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日发(作者:吉利缤越降价2万元)

1.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1.5,当他的价格降低8%时,需求量会增加多少?

答:Ed=1.5,ΔP/P=8%,需求量会增加:ΔQ/Q=Ed*ΔP/P=1.5*8%=12%。

2. 假定汽油的价格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0.15,现价格为3元/升,试问汽油价格上涨多少才能使消费量减少10%?

答:Ed=0.15,P=3,ΔQ/Q=10%,故0.15=10%/(ΔP/3),得ΔP=2元。

3.某种商品在价格由10元下降为6元时,需求量由20单位增加为40单位。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

答:(1)已知P1=10,P2=6,Q1=20,Q2=40.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

Ed=(ΔQ/(Q1+Q2)/2)/(ΔP/(P1+P2)/2)=(20/30)/(-4/8)=--1.34

(2)根据计算结果,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故该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4.当人们的平均收入增加20%,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了30%,计算需求收入弹性,并说明这种商品是正常物品还是低档物品,是奢侈品还是生活必须品。

答:(1)根据计算收入弹性系数的公式:Em=(ΔQ/Q)/(ΔY/Y)=30%/20%=1.5.

(2)从其收入弹性为正值来看,该商品是正常商品,由于其收入弹性大于1,故该商品为奢侈品。

5.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10%,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了15%,这两种商品的的需求交叉弹性是多少?这两种商品是什么关系?

答:(1)Ecx=(ΔQx/Qx)/(ΔPy/Py)=15%/10%=1.5(2)由于交叉弹性为正值,故这两种商品为替代关系。

6.20世纪70年代汽油价格上升了200%,豪华汽车(耗油大)的需求量减少了50%,这两者之间需求交叉弹性是多少?他们是什么关系?

答:Ecx=(ΔQx/Qx)/(ΔPy/Py)=-15%/200%=-0.25,由于交叉弹性为负值,故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7.出租车与私人汽车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为0.2,如果出租车的服务价格上升20%,私人汽车的需求量会如何变化?

答:0.2=(ΔQx/Qx)20%,ΔQx/Qx=4%,即私人汽车的需求量会增加4%。

8.某种商品价格上升10%时,供给量增加了25%,这种商品的供给弹性是多少?

答:ES=(ΔQx/Qx)/(ΔPx/Px)=25%/10%=2.5

9.某种化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3,如果其价格下降25%,需求量会增加多少?假设价格为2元时,需求量为2000瓶,降价后的需求量应该为多少?总收益有何变化?

答:(1)需求量增加:ΔQ/Q=Ed*ΔP/P=3*25=75%,降价后的总需求量:2000+2000*75%=35001

瓶(2)降价前的总收益TR1=2*2000=4000元,该商品的降价后的总收益增加了:5250-4000=1250元。

10.根据下表计算:

面包的消费量 总效用 边际效用

1 20 20

2 30

3 6

(1)消费第二个面包时的边际效用是多少?(2)消费第三个面包的总效用是多少?(3)消费一个、两个、三个面包时每个面包的平均效用是多少?

答:(1)消费第二个面包时的边际效用是:30-20=10.(2)消费第三个面包的总效用是:30+6=36.

(3)消费一个、两个、三个面包时每个面包的平均效用分别是:20、15、12.

11.根据总的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定义填写下表中的空格部分:

某物品的消费量 总效用 边际效用

1 10 10

2 15

3 3

4 20

5 1

答:

某物品的消费量 总效用 边际效用

1 10 10

2 15 5

3 18 3

4 20 2

5 21 1

12.某消费有120元,当X商品的价格为20元,Y商品的价格为10元时,各种不同数量的X和Y商品的边际效用用如下表:

Qx MUx Qy MUy

1 16 1 10

2 14 2 8

3 12 3 7.5

4 52 4 7

5 1 5 6.5

6 6 6

7 5.5

8 5

9 4.5

10 4

11 3.5

12 3

答:已知M=120,Px=20元,Px=10元,消费者在购买X与Y商品时的组合方式,以及从X、Y中所得到的总效用如下:

组合方式 MUx/Px与MUy/Py 总效用

Qx=6 Qy=0 1/20≠0/10 50

Qx=6 Qy=0 2/20≠8/10 67

Qx=6 Qy=0 5/20≠7/10 79.5

Qx=6 Qy=0 12/20≠6/10 87

Qx=6 Qy=0 14/20≠5/10 85.5

Qx=6 Qy=0 16/20≠4/10 80

Qx=6 Qy=0 0/20≠3/10 70.5

从上表可以看出,购买3单位X商品与6单位Y商品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这时货币的边际效用为:MUm=MUx/Px=MUy/Py=0.6.

