.50153.931.10

注:数据来源为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

微信号 auto1950

/ 2021 1-2

33

汽车观察

|

Auto Observation

新能源汽车发展创造良好的配套条件。

给体系建设。

5)深化开放合作 扩大开放和交流合作;加快

《规划》部署了5项战略任务

融入全球价值链。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五年居全球首位,但

仍然存在着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

《规划》重要保障措施

设滞后、服务模式有待创新完善以及产业生态尚不健

《规划》在第八章“保障措施”中要求,充分发

全等突出问题。

挥市场机制作用,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

与此同时,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

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剧,汽车与信息通信、能源等领域加速融合。为了迎

1)落实新能源汽车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优化分类

接挑战、抓住机遇,《规划》提出以下5项战略任务:

交通管理及金融服务等措施。推动充换电、加氢等基

1)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深化“三纵三横”研发

础设施科学布局、加快建设,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

布局;加快建设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提升行业公共服

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破除地方保护,建立统一开放

务能力。

公平市场体系。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对公共服务、共享

2)构建新型产业生态 支持生态主导型企业发

出行等领域车辆运营的支持力度,给予新能源汽车停

展;促进关键系统创新应用;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强

车、充电等优惠政策。

化质量安全保障,包括健全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

2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

以及维修保养检测、充换电等安全标准和法规制度,

治重点区域的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

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新能源汽车安全召回管理。

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3)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

3)制定将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纳入国有企业考核

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与交通融合发展;推动新

体系的具体办法。

能源汽车与信息通信融合发展;加强标准对接与数据

4)加快完善适应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要求的道路交

共享。

通、事故责任、数据使用等政策法规。加快推动动力

4)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大力推动充换电网络建

电池回收利用立法。

设;协调推动智能路网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

新闻记者证公示信息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布的《新闻记者证管理办姓名:栗延文 记者证号:K11

法》《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0年度新闻记者证姓名:魏莹 记者证号:K12

核验工作的通知》(国新出发函〔20211号)文件要

求,我单位对《汽车工艺师》新闻记者证持证人员进监督举报电话:************

行了严格审核,现将拟通过新闻记者证年度核验人员国家新闻出版署监督举报电话:************

名单进行公示,并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20天(2021

25日至225日)。

《汽车工艺师》

34

2021 1-2 /

微信号 auto1950


更多推荐

5万以下的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