13.假定某一市场的年销售额为450亿元,其中销售额最大的四家企业的销售额分别为:150亿元、100亿元、85亿元、70亿元。计算该市场的四家集中率是多少?

答:R=(150+100+85+70)/450=90%。

14.某公司生产汽车,每辆汽车的平均成本为5万元,汽车行业的平均利润为8%,如果根据成本加成法定价,每辆汽车的价格为多少?如果平均成本增加至每辆6万元,其价格为多少?

答:(1)当平均成本为5万元,每辆汽车的价格为:5+5*8%=5.4万元

(2)当平均成本为6万元,每辆汽车的价格则为6+6*8%=6.48万元

2

15.某人购买某种股票共投资280万元,获得15%红利的概率为0.4,获得10%红利的概率为0.5,无红利的概率为0.1,在这种情况下,购买这种股票的未来预期收益是多少?

答:(280*15%)*0.4+(280*10)*0.5+(280*0)*0.1=30.8万元。

16.现有如下资料:

生产阶段 产品价值 中间产品成本 增值

小麦 100

面粉 120

面包 30

要求计算:(1)把空格填上数字

(2)最终产品面包的价值是多少?

(3)如果不区分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按各个阶段的产值计算,总产值是多少?

(4)在各个阶段上的增值共是多少?

(5)重复计算即中间产品成本是多少?

答:(1)

生产阶段 产品价值 中间产品成本 增值

小麦 100 100

面粉 120 100 20

面包 150 120 30

(2)面包的价值是150.

(3)总产值为:100+120+150=370.

(4)在各个阶段上的增值共为:100+20+30=150.

(5)重复计算的中间产品成本为:100+120=220

17.根据如下数据资料,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项目 金额(亿元) 项目 金额(亿元)

耐用品支出 318.4 劳务 1165.7

厂房与设备支出 426 进口 429.9

政府购买支出 748 公司利润 284.5

工资和其他补助 2172.7 出口 363.7

所得税 435.1 居民住房支出 154.4

非耐用品支出 858.3 企业存款净变动额 56.8

答:GDP=(318.4+858.3+1165.7)+(426.0+154.4+56.8)+(748.0)+(363.7-429.9)=3661.4亿元

18.根据以下数据资料,分别用支出和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项目 金额(亿元) 项目 金额(亿元)

耐用品支出 50 企业税 20

厂房支出 100 联邦政府支出 100

州和地方政府支出 80 住房租金 5

工资和其他补助 220 其他劳务 30

资本折旧 20 公司利润 140

非公司利润 50 设备 50

非耐用品支出 100 出口 8

居民住房支出 30 企业存货净变动额 -50

进口 100 净利息 10

租金收入 10 误差调整 (自己计算)

答:(1)按支出法:C=耐用品支出+非耐用品支出+住房租金+其他劳务=50+100+5+30=185亿元

I=厂房+设备+居民住房=企业存货净变动额=100+50+30-50=130亿元

G=联邦政府支出+州与地方政府支出=100+80=180亿元

净出口=185+130+180-92=403亿元

(2)按收入法:GDP=220+10+10+(140+50)+20+20=470亿元

(3)误差调整=403-470=-63亿元

19.已知:折旧380亿元、个人所得税580亿元,公司未分配利润80亿元、间接税49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5400亿元、企业所得税640亿元、转移支付430亿元、政府给居民户支付的利息190亿元。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答:(1)国内生产净值NDP=5400-380=5020亿元

(2)国民收入NI=5020-490=4530亿元

(3)个人收入PI=4530-80-640+430+190=4430亿元

(4)个人可支配收入PDI=4430-580=3850亿元

20.计算并填写表中的空格。

年份 名义GDP(亿元) 实际GDP(亿元) GDP平减指数

3

1998 3055 94

1999 3170 100

2000 3410 3280

2001 3500 108

答:

年份 名义GDP(亿元) 实际GDP(亿元) GDP平减指数

1998 3055 3250 94

1999 3170 3170 100

2000 3410 3280 104

2001 3780 3500 108

21某个国家共有1一人,16岁以下儿童2000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1000万人,在全日制学校学生1400万人,家庭妇女500万人,残疾人和其他没有劳动能力者100万人,失业者500万人,其余为就业者。这个经济中劳动力参工率与失业率分别是多少?

答:(1)该国的劳动力人数为:7000-2000=5000万人,该国的劳动力参工率为5000/7000=0.714

(2)该国的失业率为:500/5000=0.1,该国的失业率为10%。

22.某国的的人口为2500万人,就业人数为1000万人,失业人数为100万人。计算该国的劳动力人数和失业率。

答:该国的劳动力为1000+100=1100万人,该国的失业率为:100/1100=0.09,即9%。

23.1950年,教授的平均工资为300元;2000年教授的平均工资为4000元,以1950年的物价指数为100,2000年的物价指数为2100,教授的实际平均工资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答:2000年的实际平均工资=1950的名义工资水平*(2000年的物价指数/1950年的物价指数)=300*(2100/100)=6300元,从计算结果看,教授的实际平均工资减少了。

24.设实际储蓄率为0.4,实际资本一产量比率为3,合意的储蓄率为0.5,合意的资本一产量比率为4,自然增长率为8%,请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计算:

A:(1)实际增长率;(2)有保证的增长率;(3)最适宜的储蓄率。

B:(1)在以上的假设时,短期中经济会出现累积性扩张,还是累积性收缩,或稳定增长?

(2)长期中是长期停滞,还是长期繁荣,或稳定增长?

C:如果实际的合意的资本一产量比率为4小时,实际储蓄率合意储蓄率为多少时才能实现长期的稳定增长?

答:A:(1)实际增长率G=S/C=0.4/3=13.3% (2)有保证的增长率Gw=Sd/Cr=0.5/4=12.5%

(3)最适宜的储蓄率So=Gn·Gr=8%×4=325

B:(1)在以上的假设时,由于G>Gw,因此短期中经济会出·现现累积性扩张。(2)在长期中,由于Gw,>Gn,因此会出现长期停滞。

C:实际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是:G=Gw=Gn,已知C=Cr=4, Gn=8%.因此S=Sd=4×8%=32%

25.设资本量为100,资本增量为20.劳动量为150,劳动增量为30,资本在劳动中所作的贡献为0.25,技术进步率为0.02,试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计算经济增长率。

答:已知K=100, ΔK=20,L=150, ΔL=30,a=0.25, ΔA/A=0.02,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G=0.25×(20/100)+(1-0.25) ×(30/150)+0.02=22%

26.设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P/Y)为0.2,利润收入者的储蓄倾向(Sp)为0.4,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倾向(Sw)为0.2,资本一产量比率为3,试根据新剑桥模型的公式计算:

(1)储蓄率 (2)经济增长率; (3)如果Sp、Sw、C都不变,要使经济增长率达到12%,P/Y与W/Y分别应该是多少?这时收入分配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已知P/Y=0.2, Sp=0.4, Sw=0.2,C=3,由于P/Y+W/Y=1,故W/Y=0.8,根据新剑桥模型的公式:(1)储蓄率S=(P/Y)·Sp+(W/Y)· Sw=0.2×0.4+0.8×0.2=24% (2)经济增增长率G=S/C=24%/3=8% (3)根据新剑桥模型的公式及题意:P/Y=0.8,W/Y=0.2 此时由于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加大,使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加剧了。

26.假设一国有纸币1200亿元,铸币10亿元,存款货币3000亿元,定期存款和其他储蓄存款2000亿元,请计算该经济中的M1与M2.

答:(1)M1=(1200+10)+3000=4210(亿元) (2)M2=4210+2000=6210(亿元)

27.在一个经济中,消费需求为8000亿元,投资需求为1800亿元,出口为1000亿元,进口为800亿元,计算该经济中的总需求,并计算各部分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

答:根据题意,C=8000亿元,I=1800亿元,NX=1000-800=200亿元,因此:YD=C+I+NX+8000+1800+200=10000亿元 消费需求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为:8000/10000=0.8,即80% 投资需求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为:1800/10000=0.18,即18%

国外需求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为:200/10000=0.02,即2%

27.一个经济中按货币计算的财产为1万亿元,现在物价水平上升了20%(即物价指数原来为100,现在为120)实际财产会发生什么变动,这对总需求有什么影响?

答:按货币计算的财产1万亿元是名义财产,当物价水平上升了20%后,实际财产就会减少20%,即为10000亿元(/1.2=8 333)亿元。因此,物价上升引起实际财产减少,消费减少,从而总需求减少。

28.社会原收入水平为1000亿元,消费为800亿元;当收入增加至1200亿元时,消费增加至900亿元,请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4

向。当自发总支出增加50亿元时,国内生产总值会增加多少?如果自发总支出减少40亿元时,国内生产总值会减少多少?

答:(1)平均消费倾向APC=C/Y=800/1000=0.8 (2)平均消费倾向MPC=ΔC/ΔY=(900-800)/1000=0.2(或APS=1-APC=0.2) (3)边际消费倾向MPC=ΔC/ΔY=(900-800)/(1200-1000)=0.5 (4)边际储蓄倾向MPS=ΔS/ΔY=(1200-900)-(1000-800)/(1200-1000)=0.5(或MPS=1-MPS=0.5) (5)边际消费倾向MPC=0.5,根据乘数的计算公式:K=1/(1-MPC)=2.因此当自发总支出增加50亿元时,国内生产总值会增加100亿元。当自发总支出减少40亿元时,国内生产总值会减少80亿元。

29一笔投资支出为1000亿元,可以在3年内每年有400亿元的收益。当利率为3%时,这笔投资三年后的净现值是多少?这笔投资值不值得进行。(答案在229页第2题)

30.当自发总支出增加80亿元时。国内生产总值增加200亿元。计算这时的乘数、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

答:(1)乘数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量/自发总支出增加量=200/80=0.25 (2)根据公式a=1/(1-c),已知a=2.5,因此,边际消费倾向MPC或c=0.6 (3)因为MPC+MPS=1,所以MPS=0.4

31.社会收入为1500亿元时,储蓄为500亿元;收入增加为2000亿元时,储蓄为800亿元,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和乘数。(答案在229页第4题)

31.假设某银行吸收存款100万元,按规定要流准备金15万元,请计算:

(1)准备率为多少? (2)能创造出多少货币? (3)如果准备金增至25万元,能创造出多少货币?

答:准备率=准备金/存款总额×100%=15/100%=15% (2)已知r=15%,将已知数据带入公式:D=R/r=100/25%=66.7(万元)

(3)如果准备金增至25万元。即r=25%,根据公式:D=R/r=100/25%=400(万元)

32.如果现金一存款率为0.38,准备率为0.18,货币乘数是多少?如果增加100亿元的基础货币,则货币供给量会增加多少?(答案在245页第2题)

33.中央银行相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1200万元,如果现金一存款率是0.2,法定准备率是0.1,中央银行需要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多少政府债券?(答案在245页第3题)

5

34.设债券的收益为20元,利率为5%,计算此时的债券价格为多少?如果利率上升为8%,债券价格又为多少?

答:(1)债券价格=债券收益/利率=20/5%=400(元) (2)债券价格=债券收益/利率=20/8%=250(元)

35.根据下表给出的数字计算某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

项目 金额(亿元)

商品出口 150

商品进口 140

旅游收入 20

旅游支出 18

保险收入 10

保险支出 9

获得侨汇 8

向别国捐款 5

在别国发行股票 30

别国在本国发行债券 35

别国在本国存款 25

本国在别国存款 18

答:(1)经常项目=(150-140)+(20-18)+(10-9)+(8-5)=16(亿元) (2)资本项目=(30-35)+(25-8)=-5+7=2(亿元)

36.某国需求增加100亿元,其边际消费倾向为0.6,编辑进口倾向为0.2,请计算:

(1)该国的对外贸易乘数 (2)总需求增加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多少? (3)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后,进口会增加多少?

答:(1)对外贸易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进口倾向)=1/(1-0.6+0.2)=1.67

(2)总需求增加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67×100=167(亿元) (3)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后,进口会使增加:167×0.2=33.4(亿元)

37.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原为1:4,以后变成1:8,据此计算:(1)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某产品原人民币价格为1200元,汇率变动前后的美元价格为多少? (2)美国出口到中国的某产品

原美元价格为400美元,汇率变动前后的人民币价格为多少? (3)这种变动是有利增加美国向中国的出口,还是有利于中国向美国的出口?

答:(1)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某产量原人民币价格为1200元,汇率变动前后的美元价格为300美元和150美元。 (2)美国出口到中国的某产品原美元价格为400美元。汇率变动前后的人民币价格为1600元和3200元。 (3)这种变动是有利于增加中国向美国的出口。

38.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为D=40-3分之1P,供给函数为S=5分之1P .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答:根据均衡价格决定的公式,即D=S,则有:40-3分之1P=5分之1P由上式可以计算出价格P=75.因此均衡数量为:D=S=40-3分之1P(或5分之1P)=15

39.某人拥有一个企业,假设该企业每年收益为100万元。有关资料如下:

(1)如果不经营这家企业而去找一份工作,他可以得到每年2万元的工资; (2)厂房租金3万元: (3)原材料支出60万元; (4)

设备折旧3万元 (5)工人工资10万元 ; (6)电力等3万元: (7)使用一部分自有资金进行生产,该资金若存入银行,预计可得5万利息。贷款利息15万元。 该企业的会计成本和会计利润、经济成本和经济利润分别是多少?

答:(1)会计成本为:3+60+3+10+3+15=94(万元)。总收益100万元减去会计成本94万元,会计利润为6万元。(2)一题意,机会成本合计为7万元,经济成本为101万元,总收益减去经济成本101万元,经济利润为负1万元,即亏损1万元。

40根据总成本。短期固定成本、短期可变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平均固定成本、短期平均可变成本、短期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下表中已给出的数字进行计算,并填写下表格。

平均固定产量

0

1

2

3

4

5

6

6

固定成本

120

120

12

120

120

120

120 180

116

63

可变成本 总成本 边际成本

154

210

265

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

平均成本

答:

销售量

产量

答:

7

8

9

120

120

120

304

350

540

平均边际成固定成本

0

1

2

3

4

5

6

7

8

9

120

120

12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可变成本

0

34

63

90

116

145

180

230

304

420

总成本 本

平均固定成本

34

29

27

26

29

35

50

74

116

120

60

40

30

24

20

可变成本

34

31.5 91.5

30

29

29

30

平均成本

120

154

183

210

236

265

300

350

424

540

17.14 32.86

15 38

13.33 46.67

41.计算并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销售量

1

2

3

4

5

价格 总收益

10

8

6

5

4

平均收益

边际收益

0

价格

1 10

总收益

10

平均收益 边际收益

10

2 8 16 8 6

3 6 18 6 2

4 5 20 5 2

5 4 20 4 0

下面是某企业的产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情况:

边际成本(元) 产量 边际收益(元)

2 2 10

4 4 8

6 6 6

8 8 4

10 10 2

这个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是多少?为什么?

答:(1)根据题意,当产量为6单位时,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2)在产量小于6,比如2或4时,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这表明还有潜力在的利润没有得到,企业增加生产是有利的,也就是说没有达到利润最大化。产量大于6,比如8或10时,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表明企业每多生产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量增加的成本。这对该企业来说就会造成亏损,更谈不上利润最大化,因此企业必然要减少产量。只有生产6单位产量时,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企业就不再调整产量,表明已把该赚的利润都赚到了,即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7

西方经济学计算题答案

更多推荐

边际,计算,增加,商品,价格,经济,成本